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门之农家医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闲听冷雨
“大爷可别。”刘妈妈抬头,一脸焦急的唤住已经一只脚万到门外去的伏展强,“大爷,您这样岂不是要陷姑娘于不义?”
“这话怎么说?”
刘妈妈揉揉眉心,瞅着伏展强叹口气,“大爷,这男人啊,都是极要自尊心的。老奴这几天冷眼瞧着,姑爷本身就是秀才,又有能力,眼看着就要下场考举人,他会高兴看到家里全都是岳家买的东西?大爷您想想看,换成您,您乐意这样吗?”刘妈妈还有一句话存在肚子里没说,若是令的姑爷生气,到时侯不得安宁的不还是她家姑娘,大爷您的宝贝妹妹?
伏展强浓眉一掀,“他敢。”
小白脸要是敢给他妹脸色看,看他怎么收拾他。可想归想,伏展强却还是在心里立马打断了要买东西的想法,只是脸色有些难看,“那就只能委屈我妹子?”
“您放心吧,除了没有家里舒服,其他还有我呢,老奴在这里,怎么舍得让姑娘受委屈?”刘妈妈笑着往外推伏展强,“天儿不早了,大爷快回吧,您若是不放心,过几天再来看就是。”
院子外头,连清也是一脸的歉意,“娘子,让你受委屈了。”若是不去伏家也就罢了,可才从伏家回来,再看看自家这院子,连清觉得很是内疚,他轻轻握了伏秋莲的手,眼底尽是怜惜,“娘子你且忍上两年,待为夫高中,为夫定把娘子受的这些委屈都补回来。”
“好,我可就等着夫君高中,然后,我当个官太太使威风呢。”
“好,为夫定早日高中,让娘子早日当上官太太。”
夫妻两人各自扬眉一笑,眼底尽是欢喜。
“哟,三弟,弟妹,你们终于回来了。呵呵,短短几天功夫,二嫂觉得好像过了几个月没见弟妹,三弟似的。”
“二嫂好。”虽然很不想看到这个人,但人家即然先打了招呼,俗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难道,你要恶声恶气的还回去不成?
“好,好着呢。”站在东厢房门口,钱氏满脸带笑,手里拿了个洗菜的盆走出来,边走边扯了嗓子咯咯的笑,只是话没说两句正常的,转眼就变成了讽刺,“哟,三弟妹和三弟感情倒是好,呵呵,我还以为你们会在伏家多住上一段时间,怎的这会就回了,难道,哎哟三弟,难道说,是伏家把你赶了出来不成?”
“二嫂您说笑了,我爹爹可是巴不得夫君把那里当成家。都不舍得让我家夫君回来呢。”伏秋莲挑了下眉,不动声色的把心里早早想好的某些话语传了出去。
希望籍着钱氏,能让话传到连老爹耳中。
伏秋莲虽然也知道连清之前几天的举动是无奈之举,不过是想着给连老爹个警告,哪里有真的住进岳家的道理?只是饶是如此,她还是想着用自己的话告诉连老爹——
你要是再偏心眼的心疼那边母子三个,而对她,对连清她们这一房坐视不管,又还破天慌的想着日后连清有了出息,跟着她们这一房过好日子,指望着连清光宗耀祖,那就给我收敛点,不然,连清不是没地儿可去。
我们伏家可是巴不得的他住过去呢。
果然,连老爹听到这些话的时侯,正在饭桌上吃饭,一口苞米面的饼子才咬到嘴里,一个怒火,差点就噎了过去。
“爹,爹你怎么样了。”
“当家的,你可不能这个时侯有事。”
连非正在帮着连老爹拍背顺气,连甜儿自打这次回家之后就沉默了不少,整个人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你让她吃饭她便吃,你让她坐就坐的,没有人让她做事,她就坐在那里双眼盯着自己的脚尖发呆,眼神空洞而茫然的很。
这会听到屋子里的动静也只是略动了动眼珠,随意的扫了眼呛的老脸通红,连连咳嗽的连老爹,又把眼皮垂下去,继续对着她的脚尖发起了呆,连非又气又恼,“连甜儿,你还不赶紧倒杯水来?”
