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十年代之养殖大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硕鼠5030
周思宁回到厨房后,看锅里的汤只有一个锅底了,根本不够一碗。因为她根本就没想着给李如翠留,没想到她真的就赶回来了,没办法,那边等不急,那就只能给汤兑点水了。
她掀开右边的锅盖,用瓢舀了小半瓢温水倒进了左边的锅里。她在用勺子在锅里搅合搅合,连汤带水的盛了满满一碗。
端着汤碗拿着筷子往堂屋走的时候,周思宁还在想呢,她可真是善良,这么不待见李如翠,还给她的汤里家的是温水。
“娘,汤来了,你慢慢喝啊,我去摘点野菜,给你在烫点野菜来啊。”她好像很忙一样,放下汤碗就风风火火的又跑了出去。
李如翠看她这态度,算是满意了,居然没在骂两句。
“嗯,今天这汤做的挺有味儿。”她端起碗,顺着碗沿,吸溜
第三十二章卖蝎子
周思宁没搭理她,把厨房地上的野菜都摘完,然后舀水泡上,这才去厨房捡碗筷。
她想着趁中午这点时间去镇上转一圈,所以手上的动作格外麻利,一会儿就把厨房都收拾利索了,确定周家夫妻已经睡下,她这才拿出装着蝎子的草笼子,还有压箱底的几个鸡蛋,背着背篓就溜出了家门。
她没去过龙泉镇,不过大丫是去过的,她寻着大丫的记忆,快步的往龙泉镇走去。
西塘村村民赶集基本上都是上午去,中午就回来,要不不是挨饿就是得花钱在外面吃饭,两样都不是村民们乐意的,所以他们大多赶在吃午饭之前就回来了。因此周思宁选的这个时间点,一个同村的人都没看见。
顺利的走到龙泉镇,镇子不是很大,就一条主街,像供销社、收购站、卫生所等等单位都在这条街上。
周思宁走走停停,看着满墙的白色标语感叹不已,这还真是跟历史书上的图片一样啊。这条街从头走到尾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她很容易就找到了收购站。
推门走了进去,柜台后面站着一个中年男人。戴着个眼睛,穿着一身中山装,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一点都不像是拿秤杆子的,到是像拿笔杆子的。
“同志,这边收蝎子吗”周思宁看就这一个人,别无选择,走过去问道。
“收,你是哪个村的啊,居然敢去抓蝎子,不错啊。”中年男人态度挺好。
周思宁就当没听到,继续问自己想知道的,“怎么收的啊是按只还是按斤收”
“当然是按斤收了,蝎子又不是都长一样大,按只咋收啊。”中年男人到没因为她没回答问题而不高兴,他刚刚也就是顺口问的。
周围村子多了,他也记不住哪是哪。
“那多少钱一斤”这是周思宁最关心的问题。
“两块五一斤,你抓了多少啊”中年男人有些好奇了。
“没抓几只。”周思宁说着就把背篓放下,从里面小心的把三个草笼子拿了出来。
那个中年男人看了看,从柜台地下拿出来一个圆形的竹筐,打开上面的盖子,说道:“那蝎子都倒到这个框里面,我才能过称。”
“哎,好嘞。”
周思宁抓住草笼子的一头,手腕稍微用力,就把里面的蝎子抖落了出来。中年男人举着竹筐在下面接着呢,几分钟的功夫,一共九只蝎子就都落网了。
中年男人眼疾手快的把盖子盖上,然后又从柜台上拿起一杆秤来,直接把竹篮子整个放到了秤盘上。
“一共是三两一钱多点,我给你算三两二钱,我这筐子重二两,去个皮,这几个蝎子就是一两二钱重。”他说着拽过柜台上的算盘,霹雳巴拉开始打了起来,嘴里还嘟囔着,“重一两二钱,一斤收购价是二块五毛,那我给你凑个整,一共一毛九。”
周思宁有些懵,钱这个计量单位她到是知道,不过那是在历史书上看到的,她可是从来没用过的。现在冷不丁的让她用钱来计量,她脑子有些晕!
