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从流量到巨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扑街预定
而又要说到后期重点转移到路泽。
路泽的表演,可以说是目前来看一骑绝尘地领先啊
第四百九十七章 众望所归?
5月22日,为期十二天的第69届戛纳电影节收官。
这一届戛纳没能如愿实现百花怒放,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一届,因为后半程还都比较好。并且大多数影片都是争议满满,极少出现那种大家都说烂的。
《保持站立》、《玛鲁特》,《美国甜心》这种争议满满两级分化的电影占主流,比如最后一部知名影评人网站diewire主编埃里克给了a,场刊《每日银幕》就侧面说很具有实验性质的电影,但大量观众和记者就直接喊“辣鸡”了。
也有出现就登上高位的《海边的曼彻斯特》、《托尼厄德曼》和《帕特森》。几乎都是现身就瞬间呼声大爆,在各种场刊上都处于领跑地位,业内口碑都是一致的好评。比如吉姆贾木许入选主竞赛的新作《帕特森》,很多人都称越回味越喜欢,然后又是diewire主编埃里克给了a,这个是满分。
当然说极少烂片,那就是有了。
这次戛纳电影节众失影片失足后,在电影节临近尾声之时,出现了比去年《青木原树海》还要可怕的电影《最后的模样》斩获02分的“高分”以及一片骂声。但这不算意外,罗达也没去看。
因为他蛮累的,尤其是中后期一天甚至能有3、4部重要的主竞赛单元作品。着也就算了,看好电影也算不亏,结果却是频频翻车。这些可都是大名鼎鼎的导演啊,所以即使大量翻车,灿烂辉煌的过往又让你不得不去观看。
万一错过了呢万一没有翻车呢
这种老是被失望戏耍的事情,让往年本来最多一两部被嘘的电影,今年有四部被嘘,还都是来自名导阿诺德《美国甜心》,阿萨亚斯《私人采购员》,多兰《只是世界尽头》以及雷弗恩《霓虹恶魔》。这些嘘声,一看就是来自辛苦跑行程的记者的怒火。
至于《最后的模样》已经烂到懒得嘘了,都不给眼神的那种。
今天天气不错,罗达提早来到酒店附近的咖啡馆,想买一杯咖啡提神。
没办法,国内媒体已经吹翻了,一副路泽拿奖妥妥的样子。也确实如果今年最佳影片这些还有悬念的话,表演上是今年男演员其他没有说表现特别亮眼的,路泽一骑绝尘。再联想起一开始戛纳官方的态度,围观群众都觉得稳了。
东京!金马!然后是戛纳!
虽然是两部片子,但是一个人连下3个有分量的大奖,今年的电影史上必然会留下路泽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时间国内媒体,观众各种关注,就差把奖抢过来颁发给路泽了。
罗达的脸色满是倦怠,就是昨晚熬夜写稿子写的。他不同于其他人想的,总觉得路泽不可能第一次来就这么轻松地拿了,因此还写了一篇分析的稿子,结果主编不用。
“要吹!你以为众人皆醉你独醒呢大家都知道没出来之前都很难说,戛纳也不是纯看演技的。”主编微微不屑,说实话国内现在并不是单纯把这个东西看做路泽拿奖,妥妥一副为国争光的样子。
这还真不是什么明星刷的通稿,实在是因为今年华语片没有入围的,毯星众多,这时候路泽一如既往地声势大爆。国人的自豪感嘛,还有上头,也只能拉过路泽这张旗子来当遮羞布。
所以基本上都这样写了,有流量有点击才是重点。大家都知道也还有俩不错的,比如《毕业会考》的男主,但又有名气又有演技不吹路泽吹一个外国人
谁不知道啊
罗达也比较无语,无非我就是想让大家理智地了解一下,但是国内媒体这样写可能不但挨骂,还得不到多少关注度。
算了算了,喝咖啡,他主要是个摄影记者,做好自己的主业。推门进去,里面店里很安静,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客人不多,有那种隔间**性很强,就是能够在里面安心写作的那种,绝了。
不过他之前习惯坐的位置最好的地方,已经有了人了。
他正有些遗憾,门忽然就打开了,两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走出来,刚好和他正面撞上。为首的那个人一愣,然后微笑着给他顺手打开了门,示意他可以进去了。
斯文得体,后面的老外也同样点头示意“如果不介意我们刚才吃了点下午茶的话,你现在就可以进去了。”
当然不介意了,里面看起来很干净,罗达抬脚就诶记者的敏感让他在擦肩而过的时候瞬间想到了些什么,然后猛地一转头,感觉自己头都快甩掉
“路老师”
“我说什么来着还是被认出来了。”
被认出来的路泽无奈一笑,点头继续道“你好啊,要签名吗”
