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诸位大人,刚刚廖都督介绍的情况,你们都知道了,我登莱新军此番征伐,主要的目的就是进入南直隶,且在南直隶扎根,我们的第一步,是掌控江北四镇三州,所以说,张献忠部进击淮安府城,对于我登莱新军来说是最为有利的。”

    “丁启睿大人就算是集合所有漕运兵丁和江北四镇三州的兵力,也不一定能够击败张献忠,若是张献忠部横下一条心,拼死进攻淮安府城,丁启睿大人必定无法抵御,会向南京兵部尚书张国维大人求援,张国维大人知道张献忠部力量强大,必定是固守南京和江南诸地,不可能真正的驰援淮安府城。”

    “如此情况之下,我们抓住时机,彻底打败张献忠部,就有足够的理由留守南直隶了。”

    “张献忠部攻陷徐州州城,得到大量的补给,士气正旺,不可能听从我们的调遣,所以我登莱新军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迫使张献忠部与丁启睿大人在淮安府厮杀。”

    “根据大人的筹谋,




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认
    两百们红夷大炮,十五万登莱新军将士,从登州出发,浩浩荡荡。

    廖文儒为大军主帅,罗典勇和罗典召为副帅。

    进入兖州之后,十五万大军分为两路,罗典勇率领其中五万人,前往徐州,廖文儒和罗典召率领十万人,前往凤阳府所辖的宿州。

    大军的行踪倒是不担心泄露,整个的山东已经被登莱新军完全掌控,因为徐州州城被流寇张献忠占领,山东前往南直隶陆地上的商路暂时中断,诸多的商贾要么通过海路将货物运送到南方,要么就暂时的观望,李自成、罗汝才和张献忠等人,在山东没有丝毫的影响力,他们的势力也不可能延续到山东,所以吴宗睿不必担心大军的消息泄露。

    时间的把握是非常关键的,张献忠攻陷徐州州城的翌日,十五万登莱新军将士从登州出发,吴宗睿和曾永忠等人分析过,张献忠部不可能在徐州长时间逗留,他们搜刮了钱粮、得到大量补给之后,很快会离开徐州,进入凤阳,所以登莱新军将士必须赶在张献忠部路过宿州之前,做好所有的部署。

    在宿州必定有一场恶战,登莱新军唯有痛击张献忠部,逼迫张献忠部朝着淮安府城的方向进发,毕竟丁启睿麾下的漕运兵丁,以及江北四镇三州的军士,不会主动迎战张献忠。

    吴宗睿留守登州,骤然抽调十五万登莱新军将士前往南直隶征伐,加上之前抽调六万登莱新军将士进驻山东府州县,登州和莱州部署的兵力必定不足,需要吴宗睿直接出面调度。

    登州和莱州作为登莱新军最为倚重的根据地,不需要驻扎过多的军士,而且吴宗睿很清楚,随着登莱新军掌控的地方越来越多,登莱新军驻扎的地方必定会有重大的调整,至少登莱之地不需要驻扎太多的军队。

    这是吴宗睿异常看重的一次征伐,如果登莱新军能够抓住这次机会,完全掌控江北的四府三州,且在这些地方稳稳立足,那么吴宗睿就有信心迅速朝着南方扩充势力,以最快的速度掌控大明王朝的南方。

    其实大明王朝的核心地带只有两处地方,就是北直隶和南直隶,北直隶是大明朝廷权力的中心,南直隶是以读书人和士大夫家族为主的赋税中心,如果失去了这两处地方,大明王朝就轰然倒下了,以前历史的进程也是如此,李自成攻占京城、崇祯皇帝自尽身亡,大明王朝轰然倒下,南明小王朝在彻底失去南直隶之后,没有维系多长时间,被大清彻底剿灭。

    什么时候掌控北直隶,吴宗睿有明确的思路,那就是李自成攻陷京城的那一刻,在这之前,他需要尽量多的将触角伸向南方。

    吴宗睿不愿意实施过多的杀戮,特别是面对略微富庶的南方,中原很多地方已经是赤地千里,将来的重建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和大量的钱财,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如此情况之下,南方最好不要陷入动乱之中,如果南方也陷入到战火纷乱的局势之中,那吴宗睿将来接手的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局面了。

    也许吴宗睿的这个想法显得有些幼稚,不过他还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免不了流血,免不了生灵涂炭,但有些东西是可以避免的。

    登莱巡抚衙门,厢房。

    脸色苍白、眼睛下面带着黑圈的戴明杰进入了厢房。

    “下、下官见过大人。”

    厢房里面只有吴宗睿一个人,这让戴明杰压力小了很多。

    “明杰,你来了,看样子昨夜没有睡好啊,这才过去一夜的时间,我给你的是三天的时间,你还可以好好想想,多方面权衡,最终做出选择,你我相识相知十多年了,当年参加乡试,在你的府邸得到你的款待,还给了我银两,我一直都没有忘记。”

    戴明杰连连摆手。

    “大人,那都是下官应该做的,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吴宗睿微微一笑。

    “可不要这样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是感恩之人,所以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你大可放心的做出选择,若是不想出任登州知府,也不想继续留在辽东,直接说出来,我会向皇上和朝廷举荐你,让你到京城的六部去任职,我们不能够在一起做事情,至少还是朋友。。。”

