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返大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这个家伙甚至还专门喜欢奸淫下属的妻女,只要听说哪个官吏的妻女长的美丽的,就住在那家把那女子奸污。在幽州呆的越久,贪酷暴虐就越发放纵任意,一天比一天厉害。
元弘嗣被任命为幽州府长史之初,就已经知道燕荣不好搭伙,坚决推辞。杨坚当时听了元弘嗣的担忧后,还觉得他过于夸大其辞,还特别给燕荣下了一道敕书说如果元弘嗣犯了鞭打十下以上的罪过,都得先上奏给他知道。结果这事使得燕荣大为愤怒,觉得元弘嗣故意告他状,等他一到任,两人关系自然势同水火。燕荣想着法子对付元弘嗣,特意派他去监管百姓缴纳粮食,可如果在粮食里发现一点米糠和一颗秕子,就要加以处罚。燕荣为了绕开十鞭上奏的旨意,因此每次鞭打都不到十下,可有时一天却要打上好几次。元弘嗣堂堂幽州总管府的二号长官,结果却被燕荣折磨的没有了半点办法。可就算元弘嗣忍让了,燕荣却不肯放过他。就在燕荣入京朝集离开幽州前,他下令把元弘嗣给逮捕下狱,还下令禁止给他食物。
元弘嗣在狱中饿的受不了,只能抽出衣服里的丝絮,和着水吞咽下去。好不容易,才求到一个狱卒给妻子报信,让她进京告御状。
刘氏带着两个儿子一路进京,可到了京中许久,却是告状无门,找了不少人帮忙,可别人却都不愿意得罪燕荣。燕荣不但是朝廷三十六总管之一,而且还是统领诸州的总管,特别他还隐隐是晋王那边的人,而且还早和宗室中的清漳王杨雄结了姻亲。
先前刘氏也已经来找过元家,毕竟他们都是北魏宗室之后,可惜元家那会根本没什么影响力,更不敢去得罪跋扈无比,在河北做威做福而在朝中又有诸多靠山盟友的燕荣。
刘氏倒也想直接到皇帝面前靠御状,可她现在的情况,却是连天子面都见不到一眼。
本已经要绝望了,今天听到说皇孙杨林入京,便觉得是个机会。杨林也是元家外甥,而且更是当今皇孙,若是能够求得他帮忙向天子陈述实情,那一切问题将迎刃而接。
元府的客厅内,易风看着刘氏那充满恳求的目光,心里也是在不停的思考着。
按元无竭和元文都他们的意思,是这件事最好不要插手。因为燕荣本身就是三十六总管里面地位极高的,况且幽州总管府是河北第一重镇,与并州是大隋北方最重要的两座重镇,燕荣在那里坐镇八年,这个实力可不小。他甚至连并州总管汉王杨谅的面子都不买,足以说明这人有多跋扈了。更何况,燕荣并不是是蠢人,他在几位皇子中是站在极有贤名的晋王这边的,而且还又与宗室里极有名望的清漳王杨雄结为儿女亲家。再说,燕家还是天子的老乡,燕家以前还是杨家的家将。以往也并不是没有人参过燕荣,可天子却从没有处罚过燕荣,反而官越做越大,甚至在幽州总管这样极重要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八年之久。
元雅和元褒也不赞成易风插手此事,他们考虑的更多的还是这事涉及到了晋王。
元家并不知道杨林其实并非元妃和太子所生,而是和晋王所生。因此他们考虑问题,想的是易风回归,那自然就是东宫一系的人了,那这个时候,如今最有贤名的杨广就是东宫派天然的敌人。燕荣背后站着的是晋王,这事易风冒然插手,很有可能就会引发东宫和晋王府两边激烈的争斗。
不过易风并不是怕事的人。
易风不怕事,但他也并不是那种喜欢随意惹事的人。对于易风来说,他虽然年青,可心思却很成熟。没有他怕不怕的事,而只有值不值,需不需要去做的事。如果值得,如果必须,那么就算很难的事,他也不会怕。可如果没有半点好处,纯粹损人不利已的话,他也不屑于去做。
