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张东涛自然不会畏惧,他很清楚,李自成对罗汝才已经有了很大的意见,两人只是维持表面上的关系,在义军队伍之中,罗汝才的威信远远比不上李自成,两人之间的矛盾迟早都会爆发,张东涛不介意在中间推一把。

    “闯王,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义军攻打开封府城两月有余,损失了很多的兄弟,张副总管为什么早没有想到使用红夷大炮,偏偏这个时候想起来了。。。”

    张东涛的脸色瞬间有些红了,他察觉到了罗汝才的用心。

    罗汝才这是**裸的离间,离间他和李自成之间的关系,也许罗汝才也察觉到了危险,所以利用这样的时机,让李自成怀疑麾下所有的人,一旦李自成陷入到这个圈套之中,在义军之中就会失去支持。

    特别是张东涛,与李自成之间是什么关系,尽人皆知。

    “罗将军,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说我没有为义军攻打开封府城出力吗,是怀疑我有异心吗,是怀疑我勾结官府购买红夷大炮吗,那我倒是要问问您了,我想到了使用红夷大炮攻打开封府城,您想到了什么,若是您想到了好的攻陷开封府城办法,不妨拿出来说说,我是绝对不会怀疑您的。。。”

    张东涛的话语说的太直接了,差一点就点名了罗汝才离间的心思。

    罗汝才的脸色瞬间也变化了,站起身来,用力拍了拍桌子。

    “张副总管,你胆子好大,胆敢以下犯上吗。。。”

    “咳、咳、咳。。。”




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
    第一门红夷大炮购买回来的时候,李自成亲自去看了,还专门摸了铮亮的炮管,脸上满是高兴和兴奋的神情,他本来还担心义军之中无人会操控红夷大炮,想不到张东涛早就上心了,从归降的明军军士之中,找寻了会操控红夷大炮之人,如此一来,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一万两千两银子不是小数目,张东涛没有亲自经手,而是由牛金星和李岩两人经手,价格方面丝毫不差,张东涛还亲自宴请卖给义军红夷大炮的商贾,对他们表示感谢,银两是自己掏出来的,这让李自成的印象非常的深刻。

    因为购买红夷大炮,进攻开封府城的时间自然需要推迟,李自成没有任何的意见,反而告诉张东涛不用着急,等到四门红夷大炮全部都到位了,再行展开进攻。

    牛金星和宋献策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他们大概是察觉到了,李自成与张东涛之间的关系真的不一般,不是他们随便几句话就可以离间的,所以他们对张东涛,也表现出来尊重。

    至于说李岩,与张东涛的关系早就不一般。

    第四门红夷大炮买回来的时候,已经到了腊月。

    张东涛没有闲着,购买红夷大炮的事情,需要高度保密,而且与之交易的商贾,更是需要绝对保密,要知道这些商贾,悉数都是吴宗睿安排的,要不然李自成就算是拿出再多的银两,也不可能购买到红夷大炮。

    这一次,张东涛得到的命令更加明确,一方面要帮助李自成攻陷开封府城,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发展自身的力量,争取得到义军之中更多人的支持,且在关键时刻,这些人能够离开李自成,跟随在他张东涛的身边。

    命令是商贾直接带来的,义军之中绝不会有人怀疑。

    持续一个多月时间,商贾终于将四门红夷大炮,以及两白发炮弹全部运送过来。

    义军购买的四门红夷大炮,全部都是老式的红夷大炮,这些都是登莱新军淘汰的火炮,没有经过特殊的改装,所用的炮弹也是实心弹。

    虽然是老式的红夷大炮,但威力还是不小的,对于攻城拔寨的战斗来说,实心弹的威力不一般,如果是小型的城池,城墙很有可能被炮弹直接轰垮,就算是大型城池,其坚固的城墙也不可能长时间抵御炮弹的冲击。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张东涛将秘密抽调的四十名火炮手集中起来,开始了强化训练,这些火炮手之中,有十名是以商贾随从的名义加入到义军队伍之中的,这些人的身份,张东涛自然是清楚的,这些人不会真正的加入到义军队伍之中,攻打开封府城的战斗结束之后,他们就会离开。

    这一次攻打开封府城的战斗,火炮手是关键,他们发展的炮弹必须准确击中目标,这样才能够保证义军军士攻上城墙。

    张东涛可没有想着用红夷大炮来轰垮开封府城的城墙,那样估计要耗费上千发的炮弹,吴宗睿在信函里面明确告诉张东涛,务必做到火炮轰炸与步卒攻城的完美结合,也就是在火炮轰炸开封府城城墙的时候,步卒必须朝着城墙的方向冲锋,蹲守在城墙的下方,等到火炮轰炸结束,趁着城墙上的明军反应不过来的时候,一鼓作气冲上城墙。

