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慕寒千雪
而后,径直拐向西去,加速奔驰。
这一路,颠簸不断,让蔡琰可是受了不小的罪。
也幸好钟师兄善解人意,在这辆专门为蔡琰准备的车架里,放置了一张小木榻。
累了便躺在上面休息,倒也没那么辛苦!
当天傍晚进食之际,蔡琰自然是由人将食物送到车架里,也未曾出来。
而蔡邕依旧醉酒不醒……
次日晌午,蔡邕这次幽幽转醒,望了眼窗外,也未曾在意,只是向旁边的骑士询问道:“壮士,如今到了何地了”
“嗯”
骑兵行进中,疑惑的看了眼蔡邕,然后又摆头看了四周一眼,说道:“这个,小的也不知道到哪了!”
蔡邕一时语呃,好吧,自己就不该问这些大头兵,一会还是询问下元常吧。
不过,这一日夜的功夫,想来也应该快到尉氏了。过了尉氏,百余里便是圉县了~
行至傍晚,一行人稍作歇息,准备饭食。
蔡邕也自车架中出来,四处走了几步,缓解一下久坐的酸痛。
进食中,蔡邕问向钟繇。
钟繇顿了下,有些迟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反倒是旁边的傅燮,咬下一口大肉,兑着酒水,咀嚼两下咽下后,大声嚷道:“蔡师,吾家君侯仰慕蔡师久矣,燮自作主张,请蔡师往长安一行。现在嘛,马上就到鲁阳了!”
鲁阳当然还没到,将近三百里呢,两日一夜的功夫,也就行进了二百里出头。
或许,今晚趁夜赶路,明日午时,便能到鲁阳。
“什么!”
蔡邕惊的一跃而起,抬头四望,可又不识得此间何地。
回身质问钟繇:“元常,邕自认待汝不薄,焉能如此坏吾事也!”
钟繇语塞,正欲张口作解,旁边的傅燮就插口说道:“嘿,嚷什么嚷,去长安还能
第284章 边军自述
当天夜间。
钟繇寻来了满是不开心的蔡琰,来帮忙劝解蔡邕。
对于钟繇、傅燮擅作主张,将自己父女二人带往长安,蔡琰也是心中很是不满。
自己已经十余年没有回故土了,母亲早早故去,本想此次回去,祭拜一下阿母。
可眼下,圉县是回不去了,只能跟着钟繇等人,前往长安。战乱之际,滋生出了遍地的劫匪。先前有着董相国派来的兵马护卫,一路倒也安然无恙。
而自己与阿翁若是孤身回去,怕是躲不过那些劫匪。
也罢,或许还能亲眼见到那闻名天下的征西将军呢!
随后,蔡琰便趁着车队停下休息的时候,来到了蔡邕的车架上。
彻夜长谈~
次日一早,一行人吃朝食的时候,蔡邕终于啃动口吃饭了。
一双老目,在蔡琰楚楚可人的注视下,不甘心的留下两行浊泪。
而看到阿翁进食,蔡琰垂着的心,也终于落了下来。
饭饱之后,蔡邕冲着前面的钟繇大声吼道:“钟元常,给老夫拿酒来!”
钟繇没有任何迟疑,自傅燮那取来两囊酒后,慌忙跑了过来。
“蔡师~”
“哼!”
蔡邕冷哼一声,压着火气说道:“钟元常,若非看在女的份上,老夫定要让汝等带去长安的唯有枯骨!”
钟繇心中苦意上涌,羞愧难当,躬身行礼言道:“蔡师,待到长安,繇定亲自上门谢罪!”
“哼!”
蔡邕冷哼一声,不再说话,拉下窗口的挡板。
没一会,蔡琰出来了。
“琰,见过师兄!”
蔡琰神色看起来也是很疲倦,两眼通红,显然也是痛苦过。
钟繇愧疚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昭姬,此次实乃繇之罪过,多谢昭姬了!”
“师兄这是哪里话,阿翁不进食,琰身为儿女,又岂能不尽心尽力!”
“唉~昭姬,汝先去休息一下吧,过几日就到武关了。”
“琰,告退!”
