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李岩楞了一下,顿时泄气了,数十万军士围攻开封府城近两个月,没有任何的效果,他还能够怎么办。
张东涛说完这些话,陷入沉思之中,仿佛是在做某个重大的决定。
这一次,沉默的时间有些长。
近五分钟过去,张东涛再次抬头,看着站在旁边低着头的李岩。
“怎么,李大将军,没有信心
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决定
辽东,锦州,蓟辽督师府。
天色阴沉沉的,一阵又一阵的北风,让锦州的气温急剧的下降,南方还是初冬的季节,辽东已经下过两场大雪,不少地方被冰冻起来,除开诸多的城池之中能够看见熙熙攘攘的人群,城外的官道上几乎看不见人了。
廖文儒来到厢房的时候,脸色是阴沉的,跟随在他身后的乔明俊,脸色也不是很好。
吴宗睿和曾永忠刚刚从山东回来,两人本不想前来禀报事宜,可情报司侦查到的情报,以及张东涛的密函,让两人不敢耽误时间,急匆匆前来禀报。
吴宗睿和曾永忠离开辽东前往山东的这段时间,辽东所有的事宜,都是廖文儒负责,辽东巡抚史可法协助,他们之间的分工很明确,牵涉到登莱新军的事宜,由廖文儒作出决定,牵涉到民生方面的事宜,由史可法做出决定。
地龙里面冒出的阵阵热气,让厢房里面异常的暖和。
吴宗睿和曾永忠的脸上都带着笑容,此次山东之行很顺利,解决了官吏缺乏的问题,吴宗睿就放心很多了,至于说民生方面的事宜,需要慢慢来,不可能一蹴而就。
看见走进来的廖文儒和乔明俊的神色都不是很好,吴宗睿开口了。
“文儒,乔明俊,怎么了,遇见什么天大的事情了。”
吴宗睿的提醒,让廖文儒的脸色微红,要知道吴宗睿多次告诫他,越是遭遇到大事情,越是要心平气和,那样才能够做出相对理性和准确的判断。
“大人,张东涛写来了信函,李自成和罗汝才准备掘开黄河,水淹开封府城,张东涛和李岩竭力阻止,不过李自成并未完全放弃,他给了张东涛和李岩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一个月之内张东涛和李岩不能攻陷开封府城,李自成就要掘开黄河了。。。”
“大人,商贾带来后金的情报,皇太极准许旗主从蒙八旗和汉八旗之中抽调了大量的军士,补充到满八旗之中,同时,皇太极还从蒙古部落抽调了近两万的军士,补充到蒙八旗之中,据估计,后金的八旗军总兵力,已经超过四十万人,其中满八旗超过十五万人。。。”
“南直隶徐州方面也传来消息,南京兵部尚书张国维大人,以及漕运总督丁启睿大人,将防御的兵力主要部署在淮安以及凤阳一带,没有驰援徐州,也没有围剿张献忠部,徐州已经守不住了,很有可能被张献忠攻陷。。。”
吴宗睿点点头。
“文儒,乔明俊,难怪你们担心,看样子情报司获取的消息,对于我登莱新军都是不利的消息,不过我还是那句话,就算是黑云压城,也不必惊慌失措,总是有办法解决的。”
吴宗睿说完,曾永忠跟着开口了。
“大人,这些消息,对于我登莱新军的确不利,我登莱新军准备南下围攻张献忠部,可后金却大规模的增兵,难不成是觊觎辽河以西,准备对我登莱新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还有李自成和罗汝才部,居然想着掘开黄河水淹开封府城,如此以来,开封府城岂不成为了废墟。”
曾永忠说完,廖文儒跟着开口。
“大人,属下觉得先生的担忧有道理,属下担心我登莱新军陷入到两线作战的境地,一方面要在辽东抵御后金八旗军的进攻,一方面需要进击张献忠部。。。”
吴宗睿挥挥手,看着众人开口了。
“大变的时刻即将来临,我登莱新军不可能面对很好的局面,外界的局势越是复杂,越是考虑我登莱新军的意志和能力,你们不用过于担心,总是能够找到办法应对的。”
其实这个时候,吴宗睿的脑子也在高速的运转,他已经做出决定,登莱新军下一步的主要任务,就是彻底剿灭张献忠部,其势力趁机进入南直隶,开始朝着南方扩展,中原大乱是吴宗睿的机会,让他能够从容不迫的部署,最终掌控中原,可南方不一样了,大明最为富庶的地方在南方,南方也没有出现什么大乱的局面,历史上大清国掌控南方,耗费了不少的气力,而且出现了“扬州十日”这样的惨剧,吴宗睿可不想大开杀戒,他会尽量的渗透到南方去,尽可能的实现和平掌控。
不过皇太极突然扩充兵力,让吴宗睿有些疑惑了。
根据他掌握的历史,尽管后金的八旗军异常的骁勇,但后金的经济基础太过于薄弱,根本无力与大明王朝抗衡,若不是李自成造反,后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入主中原,崇祯十四年的松山大捷之后,皇太极没有趁机入主中原,而是选择与大明王朝和谈,就是因为经济基础太过于薄弱,长时间大规模的征伐,让后金的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所以吴宗睿采取的办法,首先是进一步削弱后金的经济基础,在几乎完全掌控后金经济命脉的基础之上,才会正式发起对后金八旗军的全面进攻,再说了,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皇太极在崇祯十六年暴病身亡,没有指定继承人,险些导致后金陷入到内乱的局面。
