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慕寒千雪
天下末年
作者:慕寒千雪
【阅文·安之杯网络文学擂台大赛·家国变迁】参赛作品



作者自诉
    徐荣的出场属于慕寒自己臆想,别当真。因为在网上查了好多,都找不到徐荣这一段时间具体的事迹。

    自从举荐公孙康后,徐荣就没有任何记载,再次出场时,就是董卓麾下的中郎将,位居高位。那么正常臆想下,徐荣应该是在董卓麾下立了不少功勋,升任中郎将。这里我为了日后高诚招揽徐荣,只好将其安排在这场板盾蛮之乱中。

    盖勋、苏则、傅燮等人的生平事迹,在这一段时间内也是找不到,都是为了给咱们主角势力拉人,做铺垫。

    结姻姜氏,前面有为书友评论那一章写的不好。这里慕寒也只能苦笑,第一次写书,结姻这一段考虑的不太严谨。但现在走了一路了,也没办法再回头了。再则,慕寒也没打算让主人公这么早结婚。

    除了历史人物这一部分外,对于板盾蛮兵的数量,慕寒也没把握好,有点太多了,咳咳。将就一下吧,毕竟蛮人只要是青壮,都能算作兵。诸葛亮平南蛮,孟获也不是拉起好几次十万大军嘛。

    此外,历史上的板盾蛮,是为益州兵马平定,只是隔年再次反叛。朝廷欲遣大军南下平定,有人谏言换个太守,对蛮人好一点,就可以安抚。网上的资料也



第1章 良家子
    公元180年,东汉光和三年,四月中旬

    此时正值初春,寒冷的冬季逐渐消弭,温暖正准备占据寒冬留下的空白区。

    春暖花开,城外原野上嫩嫩的草芽破土而出,旁边的大树也丢弃干枯的枝叶,长出青叶,打算给自己装扮一下。这一片万物复苏的场景,为整个陇县都点缀了一层青绿色的外衣。

    城外一片祥和,却不代表着这个古老帝国也是安宁如初。

    前些年羌胡叛乱,席卷大半个凉州,即便是州治陇县也一度被羌兵围困。幸运的是大汉还有名将段颎在,五年时间扫荡群羌,杀的人头滚滚,使得羌人这两年丝毫不敢妄动。

    羌人消停了,北方的胡人、南方的板盾蛮却开始了闹腾。

    胡人南下劫掠并州,板盾蛮于去年十月大举反叛,攻打广汉郡、巴郡、犍为郡,蜀郡等大半个益州。如今战事侈靡,益州郡兵久不经战,面对勇猛的蛮人,一时间竟被打的狼狈窜逃。

    不仅丢了整个巴郡,更是让大股板盾蛮兵越过葭萌关,进入广汉、蜀郡、汉中三地。那蜀郡原本就多是羌族,如今见板盾蛮势大,遂起兵作乱,攻掠州郡。

    诺大的益州,如今只能聚集数万精兵,困守成都、雒县、绵竹、葭萌关一线,无力主动出击。只能遣使者,于四处求援。距离最近的汉嘉郡援兵万余,却被板盾蛮兵阻于犍为郡治武阳。再远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兵力能够支援雒县。

    汉中兵倒是可以进入葭萌关,随后一路南下,直奔雒县。可板盾蛮兵攻入汉中的兵马亦有八万之众,因此汉中兵也只能全力守住本郡县。

    战事传到洛阳,朝堂震荡。

    这七年前凉州羌胡叛乱,糜乱十余郡县,刚刚安定不过两年,现南方居然又起战事。五年平羌,国库早已不堪重负。若要再平板盾蛮,只怕不足用矣!

    眼看着近二十万蛮兵攻掠益州,满朝文武如同热锅蚂蚁一般,急来急去,却毫无办法。

    凉州三明之一皇甫规羌人叛乱那年就去世了,平定羌乱的段颎去年也死于狱中。唯一还活着的只有张奂,可张奂久居朝堂,近十年未曾领兵,再则其年岁已高,远入巴蜀恐为不测。

    皇甫嵩远在北地郡,坐镇边疆,震慑羌族、匈奴、鲜卑。朱懏此时正任交州刺史,威慑交州蛮族以及东部山越人。而卢植此时完全是一副大儒的样子,丝毫不显兵法韬略。

    其余诸人多是威望不足,难以为继。

    朝廷议政数日,这才无奈遣御史中丞萧瑗于关中征召六郡良家子,往益州平叛。

    今日,陇县各处城门,皆已张贴告示,征召良家子入伍。

    告示之下,数百名百姓在此围观,官府小吏则在旁边念读,为诸人解惑。

    张贴告示不过是通知众多愚昧百姓,朝廷即将组织大军南下平叛,板盾蛮不足为虑。而真正的良家子在告示未出之前,便已经接到官府的征召。

    六郡良家子作为大汉帝**队的主力,一直以来都被朝堂所注重。年年更是依册召集训练,战时又征调入军,相当于现代的预备役。如今六郡良家子数量,虽比不上武帝时期,动则数十万,但亦是不少。

