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

    张献忠脸色铁青,一脚踢开了面前的椅子。

    “可恨,可恨,想不到丁启睿是这样的小人。。。”

    站在身边的孙可望,神色颇为平静,看见张献忠忍不住怒气,连忙抱拳开口了。

    “义父,孩儿觉得此事可喜可贺。。。”

    张献忠猛的扭头,看向了孙可望,眼睛里面恨不得喷出火来,他辛辛苦苦筹谋这么长时间,辛辛苦苦的阻断大明的漕运,就是想着大明漕运总督主动发起进攻,这样义军可以凭着人数上面的绝对优势,彻底打败朝廷大军,谁知道狡猾的丁启睿没有上当,人家浩浩荡荡的乘船从淮安府漕运码头出发,最终的目的就是运送漕粮,压根不想与义军交战。

    筹谋的作战计划彻底失败,还有什么值得庆贺的。

    孙可望没有在乎张献忠的表情,继续开口了。

    “义父,以前我义军面对朝廷大军的时候,都是被动的应对,很少有主动进攻的情形,如果打不过,我们还要被迫撤离,可这一次不一样了,我们不仅仅没有撤离,还固守了宿迁和邳州城池,倒是朝廷大军,根本不敢与我义军正面交锋。”

    “义父没有想到朝廷大军如此的窝囊,不敢与我义军作战,所以才会重新作出安排部署,让丁启睿得逞,既然朝廷大军如此的软弱,孩儿倒是觉得,我义军可以大胆的发起进攻,改变以前被动应对的局面。。。”

    孙可望的确会说话,几句话就让张献忠的怒气得到了缓和。

    孙可望说完之后,张献忠点点头。

    “嗯,可望说的有些道理,既然朝廷大军如此的软弱,那我们完全可以主动发起进攻,这一次丁启睿将漕粮运送到北方去了,我们继续占领宿迁和邳州,作用已经不是很大了,所以我们要主动发起进攻。”

    说到这里,张献忠咳嗽了一声,看向了李定国。

    “定国,你认为我们应该朝着什么方向主动进攻。”

    一直在沉思的李定国,终于抬起头来了。

    “义父,孩儿觉得,应该派遣斥候,往徐州方向侦查,丁启睿率领的船队,将漕粮运送出去之后,会不会原路返回,如果丁启睿不选择原路返回,只能选择陆路回到淮安府城,如此情况下,我们掌握了丁启睿详细的行踪,出其不意的出击,一定能获取巨大的胜利。。。”

    &n




第七百五十七章 灭顶之灾(1)
    曾永忠脸上带着钦佩的神情,看着吴宗睿开口了。

    “大人,属下真的没有想到,丁启睿大人居然会采用这样的战术,将漕粮安全运送到了徐州,张献忠怕是气的要发疯,好不容易控制邳州和宿迁,阻断了漕运,逼迫丁大人主动出击,想要一举打败丁大人,却不料最终被丁大人算计了。”

    吴宗睿的脸上,没有多少的表情,丁启睿成功的避开了张献忠的主力,将两百艘漕粮运送到徐州,从这个层面来说,丁启睿是成功的,但是任何的事情都有两面性,应该说流寇对朝廷大军,一直以来都是有些畏惧的,包括李自成在内,都是如此,但丁启睿此次采取的策略,暴露了自身的软弱,更是暴露了朝廷大军的软肋,无形之中提升了流寇的士气。

    接下来,张献忠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发起对朝廷大军的进攻。

    从这个层面来说,丁启睿其实没有成功。

    看见吴宗睿没有开口说话,曾永忠再次开口了。

    “大人,丁启睿计划日后从陆路将漕粮运送到徐州,从徐州运送到北方去,不知道大人是不是同意,若是不同意,属下马上给廖都督写去信函。。。”

    吴宗睿摆摆手。

    “怎么不同意啊,只要丁大人能够将漕粮从陆路运送到徐州,我们就给他运送到北直隶去,只是可惜,丁大人怕是没有机会了,张献忠也不会再次给他机会。”