    城内的明军绝不可能想到攻城的义军拥有红夷大炮,所以他们第一时间肯定是惊慌失措,而且红夷大炮准确的轰炸,也会让他们损失惨重,短时间之内失去抵抗的能力。

    进攻时间的把握同样是关键,火炮手准确发生炮弹是关键,步卒把握时机迅速开始攀爬城墙也是关键,如果等到城墙上面的明军反应过来,能否攻陷城池就变得不好把握了。

    训练异常的秘密,外围守卫的是李自成身边的亲兵,任何人都不得靠近,包括罗汝才等人,除开张东涛和李岩,唯一能够进入训练场地的就是李自成本人了。

    进攻开封府城的准备事宜,紧锣密鼓的进行,李自成的情绪大为转变,脸上每天都带着笑容,对麾下的态度也好了很多。

    。。。

    粮草变得充足,让洪承畴和高名衡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周王朱恭枵的大力支持,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特别是充足的银两,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军士的积极性。

    接下来数天的时间,洪承畴的心情大好,他不再一味的守在寅宾馆,有时候也出去在大街上转悠,可惜这种难得的散心机会,让他感觉到难堪,皆因守卫府城的军士,军纪军规方面实在不行,时常有骚扰百姓的行为,有时候甚至是直接抢劫百姓的财物。

    关键时刻,洪承畴不敢惩戒军士,数月的时间过去,守卫城池的军士普遍变得情绪低沉,焦躁,火气很大,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战斗,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守住开封府城,这个时候,如果有一点点的火星,就能够引发他们情绪的彻底爆发,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洪承畴不敢保证能够真正控制诸多军士的情绪。

    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城外的流寇没有发起进攻,依旧是紧紧的围着城池。

    这让洪承畴的心情愈发的好了,他抛开了诸多烦心的事情,专门在寅宾馆设立了酒宴,请河南巡抚高名衡赴宴。

    来到寅宾馆的高名衡,脸色明显有些憔悴。

    “高大人,数



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
    崇祯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还有四天就是小年夜了,气候也变得异常的严寒,几乎每夜都要刮起北风。

    寅时二刻,临时中军帐里面灯火通明,张东涛的神色严肃,看着面前的李岩等人。

    攻城的所有事宜都准备完毕,卯时就要发起对开封府城的进攻了。

    近两个月时间过去,义军军士歇息的时间够长了,修整完全到位,想必城内的明军军士,也变得懒散很多,这个时候发起进攻,时机方面没有任何的问题。

    “李岩,闯王和罗将军马上就要发起对南门的进攻,到时候,南门一定会集中大量的明军军士,其余的东门、西门和南门,会疏于防守,我们采用火炮与步卒结合的方式,对西门发起强势的进攻,一次性出动十万人的方队,就是要确保军士拿下西门,筹备了两个多月时间,消耗了无数的钱粮,你我必须要成功。。。”

    李岩对着张东涛抱拳。

    “张副总管放心,我一定率领兄弟们冲上城墙去,拿下开封府城。。。”

    张东涛微微摇头。

    “李大将军,你不必亲自冲锋,你是步卒的统领,不能够出现任何的意外,我已经告诫你身边的亲兵,务必保证你的安全,你的责任,是指挥大军攻陷西门,拿下开封府城。。。”

    李岩有些感动,对着张东涛稽首行礼,什么都没有说。

    。。。

    “冲啊,杀啊。。。”

    南门方向传来了吼声,张东涛看着李岩,神色肃穆的开口了。

    “李岩,闯王和罗将军已经发起对南门的进攻,卯时我们准时发起对西门的进攻。”

    说完这些话,张东涛走出中军帐,飞身上马,朝着部署红夷大炮的方向而去。

    能否拿下西门,最为关键的就是火炮的进攻,西门防御的明军军士,人数不是很多,但他们可以凭借高大厚重的城墙,抵御军士的进攻,而能够对他们形成致命威胁的,唯有火炮。

    张东涛离开临时中军帐,李岩没有耽误,跟随离开,朝着步卒集合的地方而去。

    。。。

    起床时间不长的洪承畴,已经来到了南门,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流寇终于发起了进攻,这也让洪承畴松了一口气。

    还没有走上城墙,高名衡也匆匆赶来了。

    “大人,流寇终于开始进攻城池了。。。”

    洪承畴对着高名衡点点头。

    “是啊,我们一直都担心,不知道流寇什么时候展开进攻,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流寇应该是忍不住了,以为快要过年了,我们疏于防范,妄想在我们疏于防范的时候,一举拿下开封府城,还好我们早有准备,不让流寇得逞。”

    “大人说的是,下官跟随大人到城墙上面去。。。”

    洪承畴挥挥手。

    “高大人,你不用到城墙上面去了,我来指挥作战即可,你去告知城内诸多的官吏,让他们稳住城内的百姓,让百姓不要慌张,让他们告诉百姓,大军一定会打败流寇。。。”

    高名衡没有坚持,对着洪承畴抱拳开口了。

    “那就劳烦大人费心了,下官这就去巡抚衙门,想办法稳住城内的百姓,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打败了城外的流寇,也好让百姓安然的过年。。。”