而在燕荣这件事情上,他觉得可以出手。
幽州对于怀荒太重要了,和太原一样重要。怀荒要想向南面的中原方向扩张,怎么也绕不过这两个重镇。相对于在此时地位更重要的太原,幽州方向还更好发展一些。而燕荣这样的一个跋扈而残暴的家伙,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合作者。
易风倒也想过如果能把燕荣拿下,换上自己做幽州总管就好了。可是这样的想法有些太过一厢情愿,暂时来说,就算燕荣被拿下,他也基本不太可能做上这个位置。不过他做不到,可换个人,只要不是杨谅这种跟他彻底翻了人的,他觉得他们合作的机会更大。而且燕荣做为杨广这边的人,在幽州坐镇八年,对于幽州府的掌控力是不容置疑的,要不然元弘嗣这样的二把手,也不会过的这么惨了。有燕荣在幽州,杨广对于河北的间接控制力也就很强了。
易风既不希望杨谅对关东掌控在手,也不希望杨广幕后操控着河北,如今代、幽、营等长城一线的北方总管府,几乎都是名属杨谅控制,暗站在杨广一边。这对于易风来说,可不是什么好结果。怀荒处于这两强之下,太过势弱。
若是能拿下燕荣,那么不管换谁出任新幽州总管,这都将会是一轮新的博弈,易风也就有机会在这轮新的洗牌中取得一些好处。
拿定主意后,易风出声安慰刘夫人,一边问:“夫人说的这些,可都是实情,或有证据?比如说元长史可有亲笔奏章等托夫人携带入京,若是有的话,别的不敢说,做为元家的外孙,我愿意在面见陛下时代为转呈。”
刘氏转哀为喜,忙不迭的点头,“这个有,奴家夫君有万言血书一封在此。”
“有此足矣,请夫人暂且先在此住下,敬侯佳音。”易风拿着那长长的血书,微笑着说道。
ps:求月票!(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重返大隋 第287章 贿赂
易风是在进京的当天就被天子诏入宫中的,前来宣诏的是位面色白净的宦官,面对着易风时十分的客气,丝毫没有天家奴才的那种跋扈气势,让易风对于宦官们的好感大增。想想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宦官最跋扈的是汉代太监、唐代太监和明代太监,汉代的十常寺,明代的八虎、九千岁等,还有更厉害的唐朝宦官们,中唐以后的唐朝皇帝甚至生杀予夺,废立全由他们说的算。不过却从没有听说过,隋朝有过什么厉害的宦官。此时隋朝的太监们还不叫太监,得到了唐朝以后,太监才渐成宦官的称呼,就是唐朝之时,太监都仅仅是高级宦官的称呼而已。大隋的宦官们都在五省的内侍省下,虽然内侍省列为中枢五省之一,但与尚书、门下、内史这三省权柄完全不法相比,内侍省专任宦官,但最高的两名长官内侍,才不过是从四品而已,而且内侍省也只管内侍供奉而已,根本管不到其它的事情。唐时的殿内省长官太监,此时叫内监,佐贰少监,可却是由身体健全之人出任,根本没有宦官担任的可能。“有劳公公!”易风对这位前来传旨的内侍感觉不错,态度也很好。不过当见到元家叔侄几个用一种极为恭敬的态度面对这个自称王海的太监时,易风才发现原来他有些小瞧他了。这个花白头发,嘴唇上居然还贴着一条胡子的儒雅宦官,居然正是内侍省的两名最高主官之一的内侍王海。真正的宫廷大总管。平时专%万%书%吧% .nsb.m在天子面前行走,有着从四品的品阶。虽然在高官显爵遍地的大兴城,从四品真是太多了。可这却是天子的家奴。宰相门人都能顶上七品官,何况天子前正儿八经的从四品宦官首领。如此一来,易风倒还真是有些受宠若惊了,没有想到王海这样的大总管居然会亲自前来传旨。不过他也是聪明人,知道王海这样的人物,肯定是八面玲珑的人物,他在天子面前行走侍奉。肯定知道易风如今的身价不凡,亲自屈尊绛贵走这一趟,也算是刻意交好自己了。
