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纯真79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我争天下

    “没有!”

    几人一起举起了手,都表示赞同杨叶的分配。

    当然,杨叶就算不给几人股份,几人也没话可说,只要再自私一点就行了,因为这池塘杨叶说是自己的,别人还真没有反对的理由。

    到是几人对杨叶的做法表示感谢和新奇,不知他会做出这种让人愉快的计划来。

    杨叶又道:“即然大家都答应了,那我现在就给你们说一说分成的惧体内容,这也是按照分成平摊给大家的,比如明年这五亩地的池塘一共赚了一千块钱,那么我会按这个总收入平分下来,比如乐哥两成,那分到手就是两百块,那小静,纷芳就是一人一百块,凤也是两百,我了拥有四成的股,所以到手的是四百,这现在说出来,你们心里也有一个底。”

    “还有就是,这件事情和我今天所说的,和你们现在知道的都是机密,所以不能向除我们之外的任何人提起,都记得吗”

    “嗯!”

    几人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

    ……

    三天后,

    杨叶又开始忙了起来,借来了老里头的拖拉机,开着一连跑了十多里的地,从砖厂买了一车子的砖头运回来,打算建一间小屋子,开一家小店。

    如果顺利,那这也将是杨叶在村里头开的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小店。




五十一:盖成
    “因该差不了,村子人不少,孩子也多,一个人买一点,十个人买一点,一百个人买一点,这样日复一日下来,那就是积少成多,利润肯定就上去了。”

    杨叶分析了一下。

    杨凤听了说:“听上去好像有些道理,不过也好,村里人买点东西也省得往街上去跑,服务于大家又能挣到钱,何乐不为。”

    三人花了大半天的时间,终于把地基经挖好了,然后杨叶就挑着竹篮到江边捡石头去。

    砌墙是没有水泥的,只能用石灰和黄泥代替。杨叶把地基填好了之后,然后挖了一堆黄泥,又往里面加了一些发好的石灰,然后搅拌均匀了,再开始砌墙。

    墙的话,杨叶也已经预计好了,有个三差不多了,然后再用木头支个顶架,再订上瓦条木桥,盖上瓦,一间小店就盖成了,然后就是里面装修了。

    杨叶对砌墙的话不是很熟练,因为他前世只是个木匠,怎么可能和泥土匠师傅相比,那是差的远了。

    就四个墙角要打直来,也花了杨叶不少的时间。

    杨叶到是很有耐心,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但还是把四个墙角的蹲打好了。

    三十个平方的面积,杨叶还是可以控制的好的。

    然后由杨凤,方纷芳帮忙,一个人递砖头,一个人递石灰泥,杨叶则开始砌墙。

    砌墙的过程可是很累的,但杨叶不怕苦,而且干的非常有兴趣,同时也是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非常的卖力。

    就四面墙,杨叶转着圈圈砌,不久,就砌了一米多高。

    不过,

    杨叶也花了三天时间,才把四面墙给砌好了。

    砌好四面墙之后,杨叶还有很多事情要干。

    首先要在里面一分为二,所以中间要建一面墙把店面和里面的仓库隔开。

    本来杨叶想在中间建个木板墙的,可是木板墙问题是现在家里面没有现成的木板,自己用手工做出来太费力,去街上专门锯木头的厂里又要从家里开拖拉机把木头运到城里,锯好了再运回来也是太花时间。

    如果锯木厂生意好的话,有时候排着队等个三两天,不一定轮得到。

    所以杨叶想来想去,还是打算用砖头在中间砌个单墙就可以了。

    当然,砖也不够了,所以杨叶又借了老子头的拖拉机运了一些砖头回来。

    砖都是青砖,也没有红砖实,红砖是后来才有的。

    不过青砖比红砖结实,雨淋不怕,霜打不烂,这就是为什么青砖万万年的道理。

    红砖霜一打,几年下来就散了架了,粉碎一地,如地都是用水泥在上面涂上一层,一是为了好看,美观,二是红砖不会被霜冻烂。

    至于为什么青砖那么结实,而红砖很容易就被风霜打烂,杨叶到是不曾了解过。

    杨叶只知道青砖是取田里内部的沾泥加上一些配料制作而成的,至于加了上么,他一点都不知道。

    不过,

    杨叶到是对红砖的制做工艺更加的了解一些,红砖为什么是红的,主要是用纯山上的红泥做的,这就是红砖的原色,不用添加任何的色剂。

    然后再混和添加剂,石再加上少量的煤石子,用机器搅拌压缩,再一口一口的切割成胚传,然后被工人拉到



五十二:装修小店
    至于小店的装修,杨叶觉得越简单越划算,乡下也就这条件,不必弄这些虚的,在说这年代,连城里面的小店都没什么装修,基本就是弄几个货柜把东西往里面一摆那就ok了。

