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喜事:腹黑夫君美如花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千苒君笑
群臣往宫里走动,宫人们乱成一团。
皇帝的寝宫里里外外,横尸一地,血泊成片。
皇帝的龙袍上,亦是血迹斑驳。他脸色苍白憔悴,像个蹒跚老头。
他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竟也会经历一场宫变。
这场宫变最终有惊无险。
皇帝受了些外伤,太医们正紧张地在殿里包扎治疗。
昨晚殷容本以为明雁君是要犯下大罪的,可没想到,事情急剧反转,她竟是立了一大功。
为此,殷容身为太子,自然而然地把这功劳给领了下来。群臣们称赞,太子殿下临危不乱,与太子妃有勇有谋,实乃大殷之福。
明雁君身上也染了血迹,皇帝在殿中吩咐宫人送她回去休息。
殷容看着明雁君手挽长枪,踏出如血朝阳照射着的大殿。她英姿勃发,身影朗朗,令人移不开双眼。
后来殷容送她出殿,温柔道:“我没想到,你竟救下了父皇,也挽救了这宫里
第1021章 成王败寇
笔趣阁 ,最快更新良田喜事:腹黑夫君美如花最新章节!
黄公公又道:“祖皇帝在立下第一份遗诏之后,思来想去,觉得不妥,便让总管太监把圣旨拿去丢在火盆里烧了,而后才又立的第二份。现在这第一份圣旨犹还在世,想必是当初总管太监并未烧毁,后来才辗转到的寿王爷手上吧。”
黄公公还唏嘘道:“寿王爷,当年祖皇帝会另立其人,必有他的考虑,这恐怕是寿王爷太过执着了啊。”
寿王心想,难道真的是他太执着了吗这几十年如一日,他未曾有一日放下过此心结!
他有时候甚至想,当年还不如从没收到过这样一份圣旨!
他原本有一聪明伶俐之子,可后来大病一场险些夭折,好不容易捡回一命,却落得个一生体弱的结果。再看看皇家子嗣绵延,为何他却要受此等凄苦之罪!
寿王在殿上声声哀嚎,“这不公平……我不比先帝差,为什么……”
只是如今谁也无法去追究当年之事。
最终皇帝命人把寿王带下去。
皇帝已疲惫至极,起身之时不由踉跄了一下。
黄公公连忙搀扶,道:“皇上当心龙体。”
他没有回寝宫休息,而是执意去了皇家的宗祠。
宗祠里摆放着历代皇帝的牌位及画像。
皇帝站在祖皇帝的牌位前,凝视良久,忽开口道:“方才你在殿上所说,属实理应被烧毁的那道圣旨,究竟是寿王的还是先帝的”
他忽想起先帝临终时嘱咐他的事,除了要他除去谢党,还要他架空寿王,让其一辈子只做一个闲散王爷。
现在想来,好像一切都早已有征兆。
黄公公在旁垂首应道:“现在皇上才是九五之尊,皇上说什么,那便是什么。”
皇帝声无波澜道:“你好大的胆子。”
黄公公又跪了下去。
良久,皇帝道:“起来吧。”
寿王入了大理寺的狱,就关在孟娬的对面。
事已至此,成王败寇,他不得不认命。
孟娬心平气和地打招呼道:“好巧,老皇叔,这么快我们又见面了。”
寿王在牢中坐定,道:“堂堂大理寺卿,竟会听你的话。”
孟娬道:“大理寺卿只听皇上的话,为正义奔走是他的职责。”
良久,寿王道:“那焰火不是本王放的。”
孟娬道:“怎会呢,就连张统领都说你是以焰火为讯号让他们行动的。”
寿王道:“你是怎么知道禁卫军以焰火为讯号的”
他这么多年来一直不露声色,行事作风极其保守,不会冒很大的风险去做一件事。要知道他一直在悬崖边上行走,稍有不慎,不光他自己,还有他王府里的家人全都得跟着摔得个粉身碎骨。
所以,昨晚大理寺卿没有皇帝旨意便擅闯寿王府时,情况十分异常,照他的做法必然是立马取消一切原有计划。
只要禁卫军按兵不动,一切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可坏就坏在大理寺的人闯进寿王府之前,就有人把焰火给放上夜空了。
寿王后来想明白了,原来不光他命禁卫军等待焰火讯号,就连大理寺的人也是在等待焰火讯号才冲进寿王府的。
最后他被人给摆了一道。一步错,心生焦急,后面便步步错。
孟娬道:“赌的。皇宫离寿王府有一定的距离,王爷若想传迅不可能明目张胆派人传,隔空传迅自是焰火最为方便快捷。眼下我在这京中已无亲无故,我可以做个孤注一掷的赌徒,可皇叔赌不起。”
寿王又问:“我儿阿允在何处”
孟娬轻描淡写道:“死了。”
寿王猛地抬头看向她。
她道:“如同我儿一般,我让人给他喂了毒,让他七窍流血、死状凄惨。”
 
第1024章 浮华半生过
笔趣阁 ,最快更新良田喜事:腹黑夫君美如花最新章节!
