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球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最终永恒
经过一系列的探讨后,下一任舰长是秘书办公室的李成博士,而军方司令员是曾经的参谋长叶军常。这两位在议会代表眼中,还是非常靠谱的人选,从能力方面获得了一致的认可。
除此之外,还有好几个重要部门的领导,都将重新换届。
名单上的人员全都是重要岗位,除了有一定的年龄限制外,无一不是从基层做起,特别是舰长这个职位,必须经历岗位轮换,在不同地方、不同单位任职,积累起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最后还要再经过几年的考核观察……
最后,整个票选环节结束后,由老舰长张远发言:“世事没有圆满,工作犹如艺术,无论做的多好,也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完美境界。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社会并不完美,无论是制度方面,还是文化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改善的地方……”
“离岗之后,我会在整个社会中静静地‘潜水’,默默地关注着昆仑山的变化,如果新任舰长,或者新任的某些部长做的不好,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给与批评指责。让他们知道,领导并不是这么好当的,身上的权力,是沉重的责任。”
这一句话一出,有许多人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但在这一阵笑声过去后,很快趋于沉默。
随着电视的转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张远作为昆仑山的老舰长,就像所有人的父亲一样,在心理层面,占据着一种很特殊的安全位置。由于长期冬眠的缘故,大多数民众的时间观念并不强,如果一觉醒来,突然间换了个舰长,那才叫做真正的不安。
所以整个换届才一直拖到了现在。
实际上,新人类的政府正担任着所有人的“保姆”以及“父母亲”的职责。
这里的所有新生代,从一开始就是人造子宫中出生的,由社会抚养机构统一抚养。然后在学校中长大成人,走出学校后为社会工作。
他们吃饭的时候,习惯去食堂里吃,读书喜欢去图书馆,打游戏喜欢去网吧。
飞船里边也不存在别墅什么的,买房子一个人顶多50平方,夫妻俩人加起来顶多一百二十平方,这是最高标准。
甚至,许多人干脆懒得买房子,居住在十来个平方的房间里对这些年轻人来说也没什么大差。自己的小房间只是用来放东西,以及晚上睡觉而已,有一个独立卫生间就满足了。就连洗衣服都是机器人代劳的一条龙服务,所以房间里边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家具。
有很大一部分人,过的日子,和学校里并没有太大的两样,并且他们觉得这种生活模式相当幸福。
他们没有太多家务能力,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也不担心出门会饿死的问题。
这样一来,政府就是真正的“保姆”以及“父母亲”的职责了,其权威以及凝聚力,就是在这一点一滴的细节中塑造起来的。
现在,大量的政府官员要换届了,简直就跟天塌下来一样,让民间充斥着不安全感。网络上弥漫着排山倒海的哀叹声,感叹着“以后简直不知道应该怎么活下去了”。
但即便如此,也必须去接受,人有生
第四百一十五章
现在人类需要的,就是能够无中生有,跳出时代的天才!
但是天才哪里有那么容易单身呢前几天还在说泰普人没有发现广义相对论,导致卫星导航不正确,结果人类自己在亚原子理论上,特别是夸克禁闭层面,也有很多搞不懂的现象,真是风水轮流转。
理论方面的突破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所以张远一天到晚唉声叹气的,处于闷闷不乐的状态。
“你学个屁哦!一个糟老头子了还在学习的,我呸!等仿生学技术发展了,智商提高了,人人天才,自然能够发展。”李振东一天到晚在这里插科打诨。
“这是习惯,没有新发明我很不爽啊!”张远没好气地合上书本,“你还不允许我不爽”。
实际上,他也知道自己早就不比当年,现在的精力以及创造能力,不太可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了,只是习惯性地去了解新的知识。
这是一种乐趣!