偏偏在崇祯十五年快要结束的时候,皇太极突然开始扩充兵力。
难道说历史的轨迹,已经随着他吴宗睿的穿越,彻底开始变化了吗。
&
第七百一十二章 残存的希望
洪承畴被隔绝在开封府城,已经有两个月时间了。
洪承畴率领军士进入开封府城的时候,留在城内的官吏少得可怜,朱仙镇之战的大败,让这些官员察觉到了危机,他们不会留在开封府城送死,纷纷选择撤离,不过河南巡抚高名衡,还是坚持固守,与洪承畴一道固守开封府城。
洪承畴留在了开封府城,不会选择离开,他很清楚,如果放弃开封府城,不管到什么地方,都会遭遇到皇上和朝廷的严惩,朱仙镇之战的大败,已经让他失去了在朝中立足的机会,心有不甘的洪承畴,一直败退到开封府城,都不是很明白,自己究竟败在什么地方了。
严酷的状况,让洪承畴没有多少思考的时间,流寇很快包围了开封府城,从城墙上面往外看去,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流寇军士,整个的开封府城被围的水泄不通,也就是从流寇军士包围开封府城的那一天起,残酷的厮杀就开始了。
这一次,洪承畴表现出来少有的强悍,他不仅是开封府城最高军事长官,也是战斗的直接参与者,每当流寇开始攻打城池,他就会亲自到城墙上面去指挥,在他的亲自指挥下,开封府城固若金汤,军士屡次打退流寇的进攻。
洪承畴所做的决定,得到了河南巡抚高名衡无条件的支持,高名衡很清楚,洪承畴“西北王”这个名号绝非浪得虚名。
一个多月时间过去,因为作战的屡次胜利,洪承畴在开封府城的威望达到了顶点,得到了城内官吏、百姓和军士的一致拥戴。
不过,令洪承畴忧心的事情,也逐渐出现,那就是城内的粮草明显不足了。
朱仙镇之战的大败,让洪承畴损失了不少的粮草,这些粮草都被流寇获得,尽管洪承畴在开封府城储存了一部分的粮食,但他从未想过长时间固守开封府城,所以也不可能在开封府城储存大量的粮食。
一般来说,固守城池到一定的程度,大军可以在城内征集粮草,也就是说,军士可以进入百姓的家中去搜集粮草,开封府城号称有百万户居民,所谓开封佳丽甲中州,可能这等的说法有些夸张,但几十万户居民还是绰绰有余的。
如果洪承畴下达征集粮草的命令,军士肯定能够在城内募集到大量的粮草。
但洪承畴一时半会不会下达征集粮草的命令,因为河南巡抚高名衡不同意。
巡抚衙门,厢房。
看见洪承畴进来,高名衡起身抱拳行礼。
尽管洪承畴已经被免去五省总督之职,但其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的职衔尚在,名义上还是高名衡的上级,再说了,守卫开封府城两个月的时间,洪承畴展现出来不一般的能力,让高名衡很是佩服,所以在洪承畴的面前,高名衡还是表现出来足够的尊重。
眼看着高名衡站起身来行礼,洪承畴连忙也抱拳了。
“高大人,流寇围困开封府城两月有余,我担心城内的存粮不够,看来你我要想办法筹集到一些粮草,如此才能够安心的抵御流寇啊。”
说话的时候,洪承畴脸上带着愁容,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城内没有了粮草,不管如何强悍的军士,都无法作战,到了那个时候,神仙也守不住开封府城了。
高名衡的脸上,倒是没有特别焦急的神情,看上去还有些风轻云淡。
洪承畴当然注意到了高名衡的神情,两天之前,他曾经与高名衡商议,是不是在开封府城募集粮草,供抵御流寇的军士使用,但高名衡没有同意,认为大军尚有一部分的粮草,不用过早的在城内募集粮草。
感觉的奇怪的洪承畴,忍不住再次的开口了。
“高大人,你是不是有办法募集到粮草啊。”
高名衡略微的沉吟了一下,慢慢开口了。
“洪大人,下官前些日子去拜访了周王殿下,殿下答应拿出来一些钱粮,专门慰劳驻守城池的将士。。。”
洪承畴的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在他看来,大明各地的王爷,都是异常吝啬的,当年洛阳府城被围困的时候,封地在洛阳的福王如果能够拿出来少部分的钱粮,也不至于让洛阳府城那么快就被攻陷了。
“高大人,周王殿下真的愿意拿出来钱粮犒劳军士吗。”
“下官正准备与洪大人一道,前去拜访周王殿下,想来周王殿下已经准备好了钱粮。”
洪承畴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连连点头。
“好,好,高大人,你我这就去拜访周王殿下,只要周王殿下愿意拿出来钱粮,不管做什么事情我都愿意。”
。。。
周王朱恭枵的府邸在城南,整个的府邸占地数百亩。