然而,就在他将将碰到犯人蓬乱的头发,还没来得及完全撩起时,殷容和孟楣的注意力都放在犯人那边,这时突然一支利箭不知从什么方向射来,直直射向殷容和孟楣这边,铮地一声,有力地插在了殷容面前的桌案上,离他放在桌面上的手只有分毫。
殷容看着面前微微晃动着的箭身,一时脸色都白了。
紧接着又一支箭射过来时,刑台上的士兵们才终于反应过来,拔刀高喝道:“有刺客——”
那支箭几乎是贴着孟楣的脸颊边擦过的,凶险至极,孟楣惊呼一声,脸颊瞬时火辣辣的。
她和殷容顿时一慌,她连忙搀扶起殷容,道:“殿下快走!”
禁卫军瞬时涌上来,把殷容和孟楣包围在里面。
颜守真立刻大义凛然地命道:“来人,给本官捉拿刺客!任何可疑行径都不要放过!”他又命刽子手道,“有人劫法场,给本官立刻斩!”
说罢他挥袖便抛出了斩杀令。
下面围得水泄不通的百姓,一听说有刺客劫法场,又看见有乱箭不断飞向刑台,一时间哪还有心思观刑,立马抱头乱窜。
顿时整个法场周围的秩序乱成一团。
孟楣和殷容被护卫着立刻离开了这个地方,她有些不甘心地草草回头看了一眼,就见刽子手高高举起屠刀,一刀下去,人头一个个落地,鲜血喷溅。
她吓得颤了颤,连忙又转过头去。眼下哪还顾得上别的,还是先离开这里才是最重要的。
最终刑场上以混乱草草收尾。刺客刺杀未遂,劫法场也未遂,被官兵追赶得逃之夭夭了。
但该处决的犯人也一个不落地处决了去。
仿若做了一个好长的梦。
梦里已是浮华半生过。
后来,滚滚向前的车辙声渐渐将梦唤醒,孟娬缓缓撑开眼帘时,依稀可见车窗边的锦帘一晃一晃的。
外面雪白的天光刺眼,而又隐约广袤高阔。
空气里流动着一缕暗香,如麝如兰,是她曾所熟悉的。
她抬了抬眼帘去看,便看见上方微微低着一张妖孽般的倾世容颜,他来不及掩藏脸上的情绪,眸底的泪痣显得那么伤郁。
孟娬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是枕在他的腿上。
孟娬脑袋里昏昏沉沉的,抬手覆住双眼,挡下刺眼的光,声音嘶哑道:“我睡了多久”
“两日。”
“其他人呢”
“各寻出路。”
当日刑台上所斩的,都是前阵子颜守真刻意从寿王倒后扣留下来的一些死刑犯。
“那就好。”她道,“我没有对不起他们。”
旭沉芳轻声说,“你唯有对不起你自己。”
她覆着的指缝下,悄然无声地横落下两道泪痕,她嗤笑了两声,带着颤抖的鼻音,道:“确实对不起我自己。我方才醒来的第一个念头,竟是,活着真无趣啊。”
崇仪在外面驾车,马车驶向远方更广阔的天地。
她忽听见孟娬的话,不知不觉,已泪流满面。她猛扬马鞭,“驾”地一声。
旭沉芳猛地将她拥紧,捧着她的头,轻哄着:“往后,总会好的。”
殷武王妃的尸体被运往北境,朝中萧条,就连繁华的京城,也渐渐被压抑的氛围所笼罩。
殷容在刑场遇刺一案,他着人去详查。
他手里有一支当时刺客射来的箭矢,与大殷寻常所见的箭有所不同。
后来据所查的结果得知,这根本不是大殷的箭,而是黎国的箭。
那些刺客是黎国人。
黎国人行刺殷国太子,其野心昭昭,根本都不需要多借口。
殷容一面
第1025章 是你做的对不对?