    吴宗睿刚刚说完,戴明杰就开口了。

    “大人,下官一夜未眠,想到了很多,其实在辽东下官就明白这一切,只是不愿意触及,很多时候,下官不敢面对大人,下官倒不是想着自身,而是想到了家人和家族。。。”

    吴宗睿点点头,他知道戴明杰说的是真心话,大明一朝有功名的读书人,在遭遇关键选择的时候,想到的不仅仅是自身,还有家人和家族,有功名的读书人谋反,承担责任的不仅仅是自身,还有家族和家人。

    吴宗睿是穿越之人,能够看透很多的事情,思想境界也完全不一样,可戴明杰是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思想必定有局限,而且儒家忠君的思想深入骨髓,想要改变不是那么简单,至于说那些见风使舵的读书人,不值一提。

    也正是考虑到这些问题,穿越十多年以来,吴宗睿很少吸纳读书人,他知道改变一个读书人的看法,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

    &n



第七百二十八章 预料之中的选择(1)
    徐州州城已经变得死气沉沉,张献忠答应刘文秀,让军士在城中搜刮一天时间,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到三天之后,张献忠才下达军士撤离城池、回到军营之中的命令。

    三天时间,疯狂的军士足以毁掉一座城池。

    大街上到处都能够看到躺在地上的尸首,一些军士将尸首扔到马车上面,运送出城去掩埋,这些躺在地上的尸首,清一色被说成是负隅顽抗的明军军士,其实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寻常的百姓,他们无非是想着保全自家的财物,被军士毫不留情的斩杀,还有一些女人的尸首,那是不堪遭受侮辱的女人,或者自尽身亡,或者被恼怒的军士斩杀。

    负责巡城的刘文秀和李定国等人默默看着这一切。

    两人已经不可能给张献忠提出建议,他们质疑军士在城中搜索,质疑军士骚扰寻常百姓,已经遭遇到大哥孙可望的训斥,而且是在张献忠的面前训斥,张献忠表示了默许,到了这个时候,两人完全明白了,张献忠没有打算在徐州州城逗留,也是发泄内心的愤怒,毕竟义军军士攻打徐州州城数月的时间,损失还是有些大的。

    “刘将军,李将军,大王让你们过去,有事情商议。”

    “知道了,我们马上过去。”

    看着张献忠身边亲兵的背影,刘文秀叹了一口气。

    “三弟,徐州城变成这样,我的心里不是滋味,也不知道义父是怎么想的。。。”

    “二哥,少说几句吧,义父肯定是内心愤怒,大哥都看出义父的想法了,你我却没有看出来,惹得义父不高兴了。”

    刘文秀摇摇头。

    “三弟,话不能这样说,今后遇见这样的情形,我还是会提出建议的,我们痛恨的是官府,义父就算是杀尽天下的贪官污吏,我也没有什么意见,可是对寻常的百姓动手,这算什么啊,义军当初起兵,不也是因为遭遇到欺凌和侮辱吗。。。”

    李定国眨了眨眼睛,跟着摇摇头。

    “二哥,不要想那么多了,义父还等着,我们马上过去吧。”

    。。。

    刘文秀和李定国进入厢房的时候,孙可望与艾能奇已经到了。

    孙可望看了看刘文秀和李定国,脸上露出了不满的神情。

    “你们都来了,三天之前,我问过你们,让你们想想,义军就是朝着凤阳去,还是往淮安府去,你们都说说吧。”

    孙可望看了看众人,首先开口了。

    “义父,孩儿觉得,义军还是应该朝着凤阳府的方向去。”

    张献忠嗯了一声。

    “可望,斥候侦查,漕运总督丁启睿,已经派遣重兵,在宿州一带布防,我们如果进入凤阳府,必定要经过宿州,恐怕在宿州有一场恶战,你可明白。”

    孙可望点点头,脸上丝毫没有慌张的神情。

    “义父,孩儿还是觉得,义军应该朝着凤阳府的方向去。”

    张献忠的脸上露出一丝的微笑,瞬间即逝。

    “好,可望,说说你的理由。”

    孙可望咳嗽了一声,站起身来了。

    “义父,孩儿以为,义军下一步进攻的重点,应该是湖广,若是我们控制了湖广,就可以朝着江西、福建和两广的地方扩展了,中原基本是李自成和罗汝才的天下,我们不同他们去争,我们朝着南方扩充,至于说南直隶和江浙一带,依照我义军目前的实力,全面掌控有些难度,等到我们拿下了南方其他的地方,集聚起来足够的钱粮,转过头来攻打南直隶,就更加有把握了。。。”

    张献忠笑了,孙可望说的与他想的差不多一致。

    张献忠暂时不会进攻南直隶,如果那样做,他麾下的义军将要遭遇到强力的抵抗,就算是义军能够获胜,也是惨胜,自身的实力会遭遇到极大的损耗,如此情况之下,谁敢保证李自成和罗汝才会不会突然的发难,要兼并他张献忠麾下的义军呢,而遭遇到沉重打击的朝廷大军,会不会集聚大量的兵力发起对他的进攻呢。

