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98逆流红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约翰牛

    周博文很高兴,总算有兵了!

    几人围在餐厅里闲聊。

    其中两个问道:“我们希望去宣城的幸福村,去帮助那里的灾民和孩子们,每个月抽三天,周会长,您看行吗。”

    周博文笑着说:“慈善不分大小,只要有心,一天、一个小时,我们也不嫌少!请同学们放心,你们有关的吃住行包括文具等,就由我们协会承担!”

    还有一个纯美术专业的学生说道:“那我每周一天,指导江城这边的孩子们,可以吗”

    “当然可以!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只要是心系慈善,都应该受到尊重!”

    师大志愿者终于放心,由副市长的站台,有艺丰的鼎力支持,他们愿意一展所长。

    熟悉之后,学生们也就相对放得开,甚至和周博文展开讨论,大致是东西方绘画理念差异的问题。

    看着他们口若悬河的模样,韩俊不动声色地走到甲板上。

    袁健看见韩俊关注郑小军和几个大客户谈笑风生,便说:“看不出,老郑做销售短短一个月,已经有点门道了。”

    韩俊点点头:“袁哥,你的客户情况怎么样”

    袁健的客户多是画室,进货额虽然稳定,但发展潜力有限,眼看着郑小军气势如虹,隐隐有危机感。

    “画室不是长久之计,大多学生都已经大三大四,需要每年调整,是个琐碎活。”

    袁健想了想说:“老郑的意思“抓大放小”,以后主抓代理和单位




122章 股东会狂潮
    随着船舷旁众人一阵惊呼,渔网被拖出水面。

    这一网足足捕捞了将近四五十斤鱼虾蟹等各类江鲜。

    渔民都非常有经验,分门别类收整好就送去厨房立即烹制。

    而渔网投入江面开始新一轮的捕捞,这一网江鲜按照惯例会装箱加入冰块,方便宾客们下午带回家。

    第一次见识长江捕捞,叶雯婕很兴奋,看见韩俊过来便兴奋地描述着刚才见到的收获盛况。

    韩俊笑着说:“你喜欢就好,明年年会,我们去舟山吃海鲜!”

    艾小米还没去过海边,听了韩俊的话,立即兴奋了!

    “韩董,是不是真得啊我们明年要去海边吗”

    郑小军故作严肃地说:“艾主管,什么蒸的煮的韩董出口必须一诺千金……”

    然后话锋一转,笑呵呵地说“实话告诉你,舟山群岛简直就是度假胜地,碧水金沙海天一色,遍地都是贝壳,海鲜更是数不胜数,你就准备好泳衣和胃口吧!”

    他和袁健的班级在大二校外采风课的时候,正好在舟山停留了几天,所以对海边的风土人情较为熟悉。

    听着郑小军滔滔不绝,众人都十分向往。

    很快,厨房就做好了四桌江鲜大餐,众人在餐厅纷纷就坐,开始享用鲜美的全鱼宴。

    酒过三巡,众人谈兴渐浓,尤其主桌,都是颇有资历的大佬,话题转向行业前景和自身的资源优势。

    江城书画院赵会长与严德开因为画材生意打过交道,言谈之间较为随意。

    赵会长提到马丽有些热门品类,有时候出现订不到货的情况。

    严德开立即解释,原有八条老式生产线年底将会淘汰,而且马丽新一代水粉颜料的配方已经在香港研发成功。

    据第三方检测报告显示,新颜料在绘画效果上,提升至少百分之八到十,这是水粉颜料史上突破性的成果。

    预计明年年初新配方就会投产,按照全进口的六条全自动生产线来计算,产能将会提升五倍,绝对不会再出现缺货状况。

    严德开又夸口,这次无论新配方还是进口生产线,马丽厂前前后后投入了几百万,至少可以领先国内同行二十年。

    韩俊微微一动,难怪马丽厂后来那么牛气,奥妙在这里。

    马丽厂将现有配方扩散,外包大量订单,促使众多中小厂家花费大量资金增添即将淘汰的生产线和原材料。

    等明年马丽厂新生产线投产,大批高质量的新颜料就会充斥市场,届时马丽厂只需停止外包,那些中小颜料厂将会遭遇灭顶之灾。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商场如战场没错,不过,为了独霸市场,马丽厂这一招也太阴损了点!

