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你记住,你是一万将士的指挥官,是他们的支柱,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你的主要职责,是指挥一万将士作战,没有必要时刻冲锋在最前沿。”
“刘宁,我再说一遍,我和文儒在永宁城等着你大胜而来。”
刘宁看着吴宗睿,眼角有些湿润,他单膝跪地,再次给吴宗睿行军礼。
“大人的吩咐,属下牢记在心,属下一定会打败后金鞑子,率领大军前往永宁城,与大人和廖将军会师。。。”
等到刘宁站起身来,廖文儒走上前,用力的拥抱了刘宁。
“兄弟,多保重,大人和我在永宁城等着你。。。”
。。。
战船启动,岸上曾永忠等人的身影,很快就看不见了。
一号福船很平稳,其庞大的体型,能够在大海之中平稳的航行。
一号福船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二号福船和三号福船。
此番作战,水师并非是主力,基本不会参与作战,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运送物资和人口,吴宗睿早就下达了命令,每每攻陷一座城池,必定将城池之中可以带走的物资和人口,全数带走,而水师就是负责将这些物资和人口,运
第三百零二章 声东击西(1)
“禀报将军,明军包围了城池,大约有三千人。。。”
“你说什么,胡说,明军哪里有胆量包围城池,再去探查,要是敢胡乱禀报,小心老子宰了你。。。”
金砺盯着大眼睛,看着跪在面前的军士,一脸的震惊。
金砺是汉军总兵,负责驻守复州城,防卫皮岛和旅顺驻扎的明军,他是明朝的武进士,早年驻守辽东,崇祯二年归顺了后金,后来被派驻复州。
斥候的禀报,让金砺大为吃惊,崇祯五年底,他开始驻守复州,而且参与了对皮岛驻扎明军的作战,彻底剿灭了驻守皮岛的明军,明军皮岛总兵黄龙自杀,自那以后,复州一带几乎就没有见到过任何的明军军士。
去年七贝勒阿巴泰率领大军征伐旅顺岛和金州,曾经在复州驻扎,那一次阿巴泰作战失败,金砺私下里告知阿巴泰,不可过于信任刚刚归顺的尚可喜,而且刚刚归顺的明军军士,也不值得信任。
阿巴泰离开复州,回到盛京去的时候,留下了五百归顺的明军军士,归于金砺指挥。
皮岛明军被剿灭之前,复州驻扎有满八旗的军士,指挥整个复州防御的事宜,也是满八旗的牛录额真,当皮岛明军的威胁消除之后,驻守复州的满八旗军士,被调回了盖州驻扎,防御复州的任务,全部由金砺率领的三千汉军军士负责。
近一年多时间以来,复州一带一直很平静,没有任何的战事,皇太极率领八旗军远征漠南蒙古的时候,金砺接到了皇太极的敕令,务必提高警惕,关注皮岛、旅顺岛和金州等地驻扎的明军,不过金砺没有特别在意,在他看来,明军过于的孱弱,毛文龙死了之后,已经没有其他明军可以袭击复州等地了。
突然听到斥候禀报,说明军包围了复州城池,而且有五千人左右,金砺肯定是不相信的,更是恼羞成怒,如果情报真实,他这个汉军总兵,有着巨大的失职。
还是一年多时间太安逸了,以至于丧失了必要的警惕性。
不过金砺真的有些不敢相信,明军怎么可能突然包围复州城池,距离复州不远的南汛口、北汛口以及红嘴堡等地,都安排了少量军士警戒值守,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些军士肯定要回到复州禀报的。
再次看向地上跪着的斥候,金砺的眼睛里面差点喷出了火焰,他抬起脚,狠狠的踹了一下跪在面前的军士,大踏步的朝着外面走去。
。。。
走上城墙,金砺的脸色发生了巨变。
不远处能够看见旌旗林立,金砺拿起单筒望远镜,看向远方的时候,身体微微颤抖了。
果然是明军,从天而降的明军。
一股寒意袭来,这些明军,肯定是驻扎在皮岛、旅顺岛和金州的明军,他们想要攻打复州城池,海上行船也需要不短的时间,而且他们一定需要经过南汛口和北汛口等地,为什么自己一点都不知道,难道说部署在这些地方的军士,全部被明军斩杀了吗。
放下单筒望远镜之后,金砺红着眼,对着身边的副将开口了。
“命令所有的军士,做好准备,一千军士跟随我出城,斩杀明军,两千军士固守。。。”
“将军,还是多多侦查一番,弄清楚情况之后再行出击吧。”
金砺扭头瞪着副将,满脸的阴霾。
“怎么,害怕了,明军有什么可怕的,不要看他们做出气势汹汹的样子,都是银样镴枪头,刚刚斥候禀报有五千明军,我就彻底打败他们,你率领其余军士,固守城池,不可出击。。。”