    城门远处,两个骑马的少年郎,正漫步于官道之上,缓缓靠近。

    其中一人,身着灰色布衣,下着布履,俨然并非大富之子,却也五官端正,相貌堂堂,那一对横眉更是凌冽逼人。

    旁边少年则是不一,一身川蜀丝锦制成劲衣,腰束帛带,佩青丹翠玉,满头黑发以皮革束之,又用玉枝别住。面容清秀,温文儒雅,尽显雅士之风。

    ”佑维,现萧御史召良家子入军,汝可同去“

    旁边华贵少年似乎对参军很感兴趣,谈到入军一事,满是向往。



第2章 终有离别
    陇县城,北城。

    一排排恢弘大院,坐落有秩。其中无不是占地数十亩,相间有序,二三丈楼阁更是层出不穷。

    屋舍环绕,庭院密布。屋顶两坡相交之处皆用脊覆盖。脊多平直,唯两端翘起。脊端以青灰色瓦当相叠为饰,鳞次栉比。室外院墙高筑,或是雕图塑案,或是草木攀岩。

    外面三丈宽的青石大路上,各式各样的行人匆忙走过。人潮之中,高诚骑着枣红色战马,漫步朝前方走去。

    不过一刻钟的功夫,高诚便来到自家门口。

    “仆见过公子!”

    呆在门口的仆役立马上前,接过高诚递来的马鞭、缰绳等,牵着战马伫立在一旁。

    “可见佑维兄回来了吗”高诚整理了一下衣襟,正欲抬步,忽然扭头朝着仆役问了一句。

    仆役躬身应道:“回公子,仆未曾见到张公子归来!”

    高诚眉头一紧,抬起手来挥了一下,示意仆者先离去。随后,便捏着下巴,边走边想...

    越过庭院,很快就来到了正堂。

    正堂四下无人,高诚也未停留,走出直去父亲书房。

    “阿翁,孩儿回来了!”

    站立在门外的高诚,浅声呼了一声。

    正在书房内,持竹简诵读的高卫自然听到外面儿子的呼声。便应了一句:“进来吧!”

    高诚推门入室,躬身说道:“孩儿见过阿翁。”

    “子明,汝不是与佑维一同出游了吗今日怎么回这么早”

    高卫再次拿起刚放下的竹简,接着观阅,目光微眯,似乎被书简内的知识所吸引。

    高诚寻了一张桌案,正襟跪坐,扭扭捏捏的说道:“阿翁,孩儿想要参军。”

    “哦”高卫闻言,侧身看了儿子一眼,惊讶一声后继续说道:“不许!”

    听到父亲不答应,高诚并未诅丧,这在意料之中。

    “阿翁,孩儿业已十七有余,有些自己的主见了。再者,功名利禄,男儿自当马上取,岂能日日一事无为,虚度光阴”

    一听儿子这么说,高卫反而放下手中竹简,冷哼一声:“哼,汝还知道自己十七岁了今岁再不与姜家大女成婚,汝就休想迈出家门一步!”

    “....!”

    高诚满脸苦涩,老爹,这剧情不对啊。咱们现在商量的是从军的事,怎么又给扯上姜家大女了。

    姜家大女,这是自己父母寻的一门亲事。高家是新晋世家,而姜家如今也日渐中落,两家联姻正可各取所需。

    可自己不愿意啊,那姜家大女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这是娶正妻,不是妾室。若是妾室长得不如心意,大不了再纳一妾罢了。

    但正妻就不一样了,不可能再娶一妻。这个时代,还没有平妻这个说法。而休妻更不用想了,难上加难,压根就不是自己想做就做的事情。

    “阿翁,那姜家大女....”高诚开口言了半句,后面却不知道怎么说是好。

    “哼,姜家大女怎么了温文婉雅,知书达理,还不合汝心意”

    “合合,合孩儿的心意。只是,若迎娶姜家大女,那阿翁得同意孩儿去参军!”

    高卫神色一亮,急忙再次问道:“当真”

    “当真”高诚垂头丧气,没办法,只能如此了。

    如今,距离黄巾起义只有四年时间了。自己家世不行,从政没有帮衬,只能在制度中惶惶度日。唯独参军,才有出头之日。

    好歹也是穿越大军一员,怎么着也不能拖后腿啊!为了面子,为了日后的三宫六院,现在就忍一下吧。

    “好,明日为父便寻人往姜家商谈此事,早日定下来。回头,汝去找王叔说项,予张使君通秉一声。”磨了儿子两年,今日终得结果,高卫此刻的心情很是愉悦。

    “喏,孩儿先行告退!”

