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拿下了和州与滁州的州城,对于流寇来说,同样是巨大的鼓励和振奋。

    任谁都不会想到,高迎祥等人的目标是庐州府城。

    吴宗睿甚至预计,如果和州州城与滁州州城被流寇攻陷,范景文甚至可能抽调庐州的军士前来护卫南京,而吕维祺这样的决定,新任漕运总督刘荣嗣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届时,庐州府城的守卫,一定颇为空虚,更加易于攻打。

    这就是高迎祥厉害的地方。

    吴宗睿自忖,他都想不到这一点。

    难怪明末的农民起义军,能够彻底推翻大明王朝。

    有些史料分析,是因为农民起义军的运气太好,因为每次流寇遭遇到朝廷大规模进攻的时候,流寇都会在辽东或者关内作乱,这也算是原因之一,但绝不是主要的原因。

    吴宗睿觉得,农民起义军之所以能够壮大起来,最终推翻大明王朝,还是因为农民起义军的首领不断的成长,有着足够的睿智,在他们的领导之下,农民起义军所向披靡,反观朝廷大军,士气低迷,杰出的将领一个接着一个的陨落,加之内讧,不失败才怪了。

    廖文儒、刘宁和乔明俊等人没有开口说话,默默看着地图。

    在他们的印象之中,吴宗睿还从来没有如此的表扬过哪一个朝中的文官和武将,想不到第一个获取到吴宗睿表扬的,居然是流寇的首领高迎祥。

    廖文儒等人,对于吴宗睿有着盲目的崇拜,将吴宗睿形容为世上的第一人,他们绝不会反对,而且举双手赞成。

    “好了,高迎祥的筹谋很不错,既然他和李自成准备领兵进攻滁州,那我们就在滁州好好的会一会他们,这样也不错,我曾经是滁州的知州,想不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再次回到滁州去,我们的态度依旧明确,不管流寇有几路大军,我们单独进攻其中一路,其余的两路不去管他,我们的目标就是高迎祥。。。”

    众人依旧没有说话。

    “从明日开始,大军朝着滁州的方向行军,昼伏夜行,秘密行军,决不能暴露踪迹,决不能让流寇有丝毫的察觉,也不能让沿途的衙门察觉,大军分为前军和中军,前军两万人,由廖文儒负责指挥,中军三万人,由刘宁负责指挥,我跟随前军行军,前军和中军十五日之内,务必抵达滁州。”

    “此番作战,若是泄密,让流寇察觉,则我们所有的计划付诸东流,保密在第一位,廖文儒,刘宁,非常时刻,你们可采取一切的措施,南直隶各地,官道颇为热闹,商贾、百姓络绎不绝,好在正月的时候,流寇攻陷了凤阳府城,这一带略微的萧条了一些,但朝廷各路大军在这一带布防颇为严密,所以我们需要绕过凤阳府城,取道临淮,进入到滁州。”

    。。。

    吴宗睿说的很严肃,廖文儒等人也听得很仔细,所谓的采取一切措施,就是说在行军的路上,如果遇见了大规模的队伍,可以随时的扣押,跟随大军行进,如果遇见了可能泄露消息之人,则可以无情的斩杀。

    不到非常时刻,没有谁愿意采取这等的手段。

    吴宗睿说完,廖文儒开口了。

    “大哥,如果遇见了南京京营的军士。。。”

    “我说过了,非常时期,可以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

    周遭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一次异常艰难的行军。

    。。。

    天黑了,前军和中军同时开始了行军。

    廖文儒、乔明俊和吴宗睿骑马并排,马蹄已经包裹了厚厚的布巾,套上了马辔头,保证战马不发出任何的声音。

    “乔明俊,你亲率斥候,前去侦查,流寇进入滁州,有两条路选择,第一条线路是取道临淮进入滁州,第二条线路是取道定远进入滁州,如果流寇取道临淮进入滁州,则会从来安的方向发起对滁州州城的进攻,如果流寇取道定远进入滁州,则会从凤凰山的方向发起对滁州州城的进攻。”

    “你必须侦查清楚,流寇究竟从什么方向进入滁州,且要迅速禀报,以便大军做出安排部署,切记,获取到情报之后,以最快的速度禀报。”

    “我预测,流寇很有可能选择从定远的方向进入滁州,经过凤凰山发起对滁州州城的进攻,这条线路距离近一些,更加的隐蔽和突然,如果流寇选择从来安进入滁州,则和我大军行军的路线一致,他们需要快速拿下来安县城,否则消息很有可能泄露,导致他们进攻州城出现困难。”

    “高迎祥的确聪明,滁州州城与和州州城,防御力量薄弱,根本没有办法应对流寇大规模




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与淮安
    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是八月上任的,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上任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流寇再次进入了南直隶。

    正是因为流寇攻陷了中都凤阳府城,前任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被皇上罢免,身为南京督查院右都御史的范景文,得以出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这是皇上和朝廷对范景文的信任。