    不过对于一个重生者来说,见过了往后三十多年的繁华景像,所以审美观自然要比现时代的人强的多,再不济也得把小店装扮的亮眼一点才可以满足。

    所以杨叶打算给小店里里外外的墙壁刷上一层白石灰,这样的话就可以让小店里外看起来更加亮眼一点,也能吸引别人的眼光生意自然而然的也会好上一点。

    杨叶早就打算这样做了,所以买石灰的时候就多买了一点,这样就可以把小店的四面墙刷上一层厚实的石灰了。

    石灰刷好比砌墙快的多,不必去牵线对直,直接往墙上涂就行了。

    接下来,杨叶和杨凤只花了一天时间,就把里里外外的墙给涂好了一层,之所以这么快,也是没有涂多厚,只是用稀石灰在墙上过一遍,把那些砖头盖进去就行了。

    杨叶对这个没有太多的要求,这年代也就这条件,再说了在整个香树村里面,屋墙上能刷上石灰的也就他这小店了,其他的都是外露墙,所以这刷上石灰的小店也算得上是村里唯一的一个亮点了。

    现在,小店也建好了,墙上的石灰也刷上去了,地上也用沙子铺好了,杨叶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弄几个货柜放在店里面,然后再去城里的批发市场买商品,零食,烟酒回来就可以了。

    至于货柜和门的话,杨叶也用不着花钱去买,自己就是一个木匠,木头山上有,木材仓库里面还有不少,只要动动手就可以打起来了。

    只是货柜前面那几块玻璃是少不了的,这他自己可做不出来,只能去城里买了。

    杨叶骑车把玻璃买回来之后,就开始动起手做起木柜来,木板的话上次去木材厂锯木板的时候,他就提前准备好了,所以不需要再往城里跑一趟。

    做货柜相对来说,要比刷墙费点时间,而且除了放在前面的这个大货柜,杨叶还打算打几个小的货柜,这样就更要多费点时间了。

    不过凭杨叶手艺,有两天时间也是足够了。

    ……

    ……

    两天后,

    杨叶就把货柜打好了,然后往小店里面一放,一个乡村小店就有模有样的生成了。

    小店装修好了之后,杨叶准备在店门口搭一个木棚子,这木棚子可以用来遮风挡雨,也可以放几排木椅,凳子给村民们站站脚,聊聊天的地方,这样才能更好的给小店聚集人气,让小店的生意更加的好起来。

    杨凤看着已经装修好的小店,心里是非常的高兴,有模有样的,就像她在城里看到的那些小店一样。

    “哥,你也太会弄了,把小店装修的这么好,生意肯定好!”杨凤打量着小店说。

    杨叶笑道:“好不好我知道,但至少是不会亏本,这我是有底气的。”

    方纷芳走近说:“杨哥,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张”

    杨叶寻思了下,说:“那就大后天好了,明天我还要在这前头搭个木棚子,然后把四周修理一下,大后天你俩陪我一起进城里进货去,我把师傅那拖拉机借过来,正好去买点做包子和油条的食材回来。”【¥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二人听了觉得有道理,心里也非常开心,不管是杨凤还是方纷芳,以前上街只看到街上有商店,里面有好多她们喜欢吃的,玩的,用的东西,而从来都没有想到的过,自己能开一个小店,连做梦都没有想到过。

    可是现在,她们实现了,自己家里的小店马上就可以开张了,心里那种兴奋的感觉那是无法用言语给形容出来的。

    &n



五十三:进货
    第二天,

    杨叶又借了老李头的拖拉机,带着杨凤,方纷芳上街为小店进货去。

    三人到了街上之后,一起向批发市场走去,拖拉机就停在市场的路口,这样方便装东西。

    三人并排而行,杨凤开口说:“哥,现在我们的小店开张,你准备买点什么东西放到里面去卖”

    杨叶笑道:“这个不用太正规,反正乡下人别的买不起,一些烟酒,生活用品,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一些小零食都可以消费,所以每样进一点就可以了。”

    “现在刚开张,不需要进货太多,一样进点等卖完了再说,以后没货我骑个自行车上街一趟,有个个把小时就可以买回来了,而且现在手上的资金也比较紧张,多买钱也不够。”

    “嗯!”