“哦,就去。”只是转身的当,连甜儿却又拿了个苞米面的饼子,小心冀冀的递给连非,“给,我不吃,你吃吧,都给你吃——”
“你——”连非用力的闭了下眼,眼底痛楚滑过,眼睑轻阂间,却有一抹恨意自他的眸底深处如同流星一样闪过去。
旁边,李氏已经抱着甜儿哭起来,“我的心肝,我苦命的女儿,这要是还不好,你这一辈子可怎么办啊,那些个黑了心的玩意——”
好半响,连老爹缓过这口气,看着抱头痛哭的母女,心头也不好受,可想起连清之前说的那些话,要是不嫁甜儿,不把三媳妇的租子还清,以后,这事怕是还没完吧?
“哭什么哭,先吃饭吧。明个儿这小麦都熟了,该收了,我和他们几个去田里,你和甜儿她们几个在家,中午的饭就送吧,紧着忙活两天,咱们也好赶紧把小麦收回家,免得老天爷不怜惜人,落了雨。”
“当,当家的,让老三也去,这都分家了,凭什么他不去?”李氏收了哭声,脸上还带着泪花儿,眼底狰狞一闪而过,语气尖锐,“以前没分家也就罢了,可现在家都分了,凭什么还让他白吃白喝,给老大老二几个给他扛活?”
“可老三从来没干过这些活计——”连老爹心里还是带着几分犹豫的,不能和这个三儿子闹翻啊,日后自己这好日子还指望着三儿呢。
“各家收各家的,谁爱怎么滴就怎么滴,我是不伺侯了。”李氏瞪了眼,气势汹汹的看向连老爹,“我儿子不是给人扛活的长工,你要巴结你三儿子你自己巴结去,连非你要是敢去帮着他们收小麦,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娘,我听您的。”
“还有这家里的饭,我今个儿就告诉你了,只要是我煮,我在这个家里还有一天,他们三房就甭想在这里吃饭,喝口水都没有,老娘不伺侯那白眼狼。”
“这个家里有我没他们,有他们没有。你自己看着办吧。”丢下这么一句话,李氏牵了甜儿的手扭身进了里头的屋子。
连非想了想,还是没出声。
坐在炕上,连老爹良久后一声长叹。
他还能说什么?
如是,往年一大家子人凑在一块收小麦,今年连家却是分成了四伙——老家一份,余下的三房各自一份,李氏似笑非笑的站在院子里,“如今这家也都分了,我可就伺侯你们的爹了,你们啊,就安心过你们的小日子吧。”
周氏眉头紧皱,“当家的,这可怎么办?”以往收小麦的工具可都是一套,如今分出来单过,李氏肯定是要把那些东西都留下的,本以为可以大家伙一块把今年的麦子收好,然后还有一年的时间再去弄一些家什儿,待到明年收小麦也就刚好能用,可现在倒好,人家上下牙一张,立马把他们扫地出门了。
这镰刀,牛车之类的都是个大麻烦。
家家户户都在紧着收小麦,去哪里借?
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
“再看看吧。”连夏闷闷的蹲在地下,眉头紧皱,也很是好愁。他们夫妻在这里小声嘀咕着,旁边钱氏却是不干了,“娘,您这是什么意思,之前不是说好小麦一起收的,您不能因为自己倒霉被人弄到大牢里头去,你心情不好,就故意可着劲的折腾咱们吧?娘,做人可得讲点良心,您现在让我们自己去下田,您让我们怎么去,难道空口白牙的一说,那麦子就能收回家里了不成?”