    曾永忠有些吃惊,看着吴宗睿。

    “大人为何这样说,情报司的情报显示,此番丁启睿大人没有遭遇到什么损失,以五万多兵力守卫淮安府城,张献忠未必能够拿下。”

    吴宗睿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先生,我本不该这样分析,其实张献忠部与丁启睿大人对决,不管他们之间的胜负如何,对于我登莱新军来说都是最为有利的,所以接到了情报司的情报,还有廖文儒等人的信函之后,我思索了很长时间,我已经感觉到了,丁启睿大人不愿意与张献忠部交手,也就是说,丁大人从未想过打败和剿灭流寇,只是想着让张献忠赶快离开南直隶。”

    曾永忠点点头。

    “这一点属下也清楚,不仅仅是丁启睿大人这样想,张国维大人也是这样的想法,只要流寇撤离了南直隶,他们都轻松了,我登莱新军将张献忠部堵在了南直隶,让他们坐卧不安。”

    吴宗睿微微一笑。

    “先生,丁大人其实是有机会的,如果能够想办法与张献忠交手,哪怕是局部的厮杀,凭着兵器与火炮方面的优势,震慑张献忠,那么张献忠会想方设法离开南直隶前往湖广,可惜的是,丁大人取巧了,避开与张献忠交手,直接将漕粮运送到徐州。”

    “我和先生一样,佩服丁大人的部署,只要能够将漕粮运送到北方去,其余的事情暂时不用考虑,接下来就是固守淮安府城,不用过多思考其他的问题,张献忠部不可能长时间在南直隶逗留,迟早会离开南直隶,前往湖广。”

    “或许到后来,登莱新军不得不出手,打败或者是彻底剿灭张献忠部。”

    “可惜,这一步做不到了,张献忠麾下的义军,士气高涨,接下来,他们肯定会主动发起进攻,或者攻打淮安府城,或者围攻漕运兵丁,丁大人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曾永忠瞪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不过吴宗睿的分析和判断历来都是精准的,所以尽管不是很明白,他也不会提出不同的看法。

    “先生,我知道您一时半会觉得难以置信,且等等看吧,不要多长的时间,消息就会传来,廖文儒他们也要做好准备了,我总觉得,若是张献忠真的攻陷了淮安府城,损失还是太大,让廖文儒他们尽量的精准把握机会,能够得到完整的淮安府城,对我们有利很多。”

    曾永忠有些无奈,他知道吴宗睿担任过淮安知府,对于淮安府城还是有一定的感情,不愿意看见淮安府城被流寇彻底毁掉,不过有些事情,不能够以个人的感情来做出决定,唯有张献忠部占领了淮安府城,导致南直隶大乱,登莱新军才有理由堂而皇之的进入淮安府城且控制江北的四府三州,如若不然,登莱新军背负的话语就很不好听了。

    “大人,属下还是觉得,张献忠若是不能够攻陷淮安府城,登莱新军就不好直接进入,而且,登莱新军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待到张献忠部攻陷了淮安府城,就要发起全面的进攻,力争彻底剿灭张献忠部,到了那个时候,我登莱新军控制江北的四府三州,任何人都无法说话,也没有资格说话。”

    吴宗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先生的意思我明白,登莱新军的作战部署早就落实下去,我们任何人都不得轻易改变,先生请放心,我知道如何处置,有些话语,我只是说说。”