    要知道,南直隶的富庶天下皆知,李自成和罗汝才不可能不动心,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事情,张献忠可不会傻傻的去做。

    其实张献忠早就决定了,攻陷徐州州城,得到大量补给之后,迅速朝着湖广开拔,李自成和罗汝才的势力尚未抵达湖广,这是张献忠的机会。

    脑子中的这些想法,张献忠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孙可望等人,亲耳听见孙可望的分析,张献忠当然是高兴的。

    “文秀,你说说吧,有什么想法。”

    刘文秀有些犹豫,没有马上开口,其实他也认为义军暂时不能够在南直隶作战,这样义军的损失必定很大,义军最好的进攻地点是湖广和南方,只要义军占领了湖广的黄州和武昌等地,就可以筹谋朝着南方征伐了。

    明军已经在宿州布下重兵,义军依旧还要借道凤阳,看上去不是很明智。

    义军最好的选择就是借道河南,进入湖广,那样能够避免与朝廷大军鏖战,还可以让义军的军士得到充足的修整,为攻打湖广做好准备。

    但这个建议,刘文秀不能够说出来,如果说了,不仅可能遭遇到张献忠的训斥,还有可能遭遇到孙可望的埋怨和斥责。

    “义父,孩儿的想法与大哥的一致,孩儿认为,义军不能够继续留在南直隶作战,义军从凤阳进入湖广,行军的速度要快,尽量避免与朝廷大军作战。。。”

    张献忠看了看刘文秀,脸上没有



第七百二十九章 预料之中的选择(2)
    张献忠从徐州出发仅仅一天时间,漕运总督丁启睿就获得了准确的情报,张献忠及其麾下的三十多万流寇,已经朝着凤阳所辖的宿州行军了。

    徐州州城到宿州,不过两百多里地,张献忠部最多五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够抵达。

    丁启睿不看重宿州,哪怕宿州被张献忠攻陷也无所谓,但他不得不担心凤阳府城,若是凤阳府城被张献忠攻陷,他这个漕运总督也就做到头了,命都不要想着保住,要知道宿州距离凤阳府城也就是三百里地左右,张献忠真的准备进攻,也不需要多长的行军时间。

    所以丁启睿不得不在宿州重点布防,目的就是通过威吓的方式,促使张献忠部早日离开,不要去进攻凤阳府城,如果张献忠部一定要进攻凤阳府城,那么丁启睿肯定死拼到底。

    张献忠部攻陷徐州州城之后,逗留了六天的时间,这期间丁启睿派遣了大量的斥候,沿途侦查消息,探知张献忠部究竟朝着什么地方行军,会选择进攻哪些地方,丁启睿同样在苦苦思索,在他看来,张献忠部继续在江北四镇三州进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张献忠如果是想着获得震动,最佳的进攻地方就是凤阳府城了,若是张献忠拿下凤阳府城,其声誉不必李自成饿罗汝才差多少。

    丁启睿最终的判断,认定张献忠会朝着凤阳的方向行军,而不会选择进攻淮安府城,所以,尽管张献忠部还没有行动,他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最终的部署。

    获知准确消息之后,丁启睿绝不耽误时间,马上从淮安府城出发,前往宿州。

    淮安府城距离宿州近六百里地,就算是快马加鞭,也要三五天左右的时间,好在丁启睿早就将大部分的漕运兵丁以及江北四镇三州的大部分军士部署在宿州,此刻他前往宿州,就是要向诸多的军士表明死守的态度。

    丁启睿一直都安慰自己,张献忠部最多也就是从宿州路过,不会真正的发起进攻,更不会发起对凤阳府城的进攻。

    赶路很辛苦,冬末春初,乍暖还寒,丁启睿丝毫感觉不到寒冷,甚至夜里都在快马加鞭。

    抵达宿州的时候,张献忠部尚在行军的过程之中,不过距离宿州已经不远了。

    丁启睿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总算是来得及。

    州衙的大堂,漕运兵丁的副总兵、参将等军官,各镇的总兵、副总兵、卫指挥使等军官,全部都在等候,包括宿州州衙的各级官吏,也在大堂等候。

    丁启睿在城内纵马,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到了州衙。

    丁启睿进入大堂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诸多的官吏和军官士气提升了一些。

    应该说,没有人想到,身为督查院右副都御史、漕运总督、领户部尚书衔的丁启睿,会在如此危险和关键的时刻抵达宿州,丁启睿完全可以留在淮安府城,指挥整个作战,再说一切的安排部署都到位了。

    漕运副总兵上前禀报。

    “禀报大人,据斥候侦查,流寇张献忠先头部队,明日一早就会抵达宿州城,驻守宿州城池的五万将士,全部做好了准备。。。”

    丁启睿点点头,看向了宿州知州。

    知州也上前了。

    “禀报大人,大军所需粮草全部筹集齐全,至少可以维持两个月以上时间。。。”

    丁启睿微微皱眉,看着知州开口了。
1...267268269270271...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