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纯真79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我争天下
杨叶点点头:“要,师娘也让我帮她买的,不过我们先去看一下自行车!”
看自行车!
几人听了杨叶的话,都表示惊讶。
要知道在一九七九年前后,一辆自行车也要一百多块,不是随便就能买的起的。
张得乐问:“老杨,你又不买自行车,去看自行车干什么”
杨叶笑着说:“谁说我不买了,你以为我闲得没事干看不买找不自在啊!”
张得乐笑道:“你买得起吗”
杨叶笑道:“乐哥,这就不是你该操心的事情了,去看过车之后再说。”
张得乐摸了摸头,总觉得现在的杨叶和之前的杨叶有点不一样,怪怪得,但又不明白他为什就变了,而且有点跟不上他的思想了,有些陌生的感受。
就连杨凤也觉得杨叶有点反常,马上走近了问:“哥,你真要买自行车”
“嗯!”杨叶点点头。
杨凤听了马上生气道:“哥,你怎么乱花钱,杨东年前生病借得亲朋好友的钱都没还上,你还用外婆给的这笔钱来买自行车,这好吗要是被他们知道还不一人一口吐沫骂死你”
这凤妹,怎么对哥这么说话!
哎!没钱的日子真悲屈,再怎么说前世的自己也是有车的人了,虽然是比亚迪,但自少也是小轿车,可现在重生到一九七九年,哥要买辆百来块
十五:开始计划
今天国庆节,街上人比较多,也很热闹,杨叶等人一直玩到下午两点钟才开着拖拉机回家去。
……
……
傍晚。
香树村对面的小山坡上,一头老黄牛正在山坡上肯着嫩草。
老黄牛虽老,但体格健壮,上山耕田仍是一把好帮手。
杨叶坐在山坡上的平坦草地上,草地绿油油的非常美丽,舒坦。
杨叶手中拿着一个竹子做的小笛子,正在吹着一首古老的曲子。
这首曲子比较幽伤,但意境感人!
随后杨叶吹完了这首幽伤的古曲后,又吹了一首红楼梦里的葬花吟。
随后又吹了一首刘欠的成名歌曲,重头再来。
杨叶一边吹着曲子,一边看着对面村子里高高低低的上百栋瓦房,心想,现在的自己就像是一位过客,又回到了起点的地方,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以后的路要怎么走也只有自己才能决定,前世的自己只是踏踏实实的做了一个木匠,生活相对安稳,平凡,而这一世让我重头再来,我定当拼尽一切去改变自己的未来!
不久,太阳下山,杨叶则牵着老黄牛回家去。
这头老黄牛已经十岁了,以前是村大队的共有财产,改革开放后分田到户后,这头老黄牛被老李头从村里买了下来耕田种地。
杨叶家没牛,所以耕田的时候杨叶就去借它来耕田,平时就帮着老李头放养一下,就算是报答借牛之恩。
杨叶直接把老黄牛牵回了老李头家的牛栏中后,这才回家去吃饭。
“大哥,吃饭了!”
杨东一个人站在家门口张望着,看到杨叶走过来,马上跑过去叫他吃饭。
杨叶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问:“东东,肚子饿了吗”
“嗯!”杨东应了一声:“大姐早就把饭做好了,叫我到门口等你回来吃饭!”
“好!”杨叶高兴的摸着杨东的头,然后一起向厨房走去。
餐上放着三个菜,三碗饭。
杨凤已经坐在餐桌上,等着杨叶回家来吃饭。
杨叶走进餐厅,然后在正上方坐了下来,看向了杨东,又看了杨凤一眼说:“吃饭了!”
“等一下!”杨凤突然出声打断了杨叶。
“怎么了”杨叶抬头问了一句,不知杨凤有什么事。
三盘菜,一盘清炒东瓜,一盘炒白萝卜,和一盘炒小青菜,三样都是素菜。
杨凤脸色有些认真的看着杨叶,说:“哥,我想知道,你买自行车,又买面粉,还买鸡蛋和糖,肉回家干什么”
这丫头,脾气和老妈一个样,不打破沙锅问到底心里我不痛快,我也是服了!
杨叶不奈烦的说:“我说凤,有什么事等吃完饭我再告诉你,先吃饭好吗”
“不行!”杨凤用筷子在桌子上敲了一下说。
“你!”
杨叶见杨凤这么不听话,马上火了起来,但随后又道:“凤,即然你现在就要知道,那我就告诉你好了,我买这些东西就是想做一点小生意,并不是乱花钱的!”