“那是你们自己的事,分了家,难道,你们事事还要靠着我和你爹不成?”李氏冷笑着,眼神却是刀子似的狠挖了眼钱氏——被关的那几天就是她的耻辱,如今钱氏竟然敢拿这个说她。
这个不知死活的蠢妇,以后给我等着。
钱氏才不理她,瞪我?再瞪,再再瞪啊,你看我是少块肉还是怎么着,即然啥都不管用,你爱瞪就瞪,把你眼瞪瞎才好呢,撇撇嘴,钱氏吃笑一声,“那娘你们把家什活计给我们,待我们用完了,再还给你们就是。”
李氏翻个白眼,做梦呢吧。
转身回了屋,“都自己想办法去吧,你爹可是说了,麦子得趁早往家里收,一日不到家,一日就得提着个心,老天爷可不是个会怜惜人的。可别到时侯都泡了水汤。”
院子里,钱氏气的直跳脚,一扯身边连午的袖子,“你看看你看看,这就是后娘,要不然,谁会这样害你们?”
“二弟妹小点声。”周氏也拧了眉头,想了想,看向在场的几人,“二弟,三弟,你们可有什么好法子?”即然李氏说了话,连老爹又没出来阻制,那就是把他们三个踢出家门了。
可不管怎样,小麦一定要收。
不然,来年就等着饿死吧。
“大嫂,不能和村子里的人借一下吗?”
对上伏秋莲疑惑的表情,周氏苦笑着摇摇头,“三弟妹你不懂这些,如今都是紧着收小麦,哪里有闲余的家活什儿借你?再说,”她眼底涩意一闪,“咱们家要甚没甚,拿啥去借人家的车子?”农村人实在,借东西虽然不用花钱,但也讲究个你来我往,因此便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俗定——以物换物。
你家借我几个鸡蛋,我还你几个饼,你家菜地摘几颗葱,改天我就还你一把青菜之类,偶尔有吃亏的一方,也不甚在意。
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亲不亲一村人嘛。
可现在这是麦收啊,车子可是最贵重的玩意,而且,以后要用的东西还多的很,小麦拉回家,你得碾压出来吧?碾好了麦粒,你得晒吧,晒好得扬去里头的麦杆之类……
然后还要去犁地,翻种玉米。
这一连串的家活什儿在哪?
周氏越想越头疼,不禁想哭了。
这老屋里的人是想逼死他们不成?
“有什么好担心的,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就不信咱们收不了麦子。”
“也只能是这样了,当家的,咱们先去田里看看吧?”周氏叹了口气,觉得这一刻愁的头发都要白了,暗恨,果然是后娘要不得!
二房夫妻也愤愤的走了出去。
伏秋莲看着皱了眉头站在原地没出声的连清,想了想,她看向连清,温声道,“相公可是觉得为难?不急,咱们再想想其他的法子,实在不成,我,我去找我大哥帮帮忙——”
“不可,为夫能应付。不可劳烦大舅兄。”
“好,我听相公的。”到了连清真的撑不住时再说吧。连清回到屋子里坐了会,放下手里的书,“我也去田里看看。”现在他得把这个家给撑起来,不能让娘子和孩子觉得委屈才成。
伏秋莲在屋子里翻箱倒柜的找了一番,拿出个荷包,里头是半两银子的碎钱,掂了掂,心里想着实在不成,也只能用这些去镇上买些家活什了。只是不知道能买多少,够不够用。
大响午,连清皱着眉回来,接过伏秋莲手里的茶,“这些哪里用得到你来端,我又不是没手没脚的,自己来就好。”
“我不累,饿了罢,我去给你打水洗脸,回头就可以吃饭了。知道你喜欢吃清淡的,天儿又热,我就抓了把绿豆煮了汤,烙了两面饼,用昨个儿的小葱煎了两个鸡蛋,还调了个小黄瓜,你看可行?”
“已经很好了,娘子辛苦。”连清哪里用伏秋莲去端水,自己出去两步到了水盆边,打水把脸洗了,回头夫妻两个加上刘妈妈坐在炕沿边上吃饭,绿豆汤煮的早,温温的,刚好喝,连清咕咚咚的一气连着喝了两碗,一抹嘴巴,似是想起什么般看向伏秋莲,“对了,我和大哥二哥说好了,咱们三家合伙收。”
“那,先收大哥的?”伏秋莲不动声色的端了杯茶,笑着看向连清,“都说好了吗?”