    。。。

    漕船抵达徐州,丁启睿不再跟随。

    驻守徐州的罗典勇,热情接待了丁启睿,可惜的是,登莱新军总兵廖文儒已经离开徐州,前往宿州去了,丁启睿还是没有见到廖文儒。

    不过丁启睿无所谓了,他已经下定决心,取道凤阳回到淮安府城去,到时候经过宿州的时候,一定能够见到廖文儒。

    &n



第七百五十八章 灭顶之灾(2)
    牛二和小三子挑着货郎,进入了虹县县城。

    当初杀猪的三兄弟,包括黑蛋,全部都是老营的军士了,牛二和小三子两人因为表现突出,被选拔进入斥候队伍,四处侦查,为义军获取情报,黑蛋则成为了李定国的亲兵。

    应该说,牛二、黑蛋和小三子,都是李定国的人。

    进入义军队伍的时间长了,三人的见识早就不一样了,他们虽然为养父报仇了,内心却不是很高兴,特别是义军攻陷徐州州城,在城内大肆的劫掠,残杀寻常的百姓,让他们感觉到很不舒服,这种行为与当初的官军有什么区别,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

    不过经历了磨砺,三人早不是愣头青,绝不会开口乱说话。

    因为资历太浅,牛二与小三子只是斥候中的普通一员,不过他们得到了李定国的关照,在队伍之中也没有吃亏,再说了,黑蛋已经是李定国的亲兵,诸多的斥候都能够看见,也就没有谁去自找无趣了,当然,斥候之中也有孙可望的人,不过这些斥候的地位都不是很高,还没有资格知晓上面的事情,所以他们之间还能够相安无事。

    不管是牛二,还是小三子,内心的纯真还在,身上质朴的气息也没有完全消除,走进人群之中,他们毫不起眼,就和其余的百姓一模一样,所以两人每一次都能够很好的完成侦察任务,带回来准确的情报。

    这一次的侦查任务异常的关键,孙可望与李定国甚至亲自去斥候营挑选斥候,牛二与小三子有幸被选中了,两人编成一组,前往虹县侦查。

    义军此次派遣的斥候人数众多,最为精锐的斥候几乎都派遣到虹县、灵璧县以及泗州侦查,其中虹县又是最为关键的,如果丁启睿率领的朝廷大军取道凤阳,那么虹县就是义军打算设伏的地方,他们将在这里彻底打败甚至是剿灭朝廷大军。

    虹县位于灵璧县与泗州之间,距离宿州近两百里地,义军在这里设伏,就算是驻扎宿州的登莱新军知晓,也是驰援不及,等到登莱新军赶到虹县的时候,义军怕是早就撤离了。

    其余的灵璧县与泗州,都不是很合适,灵璧县距离宿州太近,不足一百里地,若是义军与丁启睿麾下的朝廷大军处于作战焦灼的状态,登莱新军能够迅速的驰援,到时候义军偷鸡不成蚀把米,至于说泗州,距离淮安府城太近了,如果驻守淮安府城的朝廷大军前来驰援,义军同样可能处于不利的境地之中。

    相比较来说,虹县是最为合适的地方。

    。。。

    凤阳一带,挑担子的货郎异常普遍,大都是附近的百姓,为了谋生,挑着货郎走乡串户,卖些小玩意,获取一点薄薄的利润,以养家糊口,这些货郎受到了小孩子以及居家女人的关注和欢迎,他们能够从货郎这里买到自身需要的东西。

    货郎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乡间,偶尔也到县城去。

    “大哥,我们找个地方歇歇脚,喝口水吧。”

    牛二看了看略微喘气的小三子,点了点头。

    “好吧,我们找一处稍微僻静的地方歇歇脚,县城里面其实没有什么可看的,我们趁着天色早,四处走走看看,主要看县城里面是不是驻扎有军队,天黑之前,我们必须要出城去,明日继续到乡间去转悠。。。”

    牛二与小三子挑着担子,走到一处略微僻静的巷子,开始了吆喝。

    巷子里面没有人出来,吆喝了几声之后,牛二和小三子都放下了担子,在巷子的入口处稍微的歇息一会。

    两个穿着青衣的汉子从巷子走出来。

    牛二和小三子两人的脸色都变化了,穿青衣的两个汉子,明显是衙役,难道说这个僻静的小巷子里面,就是虹县的县衙所在地吗。

    “官爷,我们这里有上好的麻糖、蜂糕,你们买一点,带回去家里人一定很高兴。。。”