“一点怀荒方物土产。还请内侍莫要嫌弃。”易风对于王海的交好,也立即表现出了热切的回应。立即将一支沉香盒子送到了王海面前,礼多人不怪。“长宁公太客气了,咱家可不敢收这礼。”王海对于易风的回应很高兴。但对于一看就知道必定不俗的礼物却是直接拒绝。内侍收礼很正常。有时并非完全是因为贪婪,而只是表明一个态度,增加送礼人和收礼人之间的关系。不过对于第一次见面的易风,他却不想冒然收礼。若是礼物收的重了,那就是一个负担了。身为宫廷总管,他交好各个皇子和大臣们,但不会真的轻易向哪边下注。
“不是什么金银那样的阿堵物,只是一点怀荒土产。市面上都没的卖的,只是送些亲族朋友的小玩意。”易风笑道。送礼也是很有讲究的,什么样的人送什么样的礼,什么样的时候送,送多少,也都相当重要。要不然,你只会提着猪头却找不到山神庙,或者送了钱却反而办不了事,甚至反而搞砸事情。第一次和王海见面,并没什么交情了解,冒然送大礼,他敢送,王海也不敢收的。因此易风拿出来的是怀荒新产的香水,这确实是还没有正式面市的土特产,香水主要是给女性制造的,但男性用的同样用,而给宦官用的自然也是用的。
打开盒子,简单的讲解了几句,又亲自滴了两滴试用,王海立即就喜欢上这礼物了。
宦官们都是被宫过的,限于这种手术的技术,因此宦官们多半会有一些后遗症,例如身上总会有些尿臊气。宦官们往往只能使用许多香粉来摭掩,可多数的香粉本来是女人用的,结果用了后虽然能掩盖臊气,可那份香脂气却让他们更不男不女了。而易风现在给王海的这香水,却正是他在怀荒时专门让香水厂研究出来的一种特别产品,有些中性化,比普通男用的香水要浓些,但却比女用的淡许多,既能掩盖他们身上的臊气,却又不会让他们有那种娘娘腔的尴尬,甚至那股子味道,还能让他们重新正常,甚至多出几份本该有的男人气息。
对于身体残缺的王海来说,这瓶香水就跟他嘴唇上的那撇胡须一样,让他腰背都又挺直几分。
“既然只是些许方物土产,那咱家就不客气了。”王海笑的很高兴,对于易风不免多了几分结交之心。本来只是刻意营造点亲近,拉拢点关系而已,却没有想到,这位皇长孙却是真正的妙人,绝对值得深交的人。
一路上,等不及已经早擦上了香水的王海喜气洋洋的向着易风滔滔不绝,毫无保留的介绍了大量的宫廷情况,特别是一些宫内的内情,都是投桃报李般的告诉了易风。比如说如今天子与皇后宫中并称二圣,又例如如今天子虽然与皇后关系依然很好,可晚上却多的歇息在宣华夫人陈氏和贵人蔡氏那边,又如,二圣都十分喜欢晋王家的两位王子,尤其是刚完婚的河南郡王,更是自小养大在宫中的,宫里上下都十分喜欢,平时都称呼杨昭为大曹主。“东宫诸位王子呢?”易风问。
王海笑了一下,“东宫有十位王子,云昭训所生长子长宁郡王俨六岁时即以封郡王,前年,又封东宫其余七位王子为郡王,如今除了两位尚在幼龄的未封王,其余八位皆已封王。”王海又像易风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当年杨俨刚生时,正是嫡长孙杨林夭折之后,皇帝对这位皇孙的出生还是蛮喜欢的,也不顾是太子在宫外私纳贱籍工匠私生女野合而生,特意接到宫中。谁知没两天云氏却非要太子把长宁王给接回东宫,这事让二圣心里非常不满。后来,东宫的诸位王子在宫内恩宠大减。尤其是云家所出的四位王子。”