    &nbs



第3章 举将
    陇县刺史府。

    宽阔的正堂之内,汉阳太守范津恭敬的坐于右下位。范津字文渊,荆州南阳郡人,时年不过四十一岁。此人多施仁政,为汉阳郡诸多百姓所敬。

    坐在范津对面的则是张泽张元修,其乃益州汉中郡人,多任履历,能力非凡,正任凉州刺史。

    二人中央主座,一名年岁已高,半头斑白的老者,正是刚到不久的御史中丞萧瑗。

    萧瑗高坐于上,眼睛微眯,一只满是皱纹的左手,不停的捋着下巴长须,闭口不言。

    下座的汉阳太守范津看到萧瑗这副神态,眉头凑了一下,目光望向对面的张泽。

    张泽却也是眯着双眼,好像快要睡着一般。似乎感觉到了范津的目光,稍微颔首两下,示意其莫要着急。

    一时间,诺大的正厅只剩下三人呼吸的声音,全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谁也不想率先开这个口。旁边的侍女更是心惊胆战,丝毫不敢发出任何动静。

    冷场半刻,萧瑗停下捋着胡须的手,眼睛睁开,嘴角微笑。端起酒樽,朝着下座的张泽、范津说道:“萧某身负皇命,初临贵地,还望二位同僚多多协助,早日平了这板盾蛮人!”

    凉州刺史张泽同样举起酒樽,说道:“萧中丞远道而来,敝地招待不周,还望见谅。此酒,张某敬萧中丞,请!”

    萧瑗面带微笑,回道:“请!”

    旁边的范津自然也是同端酒樽,三人一饮而尽。

    “好酒,多闻西凉酒烈,今日一尝,果不其然!”

    萧瑗放下酒樽,任由身边侍女添满。稍顿一下,这才继续说道:“此次本官奉皇命征调六郡之兵,往川蜀平乱,不知二位同僚可有何良策”

    “下官虽久居外官,亦是常闻萧中丞能文允武,想来面对那些板盾蛮夷,定能顷刻平之。”张泽始终保持这微笑的脸庞,毫不客气打断了萧瑗的想法。

    萧瑗听了张泽此言,面色丝毫不变,心中却是冷哼一声,却不可直言怒斥。说白了,自己纵然身负皇命,可独自一人,没有下面这两人的帮助还真难以成事。

    那六郡良家子的招募,全都需要张泽来办。此人若是从中搞些差池,难受的还是自己。而大军备聚,亦需粮草马料,汉阳郡作为凉州最富足的郡,定然是要承担大部。

    更不用说自己孤身一人,身边不过家将两人,根本带不了这足足三万大军。其中空缺将校,更是只能依靠此二人推荐。

    “哈哈,元修多赞了。萧某文不成武不就,何来顷刻平之。”萧瑗心中不忿,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继续说道:“这南下平叛,还需二位多多举荐良才,以为朝廷所用。待到蛮夷平定之日,二位定然少不了举荐之功!”

    见到萧瑗服软,张泽原本满是微笑的面庞,此时更是喜色多生。

    只见其恭敬拱手一礼,说道:“凉州虽然荒僻,亦是不缺良谋猛将!”

    顿了一下,张泽略作思忖,扬言道:“敦煌郡广至人盖勋、盖元固,熟读兵书,更兼文略非凡,可为大将。尚有前北地太守夏育,曾随段太尉征战羌胡数年,多立战功,能征善战,亦可为将。”

    萧瑗脑海中想着张泽推荐的这两人,盖勋自己也稍微听过,武略不知如何,但善谋划。而夏育更是征战多年的老将,这二人搭配,颇为难办。

    “不可,那夏育前年征鲜卑,损兵折将无数,如今已被贬为庶人,岂可再用”

    “夏育当年虽有一败,但未曾遗忘国恩,时常希冀能够再次为朝廷效力。此次板盾蛮叛乱,朝廷一时无可用之将,正是复启夏育之际啊。”张泽毫不退让。

    那盖勋虽有谋略,忠义无双,但果勇不足,夏育能征善战,为人刚毅,正可助盖勋一臂之力。

    “萧中丞,张使君,下官倒也有两位人选,可为一用!”

    旁边沉寂半响的范津,此时突然起身说道。

    未等萧瑗发话,张泽率先一步,作惊喜状说道:“哦文渊可要举荐何人”

    “北地郡灵州人傅燮,



第4章 骑军军侯
    七日时间眨眼而过,陇县城外三十里的募兵场地。高诚一身札甲,手提丈二刚矛,头顶兜鍪,座胯枣红骏马,八尺男儿身尽显豪雄,径直前行。

    入军的过程颇为繁琐,哪怕自己是关系户,也依旧没能躲过那严苛的查验。上至爷祖三代,下至亲朋五族,几乎查了一个遍。当然,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几个人敢充当六郡良家子。

    凡六郡良家子,只要朝廷诏令一下,根本躲逃不过,只能老老实实自备甲胄、兵器上战场。

    身份信息对上之后,其余的事情就要简便很多。荐信早就送到了军营主官那里,当高诚越过造册地方后,便有人跑了过来。

    “陇县高诚,高子明是吗”这人板着脸庞,一根根胡渣竖起,眼睛一瞪,冲着高诚喊道。

    作为一名从底层士兵,一层层熬上来的军官,不会对这些关系户产生什么好感。哪怕知道这些大户子弟文武皆通,可依旧感觉很不公平。而这个世界上,也不存在公平一说。

    “在下正是高诚,不知壮士有何见教”
12345...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