“可以合影吗”罗达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私下接触路泽,一时间有些脑子空白。
“可以。”
两分钟后,专业摄影记者拿着拍立得签名照,觉得自己是傻比。而匆匆走出的路泽告别了这位制作人,打算回去补个午觉。
其实对今年的戛纳影帝,当有太多人言之凿凿地说就是你之后,路泽反倒有些不确定。因为入围的那些片子里,也有不少好的表演,甚至他们更带有一定的政治性。
这是《海边的曼彻斯特》里根本没有的,所以你说这部电影优秀吗优秀,但整体的风向都往一边吹的时候,路泽知道自己要提高警惕。
他还记得《推销员》这部电影是拿了最佳男主的,还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于是哪怕是最后一天上映他都偷偷去看了。最后的结论是仍然是《一次别离》式的故事,把这件事情的本身淡去,之后通过不同角色多线发展来重新构建事情本身,然后依旧是关注伊朗中产阶级的道德挣扎。
但路泽如果从自己专业角度来看,政治性并不能掩饰这次的剧本有点问题,矛盾冲突构建得没有那么可靠合理,所以到最后爆发的时候没有说服力。当然也不得不说整体有很多好的部分,综合来看是一部没有突破没有惊喜的安全之作。
但还是说不好。
夜色降临,电影宫门前所有的媒体所有的目光聚焦,整个电影节的**即将来临,一切也将尘埃落定了。《海边的曼彻斯特》理所当然在名单之中,而路泽已经被催着赶快准备演唱会了。
第四百九十八章 掌声给导演
华灯初上,闭幕红毯开启,一众华国媒体翘首以盼。
就像当初东京国际电影节一样,路泽这次一路势头最大,基本上是影帝的最佳人选。有了前两次的例子,不少主编都蹲在大屏幕前就等着宣布的那一刻就发新闻,甚至有些还没有宣布就发了。
先蹭一蹭热度,反正现在都在蹭。
“今年的戛纳《海边的曼彻斯特》一路高歌猛进,路泽坦言对这部电影充满信心,胜券在握。”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绝世丧片很多电影人表示看完不想再看一次,但他们都给了高分。”
“最极致的表演就是最简单的表演,路泽戛纳力压群雄领跑第69届戛纳最佳男演员候选者,剑指影帝宝座。”
这还算好的,小网站就更夸张。
标题党现在已经隐隐现出踪迹了,uc浏览器的震惊部估计也成立了吧。
“震惊!路泽今晚拿下戛纳影帝”
不管怎么样,国内炒的火热,以至于今晚的戛纳的闭幕式红毯比以往的很多届都更加的火爆。路泽看直播这架势,国内媒体不知道是花了多少精力进场,来了一堆人堆在一起。大家如此热情,他觉得自己可能只有穿红戴绿才能对得起各位观众。
可惜不行,戛纳红毯要求是正装,这个算是大家的一个遵守人家的传统问题。而且电影节的主要目的其实是电影,是导演,是各种工作人员。主演明星作为点缀,固然好看,但在闭幕式红毯上还是别搞什么奇葩举动就对了。
酒店。
肯尼斯罗纳根慢慢地走过来。
老实说他现在才是坐立不安的那个人,因为路泽现在属于一直领跑,所以要能得就是他得了,不得他也算是收获了很多赞誉。得奖与否,急也没用。
但《海边的曼彻斯特》还说不好呢。
这两天跟以前那些时候一样,满天的传言什么的,一会说组委会评出了路泽拿了最佳男演员,一会说金棕榈最佳影片给了《帕特森》,还有说最佳导演给了《毕业会考》的克里丝蒂安蒙吉。
路泽还好点,他今年拿了两个颇有分量的影帝了,接下来还有威尼斯电影节。而他再一次证明自己,《海边的曼彻斯特》也不是当时他《爆裂鼓手》高歌猛进时候的状态,也经历过大热出局,所以还能保持平静点。
导演不能啊,热锅上的蚂蚁。
“时间快到了,咱们走吧”数着点,时间变得特别慢,一分钟都难熬。
“好,咱们走吧。”
路泽也不想让这位多灾多难的导演再受折磨,爽快地点点头,出发吧。
依旧是临近红毯结束,不过闭幕式少了那些蹭红毯的明星,到这里才更像是一个电影人的聚会。伴随着同样是热情的欢呼和闪光灯,路泽和剧组一起低调登场。
他往那边的粉丝区挥了挥手。
一群人都热情回以更多的欢呼。
现在来现场应援的粉丝丝毫没有减少,本来路泽还以为自己慢慢转型,掉粉是必然,看来这点在国外不起用。而与以往不同的是,周围其他围观影评人媒体和其他举着别人横幅的粉丝也跟着欢呼。这让米国人米歇尔威廉姆斯颇有些嫉妒,路泽在欧洲的人气。
不过路泽是真的可以,法国算是他的欧洲基地了,毕竟代言lv。说起来lv今年帮忙制作了好多宣传用具,放在街边还被偷了不少,最后只能让人看着。
好吧,不说这些还是来看看红毯。
这次闭幕红毯,米歇尔没有停留很久。
不知道是旁边震耳欲聋的“路泽!”,还是因为开幕式她只能在边角处露脸的尴尬,总之剧组这次进行的还比较快。
而且穿的就比较简单,很传统的黑白混色短裙,不过这件衣服要是换在一个纤细年轻的亚洲女性身上还算不错,放在她身上略显不搭。
“路泽!”