洪承畴与高名衡的轿子在府邸前面落地的时候,周王府的管家已经带着笑脸迎上来了。
“王爷知晓二位大人前来,吩咐小的在这里迎候二位大人。。。”
洪承畴的脸上带着笑容,对着管家抱拳。
“下官感谢周王殿下的厚爱,今日特意与高大人前来拜访,还希望不要叨扰了王爷殿下。”
洪承畴与高名衡跟随管家进入了周王府邸。
心情略微放松的洪承畴,注意到了周王府邸的豪华,亭台楼
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里的变化
张东涛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闯王李自成勉强同意了他的提议,暂时不会掘开黄河水淹开封府城,不过李自成的意思非常明确,给予张东涛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一个月时间之内,张东涛不能够攻陷开封府城,那么日后李自成做出什么决定,张东涛不能够干涉。
李自成的这个要求,表面上看非常合理,是对张东涛的信任,换做其他人,压根就没有这等的可能性,其实不然。
张东涛在义军之中的身份地位,仅次于闯王李自成,在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进入义军队伍之前,李自成对张东涛的信任是无与伦比的,大事小事都要和张东涛商议,从某种程度上面来说,张东涛在军事方面的指挥能力,隐隐的超过了李自成。
当然,这是张东涛背后有着强大的支持,他指挥的大大小小的战役,特别是几次关键性的战役,可以说是吴宗睿直接指挥的,张东涛不折不扣执行吴宗睿的决定,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也为自己在义军队伍之中,树立起来不一般的威信。
不过这一切,在李自成有了称霸天下的想法之后,发生了改变。
要知道李自成亲率大军围攻开封府城两个月的时间,没有丝毫的效果,现如今仅仅给张东涛一个月的时间,怎么可能拿下开封府城,就算是张东涛撞大运一个月时间拿下了开封府城,李自成的脸往哪里放。
张东涛早就感觉到了,李自成开始亲近和相信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疏远他张东涛,对于这一切,张东涛倒是无所谓,他的心本来就不在李自成的身上,也没有在义军之中。
李自成给予张东涛的期限,是崇祯十五年的腊月,如果腊月之前不能够攻陷开封府城,那么李自成就会采取掘开黄河水淹开封府城的进攻策略了,而李自成允许张东涛调遣的兵力,是三十万人,也就是说,张东涛能够指挥三十万人进攻开封府城。
冬季黄河的水量不是很大,但足够淹没开封府城了。
接受了命令之后,张东涛暂时没有什么动作,协助他指挥作战的李岩,倒是有些积极,每日里都来请示,提出进攻开封府城的诸多策略。
张东涛在等,密函已经送出去好几天的时间了,按照时间上面的推算,他就要得到回复。
张东涛不会轻举妄动,在这么重大的事情上面,他要听从吴宗睿的号令。
“张副总管,闯王派我来看看,都过去四天时间了,张副总管还没有任何的行动,闯王想知道张副总管是怎么想的。。。”
张国新走进中军帐的时候,神色有些凝重。
李自成派遣张国新前督战,让张东涛略微的放心,如果前来督战的是牛金星或者宋献策,张东涛会更加的焦虑。
“张国新,坐下说话吧。”
张东涛挥挥手,事宜中军帐里面的几名亲兵出去。
等到亲兵离开中军帐,张东涛对着张国新眨了眨眼睛。
“张国新,你回禀闯王,我和李岩将军正在筹谋如何进攻开封府城,一旦我们做出了决定,马上给闯王禀报。。。”
张国新早就站起身来,走到了张东涛的身边,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函,递给张东涛。
“张副总管,闯王说了,您要是做出决定,尽管进攻开封府城,不要有任何的顾虑,不管您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闯王都是支持的。”
。。。
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张东涛和张国新并排走出了中军帐。
诸多的亲兵马上跟随在身后,距离张东涛和张国新大约十米左右的距离。
“大哥,您要多多注意了,李自成对您有些不满意,牛金星和宋献策早就察觉到了,在闯王的身边扇阴风点鬼火,他们肯定是想着取代您,得到闯王更多的信任,好几次我都想着提醒您,却找不到机会,刚刚的信函,是大人给您的信函,我没有拆开。。。”
张东涛最为关心的就是这封信函,至于说李自成是不是满意,倒不是他重点考虑的问题。
看见张东涛的脸上没有多少的表情,张国新有些着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