    一名衙役看了看缩成一团的小三子,以及战战兢兢的牛二,不耐烦的开口了。

    “好大的胆子,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老子心情好,不找你们麻烦,快点滚蛋。。。”

    牛二和小三子连忙挑起担子,急匆匆的离开了。

    走出去好远,牛二才擦去了额头上的汗滴。

    “三弟,刚才好危险,看样子我们要注意了,这里是县城,我们要特别小心,就算是想着歇息,也要在大街上人多的地方歇息,好了,你跟着我,刚刚县衙所在的地方,你记住了吗。。。”

    小三子摇摇头。

    “大哥,那条小巷子,我觉得不是县衙所在地,恐怕是县衙的那些衙役取乐的地方,县衙是不可能在那么僻静的地方的,现在还不到辰时,那些衙役是不是刚从某处地方出来。。。”

    牛二略微的思忖了一下,点头开口了。

    “说的不错,三弟,你观察的很仔细,我才想起来,和我们说话的那个衙役,眼角的眼屎都没有擦干净,应该是刚刚起身不久,嗨,闹了半天,我们到那样的地方来了。。。”

    两人不再停留,朝着大街上走去。

    大街上已经有不少的行人,不过没有人注意他们两个挑担子的货郎,县城里面到处都是商铺,商铺里面的货物要齐全很多。

    转悠到东直大街,牛二和小三



第七百五十九章 灭顶之灾(3)
    亲手将信函交给罗典勇之后,丁启睿率领大军出发了。

    信函是丁启睿亲笔写的,收信人是蓟辽督师吴宗睿,至于说信函里面是什么内容,外人不可能知道,接到信函之后,罗典勇马上下达了命令,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将信函送到锦州去,务必让大人第一时间看到信函。

    从徐州出发的时候,丁启睿的心情是不错的,他相信通过这份信函,一定能够处理好与吴宗睿之间的关系,而且回到淮安府城的线路早就规划好了,大军从徐州进入凤阳,经过凤阳府所辖的宿州、灵璧、虹县、泗州,尔后进入淮安府。

    这条行军的线路,全程千余里,绕了很远的路,不过这是目前来看最为安全的线路。

    丁启睿没有告知罗典勇回去的线路,他认为没有必要,罗典勇倒是给出了建议,建议丁启睿经过运河原路返回,毕竟有一百艘战船,从徐州出发前往淮安府城,顺着运河而下是顺水路,战船上面有火炮,可以凭借着战船的速度与火炮的威力,冲过邳州和宿迁码头,回到淮安府城,不过丁启睿没有采纳罗典勇的建议,而是将所有的战船都留在了徐州。

    这些威力不是很大的战船,对于登莱新军水师来说,没有多大的作用,登莱新军水师拥有的战船,迄今为止是最为先进的,主要是在海上作战,其体型和威力都不一般。

    罗典勇与罗典召的感觉一样,认为丁启睿其人是很不错的,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严格说来,罗典勇这样做违背了登莱新军进入南直隶作战的整体部署。

    人都是有感情的,罗典召和罗典勇对丁启睿的印象不错,所以不由自主的讲真话。

    仅仅半天时间过去,罗典勇就知道了丁启睿麾下大军的行军方向,一封密函迅速送往宿州,务必在丁启睿及其麾下大军抵达宿州之前送到廖文儒的手中。

    徐州距离宿州只有两百多里地,按照大军的行军速度,三天时间可以抵达,不过丁启睿好像不是很着急,没有催促大军快速行军,大军每日天亮以后才出发,天还没有黑就宿营了,派遣的斥候一直都在禀报宿州的情况,这样一直到第五天才抵达宿州。

    就在丁启睿麾下大军即将抵达宿州的时候,罗典召专门做出了安排,让登莱新军腾出了部分的营房,让丁启睿麾下的大军可以在城外的军营歇息。
1...277278279280281...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