“路泽!!”
“肯尼斯!!!”
一浪更比一浪高,整齐的为路泽呼唤的声音里,忽然出现了导演的名字。
路泽就眼看着本来也是正常前进的肯尼斯脚下突然一顿,然后好像很艰难地转过头看向那个方向,整个剧组的人也开始转向那个方向,甚至观众席也是。
一下子那个黄头发胖胖的卷毛男子就成为了目光中心,现场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后又陷入一种莫名其妙的安静,就像高中晚自习突然一下安静下来那种。
“啪,啪,啪!”
然后还没等人家尴尬,路泽就笑了起来,然后给那个观众鼓了鼓掌。这一波路泽的鼓励像是激发了什么,周围的人也开始跟着喊叫起导演的名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声,越来越整齐。然后等到十多秒过去,现场已经全是另一个名字的呼喊。
“肯尼斯!”
“肯尼斯!”
“肯尼斯!”
肯尼斯先是略显僵硬的挥了挥手,周围的摄像头也开始往他身上聚焦,然后他就觉得自己想停下来,自己得停下来。路泽帮他坚定了这个感觉,大家就都停下来鼓掌,因为他值得。
本来红毯不长,路泽于是第一次带着一群人当了个“毯霸”,任性地在红毯上停留了一分多钟。直到下一个剧组临近,才带着在场上快失态的导演离开。
然后肯尼斯就拥抱了他。
“谢谢你,路泽,谢谢你成就了这部电影。”他深知这种电影,如果没有路泽这种级别的明星加入,很可能就是被默默淹没在大海里,不可能会有如此多的关注——马特达蒙后来很清楚地说,他最后还是不打算出演的,长城档期肯定会撞上。
“哪有,电影都是相互成就。”
路泽很明白他的感受,也或许是因为这个样子,丹尼斯的情绪终于恢复平静。
两人拥抱的照片很快被一堆媒体拍下,不过这个事情也没太过戏剧化,很快两人就进场。
又是刚坐定,就开始了。
主持人洛朗拉菲特登场主持,毫无疑问说的法语,这种场合路泽又不可能带翻译坐在前排。好在电影节是一个国际化的电影节,所以路泽耳塞里很贴心的是电影节官方提供的中文翻译。
现场估计用这个翻译的,也就不到一个手的数。开幕式前,布鲁诺曾经得意封表示,中文的同声翻译是专门给他准备的。他没有表现什么异常,这种事情说出去对他也没有什么好处。
之后讲了一些法国电影的事情,威廉达福出来了,带着一个女颁奖人说了一堆客气话,什么影片都很优秀,所以希望无论发给谁,大家都不要打起来。
额,本来应该是个笑话,希望大家不要打起来,但她说出来并不好笑。
而很快,很多人也确实笑不出来了。
第四百九十九章 争议之夜
第一个奖项是金摄影机大奖,也就是处女作奖。
获奖词里其实就已经提到了名字,所以这是来自乌达本亚米纳的《女神们》。几位盛装出席的导演和女演员上台领取了第一个奖项,各种情绪激动。她第一句话其实还说的就蛮像以前路泽刚拍电影时候的心态的
“我从第一天开始,就不停地对我的制片人说,戛纳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走进来的时候,我还对他说我不在乎戛纳,我也不是为戛纳拍的电影的。但是我还是很高兴能来到这里,因为这是属于我们的盛会。”
“戛纳属于我们。”
掌声,路泽也鼓掌了,这些电影节或许会掺杂一些其他元素,但是最需要的无疑就是像乌达本亚米纳这样的充满对电影热情的导演。不过接下来说的,或许官方很高兴,路泽就觉得e不太感冒。
“我们做到了,我们在几千人面前做到了!”
“而且颁奖的是一位女性,这太棒了!”
“世界需要改变,应该由女性,越来越多的女性担任决策者的席位。即便是今天的各个评委会,也都是清一色的男性成员,所以我们女性应该站出来!”
现场女性欢呼鼓舞,女权似乎已经日渐成为电影节上一项必不可少的东西。他对这种事情,有时候会觉得很多时候女权已经被有心人利用了,但正确的诉求肯定是要有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