“等等,等等,这位同志,我算算啊!”周思宁赶紧喊停。
“呵呵,好,你要是会算就自己算算,不着急。”中年男人脾气很好的说道。
周思宁顾不上他,皱着眉开始计算。
她记得历史书上好像是说十钱等于一两,不过这个两可不是十分之一斤,这个时候一斤好像应该等于十六两的……
“咱这一斤算多少两的”周思宁想确定一下。
“一斤等于十六两呗。”中年男人拿看傻子的眼神在看她,则小姑娘看着机灵样,不会只是表面吧。
周思宁点了点头,看来自己想的是对的,这样算的话,
第三十三章大姐,你嘴下留情
出了收购站,往前走几步就是供销社,也就在收购站的斜对个。
周思宁背着空背篓就走了进去,她今天还需要来看看手电筒多少钱。
推门进屋,目之所及的还是一排柜台,和收购站里还真是像。这里虽然小,但是周思宁还是很想在这里好好逛逛,来这个世界已经一个多月,还从来没买过东西呢,知道这个世界物价很低,听说拿着一张大团结基本上就可以横扫这样的小镇供销社了,她虽然还没整来一张大团结呢,但是也想提前感受一下。
只是她中午出来的时间有限,只能狠心的从那些花花绿绿里拔出双眼,转头找售货员去了。
“同志,请问这里有手电筒卖吗”周思宁直接就找了柜台里的一个年轻女售货员询问。
“有,一个两块二毛五,要吗”年轻女人那眼斜楞了周思宁一下,看她的穿着就没动地方。
“我能看一下吗”周思宁听说这个时代的售货员都很牛,之前没见识过,现在可能似乎、好像、仿佛要见识到了。
“手电筒就是手电筒,都长一个样,有啥好看的。”女售货员一双小眼睛上下扫视了她一遍,最后不屑的说道:“你不会是连手电筒是啥都不知道吧,真是的,没见识就老实在家带着,来这给我捣什么乱啊,我忙着呢,可没空跟你胡闹。”
周思宁本来就不是啥好脾气的人,刚进来说一句话就让人不拿正眼瞅,她虽然早有心里准备,但是事到临头还是觉得体内的火气蹭蹭的往上蹿,马上就要到天灵盖了,不过她还是给暗暗压了下去,“这位同志,我是没见过手电筒,但是国家规定了说没见过手电筒就不让买了吗我严重怀疑你的思想有问题……”
“放屁,你的思想才有问题呢。”显然那个女售货员比周思宁的脾气还火爆,还没等她把话说完就炸庙了,这个时候各种斗争已经很严重,说人思想有问题可不是小事。
“你看看,你还不承认。”周思宁很认真的在跟她理论,因为她要搜肠刮肚的在原主的记忆里想着这些话要怎么说,所以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很慢,不过给人的感觉却是掷地有声,“咱国家没解放之前,能买得起手电筒的都是啥人,你不知道吗我一个刚刚翻身做主的农民,没见过手电筒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咋地在你这没见过手电筒就不能买了是吗你也不去问问,外面有几个人用过手电筒,要是对待我们这些老百姓你都这态度,那你的手电筒要卖给谁我跟你说,国家都说过,咱农民兄弟最光荣了,我看你这架势不对啊,你这不是跟兄弟姐妹的说话态度啊,反倒是像我跟你有仇一样。你这是打算搞……”
“这位同志,这位女同志,你消消气,消消气,我这位同事年轻,说话不中听,你别介意啊。她没有别的意思,咱都是普通老百姓,你别看我们是工人,但是和咱农民兄弟绝对是一家。”一个男售货员在旁边听着话风不对,赶紧的抢过来截住了这位女同志下面的话。他觉得额头上的白毛汗都有一层了,好家伙,还好他动作快,要是让这女同志把话说完,那可不得了啊。