金砺根本不理睬副将的建议,他一定要打败城外的明军,那样才能够弥补疏忽的过失。
汉军的前身也是明军军士,但归顺了后金,的确发生了变化,战斗力要强悍不少,至少金砺是这样认为,要不然也不会率领一千汉军军士,迎战三千的明军军士。
中军帐,吴宗睿脸色颇为严肃,看着沙盘,思索不短的时间了。
从蓬莱水城出发之后,一路上都颇为顺利,特别是廖文儒亲自率领的斥候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南汛口、北汛口以及红嘴堡等地,斩杀了驻守在这些地方的汉军军士,丝毫没有泄露情报,让大军顺利抵达复州,且包围了复州城池。
在吴宗睿的印象里面,南汛口、北汛口以及红嘴堡等地,应该是人口颇多的,不过实际的情况,让他大为震惊,城堡以外的地方,几乎看不见什么人,也看不见任何的房屋,残存的都是一些断壁残垣。
这让吴宗睿想起后金鞑子以往惯常的屠城战术,后金鞑子不仅仅是在攻城拔寨之后屠城,大军沿途开进的时候,也是杀光、抢光和烧光的三光举措,应该说,复州和永宁等地,就是遭遇到了这样的对待,而且从牛犇以及乔明俊获知的情报来看,后金鞑子劫掠的汉人,悉数成为了奴隶,他们被集中到后金权贵所在的城池周遭,为后金权贵做牛做马,生不如死。
复州和永宁等地的汉人,曾经大规模的逃亡,或者到皮岛,或者到旅顺岛,或者到登州,就是不愿意留在这里,他们无法承受后金鞑子的欺压。
登莱之地就有大量的辽东汉人,一部分来自于复州和永宁等地。
只是复州城池的周遭太过于荒凉,这是吴宗睿没有想到的。
&n
第三百零三章 声东击西(2)
复州城门打开的时候,马背上的罗典召,举起了手中的钢刀。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驻守复州城池的汉军,发现城池被包围,一定会出城迎战。
复州南门外有近一里地的空旷地带,惨烈的厮杀将要在这里展开。
罗典召的脸色微微发白,右手紧紧捏住钢刀的刀柄,指关节都发白了,这一战的重要性,他很清楚,务必要彻底打败甚至是剿灭出城迎战的汉军,取得开门红。
这一战,对于鼓舞士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火炮暂时不会派上用场,用吴宗睿的话来说,火炮是留给后金鞑子的,或者是用来攻打城池的,汉军还没有资格享受。
隆隆的马蹄声响起来,城门甬道,奔涌出来战马。
城墙之上,全力戒备的汉军军士,手持弓箭,注视着下方的一切。
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出城的一千汉军,列队完毕,清一色的骑兵。
罗典召眯起了眼睛,这些汉军军士,以前悉数是大明朝廷的军士,归顺后金之后,得到了粮草和战马的补给,表现出来的气势完全不一样了。
“咚、咚、咚。。。”
鼓声响起,汉军军士踩着鼓声的节奏,开始了冲锋。
一股黑色的旋风扑面而来,罗典召神色瞬间平静下来,举高了手中的赶到,身边的传令兵,随即举起了手中的蓝色旗帜。
“唰、唰、唰。。。”
一轮箭雨,呼啸着向前,扑向了冲锋而来的汉军军士。
汉军军士的无畏和傲慢,出乎了罗典召的预料,就这样大咧咧的出城,大咧咧的开始了冲锋,甚至没有想到使用弓箭,难不成他们真的以为自己的身体是铁打的吗。
惨叫声被淹没在马蹄声中,一轮箭雨过去,一些汉军军士跌落马背,有的被后面冲上来的战马踢中,瞬间没有了挣扎,有的则是滚落到一边,痛苦的呻吟。
“唰、唰、唰。。。”
第二轮和第三轮的箭雨扑面而来,瞬间迟滞了汉军的冲锋,面对密集的弓箭,他们只能够采取闪躲与放缓冲锋的办法,尽力的避开。
罗典召的钢刀在举起,身边的传令兵,举起了红色的旗帜。
“咚、咚、咚。。。”
鼓声再次响起,罗典召一马当先,冲向了不远处的汉军,在他的左右和身后,一股红色的洪流,犹如利剑,扑向了前方。
。。。
惨叫声、刀剑撞击的声音、战马的悲鸣声音,不断的传来。
金砺的眼神有些模糊了,他惊恐的发现,身边的军士接二连三的倒下,而明军军士的冲锋和厮杀,还在持续。
明军军士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厉害了,他们不是缺乏骑兵吗,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战马。