笔趣阁 ,最快更新良田喜事:腹黑夫君美如花最新章节!
后来孟楣与他说道:“朗国本应该进贡给大殷的金子,被他们作假,现今殿下不是正好有个理由向他们讨伐吗”
殷容道:“你一个妇道人家,勿要妄议国事。”
孟楣咬了咬唇,道:“臣妾不懂得国事,臣妾只懂得欠债还钱。只要把朗国的金库抢过来,咱们不就有钱了么。”
殷容微微震了震,回头看向孟楣。
眼下朝臣上下一直都持保守态度,认为已经与金麟开战了,万不能再与朗国开战,否则便是腹背受敌。
可他忽然从孟楣的话里得到了启发,如若集中兵力先把朗国拿下,不仅可以夺得他们的金矿,还能阻止他们再向金麟提供资助,一举两得。
孟楣见殷容看向自己的眼神里都泛着光,知他是听进去了,但面上仍故作不安:“殿下这般看臣妾……臣妾惶恐。”
殷容笑道:“楣儿,你总是能够帮得上本宫。”
是夜,殷容到皇帝寝宫去看望皇帝。
皇帝心病难除,自上次被气得吐血以后,他的病况一直没能好转。
他躺在龙榻上,整个人迅速憔悴下去,再无往日的精气神。
殷容对他道:“父皇放心,政务有儿臣处理,儿臣定守护好大殷皇室。父皇后宫事务都由萧妃娘娘在打理,她分身无暇,儿臣让母妃来替父皇侍疾吧。”
最终皇帝点了点头。
徐妃还在冷宫里,殷容终于提起这件事,也该让她出来了。
这时,宫人们已经入了冷宫,伺候徐妃更衣洗漱。
徐妃在冷宫里沉寂已久,她自是知道自己儿子已经做了太子,她无疑是未来的皇太后。
当夜徐妃整理妥当以后,便去了皇帝寝宫侍疾。
皇帝见了她,朝她招招手。徐妃过去握住他的手,一时哽咽着落下泪来。
只是皇帝见了她,有些失神,呢喃间,唤的却是另外一个女人的名字。
后半夜,皇帝清醒了一阵,看见徐妃倚在座上打瞌睡,便道:“朕还用不着人整夜整夜地守着,朕身边有奴才,你先回去吧。你怕是还没来得及见一见太子。”
徐妃应道:“臣妾替皇上侍疾是应该的。”
皇帝闭了闭眼,道:“朕好像已经很久没与你和太子一道坐下来用膳了。明早,等太子替朕代理完朝事,你便一齐过来,陪同朕用早膳吧。”
“是。”
当夜徐妃便回了自己的宫里。
第二日一早,殷容去代朝,孟楣便同萧瑟兰一起,去向徐妃请安。
徐妃昨晚睡得晚,但今早起得也早。
宫里一切还如往常一样。只不过伺候她的宫人比往常更多了些。
见了孟楣和萧瑟兰,徐妃半字没提太子正妃,请过安以后,徐妃便放萧瑟兰回去了,独独把孟楣留了下来。
这厢皇帝精神头似乎好了一点,他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又问了黄公公什么时辰。
黄公公道:“辰时已过去一半了呢,太子殿下代朝应该快结束了吧。”
皇帝便道:“派人去徐妃那边,请她过来用早膳吧。”
黄公公道:“是。”
随后黄公公便指了个寝宫门外候着的小太监,去徐妃那边传话。
小太监一路小跑着到了徐妃宫里,宫人知他是皇帝身边的,只道眼下徐妃正在与太子侧妃叙话,随后便把他引了过去。
徐妃留下孟楣时,已经把寝宫内外的宫人全都撤走
第1022章 直到我死,我都信他
崇仪点点头,道:“我知道了。”顿了顿又道,“如今诸事已了,王妃该寻退路了。”
孟娬道:“去准备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