    方纷芳说:“那杨哥,我们就多买一些小孩子,大人都受吃的零食,这些即便宜,又老少皆宜的,像瓜子,糖果,饼干,汽水,酸味粉,多味花生,麻花什么的,下酒都可以,孩子也喜欢吃。”

    杨叶笑道:“纷芳,我也是这么想的。”

    随后,

    三人就在批发市场挑选起货品来,大约花了三个小时,才把要进的货买好了,然后装上拖拉机,在城里的小吃店花了几角线买了三碗面条来吃。

    糖果的话,按零售价卖出去,一分钱可以买两个,所以小孩子是比较会选择的。

    这年代虽然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都不高,物价自然也是低的离普的,不过人们还是吃不上贵的东西。就打个比方,现代的肉五花猪肉是十块左右,而后腿肉是十二块左右,那在七八年代,不超过两块一斤,但是从人民的收入水平上来看,一年到头的能吃上几次猪肉的,就是十个手指头也数不完。

    有的时候,丰收不好,那一年到头过节过年的能吃上就不错了。

    中国的节日其实挺多的,要全部过完的话,每个月差不多都有的过。

    当然,中国除了几个建国后的国家节日,国庆,元旦,建军,八一,劳动节之外,还有许多小节日。

    但,中国除了这几个国家大节日之外,还有几个从中华祖先那里留传下来的全民节日,这几个节日的历史都是比较优久的,主要从农历清明节开始,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也称团圆节,腊月最后一天,年三十,除夕节,俗称过年,还有正月初一开始,春节十四天,正月十五,元宵节。

    当然,除夕节,春节和元宵,其实就是一个组合节日,可以统称过年。

    乡下的话,从年初二开始就去亲朋好友家拜年,当然年货是不可少的,至于压岁钱什么的,那要看亲人家大不大方,大方的会给个一毛,两分,小气的一分钱都没有,这个杨叶前世是身有体会的。

    当然,不管是亲朋好友,都是比较现实的,讲究的就是一个礼上往来,心里平衡,所以到了拜年的时候,你给人家买酒,人家不可能送你金银手饰。

    就现代来看,有的地方过年用的拜年礼品,基本就单一了,就是食用油,这东西没什么高底之分,价格差不多,也简单方便,不用在礼品上大费脑筋,高了买不起,便宜没面子。

    三人在小店吃完面条坐了一会,杨叶便开着拖拉机回家去,不敢再城里多逗留,因为老李头下午要出门做事,要用拖拉机,如果耽误了工期,杨叶少不了被他训一顿。

    回到家之后,

    杨叶和妻妹马上把买来的货物从拖拉机上卸下来



五十四:小店开张
    “杨哥,小店明天就要开张了,你给小店取个名字好了。”

    杨叶说:“这个我到是想过,不过这小村里的店不用取名字也可以。”

    杨凤说:“哥,我看城里面的小店大店不是都取了名字吗那我们这小店也可以取一个,大嫂,你说对吗”

    “嗯!”方纷芳说。

    杨叶寻思了一下,说:“也好,也好!这没招牌的店其实真不像个店,那我们就好好的来研究一下,看取个什么名字为好。”

    杨凤笑道:“哥,那你快点想一个”

    杨叶说:“正在想,别催。”

    方纷芳突然笑道:“杨哥,我到是想到一个,就是有点俗,你二人要不要听一下”

    “可以啊!”

    “对,二嫂,你说你说”

    二人说。

    方纷芳笑道:“我取的这个名字很简单,就叫杨记小卖部。”

    “杨记小卖部……这……这个名字好啊!”杨凤笑道。

    “哥,你觉得怎样”杨凤问杨叶。

    杨叶说:“挺好的,那就叫杨记小卖部好了。”

    二人见杨叶答应了,心里非常的高兴。

    杨叶马上动手做了一块牌匾,用毛笔写上了杨记小卖部几个字,然后挂了上去。

    ……

    ……

    第二天早上,

    杨叶在店门口放了一挂鞭炮之后,小店就开张了。

    村里人听到鞭炮声之后,马上赶过来看热闹,杨叶了也不是一个小气的人,马上叫杨凤端瓜子出来分给村民们吃。

    村民们吃了瓜子,对杨叶也是好评如喜,看在他那么大方友善的面子上,有几个村民忍不住,就进店里买了些东西。
1...1415161718...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