------题外话------
晚上八点之前有二更…闪…
福临门之农家医女 062 疼夫君,二嫂犯酸
连清把碗里的水喝完,接过伏秋莲递来的帕子揩了揩嘴,极是自然的笑道,“自然是大哥的,然后二哥,最后是咱们家的。”顿了下,他加了句,“反正两家加起来也不过就六亩左右,应该用不了多久的。”
想了想,伏秋莲便点了头,“好啊,反正田里头的事我也不懂,就依夫君的。”有些事吧,它没发生,自己说出来也没什么效果。还会在连清眼里落一个多口舌讲是非的坏印象。
不是她没把连家老大老二看在眼里,她可真的不敢想和他们两家合作的过程和结果会是怎样。不过,连清相信自己的两个哥哥,她多说一个字都不好,还是再等等看吧。
即然决定了,自然是愈快愈好,兄弟几个当夜便去村子里各家借了些家活什,镰刀,只是有牛车没借到,可现在也顾不得了,先把麦子割了再说吧。
连清是卯正便起了床,伏秋莲睡的迷迷糊糊的,感觉到身边有些动静,可眼皮沉的很,翻了个身又睡了过去,等到伏秋莲一觉醒过来,已经是巳时正。
“妈妈,相公去哪了?”话问出来,伏秋莲也反应了过来,不禁摇头笑了下,果然是怀孕的女人忘性大啊,她朝着端了水盆过来的刘妈妈咧嘴一笑,“妈妈,早上去田里时相公吃的什么?”
“老奴要依着您说的去给姑爷下面,姑爷不让,拿了两个饼子带了一小瓮水便走了。”刘妈妈利落的拿了帕子等物,“姑娘您洗脸,灶上老奴温好了小米粥,加了红枣,一会您配碟小黄瓜,吃起来正正好。”
伏秋莲便点了头,梳洗好,随意的把头发挽在脑后,刘妈妈早快手快脚的把粥和菜都端了上来,竟然还有两个水煮的鸡蛋,伏秋莲只吃了一个,余下的一个推让一番后给了刘妈妈吃,饭后,伏秋莲看着刘妈妈,“妈妈,你说,我要不要去田里看看?”
“姑娘说什么浑话呢,这外头大热的天儿,您哪怕是不疼自己,也得多疼些这肚子里头的娃儿吧?”刘妈妈直接就瞪了眼,看着伏秋莲的眼里全是指责,“你就这么一路过去,若是中了暑气儿,你难受,这肚子里的娃能好受到哪去?”
“可是相公他们在田里——”
“男人本来就该是下田的,男人养家主外,女人主内这可是天经地义的,姑娘您只要把家里收拾好就成了。”刘妈妈睁着眼睛说瞎话,心里何尝不清楚,指望自家姑娘收拾家务?那你就慢慢等吧,不过,刘妈妈却绝不会觉得自家姑娘懒,她只是觉得这是应该的。
自家姑娘可是娇贵着呢。
嫁给连清那是下嫁!
连清不过是多做点家事罢了。
有什么好委屈的?!
这就是各妈疼各家孩子的道理了,谁都看着自家娃儿好,错都别人家的。刘妈妈也不例外,看着伏秋莲一脸的笑,“姑娘您若是没事做便回屋歇着去,老奴准给您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保姑娘您满意。”
“好,那辛苦妈妈。”刘妈妈跟了过来,要是不让她做一些事,她自己也会不自在,左右这屋子顶多算起来才两间,再加个外头的灶间罢了,也不会累到,她便笑咪咪的点了头,“妈妈你先忙着,若是觉得累了便歇歇。”
“姑娘您放心,老奴晓得了。”
半歪在炕上,外头院子里传来孩子的哭声,不知道是大房还是二房的孩子,随即,伏秋莲便听到钱氏扯了嗓子骂,孩子们的哭叫声,整个院子一时间鸡飞狗跳了起来。
好半响才停下来,伏秋莲隔着窗子便看到钱氏朝着她这边走过来,在门口被刘妈妈给拦下,“二太太,您有什么事吗?”