出了元府上了宽阔无比的朱雀大街,进朱雀门,经过皇城,一路进入宫城内,层层的盘查核对后,易风终于进入到了大隋的中枢,大兴城大兴宫大兴殿内。
殿内。杨坚临桌书写,易风立于阶下,不动如钟。他已经站了半天。可杨坚却似乎并不知道他到来一样,手中的笔一刻也不停。
易风脸上没有露出半分躁动不耐的神情,十分认真的站在那里。他悄悄投起眼皮,用目光小心的打量着这位大隋天子。四海之主。他长的很高。虽然坐在那里,但易风估摸着已经超过了一米八,大约一米八五甚至更高些。身体也很魁梧,额头较高,留着一副长长的大胡子,修剪的十分漂亮,配是那身玄衣朱裳天子龙袍,坐在这充满皇家气度的大兴殿里。确实有一股王者气势。对于这个此时已经华发早生,脸上皮肤也已经皱起。露出了老态的天子,易风也是充满几分敬佩的。
后世的许多人,特别是国人,对于文帝杨坚,并不怎么推崇,甚至觉得杨坚本事一般,许多人特别喜欢引用清人赵翼的一句话,说自古得国之易者,未如杨坚也。说杨坚从女儿和外甥的手里抢夺天下,怎么怎么,又说杨坚晚年昏庸,选错了继承人,导致隋二世而亡。实际上在易风看来,他们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而已。事实上,易风对于杨坚还是极为敬佩的,公正点说,杨坚在中国古代帝国里不说排进前三,但肯定排到前十前五,起码也要比大麻子要强的多。
杨坚虽然出身于关陇集团,但杨子底子并不厚,往上推几代,都不过是北魏北方六镇里的普通军校而已。到了父亲杨忠时,历尽千辛万苦,才乘时势而起,与武川军人弟兄们一起开创了关中西魏北周。到杨忠去世后,杨坚接掌杨家时,杨家既不是西魏八柱国家之一,也不是当时北周最有权势的几大家族。而且杨坚成功乘势当上了北周宰相后,他的形势也并不好的。三总管的勤王起兵,局势极为危险。夺取北周权力建立隋朝后,天下也并非就太平了,还有南陈西梁,北有正如日中天的突厥,东有立国五百余年,势力不断西侵的高句丽,西有吐谷浑。大的环境,则是天下自五胡乱华十六国南北朝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尤其是南北之间的分裂极久,北方人称南方人岛夷,南方人骂北方人索虏。晋以来,多少王朝兴衰废立,南攻北伐,东征西战,刘裕拓跋跬桓玄陈霸先高欢宇文泰等人,哪一个不是一代枭雄,可打的天下崩裂,也没有人打出个真正的统一天下来。
无数枭雄没有做到的事情,杨坚做到了。虽然说在北周灭齐之后,其实天下一统的大趋势已经到来,可如果杨坚没有能力,光有这样的形势和机会,也不一定就能实现的。兵不血刃的吞掉西梁,一战灭掉南陈,铁血对抗突厥,杨坚统领的隋朝,真正做到了势不可挡。若仅仅是如汉武帝一样赢了战争,却输了民生,那杨坚也不值得他如此称赞了。偏偏杨坚不但短时间内混一宇内,而且还奇迹般的做到了国强民富,天下安定,开皇盛世并不仅是一个治世,而是一个历代王朝中极难得的真正盛世。这与晋后南北朝以来连年混战,百姓民不聊生的境况是鲜明的对比。
仅仅这些,不管怎么说,杨坚都不失一个帝王楷模,再怎么推崇都不为过了。而且这位帝王在私生活方面也是极不错的,虽然如今老了后不免也开始了享受,但多年来身体力行的节俭、勤政等还是让他佩服万分的。他结束了数百年分裂,开创了一个大一统的时代,甚至他创立、推行的许多制度,三省六部、科举、均田、府兵、租庸制,恢复汉魏礼仪,恢复汉文化等等,这些无一不是能够永载史册的。
