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深空球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最终永恒

    如果清醒期不一样,亲朋好友们将会很长时间不能够见面。

    这也是学生时代不曾体会到的一点。

    小孩子有小孩子的烦恼,大人也有大人的烦恼,没有一个社会是完美的。如果每个人都不愿意工作,哪里来的强大文明呢

    就如此,人群分成了两批,一批体验机器人vr设备,另一批则准备太空行走。

    “走吧,轮到我们了。”卢涛穿戴好自己的动力甲,心情略有一点忐忑忐忑地在耳机中说道。

    太空行走是训练太空工程师的重要一环,作为游客,他们只是来观光旅游的,也没有什么特殊任务,算得上是人生中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星球。

    “咔嚓”一声轻微的震动,几人通过了最后一道气闸门,顿时看到了那一颗淡蓝色的巨大星球。

    在这个角度进行俯视,一颗星球,实在是太大,太不可思议了!

    它就这么静静地漂浮在漆黑的宇宙当中,宇宙中有着太多这样的蓝色星球,但并不影响这个宇宙的寂寞。

    一名女孩的声音忽然在耳机中响了起来:“在我小的时候,总是有一个疑问。漂浮在宇宙中的星球,为什么不会掉下去”

    “哈哈,这个问题太蠢了……掉下去往哪个方向掉”一个男生道。

    “掉下去就是掉下去啊!就像人走路一样,如果脚下悬空了不就掉下去了吗小时候哪里会想那么多,难道你没有想过吗”

    “当然没有,你真笨!”

    说话聊天的人渐渐变少,陈正深吸了一口气,浓浓的兴奋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很奇怪的落寞,他虽然是太空机械专业的,也经常太空行走,不过还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大一个星球。

    他也不知道这种落寞以及荒寂的感觉从何而来,为什么会诞生……

    这种舱外动力甲,有以气体推动的操纵杆装置,每当宇航员要向某方向移动时,相应位置便会喷出气体,使宇航员移动。由于只是民间使用,这装置提供的最高速度为每秒三米。

    &nb




第四百一十一章 未来的方向
    就在各种人文活动蓬勃发展的时候,昆仑山内部,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新老人交接环节,由于一次性退休的人口比较多,交接的工作也相当繁杂。估计也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整个工作。

    一次次的内部会议,搞得张远有一些心力交瘁。他已经不再是以往那个可以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的小伙子了。长期工作下来,时不时会感到疲倦,有时候还会走神打盹,这本身就是年纪大了之后,衰老导致的生理现象,不是单纯意志就能够克服的。

    不过,整个文明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规,是时候交给下一代的接班人了,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现在将手中的权力分担一些出去后,终于有了一些闲暇的时间,从原来的那一个“工具人”稍稍恢复成自己原来的样子,这种感觉相当不错。

    是的,当一个文明的首领,大多数时候,的的确确是个工具人,该笑的时候不能笑,该哭的时候又不能哭,有什么情绪也只能憋在心里。他必须代表文明的绝对正义以及前进方向!

    可是,这太累了。

    就连钢铁也会金属疲劳,更何况活生生的人类呢。

    退休之后的生活,无疑会轻松很多,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睡一睡懒觉,或者打打电子游戏也并无不可,特别是最近流行的虚拟空间游戏。张远本来就算一个非常喜欢新奇玩意的人,如果放在以往,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去体验这些新鲜的产品,顶多只是浅尝辄止。

    张远看着远方的恒星,以及那一颗淡蓝色的泰普星,轻声说道:“从我们已经遇到的这些文明中,可以看出,宇宙中有的是比我们更加不幸的文明,也有的是比我们幸运的文明。”

    “从我们已经是星际文明的角度,应该算得上是幸运的一份子了吧……从概率山,至少有90%的文明,比我们弱小。”

    身后的几位年轻人,有一些是张远的接任者,还有几位是年轻的副舰长,他们全都没有说话。

    张远又问:“你们觉得,人类最为不幸的地方,在于哪里或者说,人类文明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

    “不完美么……寿命太短暂了。”秘书处的李成博士回答道:“相比巴迪特人,人类的寿命实在太短,大多数的人脑袋也不太聪明,很难适应长距离的星空航行。”

    “在中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人类能够忍受孤独的时间,也就只有两三个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用了两个月;麦哲伦环球旅行,用了3年,但是至少停靠了17次,相当于两个月停靠在岸上一次。再多就不行了,水手非得造反不可。”

    “……大星际时代也是一样。如果不是昆仑山社会足够庞大,并且通过冬眠手段,强行缩短感受到的时间,对人类而言,这种星际旅行实在是太枯燥了。外太空工作者时不时会产生旷野恐惧,就算经过训练,还是有这样的概率。”