    洪承畴和高名衡都很乐观,开封府城城墙高大坚固,加之周王朱恭枵赞助了大量的粮草和白银,守卫城池的将士奋勇拼杀,可以说城外的流寇没有丝毫的机会。

    走上城墙的时候,前方传来震耳欲聋的喊杀声音,天还没有大亮,城外的一切看的不是那么清楚,不过城墙上面,倒是有不少的火把。

    洪承畴瞪大了眼睛,对着走过来的副总兵怒吼。

    “城墙上面燃烧那么多的火把干什么,敌暗我明,这不是给流寇竖起靶子吗,我命令你,丢掉五成的火把,将多余的火把,悉数丢到城墙下面去,命令弓箭手,借助火把的余光,射杀城下的流寇。。。”

    副总兵转身去执行洪承畴的命令去了。

    被亲兵护卫的洪承畴,来到了箭楼。

    箭楼是城墙上面的最高处,大规模进攻开始的时候,箭楼是最好发起进攻的地方,但也是进攻方重点关注的地方,无数的飞剑会朝着箭楼而来,洪承畴选择到箭楼去指挥战斗,愿意冒着巨大的危险,无疑是想着稳定军心。

    城墙上面军士发射的弓箭不是很多,城墙外面的喊杀声虽然很大,但进攻好像不是很激烈,很快,前来禀报战况的副总兵,也说到了城墙外面的流寇,没有拼死朝着城墙的方向冲锋,他们距离城墙还有一定的距离,可嘴里呐喊的声音很大。

    洪承畴感觉到奇怪,难道说流寇仅仅是做做样子,或者说还有其他的什么谋略。

    很快,洪承畴的脸色微微的变化,他开口询问副总兵,除开南门,其余的北门、西门和东门,是不是有动静,得到的回答是否定的,除开南门,其余的城门目前都很安静,而且副总兵也安排了不少的军士驻守,流寇没有机会攻上城墙。

    洪承畴的内心有些不安宁,他命令副总兵坚守南门、抵御流寇的进攻,尔后匆匆走下城墙,准备到其他的城门去看看。

    朱仙镇之战惨败之后,洪承畴对流寇的看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他不再轻视流寇,每一次的战斗都是竭尽全力,就算是流寇小规模的进攻,他也会全力应对。

    正是这种谨慎的态度,让洪承畴屡次击败攻城的流寇,护卫了开封府城。

    跨上战马的时候,洪承畴对着身边的传令兵开口了。

    “你们马上到东门和北



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
    “轰。。。”

    呼啸的炮弹朝着西门的箭楼而来,被炮弹轰炸声音震得有些发懵的副将,并没有躲避,副将是西门防御守卫的最高指挥官,数月的时间过去,西门从未遭遇到流寇的进攻,流寇主要进攻的方向都是在南门,这让驻守西门的军官军士都懈怠了,因为西门从未遭遇进攻,这里负责防御的军士数量也不是很多,期间还被抽调了近一千的军士补充到南门去。

    没有人想到,流寇居然会从西门方向发起进攻,而且使用了红夷大炮。

    “完了,完了,快去禀报大帅,西门遭遇流寇的进攻,流寇有红夷大炮。。。”

    副将的话还没有说完,炮弹已经飞过来。

    “噗嗤。。。”

    一道血光闪过,副将与身边的传令兵同时消失,箭楼前方剩下的就是一团团的血渍,格外的醒目,周遭的军士瞬间吓傻了,众人站立在原地,忘记了躲避,忘记了抵御。

    “轰。。。”

    “轰。。。”

    “轰。。。”

    呼啸而来的炮弹,如同长了眼睛一样,横冲直撞,让城墙上面的军士防不胜防,炫目的血光不断出现,被炮弹击中倒下的军士,甚至来不及发出惨叫的声音。

    反应过来的军士,终于开始躲避炮弹,而更多军士本能的选择离开城墙,朝着城墙下面而去,这才是躲避炮弹最好的办法。

    “哗啦。。。”

    箭楼上方的木廪子被炮弹击中,琉璃瓦和木屑四处飞扬,躲避不及的军士,被琉璃瓦的碎片和木屑击中,鲜血瞬间流出来,一些军士倒在地上打滚,嘴里发出了惨叫的声音,可惜他们惨叫的声音完全被炮声淹没,周遭根本就听不见。

    西门城墙上面,成为了人间地狱,幸存的军士,蜷缩着身子躲在跺墙的下方,竭力的避开呼啸而来的炮弹,他们倒不是不想跑到城墙下面去,而是不敢起身,呼啸而来的炮弹太过于密集了,如果站起身子,说不定就被炮弹击中了。

    此时此刻,守卫西门的军士,脑子里面想到的是如何避开炮弹,如何保全性命,至于说是不是能够守住西门,已经不再他们的考虑之列。

    “咚、咚、咚。。。”

    “冲啊,杀啊。。。”

    沉闷的鼓声响起,密集的喊声出现,尽管火炮还在轰炸,可李岩已经命令义军军士开始冲锋,西门城墙上面的一切,他从单筒望远镜里面看的清清楚楚,此时就是进攻的最佳时机,守卫西门的明军军士,已经被炸的魂不附体,完全失去了抵抗的能力和,这个时候发起冲锋,义军军士能够轻而易举的冲上城墙。
1...262263264265266...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