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最好的证明就是,康乾盛世结束仅仅四十年时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华民族由此进入了一百多年漫长、屈辱的时期。

    仅仅一天时间,吴宗睿和刘宁租赁到了府邸,府邸不是很大,前后两进,有一个前院和一个天井,七间房屋,月租五两银子。

    这个租费让吴宗睿龇牙,这相当于七品知县的俸禄,也就是说,七品知县若是没有其他收入,在南京城仅仅能够租赁一个府邸,还不是很大。

    好在一共也就是五个人,府邸的大小足够了。

    府邸租赁下来之后,屋里的事情,陈灵雁决不让吴宗睿伸手了。

    府邸有些陈旧,需要打扫,眼看着陈灵雁挽起袖子干活,吴宗睿大为吃惊,想不到看上去柔弱的陈灵雁,也能够拿起笤帚和抹布做家务事。

    崇祯二年八月二十日,卯时

    吴宗睿准时到了应天府衙。

    迎接吴宗睿的是应天府从八品的知事崔云辉。

    这很正常,知事的职责就是上传下达与接待。

    知事一职,一般都是由举人来出任的,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知事为正八品,顺天府和应天府的知事为从八品,府衙的知事则是正九品。

    见到吴宗睿,崔云辉的态度很恭敬,让吴宗睿在寅宾馆稍稍等候。

    举人在进士的面前必须恭敬,已经近四十岁的崔云辉,也要遵循这个规矩,见到了不过十六岁的吴宗睿,走路都显得小心。

    看见崔云龙略显驼背的背影,吴宗睿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举人在寻常百姓的面前,被称呼为老爷,受到尊重,可是进入到朝廷,在各级官府之中,实在抬不起头来,仕途更是渺茫,几乎不可能得到提拔。

    长时间处于这种郁闷压抑的心态之中,任谁也不可能有很好的情绪。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面对身份最为尊贵的两榜进士,举人无可奈何,只能认命。

    不到一刻钟,门口响起了沉稳的脚步声。

    听到脚步声,吴宗睿知道,肯定是他在应天府的上级来了。

    脚步声停下的时候,门被推开,崔云辉小心的走在前面,弓着身体。

    “吴大人,府丞大人来了。”

    “本官应天府府丞赵从荣,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吴大人很年轻啊。”

    “下官吴宗睿,己巳殿试二甲进士,见过赵大人。”

    “英雄出少年啊,吴大人十六岁就高中二甲进士,本官惭愧,日后在吴大人面前莫提科举之事。。。”

    站在一边的崔云辉,抬头看了看吴宗睿,脸上带着略微吃惊的神情,作为应天府的知事,他不可能知晓吴宗睿的所有情况,刚才仅仅是感觉到吴宗睿年轻,现在才知道,眼前的这位应天府的推官,不过十六岁的年级,而且是殿试二甲进士。

    赵从荣一样非常聪明,虽然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资格老很多,但肯定是三甲进士,无法在吴宗睿的面前摆多大的资格,所以很自然的岔开这个话题。

    吴宗睿无所谓,在他的脑海里面,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下官今日刚刚到府衙上任,还请赵大人多多点拨,也请崔大人多多指点协助。”

    “嗯,这是自然,前任推官已经调到南京工部出任主事,本官险些忙不出来,你来就好了,本官这就带你到官署去看看。”

    赵从荣几乎没有看崔云辉,站起身来,朝着屋子外面走去。

    崔云辉好像习惯了,连忙快步上前去打开了门。

    吴宗睿跟随在赵从荣后面走出去的时候,看了看依旧低着头的崔云辉。

    也就是这个瞬间,他对赵从荣的印象打折了,看看赵从荣略微花白的山羊胡子,恐怕是四十多岁到五十岁左右的年纪,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高中两榜进士的时候,年纪也不小了,从万历四十七年到崇祯二年,十年的时间,赵从荣升任正四品的应天府府丞,表面上看还算是不错的,其实混的也就一般化。

