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慕寒千雪

    是啊,谁不高兴呢!

    当初,关东群雄大举义旗,讨伐董卓跟自己。

    那时候,谁都怕,担心打不过关东群雄。毕竟人家人多、钱多,连攻城武器、兵刃甲胄,都比自己这边的多。




第314章 虢亭会战始
    在董卓和高诚的拍板下,决定了后日出关,与臧洪贼兵对阵。

    这空留出来的两天,自然是要给臧洪充分的时间。首先是下战书,然后呢,臧洪总得把地方腾出来吧。

    虎牢关这地方,虽然挺宽敞的,可山地丘坡众多,根本不适合大军展开。

    既然要会战,必须得让臧洪空出点地方不是。

    如果臧洪不愿意后退个几十里,闪出战场空间,那董卓就是想出关一战都没门。

    回到营帐,徐荣是死活想不明白征西将军,为何要突然支持相国出关大战。此时大战,只会给关东盟军机会。

    一个不小心,损失惨重,关东盟军必然蜂拥而上,京畿再无精兵续战。

    若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趁着袁绍不在河阳津,将精兵袭之。即便做不到摧毁其主力,也能大大拖延袁绍渡河的时间。甚至,到了大河冻期,失礼的袁绍军还敢不敢轻易过河,都要两说。

    而只要能拖下去,拖到京畿百姓、物资等等全都迁到河东。然后把京畿让出来,关东盟军绝对支撑不了多久。

    数十万大军的物资,就算是关东群雄再富有,也难以支持日久!

    不过,军令既下,也只有遵从的份。剩下的就是看大家伙的发挥了,千万别莽撞就行,就如征西将军所言,不胜亦不能败!

    对于征西将军,徐荣还有三分信心。素来以稳重著称的征西将军,再加上那种恶心死人的营寨,应该问题不大。

    第二日,臧洪便回了战书。

    同意后退三十里,让出战场,两军于次日,会猎虢亭西!

    虢亭,原东虢国遗址,现在只是属于荥阳境内一小亭。当然,因为是周朝封国的原因,虢国在这一带还是很出名。

    东虢国并非假途灭虢的那个虢国,那是西虢国,在陈仓一带,离得远着呢。

    虢亭地理位置嘛,说真的,也就那样。

    因为距离荥阳太近,只有十来里地,东北三十里外又是大名鼎鼎的敖仓。

    跟这两个地方一比,虢亭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荥阳方圆十数里,都是些个丘陵矮山,虢亭周边倒是不错,没有山川相隔。一些丘陵地形,实在没法避免,倒也是能够展开大军作战。

    至于敖仓和荥阳,能称之为要地,更多的是其功能作用。敖仓为天下粮仓,经汉一朝,多是储存大量粮草,来供给洛阳食用。荥阳则可以说是敖仓的替代品,敖仓储存粮草,自然是国之重地,一般人敢靠近就是个死。

    但随着大量粮草北运敖仓,自然也就带活了沿途的水运,同时也附带着商业运输。而敖仓是重地,商人靠近不得,就只能就近寻一地呗。

    荥阳,就是因敖仓,而成为商业聚集地,地方繁荣富裕。

    但这些都已是往日之繁荣。

    东汉这百年来,年年征战不休,敖仓早就空了。有一点粮食,就全都送至洛阳库禀。荥阳,也因战乱,导致商业疲敝,人口大量流失,日渐衰弱。

    当日,三军整衣备甲,各部官长,也开始鼓舞军心士气。

    接连获胜的北军将士,自是士气如虹。而高诚麾下西凉兵,经过长时间的休整,也从被盟军箭矢打自闭的状态下,缓了过来。

    士气,总体来说不错!

    次日卯时,最先出关的便是三千飞熊军!而后,两千北军精骑,汇聚高诚麾下两千牧马童,紧随其后。

    等到探其传回消息,战场上没有发现特殊情况后,步卒才开始出关。

    同时得到的还有,臧洪大军也正在自荥阳大营而出。

    自打将大营搬到荥阳后,臧洪就安心了下来。后方的粮草重地酸枣,也开始朝着敖仓屯粮。十万大军扎于荥阳城外,原守备酸枣的三万兵马,换防敖仓。其余两万人,守卫荥阳城。

    董卓一身金甲,威风凛凛,站在关外一处山丘之上,望着下方的出关大军,意气风发啊。

    数万步卒,尽皆披甲之士,列队行军,旌旗腾舞,令骑穿梭两侧,奔走往返。号声连连,呼声不断,扬尘四起,遮蔽群丘。颤声阵阵,山河为之啸动!

