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抵达登莱新军的军营,丁启睿见到罗典召之后,开口询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廖文儒都督是否在军营之中。

    这一次,丁启睿的运气不错,廖文儒去了宿州城内,天还没有黑,就回到了营地。

    丁启睿与罗典召等候在军营的门口,远远看见廖文儒等人骑马过来,连忙迎上去了。

    距离丁启睿等人还有数十米的时候,廖文儒迅即下马了,将手中的缰绳递给身边的亲兵,快步走过去。

    丁启睿快步迎上去,脸上带着笑容抱拳开口了。

    “廖都督,久仰久仰啊,上次我到宿州来,廖都督前往徐州,没有见到,这一次终于见到廖都督了。。。”

    廖文儒脸上带着笑容,同样对着丁启睿抱拳。

    “不敢不敢,上次丁大人专程到宿州,我有事前往徐州,没有见到,还望丁大人谅解啊。”

    “哪里哪里,我还要对廖都督表示感谢,我在宿州和徐州,得到了登莱新军的盛情款待,感激不尽,这一次到宿州来,就是想着见到廖都督,当面表示感激之情啊。”

    丁启睿恭谦的态度,让廖文儒和罗典召等人都有些吃惊,从职位上面来说,丁启睿是漕运总督,领户部尚书衔,正二品的文官,兼任漕运总兵,在任何武官面前,都能够抬头说话,都是上位者的姿态,廖文儒虽然是从一品的右都督,登莱新军总兵,不过大明重文轻武,进士出身的丁启睿,在廖文儒的面前是可以摆资格的。

    这一瞬间,廖文儒对丁启睿的印象也不错,不过他远比罗典召和罗典勇冷静,登莱新军进入南直隶作战的整体部署,一直在他的脑海里面盘旋。

    “丁大人客气了,这都是大人吩咐的,丁大人和大人是同僚,我等按照大人的命令行事,一切都是应该做的。”

    丁启睿脸上的笑容略微的凝固了一下。

    众人进入军营的时候,酒宴已经备好了。

    酒宴设立在营房里面,其中丁启睿、廖文儒和罗典召三人一桌。

    廖文儒亲自执斛倒酒,丁启睿没有拒绝,倒是罗典召,有些不好意思。

    第一杯酒,自然是廖文儒首先举杯。

    “丁大人,罗将军和我,代表大人,也代表自身,敬您一杯酒。。。”

    一杯酒喝下去之后,丁启睿主动站起身来,端起了酒壶,给廖文儒和罗典召倒酒,罗典召跟着站起身的时候,被丁启睿劝住了,廖文儒的脸上带着笑容,但没有任何的动作。

    给廖文儒和罗典召倒酒之后,丁启睿主动端起酒杯。

    “这杯酒,我敬吴大人,敬廖都督和罗将军,前几日在徐州,我有很多的感慨,数月之前,徐州遭遇到流寇的荼毒,险些彻底毁掉,可现在的徐




第七百六十章 灭顶之灾(4)
    看着远去的队伍,罗典召开口了。

    “刘都督,末将觉得,丁大人怕是没有那么容易回到淮安府城。”

    廖文儒扭头看着罗典召,一脸平静。

    “罗将军,为什么这样说,说说你的理由。”

    罗典召略微的思索了一下,颇为谨慎的开口了。

    “丁大人骗过了张献忠,将两百艘漕粮运送到北直隶,这样一来,张献忠占领邳州和宿迁等地,逼迫丁大人主动出击的战术就失去了意义,可以算是完全失败了,而且从现在开始,漕粮将由陆路运送到徐州,而后才用漕船运送到北直隶,完全避开了邳州和宿迁,张献忠怎么可能咽下这口气。”

    “末将觉得,张献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直接进攻淮安府城,第二个选择是主动发起对漕运兵丁的进攻。”

    “如果换做末将,一定会选择主动发起对漕运兵丁的进攻,因为这样简单很多,攻城拔寨的战斗毕竟要残酷很多。”

    “丁大人选择绕道从凤阳进入淮安府城,其实存在巨大的危险,灵璧和虹县没有多少的军士驻扎,张献忠完全可以选择在这些地方进攻漕运兵丁,丁大人麾下只有一万军士,如果被张献忠部包围,根本无法自保。。。”

    廖文儒冷冷一笑。

    “罗将军,你是不是想着提醒一下丁大人,让他多多注意啊。”

    罗典召的脸色瞬间变化,连连摆手。

    “大人,末将绝没有这个意思,末将只是将心里想到的说出来。。。”

    廖文儒摆摆手。

    “罗将军,不用那么担心,其实我对丁大人的印象也不错,昨日喝酒,丁大人很直爽,不过他所说的话语,不知道你是否仔细思索,表面上,丁大人是钦佩大人,愿意为大人做些事情,实际上,丁大人内心是有傲气的,不是真心愿意为大人做事情。”

    “两百艘漕粮运送到北直隶,还戏耍了张献忠,丁大人是非常自得的,虽然没有完全流露出来,也就是说,丁大人自认为智慧方面是不输于大人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所以昨日的话语之中,丁大人偶尔流露出来真实的想法。”