“三弟妹呢?”钱氏笑着停下脚,拿手里的帕子擦了擦脸,边念叨着‘这鬼天气,要热死个人哩’,边笑着开口道,“我这会要下田了,她不去吗?我和三弟妹一块走,路上刚好一起做个伴。”
“二太太您来的可是不巧,我家姑娘早上身子有点不舒服,姑爷心疼姑娘,早上走时便说了,不让我家姑娘下田,外头太热,过了暑气就不好了。”
“什么,不要她下田?”钱氏差点跳起来,瞪大了眼,一脸的不可置信,“三弟真是这样说的?”怎么能不下田呢,这怎么可能?
“是啊,二太太您还有事吗?”
“没,没了。”钱氏眼珠一转,对着刘妈妈笑了笑,“你是我家三弟妹娘前的亲戚吧,我们家可没三弟妹家有钱,这里住的还习惯吗?”
“二太太这话可不能说,老奴不过是个下人,是伏老爷派过来服侍我家姑娘的。可不敢和主子攀亲戚。”
“下,下人?”钱氏眼珠子差点再次瞪出来,手指着刘妈妈,“你是下人?”这穿的衣裳比李氏和甜儿的都要好看,这样的人,竟然只是伏家的下人?
“二太太您小点声,我家姑娘一宿没睡,才歇下呢。您若是吵醒了她,怕是一会又该闹腾头疼了。”刘妈妈板了脸,看着二太太直接下逐客令,“二太太不是要下田吗,天儿不早了,您该走了。”听姑娘说今个儿收的是老大家的小麦,果然,这不是自家的就不着急。
你看看现在都什么时辰了?
谁家都快巳末了才下田去干活的?
真是个懒婆娘!
汗,刘妈妈您忘了,您家姑娘在人家眼里那才是真的叫做懒婆娘呢。对着钱氏的背影翻个白眼,刘妈妈转身回了屋子,朝着伏秋莲一笑,“那样的人姑娘您就不该和她客气。不然,她时刻都会觉得你好欺负,想着要踩上您一脚。”
伏秋莲抿唇一笑,也没出声。
刘妈妈自然也不是等着她接话的,由着伏秋莲在那里半歪着身子发呆,自己则手脚利落的把屋子收拾了一遍,床单枕巾等物拿出去洗,地扫了,桌子重新抹了一遍。
这一遍折腾,直接就是午时中了。
锅里炖好了莲藕排骨汤,烙了几张白面饼,连清爱吃茄子,便用熬好的猪肉热锅,直接炒了个肉片茄子,装了满满一瓮,放在了篮子里头,伏秋莲才想着弯腰去提,刘妈妈唰,飞箭似的抢过来提了,“姑娘您歇歇,这活可不能再和老奴争了,打死老奴也不能让您去田里给姑爷送饭。”
“嬷嬷您想哪里去了,我只是想提提看有多重。”
“那也不成,若是闪了腰如何是好?”刘妈妈瞪伏秋莲,反正是一脸的责备,“姑娘您可不能这样,小主子可都靠着您呢。”
伏秋莲觉得自己要是再接话,估计还得被唠叨,所以,直接选择了闭嘴。刘妈妈又唠叨几句,看到伏秋莲没出声,便满意了,终于想起了自己的正事,提起篮子往外头走,“姑娘您放心吧,老奴保证把饭送到姑爷手里,绝不会饿着姑爷的。”
伏秋莲一笑而过。在屋子里四处看了下,不禁笑了,刘妈妈在她身边,果然是让她省心不少,你看看这屋子,哪里还有她动手的份?