杨凤听了表示不解:“哥,你做什么生意,这些东西除了花钱,又能做什么生意”
杨叶笑了笑说:“凤妹,你这就不知道了,这面粉和鸡蛋加糖用油一炸,就是我们在街上吃的油条了,那面粉和糖就是馒头和糖包子,面粉加菜和肉丁,那就是肉菜包了,这不就可以卖了!”
“而自行车就是我卖这些东西的运输工具,有了它我一天可以跑个十里八村的,每天把这些美食卖完,也可以挣些钱,这样到了过年也能挣个几百块了,这不就可以提高家里的收入,也能把欠亲朋女友的那些钱还上了,这不好吗”
“哥,那你会发包子,馒头吗”
“会!”杨叶肯定的回答。
“哥,你在哪里
十六:第一次做生意,卖包子!
鸡叫了几下,天就亮了。
锅里的水正在沸腾着,蒸笼里面冒着热气,随着气里扩散开来迷漫了整个厨房。
杨凤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另一只手正在把烧掉的柴火往炉灶中放去,柴火已经烧得通红,正飘舞的烧在锅底上,漆黑的锅底已经被火灰沾上了一层厚厚的了。
“好香!”杨凤闻到气体中散发出来的包子香味,马上赞叹了一口。
杨叶正在桌子上做油条的形状,听到杨凤的夸赞直笑着,说:“这可是肉包子,能不香吗”
杨凤听了笑道:“哥,这肉很贵的,你打算卖多少钱一个”
杨叶算了一下,说:“目前的话,包子定价三毛一个,糖包一样也三毛,油条的话两毛一根,至于馒头就卖两毛一个好了!”
杨凤听了算了一下,说:“哥,这个价格还算合理,只是乡下还没有人做过这种生意,不知道好不好卖”
杨叶听了笑道:“凤啊!这个你就不懂了吧!做生意就是要抢先机,正因为没人做我们才有市场,南方人普遍一日三餐都是以米饭为主的,所以面食就像是零食一样,而且非常受众,男女老少皆口食用,根本就不怕没人吃的!”
“这我就放心了!”杨凤听了这才放心下来,虽然在城里也有一家卖馒头包子的店,但乡下并没有人卖过,所以才担心杨叶的包子卖不出去,投资就要亏本了。
杨叶把油条的模型做好了之后,然后把从街上买来的半桶菜油倒进了小锅里面,等油完全热了之后,再用小火去炸油条。
对于一九七九年的物价相对较低,卖价也要低才有人吃,杨叶做出来的包子,油条的份量也是经过严格规定的,放多了亏本,放少了顾客不满意,说扣门,所以必须合理,多卖少挣,薄利多销。
所以杨叶每个包子,每根油条,肉,糖,鸡蛋的份量都是经过过称调配的,这样就可以精确的做到每个包子都是一样的份量,在那个价位上只要能卖出去,就不会陪钱,当然还能赚人工和利润了。
不过杨叶前世也没有在乡下做过这种卖包子,油条的小买卖,只不过到了一九八五年后,外村有个人做过,也是踩着自行车送到十里八村的去卖,生意还是可以的。
所以杨叶也想尝试一下,就算赚不到钱,起码也努力过,再说这种小买卖也亏不了多少,就亏一点人工费罢了,面粉,糖自己还是可以吃的,所以不用太担心会失败。
“凤,你过来一下!”杨叶炸好了一锅油条之后马上向杨凤招了招手。
“哥!”杨凤马上走了过来。
杨叶伸手从竹盆里拿了一根油条给杨凤,说:“这是我炸的第一锅油条,你尝一下试试,看好不好吃。”
“嗯!”杨凤高兴的点点头,说起油条,她以前可没有吃过,乡下的人也不会做,也不知道好不好吃,味道怎样。
“太香了!”
杨凤拿着油条慢慢放到嘴边用鼻子闻了一下,这才咬了一口吃了下去,然后嚼了几下就吞下去了,回味了一下好像还没有吃出味来,于是又重复的吃了一口这才笑咪咪的说:“哥,好吃,太好吃了,没想到油条这么好吃,哥,你真棒,就做出这么好吃的油条,生意定会越来越好的!”
杨叶笑道:“借你吉言,我的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了!”
杨凤幸福的说:“哥,早知你能做出这么好吃的油条,我早就支持你了!”
杨叶笑着说:“这就好!这样我也有一个好帮手了,对了,蒸笼里面的包子蒸了一个多少时了,也熟了,可以把灶火灭掉了,然后装进两个我特制的木盆里面!”