他给旁边的女同事使了个眼色,让她赶紧进去躲一躲,就她那张鞋拔子脸,一拉老长,别说人家不爱看了,他看着心里都堵得慌。要不是都是一个部门的,她被扣上帽子,连累的自己也好不了,他才不多事管她呢。
那女售货员也知道好赖,虽然心里还是不服气,但是知道这个时
第三十四章你不卖啊
周思宁伸手就把手电筒接了过来。
她从来没见过这种手电筒,不过她在原主的记忆中是见过的,外表是银色的铁皮,一个长筒形状,带灯泡的那头稍粗,头上是玻璃面,手握着的中间部位有个向上推的按钮。
周思宁知道那是手电筒的开关,往上一推,头上的电灯泡就会亮起来,往下扒拉,灯泡就灭掉。
“现在没有电,灯泡是不亮的,这里面没有装电池,装着电池才会亮。”男售货员看她摆愣的样子,以为她没见过,不会用,赶紧的又从柜台下面拿出了两节一号电池,然后接过手电筒,把屁股拧开,看了看方向,把两节电池放了进去,“这样就能用了。这个东西在咱们这卖不动,所以我们都不提前装电池的,就怕电都跑了,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好了。”他说着,把开关往上一推,前面的灯泡就亮了起来。
周思宁接过手试了试亮度,“两节电池能让手电筒持续照明多长时间”
这个问题到是把售货员难住了,能用多长时间那谁说的准,这得看你怎么用了,“这个不好说,不过要是省着点使,一两个月都用不完的,这电池挺扛使的。”
周思宁看了他一眼,知道他也是个二八垦子,也就不难为他了。
“我看看里面行吗”她举着手电筒问道。
“行,你随便看。”售货员态度很好。
可是不大一会儿他就脸色有些难看了。
周思宁得到同意后,就把这个手电筒彻底拆开,能拧的都拧了下来,就是灯泡后面还连着电线,要不她都能给揪下来看看。当然就是不揪下来,她也看清楚了。
“这个……同志,不用都拆了吧,这东西制作工序复杂,要是一个弄不好就装不回来了。”他怕啊,要是这女人真的只负责拆,他没有把握完好无损的把它装回去。
周思宁不理会她,心里默默计算着。她当初智商在平均线以下,所以后来选择好未来职业后,学习的内容都是跟职业息息相关的,养殖业不用学物理的,所以她这个科目还真的不行,她粗粗计算下,两节电池的手电筒应该能持续照明十二个小时左右,也不知道她计算的对不对。
至于像男售货员说的,能用好几个月,她是一点都不信的,那两节电池又不是蓄电池,还能一用几个月的,就是她上辈子那个时代,科技也没发展到那个程度啊。
很可能他说的用不是指连续的用,而是就在应应急的时候在打开,就像现在周家的那盏煤油灯,两三个月也才用一斤煤油。
她检查过后,双手快速的把手电筒又装成了原样。
“这个不需要票吗”她又问道,她从历史书中可是看到过,这个时候是票证时代,买什么不光要钱,还要票的。
“票啥票”男售货员一脸没听懂的样子。
“啊”周思宁也愣了,然后赶紧的翻找原主的记忆。
“呵呵,我记错了,我也没啥见识,以为买粮食需要粮票,买别的也得要票呢。”周思宁尴尬的笑了笑,暗自吁了口气,原来这个时候也是刚刚发行粮票,全面进入票证时代还要三四年的时间,真是万幸啊。
也就是说,她买手电筒只要攒够钱就行。
“呵呵,你说那那粮票只有城里才有,咱们这可没有那玩意。”男售货员也知道粮票,不过那都是大城市才有的东西,他们这小地方,到现在为止,卖粮食还用不着粮票那玩意呢。
“那你们这电池怎么卖”周思宁又问道。
&
第三十五章解馋