    “让我登莱新军控制庐州、凤阳以及徐州等地,这是什么意思啊,庐州紧靠着湖广,若是张献忠部进入湖广作乱,则我登莱新军直接面对张献忠,凤阳紧靠着河南,意味着我登莱新军直接面对李自成部,至于说徐州,紧靠着山东,我登莱新军随时可以掌控,让我登莱新军掌控徐州、凤阳和庐州,其实就是护卫整个南直隶的安全。”

    “让出凤阳和庐州等地,丁大人免去了麻烦,还向大人表达出来足够的诚意,这等的算计,还真的是不一般。”

    “至于说皇上和朝廷那边,丁大人更是好推脱,进入南直隶是我登莱新军主动的行为,与丁大人没有多大的关系,如果皇上和朝廷追究责任,丁大人怕是躲得远远的。”

    廖文儒的话语,让罗典召目瞪口呆,他还真的想不到这些。

    “罗将军,丁大人取道凤阳返回淮安府城,其实是愚蠢的选择,正如你所说,灵璧和虹县两处地方,没有多少的军士驻扎,泗州也不是很安全,而且遭遇戏弄的张献忠,雷霆大怒之下,必定要挽回颜面,张献忠要么选择直接进攻淮安府城,要么选择直接进攻漕运兵丁。”

    “依照我的分析,张献忠会选择直接进攻漕运兵丁,你想想,张献忠部如果在灵璧或者虹县打败了漕运兵丁,不仅仅出了心中的恶气,还能够借机确定前往湖广的线路,张献忠最终是不想在南直隶逗留的,肯定会选择前往湖广,只是被我登莱新军逼迫,无奈才进入淮安。”

    “张献忠一旦打败了丁大人,还有可能选择进攻淮安府城,只要能够拿下淮安府城,张献忠必定得到大量的补给,而且南京兵部也会调兵前去作战,张献忠怕还想着,我登莱新军也会赶赴淮安府城作战,如此情况之下,张献忠选择迅速从泗州或者虹县的方向,朝着湖广撤离,此举戏耍了我们,岂不是一举多得。。。”

    罗典召连连点头,真正的服气了。

    “刘都督,末将明白了,情况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末将应该怎么做呢。”

    廖文儒没有马上回答。

    “罗将军,你是不是还想着,丁大人若是遭遇到张献忠部的围攻,我登莱新军是不是要出击,至少救下丁大人啊。”

    罗典召的脸微微有些红,准备点头最终摇头。

    “刘都督,末将服从命令,其他的事情不会多想了。”

    “该怎么做,大人早就确定下来了。”

    廖文儒的神色变得严肃。

    “其一,马上派遣斥候,前往灵璧、虹县和泗州的方向侦查,有消息立刻禀报,其二,驻扎军营的所有将士,做好一切的准备,随时出击,张献忠部攻打淮安府城的时候,登莱新军也前往淮安府城,将他们牢牢的围住,决不允许他们逃离,其三,命令罗典勇,朝着邳县和宿迁的方向行进,占领这些地方,彻底断绝张献忠部任何撤离的线路。。。”

    。。。

    &nb



第七百六十一章 灭顶之灾(5)
    丁启睿戒备如此的森严,这是张献忠没有想到的,在虹县设伏的计划早就确定下来,而设伏的地点就是牛二与小三子侦查的官道旁边隐秘的村子,以及村子后边的丘陵地带,确定这里为设伏的地点,李定国亲自带着军士前去再次的侦查,重点侦查了丘陵之中包含的空旷地带,这里可以容纳数十万军士,可谓是天然的集中军士的地方。

    当时李定国甚至感觉到奇怪,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朝廷大军没有在这里建设军营,而且也没有百姓在这里生活,不过观察周围的地形之后,他总算是明白了,虽然这里的地势很平坦,但是周遭的环境很恶劣,官道两边很少有耕地,少得可怜的耕地,里面也有不少的碎石,粮食产量不可能很高,要知道在略微富庶的南直隶,这样的地方很少有人关注。

    牛二与小三子都是李定国的下属,也是值得信任的心腹,他们侦查的地方被义父张献忠选中,李定国肯定高兴,所以在核查的时候,也格外的仔细。

    不过孙可望有不同的看法。

    孙可望麾下的斥候,同样选择了设伏的地点,距离虹县约五十里地,周遭同样有丘陵,也利于大军的埋伏,而且距离县城稍远一些,可能有利于围剿朝廷大军。

    设伏的地点是张献忠亲自选定的,孙可望不好直接反驳,不过这笔账他记在了心里,时刻都想着找寻机会,否定李定国麾下斥候选择的设伏地点。

    丁启睿及其麾下的朝廷大军,选择从凤阳绕道回到淮安府城,这个情报张献忠、孙可望、李定国以及艾能奇等人全部知晓,张献忠留下十万军士,要求艾能奇驻守宿迁,兼顾邳州,亲自带着孙可望与李定国,以及二十万军士,赶赴虹县。