    接到了中都留守司的奏报,范景文楞了好一会,流寇前段时间还在拼命的攻打西安府城以及洛阳府城,这才多长的时间,怎么再次进入南直隶了,难道说流寇准备再次攻打凤阳府城吗。

    范景文否决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凤阳府城正月被流寇攻陷,惨遭损毁,迄今都还没有复原,城内的皇陵楼殿被焚烧,兴龙寺被付之一炬,钱财粮食被掠夺一空,大量的官吏被杀,所有的商贾遭遇到抢劫,流寇若是再次进攻,没有太大的意义,何况凤阳府城被攻陷之后,南京兵部以及漕运总督府,已经调遣了大量的军士,驻守凤阳府城。

    凤阳留守司的奏报还是很详细的,甚至连流寇兵分三路都侦查到了,留守司的奏报里面还提到了,新任的东南五省总督,率领的登莱新军,正在宿迁一带。

    江北四府三州,其主要的防御任务归属漕运总督府,南京兵部可以插手,也可以不插手,毕竟各自有分工,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皇上与朝廷的意思很明确,南直隶调兵遣将的事宜,主要由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负责,新任漕运总督刘荣嗣主要是协助范景文,换句话说,范景文甚至可以直接调动漕运兵丁。

    新任的东南五省总督吴宗睿,也可以管辖江北四府三州的军务,不过一般情况之下,任何新任的东南五省总督,都不会直接插手江北四府三州的军务,一方面是因为中都凤阳府城正月被流寇攻陷,惨遭屠戮,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南直隶的地位特殊。

    至少范景文是如此认为的。

    吴宗睿率领的登莱新军,抵达了宿迁,并未给南京兵部以及漕运总督府任何的信函,应该就印证了这一点。

    范景文对新任的东南五省总督吴宗睿还是有些好奇的。

    南京的吏部存有吴宗睿的卷宗,范景文专门看过,吴宗睿不过是崇祯二年的二甲进士,不管是资历还是年龄,都不足一提,按照道理说,这样的资历和年龄,能够成为正五品的六部郎中,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可吴宗睿却领兵部尚书衔、敕封督查院右副都御史,兼任东南五省总督、登莱巡抚,这已经算是大明王朝第一人了。

    范景文有一个雅号,被成为“不二公”,也就是不受委托、不受馈赠的意思,朝中人人皆知,谁都知道范景文清廉,且做事情的能力不一般。

    范景文出任南京兵部尚书,是在异常特殊的情况之下,因为中都凤阳府城被流寇攻陷,前任的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被皇上罢免,前任的漕运总督杨一鹏被弃市,整个的南直隶都是人心惶惶,范景文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稳定南直隶的局面,另外就是要加强南直隶各地的防卫,让南直隶不再遭受到流寇的荼毒。

    流寇再次进入南直隶,不得不引起范景文的高度重视。

    墙上挂着南直隶的详细地图,范景文转身看向了地图,从凤阳留守司禀报的情况来看,一路流寇已经攻占了霍丘和颍川等城池,其余两路流寇分兵行军,其具体的目标是什么,尚不是特别的清楚。

    “正月,流寇攻陷了中都凤阳府城,十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他们再次进入了南直隶,究竟是什么目的,他们兵分三路,究竟是因为无法攻克西安府城和洛阳府城,无奈之下进入南直隶,还是有意来到南直隶,准备攻打其他的城池。。。”

    范景文看着地图,喃喃自语,一时间无法做出决断。

    “大人,漕运总督府的奏报。。。”

    范景文猛地转身,大踏步走过去,拿起了漕运总督府的奏报文书。

    看着看着,范景文走到了地图的前面。

    “三路流寇,一路进攻霍丘和寿州等城池,一路朝着和州的方向而去,一路朝着滁州的方向而去,看样子他们是不可能攻打凤阳府城了。。。”

    看着地图上面的滁州与和州,范景文忽然脸色大变。

    “难、难道流寇准备进攻南京府城吗,他、他们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范景文揉了揉眼睛,再一次仔细看着地图,滁州州城与和州州城,距离南京城都不是很远,流寇若是拿下了滁州州城与和州州城,两路进军南京府城,很有可能,至于说还有一路流寇,则可以做策应,迎战各路前来驰援南京府城的朝廷大军。

    如果说一年前,范景文绝不会有这等猜测与想法,他认为流寇不过是乌合之众,没有什么战斗力,绝不敢攻打坚固的城池,可现在不一样了。

    流寇不仅攻陷了中都凤阳府城,还两次围攻西安府城,一次进攻洛阳府城,这说明流寇战斗力增强了,更加的丧心病狂了。

    仅仅半个时辰,范景文印证了自身的判断,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流寇真的攻打南京府城,怕是会引发巨大的轰动。