这个提议周思宁却不同意,她是隐姓埋名过来镇上的,要是在这暴漏了,口口相传下,谁知道最后能不能传到周家人耳里啊,这种情况她不得不防。
周思宁略微想了一下,伸手从兜里掏出来刚赚的四毛六分,看了看,把手里的整票四毛抵了过去,“要不这样吧,我先付个定金,手电筒我先拿回去,等下次来再给你送剩下的那些……”她话还没说完呢,就看对面那男同志的脸有些绿。
她立马改口,“呵呵,我看手电筒还是先留在你这吧,我付定金,等下次过来的时候,把钱付齐了,你在给我手电筒,你看这样行吗”
“你不怕我到时候不承认,手电筒不给你,定金也不还你”男售货员问道。
“我相信你的人品,你刚刚不是说了吗,你们这是国家开的,讲究的是诚信。”周思宁夸了两句,心里也确实是这么想的,就出来这一会儿,她就看出来了,现在的人心思都比较单纯,一是一二是二,很少有糊弄人的,而且刚刚这个男售货员的一系列操作,也让周思宁对他很有好感,觉得这人不错,最起码应该不是个骗子,所以先把自己的手电筒放到他这寄存她放心。
“呵呵,既然你这么信任我,那我也不能辜负你的信任,这钱就先放到我这,手电筒也是,放心,你啥时候来把钱都交齐了,我啥时候给你手电筒。”男售货员被信任了心里舒坦,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于是事情就这么解决了,周思宁在付出了四毛钱定金后,终于背着背篓从供销社走了出来,然后长长吐出一口气来,想着以后还是攒够了钱再来逛供销社吧,要不太危险。
随即她又愁眉苦脸起来,好不容易赚了四毛多钱,这一下子就去了四毛,手里就剩六分了,也不知道这六分钱能干点啥。
她顺着主街继续往前走,前面有一家国营饭店,可能是今天有集,所以饭店的外面支了两个炉灶,一个上面是滚开的油,有一个围着白围裙的男人,正拿着两根很长的筷子在油锅里面扒拉几个麻花。另一个炉灶上面是摞的很高的笼屉,不用说,那里面肯定是包子馒头。
想到自己受了几个月罪的胃,她快步走了过去。
“师傅,这麻花怎么卖的”周思宁看着在油锅里翻着油花的大麻花,馋的不行,心里也不免感叹,这个时候的商家是真的有良心啊,这麻花都有她小臂粗细了,太实在了。
“八分一根。”大师傅看小姑娘眼睛瞟到了旁边的笼屉上,直接把那边包子的价格也给报了,“包子有素的有肉的,素的三分一个,肉的五分一个。馒头两分一个。”
周思宁听了麻花的价格,立马就死心了,她兜里的钱还不够买一根麻花的呢。
“我能先看看包子有多大吗”经过供销社事件,她这话有些不太敢说了。
“有啥看的,包子不都一样大吗。”大师傅虽然这么说,但是还是走过去掀开了笼屉上面的盖子,“看吧看吧,一早上卖的就剩下这么几个了,你要是不买一会儿就卖没了。”
周思宁看到笼屉里的大包子,再次感觉现在都是良心商家啊,那包子白白胖胖的,个头比她的拳头还大一圈呢。
她咬了咬牙,狠了狠心,跺了跺脚,大喊一声:“给我来个肉包子吧。”
“哎呦,你这孩子,买就买,你喊啥,吓我一跳。”大师傅被她突如其来的高声下了一跳。
“嘿嘿,我这不是怕自己舍不得吗,师傅,这是五分钱,你给我挑一个大的啊。”周思宁很是不好意思,原本就这点钱,她是应该攒着的,毕竟她首要任务是要买手电筒,这样之后还能源源不断的赚钱,但是她已经素了一个多月了,闻到肉味她实在是走不动道,所以这才狠心买一个犒劳自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