蔡琰屈身行礼,独自朝着那辆属于自己的车架走去。
休息大约一个时辰后,车队再次开拔。
行进途间,蔡邕望着车外的景色,连连叹气不止。
旁边的骑士,一边嚼着昨日已经干枯难咽的肉食,一边盯着四周。
“蔡师,为何一直叹气,难道去长安不好吗”
或许是听那叹气声听得烦了,也或许是这两日蔡邕搅的所有人心神不宁,让这位骑士说气话,也是充满了戾气。
蔡邕又叹一声,说着:“唉,十余年不能归乡,尔焉知某之心切!”
“嘁,俺戍边十三年,追随君侯征战三年,十六年时间都没回过家呢!”
骑士鄙夷的嘲讽了蔡邕一句,而后突然神色落寞了下来,感慨说道:“何况,家早就没了!”
蔡邕闻言,心里不禁触动了一下,有些不知该如何接话。
“俺是凉州汉阳人,住在陇县周边,跟君侯乃是同乡。不过,俺家从俺记事起,就很穷,天天连饭都吃不饱。”
“俺八岁那年,就去给附近的大户放牛牧羊,管一顿饭。家里倒也能省下点吃食,养活俺阿弟、阿妹,倒也过活的还行。”
“十三岁的时候,大户家就不要俺。因为吃的多,他们又找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俺没办法,就去当了兵,在北地郡,离家好远的!”
骑士或许是心意上涌,也或许是想好好讲这些憋在心里的事说出来,一张口毫不停息。
而蔡邕,也在静静的听着,这是大汉帝国最普通的黔首的经历。
“一开始,军队嫌俺小,不要。俺是哭着求着,这才当了一员辅兵。干了六年,赶上了北伐鲜卑这等大事。”
“俺们这一部,也是死个七七八八。俺嘛,运气好,仗着劲大,弄死了两个鲜卑狗,跑回了咱大汉。”
“之后,部曲要整顿,补充兵员,俺也终于当上正兵了。从那之后,每年、每月、每旬,都要跟鲜卑狗打。”
“这一打就是七年!”
说到这,骑士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然后,就是西边的羌狗叛乱了。”
“俺们得到消息的时候,还是夏育将军到安定、北地调兵,征募壮勇。那时候陇县已经被二十万羌狗围死了。”
“俺们都没迟疑,北地大半的兵力全都南下,因为俺们很多人的家小都在凉州。但,太快了,俺们都不知道发生了啥,羌狗就杀到陇县。”
“羌狗和鲜卑狗这些胡人都是一个样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安定,跟着夏育将军,一战灭了东羌,那真是杀的叫一个爽啊!”
“可等我们到了陇县的时候,陇县内城也已经被攻破了。城外光羌狗的骑兵就有好几万,步兵更是多不胜数。”
“跟其余几部汇合后,俺们也就才四五万人,一大半都是壮勇,善战者不过区区万人,根本无力去救援陇县。”
听到这,蔡邕不禁问了一句:“那陇县,后来怎么样了”
陇县之战,乃是高诚真正扬名之际,以万人之兵,力抗二十万羌贼数月之久。
“陇县听说俺们到的时候,陇县早就断粮了,甚至俺们这些救援的部队都时不时吃不上饭。陇县的守军,俺不知道有多少,有人说一万,也有人说两万。”
“等羌狗放弃陇县,杀入关中后,俺们进城了!俺阿妹还活着,她知道俺在北地边军,自己一个人找到军营的。俺见到她的时候,都不知道说啥。”
“之后,俺妹就给俺说了陇县之战发生的事。外城破了,守军兵力不足
第285章 过武关
这一夜,是蔡邕这十年来,最难忘的一夜!
他自己从未想过这些底层百姓的困苦,因为也想不到。
自小接触的人便是非富即贵,官宦子弟。即便是家中的那些仆役,他们在蔡府的照顾下,也是生活的很好。
然而,这西北之地的百姓,蔡邕从来不知道,也从未去过凉州。
那种不当兵没有出路的思想,根深蒂固!