李振东这种学渣不懂。
鄙视了这个学渣一番,张远说道:“人这种生物的创造能力,大都体现在年轻时候,大脑活跃,精力旺盛。现在不知不觉还会走神,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也慢得多了。”
“是啊。”李振东感叹道:“哎,我突然有一个问题,虚拟空间当中的人类,有创造能力吗他们创造能力的高低是如何体现的呢”
“创造能力……肯定是有的。”
张远喝了一口水,解释道:“但究竟怎么样,是一个未解之谜。我们连虚拟空间中的生物,到底如何诞生新的生命都搞不清楚……就仿佛凭空莫名诞生。”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现在有一个信息宇宙理论,也就是,我们的宇宙,是信息宇宙的一部分。信息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其存在,实际上是为了减少熵增以及宇宙本身的随机性而存在的。我们的宇宙可以理解为一个特殊的体系,目前可以用规范场论来概括,所谓的原子电子都是不准确的……不过这个猜想的可验证性很小,本身也并不完善。”
李振东又问:“那如果,我进入这个世界后,有创造力吗我的创造力是多少”
张远点了点头:“当然有了。关于你自己的创造力么,暂且可以认为是‘自我意识’起了一部分作用,大脑本身的固件起了另一部分作用。我们意识上传的神经网络,是按照现实复刻的,所以就不要想着,跑到虚拟世界当中就能变得无比聪明,这是不可能的。顶多恢复成你巅峰的时候。”
“这样啊,好遗憾!”
这就好比,虚拟空间中创造的计算机,其计算能力不可能超过盘古脑本身。
同样的道理,各个虚拟世界,其综合科技程度,也不可能超过现实人类。
倒是数学层面,有一定的概率能够超越现实人类,只不过,这样的文明还没有出现。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超级天才出现,我们不介意和天才聊聊,是否愿意到现实世界工作。虚拟世界真是一言难尽啊,大多数世界,更像是地球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很多天才都被埋没了。”张远摇了摇头。
“有时候想想,地球文明的生活方式也不错啊。”李振东道:“按照新文明史学的定义,是否‘平庸’,是以一个熵函数给出的,熵值高于1.0,就被定义为平庸文明。但从个体的角度,文明是否平庸其实并不影响幸福感吧。”
“是啊……”张远点头道:“文明是否平庸,的确无关个体的幸福程度,即便大多数的平庸文明,个体并不幸福。但也有少部分的世界,个体非常幸福。我们已经在虚拟世界当中观察到这样的案例……”
“真是一件颠覆性的事。”
的确,观察到这样的案例,超出了人们原本的认知。虚拟世界完全就是一个人类文明的
第四百一十六章 山本一郎之死
时间一年又一年地过去,在宇宙空间中航行的日子很平淡,又有另一种不同的属于时光韵味……
张远在这些年里,走遍了昆仑山的角角落落,各行各业,也更深层地了解到以往没有时间了解的东西。
新人类文明社会完美吗
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完美的时候。在各种大数据系统的检测下,政治清明,没有什么贪污**,随着物质资源的逐步富裕,步入了极大富裕社会没有追求财富的必要。
民众向上进发的意识形态也相当不错。
但张远还是感受到了一种微妙的怠惰感,这种怠惰感不知道从何而来,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改善……就算在虚拟空间当中,设置了相关的教育环节,让所有人都体验过以往人类生活的环节,以此告诉大家,目前这种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但这种教育的效果,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好。
就如同叶军常所说,大多数人,实际上只是跟着社会随波逐流,没有什么特别的理想。这是人类的本性决定的。
如果不是社会贡献度,与获得的经济,以及虚拟世界中的“轮回次数”挂钩,说不定,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将会减少很多。人类就是这么一种怠惰的生物,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慢,路也变得越来越不好走。
在未来的日子里,人类必须要开拓一条新的上升通道。
推进整个社会发展的,不仅仅是科学,还有政治、经济、艺术等各式各样的人文学科。
难道人类的使命,就是为了探索自然,发展科技吗
当然不是,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人类也显得太过单调而又无趣了。
十年……
二十年……
三十年……
宇宙中的航行果然是孤独而又寂寞的。空旷的宇宙弦附近,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情发生,甚至连一块陨石都没有遇到过,更没有遇到过外星文明。
新任的官员们,很快就熟悉了自己的职责,步入工作正规。