看到杨坚此时还这般认真的在处理政事,易风越加敬佩,杨家的皇帝,不管是文帝还是以后的炀帝。勤政方面都是所有皇帝的楷模了,真正做到了宵衣旰食。
可惜,这个如今正如同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大隋帝国,即将攀登上他的高峰,然后就如同一颗流星般的坠落了。大隋的强盛不全是杨坚的功劳,大隋的灭亡也不全是杨广的罪责,可身处在这个时代里的易风,真的已经很喜欢这个时代。没有花样繁多的税物,盐不专卖。茶不专卖,没有关税交易税,安宁富裕。没有战乱之苦,也没有胡人铁蹄蹂躏。可这样的好日子,若按历史发展,只有十来年了。然后就是隋末乱世。杀的天昏地暗。中原百年都得不到恢复元气。
想到这些,他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应当继续支持杨广夺取太子之位了。可是很快,他又不由的摇了摇头,正如他先前想到的一样,大隋的富强不是杨坚一个人的功劳,大隋的灭亡也不是杨广一个人的罪责。如果杨广不接掌这个帝国,结果并不就会变的更好。杨勇这个人,他更是早看透了。说好听点直率,说难听点就是一个连起码的自制力都没有的人。而且没有半点才华,这样的人若当了天子,不说很有可能等待他的就是一场帝国的内讧。就算杨广不造反,他也驾驭不了如今越来越强大的关陇贵族门阀了。北魏朝东西魏是如何灭亡的,北周北齐南陈后梁是怎么灭亡的?在这个精英化的贵族时代,一个无能的继承人接掌权柄,就是动乱的深渊。杨广这样厉害的人物,后来都压不住那些门阀贵族,杨勇更不行。
杨勇不行,杨谅就更不行了。杨勇是无能顶多是个陈后主,而杨谅却是个无能又被宠坏的家伙,他若当皇帝,估计就是个北齐后主高纬这样的神经病了。至于杨俊,纯粹一个好享受的家伙,杨秀则是一个残暴又贪婪的家伙。想来他有些能感受到杨坚在挑选继承人时的痛苦了,本来只有五个嫡子,这对王朝是好事,免了许多争端,可五个嫡子中能堪大用的却只有一个,偏偏却不是名正言顺的太子。若是说大隋此时已经历经数代还好些,哪怕选一个中庸些的太子继承皇位,也没关系,可偏偏此时大隋才立国十八年。尤其是大隋立国虽短,可却非一刀一枪自己干出来的,这是政变妥协来的,接受了当初建立西魏北周的整个关陇贵族。虽然过了十几年了,可杨家根基并不稳固,一旦新的继承人不够强势,就立马会被那个庞然大物吞的渣都不剩下。宇文泰当年就是这样干元家的,而他也是这样干宇文家的,而当年尉迟迥也想这样干他的。当年尉迟迵没干成,那是因为他这边的赢面更大,得到了如李穆于翼韦孝宽等这些关陇贵族中的强者的支持。可当初他若是稍显出一丝弱势来,李穆于翼韦孝宽这些家伙,肯定会毫不留情的灭了杨家的。
魏晋以来几百年来,不都是如此,许多枭雄一世的人物,不管他如何厉害,可最终却往往二世而亡。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得力的继承人,镇不住下面的那些人。
易风却没有发现,他想事入神,却没看到杨坚已经早放下了手中的朱砂笔,正端坐在御座上认真的端详着自己的这个皇长孙。杨坚确实很忙,但也并非忙到连和孙子重逢时说话的时间都没有。他只是故意制造一个这样的局面,借以观察这个他听过各种各样描绘的孙子。不过易风的表现相当不错,甚至远超他的预期,他故意的冷落并没有让易风有半点的惶恐甚至是不耐,他是那么的镇定与从容,那不是装出来的。杨坚大风大浪里过来的,什么样的人物没见过,他一眼就看出,易风是真的很淡定。再后来他自己倒也真的投入到了奏章之中去了,等他终于处理完后,却蓦然发现,自己的孙子似乎很悠然的在这大兴殿里想着自己的事情,甚至还一边想一边摇着头,那份悠然自得,让杨坚都不由的觉得新奇起来,就算是如高颎杨素这两位宰相到了这里,也不可能如此放松,把一位帝王真正视如无物的想着自己的事情还如此投入吧。