西北边鄙之地,文学根本不存在底层贫苦百姓的脑海中。
况且,中原腹地的寒门子弟都已经如此凄惨了,更遑论西北这地方的寒门子弟
而当兵打仗,拿的是命换来的钱财。每一次战斗,都伴随着无数人的死去。
边地无宁日!
这是自大汉朝建立以来,直至今日,所有人都知道的一件事。
打跑了匈奴,来了鲜卑,来了西羌、乌恒,北方边地到处都是胡虏。
即便是和平时期,没有大战爆发。但在那漫无边际的边境线上,汉军戍卒依旧再与胡虏交锋,只不过不为人知罢了。
他们所为的只是那莫须有的建功立业,封侯拜爵罢了!
汉承秦制,独独没有继承秦朝的耕战军爵制度!
毕竟秦朝还有着武安君这种自底层士卒,一步步走上巅峰的人物。而大汉,除去开国将领来,没有一人!
他们最多也只能到达军候一职,再往上的司马、校尉,都被世家子弟、官宦子弟占据。
因为这些人都读过书,识得字!
大汉帝国时值今日,并非一蹴而就,早已病入膏肓啊!
神仙难救!
独自躲在车厢中,蔡邕思考了足足一个夜晚。
也明白了与自己同为当世大儒的郑玄,到底是何想法!
圣人曾言,有教无类!
自己先前一度言及钟元常眼高手低,可现在看来,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非英智之才,自己都看不上眼,哈哈哈~
可笑啊!
随后几日,蔡邕再无怨言,每日除去吃喝,其余时间都躲在车厢中,翻看着随身携带的书札。
自己藏书万余,只可惜尽在陈留圉县老家存放。毕竟远行千里,携带委实不便。
希望,日后能够有机会取回这些藏书吧!
这一行,便是六日功夫,抵达武关!
武关,作为关中的南大门,高诚自然不会轻视。足足三千精锐士卒,驻扎在此,拱卫武关关城。
出了武关道,蔡邕便见到了这座不下于虎牢关的南北要塞!
武关关城经过几个月时间的加固,最高处足有十五米之高,俨然已经超过洛阳城部分城头。
更兼关墙依山而建,左右悬崖峭壁耸立,旌旗摇摆。
关城城门打开,一名校尉打扮的汉子带兵上前。傅燮、钟繇二人,也已是出了车架,领着几名亲卫靠近。
“武关都尉韩五拜见将军!”
“韩都尉不必多礼,本将奉命出行而归,都尉还需速速开关!”
傅燮点了下头,冲着韩五说道。
韩五应诺一声,然后说道:“将军,礼不可废,还请将军出示印信、关防文书!”
傅燮嘴角一抽,冲着身边亲卫使了个眼色。
亲卫当即策马而回,至车架旁取出关防文书。
随后,傅燮解下腰间随身佩戴的印信,连及文书一同交给韩五。
韩五只是略作检查,便还给了傅燮,口中还带着歉意说道:“傅将军,职下也是无法。君侯组建了宪兵,督察军纪军法,还望将军海涵!”
“宪兵”
傅燮疑惑的嘟囔了一声,接过印信,也不再管这件事。
毕竟,自己早已经不再担任中护军了,军法军纪轮不到自己插手。
通过武关,其后便是坦途大道,要不了三五日功夫,就能抵达长安城了。
此时,长安城中,高诚也在观阅宪兵的成效。
跟后世宪兵一样,为的就是督检军法军纪,属中护军统辖。
现在的中护军由凉州庞氏子弟庞恭,这人标准的西北汉子,外貌雄壮而又不失英气。
可以说高诚自个都有点羡慕这家伙,谁让自己身型略显消瘦呢!
毕竟,每个男人,都想要拥有八块腹肌啊!
话虽如此,可庞恭能够坐上中护军这等重要的位置,并非仰仗着高诚的看好。其自身亦是熟读兵书,在军中这一年多来,也学到不少。
比
第286章 常时法令
“诸位,近日来宪兵司的成果,本将就不多说了吧!尔等皆是带兵之人,军纪败坏如斯,可有言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