金砺有些后悔了,他很想命令军士撤离,回到城池之中固守,等待明军军士进攻城池,他甚至想到了副将的提醒,难道自己真的轻率了吗,人家明军军士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包围复州城池,其战斗力肯定不一般。
以一千汉军军士,迎战三千明军军士,如果不能够在战斗刚开始的时候压制住明军,陷入到对峙和厮杀中,那是必败无疑的。
金砺举起了手中的长枪,刺中一名冲过来的明军军士,对方的鲜血喷溅在他的脸上。
用手抹去脸上的血渍,金砺大叫一声,跃马冲向了战团。
。。。
罗典召早就注意到了金砺,这个归顺后金鞑子的大明武进士,还真的颇为骁勇。
金砺跃马冲向战团的时候,罗典召同样跃马,冲向了金砺。
两柄长枪对撞的时候,喷溅出来了火花,可见两人的力量有多大。
金砺的身体微微一抖,来不及思索,扭转马头,朝着城门的方向退却,罗典召稳住了战马,没有跟随在后面追击。
金砺扭头,看了看身后不远处的罗典召。
罗典召已经再次冲向战团之中。
金砺的眼睛里面,喷出了怒火,刚刚罗典召如果追击的话,金砺就要使出其最为有力的招数:回马枪,将罗典召挑落马下了。
眼睁睁看着罗典召挑落了数名汉军军士,金砺忍不住了,拍马怒吼一声,准备再次冲向战团,不过他身边的亲卫,战马横在了前面。
“将军,快撤回城池吧,晚了就来不及了。。。”
金砺身体颤抖了一下,险些跌落马背,本来是鼓足气力准备冲锋厮杀的,突然被挡住了,一身的气力只能发泄到胯下的战马身上,战马微微的趔趄,后退了一两步。
金砺没有发怒,看了看身边的亲卫,看了看前方的战场。
汉军军士已经在苦苦的支撑,陷入到被围困的境地,如果这样的状态继续持续下去,除非是城内的汉军军士冲出来驰援,否则被围困的汉军军士,唯一的结局就是全军覆没。
城内的汉军军士是绝对不能冲出来驰援的,这一点金砺是清醒的。
明军军士绝对不止三千人,肯定还有更多的明军军士埋伏在不远处,如果城内驻扎的汉军军士全部都冲出来,马上就会被更多的明军军士包围,到了那个时候,明军轻而易举的拿下了复州城池。
明军主要的作战目的,就是拿下复州城池。
&
第三百零四章 声东击西(3)
“禀报大人,此战斩杀汉军三百七十五人,生擒六十八人,缴获战马三百八十五匹,我方阵亡四十七人,重伤十二人,轻伤尚未完全统计上来。。。”
罗典召的脸上带着笑容和兴奋,以不足六十人伤亡的代价,斩杀和生擒汉军四百四十三人,比例几乎接近八比一了,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完胜。
此战已经极大的鼓舞了士气,达到了目的。
吴宗睿看着兴奋的罗典召,缓缓开口。
“罗典召,还想说什么,尽管说就是了。”
罗典召楞了一下,看了看吴宗睿身边的廖文儒和罗典勇等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
“大人,属下觉得,刚刚的战斗,我们如果能够乘胜追击,肯定能够一举拿下复州城池,汉军狂妄,以为我军没有什么战斗力,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城墙上面守卫的汉军军士人数不是很多,不会给我军造成太大的困扰。。。”
吴宗睿微微点头,扭头看了看身边的廖文儒和罗典勇等人,应该说,廖文儒和罗典勇等人,都是这样的认为。
罗典召的进步也是明显的,作战过程中,能够发现对方存在的弱点,能够把控局势,充分利用对方的弱点,这对于其今后指挥作战,有着莫大的好处。
吴宗睿当然愿意看见这样的情形。
“罗典召,你的分析很不错,今后指挥作战,就要从这些细节处出发,抓住对方的弱点,果断的下达命令。”
说到这里,吴宗睿走到了沙盘的前面。
廖文儒等人,也跟随来到沙盘的前面。
“你们应该还记得大凌河之战吧。”
所有人都点头,大凌河城之战,吴宗睿曾经详细分析,阐述朝廷大军为什么会失败,而且点名了皇太极所采用的战术。
“大凌河城之战,皇太极采用了围城打援的战术,其目的不仅仅是拿下大凌河城,还要最大限度的削弱朝廷在辽东的实力,朝廷大军前几次小规模的驰援,都以失败告终,尔后,监军道张春,率领四万朝廷大军驰援大凌河城,这些军士,绝大部分都是辽东边军,是朝廷大军的精锐,要知道我朝廷大军,战斗力最为强悍的也就是辽东边军了。”
“一直到这个时候,朝廷都没有察觉到皇太极围城打援的战术,皇太极没有强攻大凌河城,而是直接围困,重点打增援的部队,朝廷大军数次驰援,居然没有能够探查到皇太极的意图,更是没有发现皇太极也拥有了红夷大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