“嗯!”杨凤应了一声,马上照着杨叶说的去做。
杨叶又花了半个小时,一共炸了一百根油条出来,算是完成了。
毕竟是今天第一天做这种生意,杨叶也不知道这种新鲜的面食在乡下卖得会怎样,受不受欢迎,就算在县城的街上,做包子的店也才一家,很多人还都没吃过,所以少做一点也是为了保险。
所以今天杨叶只做了一百个包子,一百个馒头,一百个糖包和一百根油条,这样加起来也有四百个了。
杨凤很快就按照杨叶的分咐,把包子装进了杨叶早几天就做好的能挂在自行车后面的木盆子里,然后走到杨叶面前:“哥,今天这包子是在村里卖还是村外卖,村里卖的话我可以和你一起去叫卖一下”
杨叶想了一下,说:“先在村里卖,如果没卖完,再到村外的几个村子去,如果好
十七:红红火火
“包子三毛,馒头两毛,油条两毛,有糖包和肉包,您要什么”杨叶说。
关大叔听了看了一眼,然后从口袋里取出了五块钱说:“家里孩子多,就给我来三个肉包,一块钱油条,一块钱馒头就可以了!”
“好!”
杨叶大喜,没想到关大叔还挺照顾自己生意,挺舍得会花钱的,一下就买了三块钱,不过一想又很正常,他家有六个儿子,三个女儿,不多买点根本就是不够吃的。
很快,杨叶就用纸给关大叔包好了三个包子,五根油条,五个馒头伸给了他,“这是三块钱的,您还要什么”
“不要了!”关大叔从杨叶手中接过包子,又把手中的五块整钱递给了他。
“那找您两块!”杨叶热情的接过钱,然后找了两块钱给关大叔。
“小叶,没想们你还会这一手,做出来的包子真好吃!”关大叔不忘夸奖了杨叶一句。
这小叶放着学了三年的木匠不做,却做起卖馒头包子的生意来了,不知道在哪里学的手艺,也没听说过呀,不过这包子真做的不差!
“哪里!”杨叶摸了摸头傻笑起来。
杨叶看着关大叔走进了屋里面后,这才骑着自行车继续沿村路叫卖起来。
前面又是一片住宅区,又是一个姓氏。
香树村一共有好几个姓氏,每个姓氏都有好几户人家,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大村庄了。
以前香树村就是没有人居住地方,只是一个自然山区,没有田,没有菜地,没有房屋和人居住。
但就在国共抗日战争的时候,外村的人为了躲避战争,不想被抓去做壮丁才跑到这深山中来,结果看到此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即适合居住,又可以躲避被抓去做壮丁,所以就在此处定居了下来。
本来他们只是想占时的在此处定居,等到战争结束后就搬回原来的家乡,可是后来战争结束,他们没舍得这里的山山水水,就在这里成家立业,繁育后代,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其实杨叶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事,只是懂事后才听村里的老人们说起,这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当然,在杨叶他们的祖先搬到这里之前,其实也是有人在香树村住过,不过这得追忆到古代去,至于是明代,唐代,还是汉代,或更久以前的三皇五帝时代,他就不知道了。
杨叶只知道,在改开放后村里人没有砖做房子,家家户户没办法,只好上山找古坟挖古墓里的青砖去。
那时香树村在村前村后的山上挖到了非常多的古墓,而且村里还有一户人家挖到了一座大墓,里面非常的大,就像一间大房子一样,那家人把古墓里的砖头挖出来,忙了三个多月,后来建了一栋大砖房。
而且村里人传言,那家人在这座大古墓中不但挖到了盖房子的砖头,传言还挖到了一个金枕头,还有金银和古董。
杨叶也只是听说,是真是假那就不知道了。
不过那个挖到大墓的人,后面全身瘫痪了,不久瘫死在床上。
村里人说那个人是中了邪,是挖了古墓,拿了不该拿的东面,不干净的东西受到了墓主亡灵的惩罚才会瘫痪,至于是真是假是假是真,那只有天知地知了。
杨叶在自己村中卖了一会,并没有卖出多少,到是有几个孩子跟在后面看热闹,也许只是好奇,当然他们也想吃,不过手里没钱,只能追在后面看热闹了。
不久,杨叶就卖到了张得乐的家门口,正好张小静从门里出来,一眼就看到骑着车子叫卖的杨叶,一双大眼睛直望着他,然后大声问道:“杨大哥,一大早上你这是干嘛”
杨叶见是张小静,马上向她招了招手:“小静,快过来”
张小静刚才明明听到杨叶在喊叫,卖什么,只是太突然了,于是走近问:“杨大哥,你是来找我哥的吗”
杨叶摇了摇头:“小静,我在卖包子!”
“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