    为了防止消息泄露,张献忠可谓煞费苦心,一方面要求军士以最快的速度行军,另外一方面,对于那些在官道上面遇见、值得怀疑之人,毫不留情的斩杀。

    眼看着就要到设伏的地点了,却不料丁启睿派遣了大量的斥候,沿途仔细的侦查。

    这意味着,义军设伏的难度陡然增加。

    当然,张献忠也可以选择直接进攻,二十万对阵一万人,这种兵力上绝对的优势,足以保证义军获得胜利。

    不过伏击战与追击战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伏击战能够包围对方,战斗的结局很有可能是全歼对手,追击战只能够击垮和打击对手,几乎不可能全歼对手。

    内心之中有着熊熊怒火的张献忠,自然要选择伏击战,不愿意选择追击战。

    斥候每一次来禀报消息,张献忠都会爆发一定程度的怒气。

    眼看着丁启睿及其麾下的朝廷大军就要抵达虹县了,如果义军不能够准确的设伏,那就只有选择追击战,或者是攻坚战,也就是等待朝廷大军进入虹县县城之后,彻底包围县城,力争能够全歼朝廷大军。

    攻坚战比追击战的难度更大,张献忠不敢保证取得胜利,而且十多万的登莱新军还在宿州,如果不能够快速的攻陷虹县县城,等到登莱新军赶来作战,义军将要陷入彻底的被动之中,那样的结局张献忠不敢想象,也难以承受。

    眼看着时间流逝,丁启睿及其麾下的朝廷大军,最多还有一天的时间就要抵达虹县县城,放弃虹县附近的设伏地点,重新选择设伏地点来不及,到手的机会很有可能失去,张献忠忍不住了,开始大发雷霆了。

    孙可望抓住了机会,提出了变更设伏地点的建议。

    李定国话语虽然不多,不过每一次商议的时候,都坚持自身的看法,认为先前已经确定的设伏地点,就是最好的地方。

    张献忠没有顾及孙可望与李定国之间的争执,不过他也无法真正的下定决心。

    已经没有办法继续拖延下去,张献忠必须作出决定,要么改变设伏的地点,重新开始部署,要么就是坚持原来的部署,义军冒险前往设伏地点设伏,要么就是放弃原来的作战计划,改伏击战为攻坚战。

    临时中军帐,张献忠的脸色很不好看,孙可望与李定国都站在下首。

    “可望,定国,眼看着丁启睿就要抵达虹县,你们都说说,究竟该怎么办。。。”

    张献忠刚刚说完,孙可望马上抱拳开口了。

    “义父,朝廷大军侦查如此的严密,孩儿觉得,必须要改变设伏的地点,如果我们强行设伏,被朝廷大军发觉,所有的部署全部白费了,一旦丁启睿发现了我们的作战计划,全力的撤退,我们很有可能连追击战都无法施展了。。。”

    孙可望的担心,也是张献忠的担心,不过改变设伏地点的建议,张献忠倒不是特别赞成,毕竟丁启睿一直都会非常谨慎,不管在什么地方设伏,都有可能被朝廷大军发现。

    孙可望说完之后,李定国跟着开口了。

    “义父,孩儿觉得,设伏的地点不应该轻易的调整,既然丁启睿如此的谨慎,我们索性按照原来的布置,让大军开始设伏,义军可以做好两手准备,如果设伏被丁启



第七百六十二章 灭顶之灾(6)
    军士吃过早饭,刚刚准备从宿营地出发,斥候就前来禀报了。

    “报,前方发现大队的流寇。。。”

    丁启睿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化了,他看着脸色微微发白、喘着气的斥候,瞪大眼睛开口。

    “快说,究竟是什么情况,流寇有多少人,距离我们多远。。。”

    丁启睿一直都在担心,绕道凤阳回到淮安府城,路途遥远,不排除遭遇到流寇进攻的可能性,从宿州出发之后,他一直都小心谨慎,虽然在军士的面前表现出来胸有成竹的样子,不过内心一直忐忑,不管怎么说,他麾下只有一万军士,流寇有数十万人,力量方面的悬殊太大了,如果遭遇大队人马的流寇,唯有选择快速的撤离。

    “禀报大人,流寇有数万人,距离我宿营地最多还有二十来里地。。。”

    斥候从地图上面指出流寇所在的位置,丁启睿的脸色再次的变化。

    流寇是从东面而来,这完全可以证明,这些流寇是张献忠的麾下,他们本来驻扎在邳州和宿迁两地,现在长途跋涉而来,明显就是想着围攻自己及麾下的大军。

    留给丁启睿决定的时候不多了。

    斥候就算是快马来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此刻流寇距离大军已经不足二十里地,顶多还有小半个时辰的路程。

    大军究竟是朝着灵璧县的方向撤离,还是朝着虹县的方向而去,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虹县县城,这是丁启睿需要马上做出决定的。

    斥候再次去侦查了,副将匆匆赶过来了。

    丁启睿看着斥候,语气略微急促的开口了。

    “大军的东面发现了流寇,正朝着我大军而来,距离我们还有十来里地,人数有数万人,你说说,我们该要如何应对。。。”

    尽管极力的控制情绪,但丁启睿的声音还是有些微微的颤抖。

    副将愣住了,他可没有丁启睿那么从容。
1...278279280281282...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