就恨不得连穿衣吃饭睡觉都一并帮了她。
刘妈妈回来时,伏秋莲在午睡。
天儿很热,人躺在炕上睡的很不踏实。时而翻下身皱下眉头的,一脸的汗,看的刘妈妈心疼极了,把手里的东西放下,寻了把蒲扇便坐在伏秋莲身边扇了起来。边扇边哼着她家乡不成调的歌谣,这是小时侯刘妈妈晚上哄伏秋莲睡觉时唱的。这一扇一唱,就是一下午。
申时中醒过来,伏秋莲不禁唬了一跳,“妈妈,你怎么在这坐着睡着了?”眸光一转,她看到刘妈妈手里的扇子,不禁反应过来,“妈妈帮我打扇来着?难怪我后来睡的那么踏实。只是让妈妈这么辛苦,怪过意不去的。”
“姑娘您和老奴客气什么,老奴呀,把姑娘服侍的好好的,姑娘开心,舒心,老奴也就开心喽。”刘妈妈这说的是大实话,她幼时双新早逝,中年丧夫,膝下没留一儿半女,在因缘巧合下进了伏家,这些年下来,早把伏秋莲当成了自己的亲生闺女来疼。
当娘的嘛,谁不是孩子开心,大人就好?
家里并没有多少事,两个人说着话,日头就渐渐偏了西,想着连清累了一天,晚上肯定要吃些好的,伏秋莲便让刘妈妈拿了十几文钱去村头割了些猪肉,炖了锅猪肉粉条,然后又烧了个豆角炒肉,想了想,干脆刘刘妈妈煮了锅绿豆汤。刘妈妈看了笑,“我家姑娘也知道心疼人了呢。”即解暑又清凉,挺好的。
亥时初,连清等人几乎是踩着星子进的家,面色尚好,身上的衣裳被汗水湿透又晒干,晒干又湿透的,带着股子异味。看到伏秋莲迎上来,连清立马往后退了几步,“娘子先别过来,我身上脏的很,待我清洗过后,再来和娘子说话。”
“好,水给你备好了,衣裳也帮你放在了旁边,你且去梳洗,然后咱们就吃晚饭。”连清张了嘴嘴,想说自己不饿,可对上伏秋莲似星子般灼灼生辉的眸眼,他的摇头不由自主的换成了点头,“好,那有劳娘子等为夫一会。”
晚饭摆上桌,伏秋莲先给连清递了个饼,“相公一定饿了吧,赶紧吃。”汤是半下午煮的,温温的,喝在嘴里很是清凉,连清一下子就喝了二碗,装第三碗时,连清朝着刘妈妈很是感激的道谢,“今个儿多愧了有妈妈在——妈妈帮着我们煮了饭,还要特意送到田里头去——”
“姑爷您这话可说差了,这菜可不是老奴煮的,是我家姑娘亲自煮的呢。”说到这里刘妈妈就是一脸的心疼,这么大热的天儿,自家姑娘挤在狭小的灶间里,转个身子都困难,还要挺着肚子给姑爷做饭吃?
连清夹到嘴里的一筷子豆角本来到了嘴边,就那么一顿,都落在了地下,待他反应过来,立马就看向了伏秋莲,“娘子,天儿那么热,你又在灶间待了那么久,你身子可受的住,可有哪里不舒服?”
“我好的很呢,你放心吧,刘妈妈帮我把菜备好,又帮我生火,我只是随意翻两下,做做样子,不累的。”伏秋莲抿了唇笑,看着连清吃豆角倒是挺多的,便不动声色的抬手,把装豆角的盘子往他跟前推了推,“今年的小麦怎样,我看着前些天没下什么大雨,应该还可以吧?”
“嗯,大哥说,今年的小麦是最近几年收成最好的呢。”听到说起这个,连清脸上也带了几分笑意,“明个儿再忙一早上,大哥家的就差不多可以了,咱们的怕是就要到大后天了,不过也很快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