    前军十余纵队,踏出关外,中军其后而发。

    &nbs



第315章 虢亭会战(1)
    虢亭,距离虎牢关也就是不到六十里之遥。

    只不过,大军出动,本就繁琐。纵是董卓、高诚等人卯时就发兵出关,可依旧到了傍晚,才抵达虢亭。

    至于臧洪那边。

    高诚等人已经站在望楼上,观望着对面还在涌来的军队。

    自家五万左右将士,已经尽皆到达指定位置,正在依照部署安营扎寨。

    对面臧洪,人家到现在兵马还没有全都到指定位置呢。现在,估计也就是前军在扎营。

    既然是会战,还下了战书,自然是要遵守那一套所谓的礼节。

    这个时代,战争虽不似周礼那边严苛。可随着战国、秦末连年战乱的结束,大汉四百年的持续,礼节还是恢复许多。

    若是不下战书,你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哪怕是趁着臧洪大军主力还在行进,都可以去进攻、突袭等。但是战书一下,那可就犯了忌讳,传出去会被天下人骂为无信小人。

    这就跟后世宣战一个意思,宣战之前我打你,那是偷袭。可只要宣战之后,我再打你,那就不算偷袭了。

    同样,只要营寨扎好之后,想怎么打就随意了。

    此后两日,双方都在忙着建设自家的营寨。双方近乎二十万大军汇聚,一时半会肯定打不完这场仗。

    毕竟,与之前的丰镐之战不一样。那是在各种条件都已经成熟,双方都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击败对方,这才迅速展开大战。

    而眼下,高诚也没有绝对把握,能赢对面的臧洪。十五万兵马,又有荥阳、敖仓可以依据。纵然胜上两阵,也不可能彻底击败臧洪。

    臧洪更没把握了!

    高诚是谁,自己还在修身养性的时候,人家就是传闻天下的名将了。自己老爹都开口称赞过此人的用兵之能,自个还是算了吧。

    最关键的是,己方似乎还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名将,来跟高诚一较高下。

    可时间不等人。

    眼看两方营寨都搞得七七八八了,董卓便再度下了战书。

    歇也歇够了,住的地方也搞好了,咱们也是时候见个面了。总不能大家伙拉着几十万人,就为看一眼对方长的啥样吧。

    臧洪倒是硬气,虽然没有什么名将,可咱兵多,怕什么!

    “乾坤万里,独虢亭最。明日与君,猎于沙场。秋梅正酣,取颅下酒,以慰生平!”

    一封战书回来,董卓气的直咬牙。

    取颅下酒

    哼,臧洪小儿,上回是老夫身体不适,输了一筹,明日定要让汝好看!

    高诚也不够意思的笑了一下,想不明白老董为啥要跟臧洪闹!人家熟读经史,可能打仗会差点,但说到玩嘴皮子,咱能比得过人家

    就你老董那动不动就是匹夫、小儿、砍人家脑袋的话,根本没法比啊!

    玩归玩,闹归闹!

    次日一大早,三军出营。

    董卓一方,自然是以相国挂帅,高诚副而实之。

    所出兵力,为飞熊军三千骑,北军两千骑,牧马童两千骑。步卒二十部,约三万众,其中弓弩八千张,甲士两千。

    两千甲士,及七千精骑,就是高诚敢打的底气。

    三万步卒,以为中军,飞熊军居于右翼,北军及牧马童四千骑居左翼。中军前锋,刀盾、戈矛兵相辅相成,其后轻兵两部,随时待发。

    这就是高诚摆出的振兴,一改先前小心翼翼,一副进攻的趋势。

    数万人列阵,雄伟之风,言以难诉。

    而对面数万之众,更是声势浩荡,旌旗遮掩下,根本觉察不出有多少兵马。

    “子明,敌兵未明,要不要先换下阵势”

    望楼之上,董卓不禁担忧的问了一句。这对面臧洪不晓得多少兵马,贸然进攻,只怕会重蹈覆辙啊。

    当初自己不就是不知道臧洪出阵的有多少人嘛,结果一开打才发现对面根本不止十万众。

    “简单!”