    南京兵部左侍郎进入了屋内。

    范景文看着兵部左侍郎,神色严肃的开口了。

    “以南京兵部的名义,给漕运总督府发函,要求其抽调五千漕运兵丁,昼夜兼程赶赴南京府城,与南京京营军士共



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关注
    朱由检已经成为惊弓之鸟。

    流寇再次进入南直隶,让朱由检寝食难安,中都凤阳府城被攻陷的悲剧,再一次回旋在脑海,那是他万万不愿意再想、又找不到发泄出口的心病。

    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的奏折抵达京城,看过奏折之后,朱由检脸色苍白,说不出话来。

    温体仁和王承恩等人发现了皇上的异常,无奈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上奏的是密折,温体仁没有资格看,王承恩同样没有资格看,他们不知道范景文的密折里面,究竟说了什么事情。

    京城的情报来源,一直都很迟缓和愚钝,赫赫有名的锦衣卫与东厂,在查探朝中文武大臣和寻常百姓的事情上面不遗余力,可牵涉到流寇与后金鞑子,他们就成为了摆设,不知道任何的情报,也无法刺探到任何的情报。

    朝中的文武大臣,对于锦衣卫和东厂,充满了憎恶和抵制,但不敢非议,他们很清楚锦衣卫与东厂存在的意义。

    眼看着皇上一直沉默着不开口,温体仁忍不住了。

    “皇上一定要注意龙体,不可过度的操劳啊。。。”

    温体仁刚刚说完,王承恩跟着开口,声音都有些哽咽。

    “皇上,您不可太过于操劳,若是有什么事情,您下旨,温大人和臣愿意拼死效命。。。”

    朱由检有些漠然的看了看两人,一个是他最为信任内阁首辅,一个是他最为相信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看着两人都感觉到陌生。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朱由检将范景文的密折,递给了温体仁,

    温体仁弯腰接过了密折,迅速开始浏览。

    颤抖着身体将密折递给王承恩的时候,温体仁也没有马上开口说话,他同样被密折上面的消息震惊了,一时半会说不出话来。

    王承恩看完了密折,略微的平静一些。

    朱由检注意到了王承恩的神色,盯着王承恩开口了。

    “承恩,你是不是有什么好的办法应对。。。”

    朱由检的声音有些无力,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了,是不是能够做大明王朝的皇帝,辽东有后金鞑子的骚扰,朝廷大军面对后金鞑子节节败退,根本无力抵御,就算是登莱新军在盖州等地战胜了后金鞑子,也算不上什么,谁都知道,那是皇太极率领后金鞑子的主力西征漠南蒙古,且进入关内劫掠,登莱新军不过是抓住了机会,偷袭盖州等地成功。

    辽东面临梦寐般的局面,中原和南直隶也无法得到安宁,流寇的势力越来越大,攻陷中都凤阳府城之后,丝毫没有收敛,连续进攻西安府城和洛阳府城,毫无顾忌,现在居然想着进攻南京府城了。

    南京府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南京府城被流寇攻陷,那朱由检真的要向天下人谢罪了,现如今,南京府城如果遭遇到流寇的进攻,朱由检与朝廷的颜面也是荡然无存。

    王承恩的确没有慌张,不过他也不可能马上有对付流寇的办法。

    “皇上,臣只是觉得,流寇无法攻陷南京,他们不过是做做样子,想要让皇上担忧,想要让朝廷陷入到慌乱之中罢了,故而臣才不是很紧张。。。”

    听见王承恩如此说,朱由检的神色略微的好了一些,他想到和看到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曾几何时,朝廷以招抚流寇为主,打的流寇几乎无处躲藏,这才多长的时间,流寇如此的嚣张,让他和朝廷的颜面置于何处,至于说流寇是不是能够攻陷南京府城,他还真的没有想过。

    王承恩的话语,让温体仁有些懊恼,他怎么没有想到如此说。

    所以王承恩刚刚说完,温体仁跟着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王公公说的是,新任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大人,文武双全,指挥作战有方,流寇若是进攻南京府城,必定遭遇到范大人和朝廷大军的迎头痛击,范大人已经有所准备,一定会抓住机会,狠狠的打击流寇,建功立业。。。”

    温体仁的话语,让朱由检的脸上略微的恢复了血色。

    到了这个时候,面子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只要能够狠狠的打击流寇,朱由检就非常的满足了。

    “好了,朕知道了,朕有些累了,想要歇息一下。。。”

    温体仁和王承恩都离开了,他们第一次听见皇上说累的话语,这不是身体累,而是心累,这时候,做好不要留在偏殿,让皇上独自安静一下。

    。。。

    “温大人,您说流寇真的敢进攻南京府城吗。”

    “王公公,范大人不大可能随便给皇上写密折吧,虽然范大人没有肯定流寇会进攻南京府城,可是流寇进攻和州与滁州,其目的应该是针对南京的,最近几个月,流寇已经攻打了西安府城,洛阳府城,接下来他们攻打南京府城,也是可能的。”

    “温大人说的是,咱家没有想到这些,只是咱家觉得,流寇不可能攻陷南京府城。”

    “王公公说的是,我也是这么看的。”

    王承恩微微摇摇头。
1...129130131132133...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