    通常而言,昆仑山一千多万的人口,长期清醒年限大概在一百万,算得上是一个中型城市规模,所以大伙不会孤独。

    再加上冬眠,也就是,一趟星际之旅50年,人们感受到的只有五年,这样就还算可以接受。

    李成博士继续道:“寿命的短暂,不仅导致人类的巅峰期短暂,也阻碍了科技的发展。智力的巅峰期虽然长久,但是创造性的巅峰期并不长。”

    “从意识形态方面,人们更希望定居在一颗星球。所以我们只能建造类似于昆仑山这样的巨大母舰,才能获得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实际上定居模式,陷入平庸化的概率更高。”

    “而对比之下,巴迪特人就优越的多了,他们只需要一艘大型穿梭机,两万人口,就能够熬过漫长的时光,他们面对同样一件事情,不会觉得无聊,俄罗斯方块这样的游戏能够玩好几十年。也就是大脑中的快乐机制触发模式有一定程度的不同……”

    是的,寿命的长短,对人类的意识形态影响很大。

    以地球文明为例子,远古时期,人类十几岁就结婚生子,那是因为只能活三十年。

    结果平均寿命上升到一百岁后,大龄剩男剩女,大幅



第四百一十二章 五年的时光
    关于生存哲学方面的探讨,谁都没有办法给出一个最终的定义。有的人觉得搞科学研究很幸福,破解世界难题的幸福感,远远强于其他的任何一件事,为此他们能够废寝忘食,忘记所有的一切。

    有的人觉得吃好吃的就已经很幸福了,有一些无菌室中克隆出来的外星食物,由于产量有限,价格非常昂贵。这一些人工作的动力就是去吃更多的外星食物,虽然不一定好吃。

    还有的人觉得开飞船很幸福,或者挖矿很幸福,某一些人就是喜欢看到矿石冶炼成铁水的样子……

    各种不同的幸福,很难定义一个高下。

    张远也觉得,人类并不应该成为一个纯粹为了研究自然而存在的文明。各种人文方面也应该正常发展,包括音乐、游戏、电影等各行各业。

    “如果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为了研究科学,那么所谓的生活也显得太无趣了。对于许多人来说,做科研不也是为了娱乐吗这其实就是自身发展的原动力,我们暂时没有办法去定义什么原动力是好的,什么才是不好的。”

    叶军常继续道:“是啊,这正是我们面临的困难。或许是我们的智力程度太低,才没有办法洞彻其中浓浓的云雾吧。”

    “……还有最后一点,的孱弱,导致人类就连一颗重力稍大的星球,都没有办法亲自登陆,这无疑削弱了对星空的探索。人类不穿宇航服,面临宇宙,会快速死亡,直接导致了对宇宙的潜意识惧怕。”

    “然而在银河系当中,比这颗星球更大的星球,比比皆是。”

    “在昆仑山社会中,人们对这颗星球的旅游非常向往……可是每个人都知道,这种重力环境下,人类是不可能存活的下去的。”

    “如果泰普人真正踏入宇宙,他们能够登陆的星球,将会更多一些吧。”

    高重力环境适应低重力,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但低重力环境下的生物,是很难适应高重力环境的。

    张远点了点头,感叹道:“是啊,你们说的都很对。”

    “所以,人类的下一步,必然是通过科技来进行自我进化。这方面的道路总共有两条,第一是基因改造,第二是仿生学机械改造。”

    “基因方面实在是太难太难了,相当于要重新创造一个物种,就目前而言不可能做到。所以,第二条道路,在未来走向成功的概率将会更高。”

    经过这么长久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仿生学技术已经不再陌生,身体上的各种器官坏掉了,用仿生学器官代替也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至少,人类对这项技术,已经不再排斥了。再也没有那种自然器官鄙视仿生学器官之类的说法,甚至,在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仿生学器官能够发挥比自然器官更好的效应。

    另一方面,大脑辅助芯片的开发,理论上更是能够增强记忆力,让每个人都对这一门技术充满了期待。

    那么,进一步呢

    张远看向远方,低声说道:“在未来的几百,几千年里边,人机结合将逐步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们其余的技术发展已经非常缓慢了,战争红利吃的差不多。唯有这一块,还有非常大的上升潜力。”

    “民众在一次次的旅行当中,对自我改造的渴望,也会越来越强烈。否则,登陆1.5倍地球重力的星球,相当于每个人负重60斤走路,就已经很吃力了……2倍重力,基本上就能把人给压塌了。”