“在想什么事情,又是摇头又是点头的,说来与我听听。”
杨坚的声音在殿内响起,突兀的声音将易风从思考之中唤醒。
易风也不由的心里苦笑。自己居然在这里走神了,若是被定个御前失礼也是没跑的。不过听杨坚的话语态度还不错,而且并没有自称朕而称我。那就更显的平和些了,这说明杨坚对他这个孙子态度观感不错。
不过易风可不敢把自己刚才脑子里想的那些如实说出来,说出来,可就真的是大不敬了。
“回陛下,来之前臣一想在想,一手建立起这个强盛帝国的至尊,将是何等的伟岸。刚才一见果然是体貌多奇,面有日月河海,帝王威仪。因是点头赞叹!”
“那你又为何摇头?”
“陛下拥有四海。统一天下,大隋如今疆土万里,子民亿万,可臣却见陛下宵衣旰食。如此勤政。不由的惊叹,自叹弗如。”
杨坚对于易风这番明显的奉承话明显并没有真的相信,不过却还是很高兴的哈哈大笑数声,“没想到你除了能打仗,会赚钱外,还能说会道啊。”说着,杨坚从御案角上取出一大叠的奏章摆在案前,“你知不知道。你人还在进京路上,可是弹劾你的奏章却已经如雪片一样的飞进宫了?有御史弹劾你私造军械铠甲。积囤粮草,招兵买马,小小的武州总管府,却已然拥有数万之兵,我问你,可有此事?”
易风对这些早有准备,并没有什么害怕担忧,这些都是事实,可此时这个时候杨坚拿出来,却绝不会是真要问罪的,要不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召他入宫,这个时候把个拿出来了。
他从容的道:“回陛下,这位御史所言不实。”
杨坚愣了下,他没想到易风竟然要否认,脸色当下就有些不好看了。这事情他拿出来说,当然是核查过的,但他拿出来说,并不是真要问罪易风,可易风否认,却让他不满了。
“回陛下,武州如今拥有兵马并非数万之众,而是拥七军,众十万!”
“什么!”杨坚没料到易风不是否认拥兵数万的事实,而竟然说他拥的兵不止数万而是十万。他一时有些恍惚,感觉自己有些跟不上易风的节奏了。
“武州总管府为备御突厥,守卫北方边疆,为国屏障,臣按陛下所特授便宜行事之权,在武州招募汉胡,建立七军,十万兵马。”
“真有十万?”杨坚声音不由提高了几分,他自己得到的情报是怀荒有近五万的军队,不过怀荒和长安路途数千里之遥,许多情报并不及时。特别是杨坚考虑到,易风是不到一年前才受招安的,在怀荒招募兵马时间还不过半年多而已,他能招多少兵?五万人,估计也多是些乌合。却未曾想到,易风现在居然说建七军,兵十万了。
“号称十万。”易风回道。
听到这个号称二字,杨坚终于感觉心里轻松了不少。十万和号称十万差别可就大了。十万就是十万,而号称十万嘛,一万也可以号称十万,两万也可以号称十万,甚至有时三五千人都可以号称十万。
“具体如何?”
易风这下就没有隐瞒,开始向杨坚仔细汇报怀荒的军备情况了。这方面是相当敏感的,虽然易风也不想隐藏,但特别是数量上是难以真正隐瞒的。而隐瞒后被查出来,就是要命问题了。
1...132133134135136...2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