    韩俊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人影。

    酒足饭饱,每个人又领到两斤重的江鲜,于是乘兴而归。

    下午三点,大巴车将宾客带回迎客松酒店。

    由于距离两站广场咫尺之遥,大多数宾客纷纷乘车返回。

    韩俊在大堂与众人一一握手告别,期待来年舟山再会。

    很多客户于公于私都看好艺丰的发展。

    分别时,惠文书坊的钱老板就拿出股份金卡,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韩董,xc市场交给我你就放心吧!不说别的,光冲这张卡,我也得真心真意盼着艺丰早日破亿不是,哈哈哈!”

    ……

    庆典之后,由于客户信心增强,加上袁郑江三人市场拓展得力,至十月底,艺丰文化除了十五万商品库存,账面现金突破二十万。

    除了柳如眉缺席,艺丰文化三大股东聚在一起开会,研讨年末两个月的工作部署。

    “我们现在主要



123章 浑身是债的蒋厂长
    说完人员和销售任务,韩俊提议:“现在笔和纸张等画材整体量大幅上升,再找厂家谈一次,应该能压下十个点。

    同时增补颜料盒橡皮刀具之类的小配件作为常规商品,目的是打造一站式订货仓储,”

    郑小军知道画材品类繁多,细算下来几百上千种,不过有些产品即便对半赚也没几个钱,反而占用同样的精力和仓储场地。

    听完郑小军的顾虑,袁健也有同感。

    目前仓储只有艾小米一人,全省铺开在辐射华东,肯定忙不过来。

    历经后世磨练的韩俊自然有这么做的道理。

    “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一站式购物的不仅节省客户的时间和精力,也使得任务完成率提高,而且有效降低中小供货商竞争的机会。

    想领先同行必须不断完善服务,随着市场扩大增加员工是必然的,就算再招十个仓储人员,只要守住客户就值得。”

    袁健细细回味,在设身处地想一想,发觉韩俊的的话确实有道理。

    客户对照库存明细,直接在艺丰的供货单填上数字,再打个电话等着到物流一次就搞定了。

    而之前,因为各个供货商品类不齐,销售快慢不同,门店方往往要制定多张订单,通知各个客户发货,还要多次往返物流提货。

    对照韩俊一站式订货的便捷性,任谁想都觉得后者劳力伤神。

    韩俊的眼光真是没得说,客户和同行的心理都被他看透了,不服不行!

    郑小军也不是啥也不懂的毛头小子,很快也盘算清楚,一站式仓储带来的利远远大于弊!

    增加品类虽说不像畅销品那么挣钱,但真到了每月百万回款的程度,支付十个仓管的工资绝对绰绰有余。

    郑小军想试着挑刺,可无从下手。

    这小子还真特么会琢磨!

    郑小军在感慨之余主动问道:“还有一个问题是什么”

    韩俊敲了敲桌子:“在人员和商品增加的同时,如果管理跟不上危机会不断积累,一旦遇上风吹草动,后果会很严重!

    所以第一要务是打造优秀的团队,否则,即便公司做到了一个亿,说不定一夜之间就会灰飞烟灭。”

    因为管理混乱,往往导致表面上庞大的商业帝国顷刻覆灭,尤其在目前粗放生长的野蛮时代,这种例子多不胜数。

    韩俊之所以最后才说,也是希望两位合伙人提早警醒,防微杜渐。

    上亿身家一夜之间荡然无存

    这个结论把陷入美好梦想的袁郑二人吓了一跳。

    郑小军瞪圆了眼睛问道:“韩俊,我们公司有什么危机怎么管理”

    袁健也推了推眼镜,换个坐姿洗耳恭听。

    “主要问题是财务安全、效率保障和团队建设。这几个问题不仅涵盖范围广,而且专业度很高,一时半会很难有结果。

    所以我们三个从现在开始,要尽快去学习去研究,然后结合各自的实际多琢磨琢磨,下次再来讨论,必须制订一个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

    看这两人略显茫然的表情,韩俊笑笑说:“图书馆肯定有相应的资料,而且管理系你们都有老乡吧多请教请教不就解决了,又不是要你们当管理专家。”

    两人眼睛一亮,这两个法子好,咱不懂,可以看书,可以问懂的人啊!