    高诚望了一眼五里之外的敌军,轻言一声。

    这阵仗,真不怎么样啊!

    见惯了大场面,已经养成了高诚的大心脏。

    想当初,陇县城外一战,羌族二十万大军,八万精骑奔腾,不比这吓人多了。丰镐之战也是,近四十万敌军汇聚,那才是真正的铺天盖地。但凡目光所能及,皆是敌寇!

    现在...

    看看麾下将士,便可知之。

    数万兵马,为之不动,静静的



第316章 虢亭会战(2)
    回到阵中,高诚上了望楼,当即下令,挥兵向前。

    “传令将士们,得臧洪首级者,赏万金,封万户侯!”

    高诚紧绷着脸,看向对面的军阵,咬牙切齿。

    董卓看出了高诚的表情异状,疑惑的问了一句:“子明,生了何事”

    将令一下,各部将旗挥舞,三军齐齐而动,踏步前行。

    高诚呼呼的喘了半响粗气,这才回答董卓:“相国,诚以为,吾等必须宰了臧洪匹夫,不杀此贼,诚心愤难平!”

    董卓愣了一下,嗯

    “哈哈哈,好!子明之言,甚合本相之心。不杀臧洪,不足以解吾等之恨!”

    高诚回头看了老董一眼,终于明白先前老董为何死活要出关了。看来,臧洪这厮肯定也骂惨了董卓。

    不过,话说回来,将帅易怒,自是不妥。

    这一点,征战近十年的高诚,再清楚不过了。只是,臧洪这张烂嘴,专挑人的逆鳞来嚷嚷啊!不给你这狗贼点教训,真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

    旁边的徐荣看着相国和征西将军,一言一语,达成共识,就有点不大理解了。

    搞什么啊!

    征西将军这不就是出阵片刻,顶天说了两句话,就给被臧洪气成这样

    “将军,贼兵众多,还是不要冒然进攻的好。当先察贼兵阵势,再责以应对!”

    徐荣上前一步,担忧的与高诚说道。

    高诚摆了摆手,扭头回道:“文良放心,本将征战数年,这点定性还是有的!”

    “将军英明!”

    徐荣松了一口气,退至董卓身后。

    安坐在望楼上的董卓,也是明显吐出一口浊气。刚才那只不过是顺着子明的话说说而已,打仗嘛,自己也不想打输了呀!

    而臧洪再回到阵后,一样是下令进兵,与贼兵拉近军阵距离。

    “诸君,方才与高逆一会,当真是解气!汝等是不知道啊,那厮都已气急败坏了,哈哈哈哈!”

    臧洪趁着这会闲暇,与身后诸人说道。

    “哦这是为何”

    “哼,洪一句无君无父,直把高逆那厮气的当场拔剑。可惜啊,本将言完,便策马回阵,有气无处可发啊!”

    “盟主英明,想必此刻高逆已是气火冲心,恨不得此刻便冲杀过来呢!”

    “不错不错,若是其失了智,这阵吾等战之必胜啊!”

    “...”

    一群人相继恭维,也都互相猜测着高诚,是否失了理智。似乎,眼前这一仗已经必胜了。

    不过,处于人群之后的曹操,却是摇了摇头,与身边一人说道:“唉这帮人,当真是有眼而无珠。征西将军,何等英杰,久经战阵,岂会因一言而动怒!”

    这身材偏廋的谋士,反而同样摇摇头,说道:“明公此言差矣,高子明肯定会怒!无君无父,呵呵,无君也就罢了,可这无父”

    “高子明今岁,刚刚丧父!臧洪,当真是骂到高诚心头上了!”

    曹操接了后面一句,与那谋士不言而相视一笑。

    “但,高诚肯定不会失了智!怒归怒,战归战,此人远没有那么简单!”

    谋士又言出一句。

    曹操点了下头,赞同说道:“不错,权且一观吧!”

    ————————————————————————

    两军战阵,相距越二百余步,隔空相望!

    所有将士不禁握紧了手中的武器,耳边的鼓声已经停下。再次响起之时,就是他们用命之际。

    高诚只是看了一眼,没有说话,也没有去调整阵形,令箭一甩,高喝:“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临战杀贼,当系首腰腹,奋死向前!”

    “各部列阵前进,杀!”
1...104105106107108...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