一个文明就应该这样,离开谁都能够运转。这才是正常的,健康的文明。
李振东不出预料,率先死了……
或者说,率先进入了虚拟空间当中……
这个老家伙不注重保养,平时经常熬夜,喜欢吃夜宵,而且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冬眠的时间也不比张远多出多少。在张远退休后的第32年,挂了。
紧接着是叶开富,郭少校等人……
反倒是张远这个年龄最大的,留在了最后。
这种送走老朋友的感觉并不是太好。每个人都知道,还有重新回归现实世界的机会,但是这种几率实在太渺茫了……
渺茫到可以忽略。
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又谈何容易呢谁又能拍着胸膛保证,自己在另外的世界当中,一定能够经受住金钱、美色、权力等形形色色的诱惑呢
进入虚拟空间,或许以后再也不可能见面,相当于是死了。
生命如同摆动的小球,摆动幅度会越来越小,直至停止……当身体状况糟糕的一定的情况后,医生就会建议,进入到虚拟空间当中里。这种生理上是全方位老化,是现代科学所没有办法拯救的。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到这个最后的关头,许多老人家居然还不愿意。
但张远却能够理解这些老头的心思,无论投胎到哪个世界,无论是否恢复了青春,能够获得什么样的享受,都不可能比得上亲手建造
第四百一十七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
山本到自己的生命终点,也没有找到女朋友,更没有寻找所谓的机器人伴侣。或许他本身就是一个完美主义的追求者,又或许他根本不需要什么伴侣……
谁知道呢
这一批次离开世界的老年人,大概在一千多人次。前来送行的科学家有很多,特别是虚幻实验室中的同行,默默地送别这一些做出了重大成就的先行者。
听着这两人的对话,全都露出了伤感的神色。
几位工作人员,将这些老人,一个个抬到了冬眠仓一样的装置当中。
山本安静地躺好,带上头盔,睁大眼睛,苍老的眼神仿佛想最后看一眼这个世界。
他说道:“走了。”
张远的喉咙耸动了一下,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
虚拟世界中的人生,都将由自己选择,到底想做什么,到底会发生什么,没有人能够预知,也没什么好吩咐的。
甚至,在昆仑山中度过的时间,都只是漫长轮回中的一小段时间罢了。这是人生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您还有什么遗憾吗”周边的这位护士发问。
“没有了。”过了好半天,山本才回复道。
“请您闭上眼睛吧。”
仓门缓缓地关闭,意识上传后,所有的植物人遗体,将被用来当做生物学研究,特别是人类辅助大脑方面的研究……
所有人都退出了房间,然后默默地离开。
张远拄着拐杖,深深叹了一口气,没有哭也没有笑,就在走廊上慢吞吞地走着。就好像过眼烟云一样,有一点麻木了。
身后一直跟着一位机器人护士,时刻关注着他的身体健康。毕竟这种老人家,如果不小心摔一跤,说不定就直接去了,政府部门对他们的身体状况也相当关注。
他的妻子林萱萱也在隔壁的房间参加一个相似的送别仪式,她刚刚从房间中退出来,不停地抹着眼睛。她可不像张远那样,这种事情经历过好多次了,可还是忍不住伤心流泪。
张远在旁边默默陪伴了好久,林萱萱才逐渐恢复正常。
“走吧,我们去外边看星星!”张远招呼道。
“不知道是我先走呢,还是你先走,又或者一起离开这个世界”林萱萱跟在后边,低声道。
“再过几年,到时候一起吧……活得久总有活得久的好处,就算身体条件越来越差,总想着赖在这里。”张远道:“我们独自一人来到这个世界,也应当独自一人离开。反正也不可能真的带走什么。哦,能够带走的唯有记忆,不过不喝孟婆汤,可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你可真冷酷啊,没有一点伤感么……好朋友离开了,永远都见不到了。”
张远说道:“伤感呀……伤感可真是一件好事,没有这样的负面反馈,人类就不可能学到任何东西。如果没有这种情绪,人类可能在原始时代就灭绝了!但这种事情的伤感,并没有任何意义。”
两人走到天文台,然后安静地坐下。他们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到外边的无重力区域了。
这个天文台安置在环状离心轮上边,整个星空都跟随着离心轮一起旋转。
璀璨的宇宙,总是能够安抚心灵。无论是大科学家也好,文明的高层也罢,和伟大的宇宙相比较,个人的生生死死,潮起潮落,都显得如此渺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就连恒星都会熄灭,更何况人类呢
&n
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个新的时代(第七卷完)
林萱萱听完张远的讲述,沉默了半晌,忽然说道:“你们男生之间的感情往往更加纯粹。我要是你,早就哭的稀里哗啦的了……”
一颗星星从后方的光团中漂移过来,划出一条复杂的曲线,转移到了前方的光团。这是因为飞船在高速航行的缘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