    随后,三人简单交流了片刻,最后,郑小军提到了江浩。

    “耗子表现不错,一个多礼拜,搞定了三四个客户,回款靠近一万。还说正在跟进两个大客户,谈下来的话,一年也有一二十万的回款。”

    袁健欣慰地点头:“哦这倒是好消息!我看,你去一趟,帮着把把关也撑撑场面,他现在每月三百的工资有点少,谈下来加上提成有一千多块也能安心。”

    郑小军顺势点头同意,说月初就去马鞍山看看情况。

    于是三人说好,袁健继续开发皖中,韩俊去洽谈大宗画材,等回来后再一同讨论制定管理制度。

    ……

    温州,龙湾村,瑞年颜料厂。

    实际上办公室就是梁瑞年的住宅,而厂房仅仅是个大棚屋。

    整个“厂区”除了一条二手生产线,成堆的原材料,只有二十万套十二色水粉颜料码放在大院中,宛如小山一般!

     



124章 姑娘不是老实人
    梁瑞年双手捏着拳头,红了眼睛。

    这几年凭着勤劳和小聪明,他在尚海每年能赚到两万块,到今年积攒了六万块,听到机会便大着胆子上门。

    接下了马丽厂的单子,梁瑞年估算了利润高达三成,一年毛利就有十几万,到时候再添一条生产线,一年三十万稳稳的。

    于是他便在村里集资借钱,一共借了十万,买了条二手生产线便开始他的致富梦想。

    他怎么也想不到,产品被评为不合格,不仅赚不到钱,就连接单资格也被取消。

    梦破了,也该清醒了!

    卖机器,卖原料,能还多少还多少,自己再去尚海赚钱慢慢还!

    他走到徐阿婆面前,将老人家掺起来。

    “徐婶,你放心!钱,我会还给你的。明天就找人卖机器,卖原料……”

    蒋晓青跨进门,听到这话忍不住上前:“爸,你不是说只要机器在,咱家还有希望,现在卖了,可就真没指望了!”

    梁瑞年叹了口气:“乡亲们等钱用,不能在拖了!我再去尚海挣钱,等挣了钱再去把机器买回来……”

    他忽然想起来,女儿不是说要去镇上的文具店,打听能否零卖颜料的吗

    “你怎么回来了”

    蒋晓青看了一眼门口的大男孩,说道:“正好在村口遇到他,说是来找你的,不认路,我就带他过来的。”

    韩俊背着包,上前笑着问候:“蒋厂长好,还记得我吗”

    梁瑞年立即浮现出马丽厂的那两次碰面。

    “哦,我记得,尚海马丽厂,您是……”

    “我是韩俊,请蒋厂长多多关照!”说着韩俊双手递上自己的名片。

    艺丰文化。

    董事长!

    梁瑞年有些错愕地抬头。

    “呃,韩董,我不太明白,您这次来我这,是有什么事吗”

    韩俊笑了笑,既然选择梁瑞年作为下一步的起点,必要的捧场惠而不费。

    “听说你的颜料被马丽厂评为不合格,并非质量问题,所以来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

    梁瑞年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赶紧问道:“韩董,您的意思是……”

    韩俊点点头:“对!我的意思是买下你这批颜料,如果大家有意愿,我们还可以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咦

    老蒋家祖坟冒青烟了!

    这年轻的韩董是哪里蹦出来的

    徐阿婆一听说有人要买颜料,那自己的钱就能保住了,颤巍巍地拉着韩俊。

    “$#叽哩咕噜&#”

    韩俊无可奈何地看了一眼蒋晓青。

    蒋晓青压根没想到韩俊是来买颜料的,心中一暖,便当起了免费翻译。

    “阿婆是谢谢你,说你好心有好报,肯定发大财!”

    韩俊点点头:“谢谢阿婆!我相信就算我不来,蒋厂长也不会不还钱的!”

    他这么一说,看热闹的几个人都有些不好意思。

    蒋瑞年虽然怀疑韩俊未必能买多少,但机会来了哪有挡在门外的
1...4243444546...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