    人类一直在寻找可以继续向前发展的方向。一个文明遇到瓶颈不算可怕,没有发展方向才是最可怕的。

    目前的发展方向很多,但大多数道路,都看不到光明的前景。

    首先是超磁-a等亚原子材料的研究,这条道路本身就是三级文明要走必经之路。但是,从理论层面就有很多缺失,人类只能够按照巴迪特人的资料,依葫芦画瓢,却不能够发明新的材料。

    &nbs



第四百一十三章 有生之年
    一个欣欣向荣的文明,总是能够让人感到一种很微妙的欣喜感。

    就在这一天,几位人类外交官正操控着自己的机器人,在这颗星球上漫步,目睹夕阳西下。

    “看样子,泰普人已经发现了那一片人迹罕至的高原,蕴藏着的珍贵资源了。”

    “是啊,有了卫星之后,就是有这么大的好处,一些原本无法被发现的矿物,能够很容易地发现。”

    这也是这些外交官执行外交任务的最后几天了,很快,就会回归自己的飞船,开启下一阶段的航程。

    按照目前的观测统计,人类给这一个土著文明,带来了很大程度的正面影响。

    一方面是交易了少量的科技,帮助了他们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的出现,让这个世界的高层领导,接触到了更广大的世界。

    光是“外星文明存在”这一点,影响力就足够大了,更何况泰普人已经从人类那里,得到了一些宇宙常识,知道自己的文明,只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存在。只要这些国家的首领不是老年痴呆,相关的政策以及资金扶持将会大幅增多。

    这是好事。

    由于人类长时间在这颗星球活动,使得保密措施变得越来越困难,泰普星上边也出现了一些风言风语,包括某某某看到了外星飞船,亲眼目睹了外星人等等。这一系列的言论在网络上越来越多。

    不过在各国政府的强力管控下,并没有出现大批量的恐慌。就泰普人的公民素质,如果让所有的民众都知道外星人的存在,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大部分的泰普人,只是将“外星人传说”当做一种网络流言,所有的知情者也被下了封口令。这种顶级机密,一旦泄露出去,面临的将是牢狱之灾,没有人敢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另一方面,卫星技术带来的改变,还正处于初级阶段,但在未来几十年里,无论是科学探测和研究、天气预报、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区域规划、通信、跟踪、导航等各个领域中,它必然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尊敬的奥兰山先生,我们是时候离开这个行星系了,所有的考察内容都已经完成,我们即将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希望您的文明,能够在未来繁荣昌盛。”

    临走之前,这一位人类外交官彬彬有礼地行了一个礼。

    而泰普文明的官员也不敢怠慢,以人类的礼仪回礼。

    所有的送别人员,都是心绪复杂,有的人还想让人类再停留一会,也有的人发自内心的松了一口气,谁都不希望长期和一个更加强大的文明相处。现在获得的好处已经够多了,需要时间来沉甸、消化。

    突然间,所有人都听到了一个声音,“尊敬的人类……阁下,我们的卫星,为何会出现时间不同步的问题呢”

    是一些泰普文明的科学家跟在身后,依依不舍地大声追问道。

    现在最重要的一点是,泰普人的卫星,只要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极少量的误差,这使得卫星导航的精度始终提不上来。

    精度提不上来的后果很严重,如果未来真的出现了高速飞行器,没有空中导航,很容易出现飞机失事。

    他们深刻的知道,因为人类的出现,整个国家不知道节省了多少时间,在短期内攻克了多少难关,所以依旧在此追问,错过了这一次机会,可就没有第二次了啊!

    这几个人类外交官听到这个问题,相视一笑,这是因为,泰普文明还没有发现广义相对论,并没有对卫星的时间进行一系列的修正。

    “这个……可涉及到宇宙更深层次的本质啊。并不是卫星本身的问题,而是你们还没有发现,有关于宇宙宏观引力



第四百一十四章 星火传承
    无边的宇宙,浩瀚的星空,每一次回归昆仑山,都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对比起这些乱七八糟的低级文明,新人类文明无疑是天堂般的存在了。

    “这一次的宇宙学教育很不错啊。”

    “是啊,小孩子们都挺喜欢这个星球。对比上一个宗教文明,大家都更加喜欢科技文明。”

    听着周围各个同事的讨论,王俊鹏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自己最后一次的任务,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退休,过上真正的老龄人生活。这些年轻人在这一次的外交任务中,执行的不错,基本上没有太大的纰漏,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一个正常的文明本就应该如此,离开了具体的某个人,都能够正常运转。

    很快,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餐后,所有的外交官都没怎么休息,急匆匆地参与了这一次的科学议事会。

    新老人的交接仪式是本次会议的重点内容,该培养的人选,也在这些年里边培养好了,接下来就是程序上的问题。
1...139140141142143...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