    崇祯元年,皇上启用大量被魏忠贤罢黜的官员,很多都是直接到京城去了,而且擢升的速度很快,按照常理来说,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若是表现不错,应该是在京城的六部任职,出任左右侍郎绰绰有余。

    应天府衙占地面积还是很大的,一条中轴线贯穿其中,而诸多官员的官署,大部分都集中在中间的院落。

    前院为大堂,那是府尹大人升堂的地方,大堂的左右两边,




第八十三章 运气
    刚刚翻开桌上的文书,崔云辉进来了。

    “吴大人,府尹大人要见您。。。”

    吴宗睿楞了一下,看了看崔云辉,没有掩饰吃惊的神情。

    按照朝廷的规定,大明各级官府的官吏每月休沐三日,府州县都是如此,不过在署理政务方面有所区别,作为最基层的县衙和独立的州衙,知县和知州每天都要召集县衙和州衙的官吏,商议当天的事宜,落实工作进度,而相对超脱的府衙,府尹和知府每月召集府衙官吏三次,商议部署和落实相关的工作,这已经成为惯例。

    相对于应天府衙来说,每月的四号、十二号与二十二号,就是府尹大人召集官吏商议落实工作的时间,今天不过二十号,还剩两天时间,府尹大人不需要单独见自己。

    当然,从关心的角度出发,府尹大人也可以这样做。

    进入厢房,吴宗睿一眼看到桌案背后的府尹大人。

    桌案上面摆着吏部的敕书,尽管隔着一定的距离,但吴宗睿还是认出来了,那是有关他吴宗睿个人情况的吏部敕书,这东西相当于每个官员个人档案的副本,正本的档案全部存在京城的吏部,副本的档案则会由吏部发往官员任职所在地,这份档案上面详细说明了任职官员的情况,官员一旦调离,则档案的副本会由专门的人送往继任的地方。

    知县的档案副本,送往府衙,知府的档案副本,送往巡抚衙门,县衙的官员,府衙的官员,包括部门的官员,其档案副本都是送往任职所在地。

    吴宗睿的档案副本,自然是送到应天府衙。

    当然,能够看到这份档案副本之人,仅仅是府尹大人,若是府尹大人授权了,府丞大人也能够看到。

    “下官吴宗睿,见过府尹大人。”

    “好,好,吴大人请坐,今日你到府衙来点卯,本官正好闲暇,见一见你。”

    “谢府尹大人。”

    “不用那么客气,你是江西赣州安远县人,去岁乡试高中,今岁会试高中,殿试二甲第四十五名,十六岁的年纪,不简单,本官记得,我大明一朝,尚无如此年轻之二甲进士。”

    “这个,大人,下官乃是得到皇上垂青,不敢自得。”

    “说得好,说得好,十六岁的年纪能够如此的沉稳,很不错了。”

    还没有等到吴宗睿明白过来,府尹大人再次开口了。

    “吴大人,推官一职,责任重大,特别是在应天府衙,更是要注意,日后若是有什么事情感觉到为难,可以直接来询问,遭遇疑难不决之事宜,不要急着断案,且慢慢思索。。。”

    吴宗睿听得非常仔细,内心也更加的疑虑,府尹大人的话语,听起来是对自己的关心,不过以前他从未见过府尹大人,更谈不上有什么交集,府尹大人为何如此关照。

    。。。

    终于,府尹大人端起了桌上的茶杯。

    吴宗睿连忙站起身来,稽首给府尹大人行礼。

    “感谢大人的教诲,大人事务繁忙,下官不打扰了。”

    “好,你去好好做事情。”

    走出厢房,吴宗睿差点撞到了崔云辉的身上。

    原来崔云辉一直都在厢房外面等候。

    吴宗睿看了看崔云辉,微笑着点头之后,朝着官署的方向走去,来到府衙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遇见的事情太多,他的脑子有些转不过来。

    崔云辉跟在身后,两人一前一后朝着官署的方向而去。

    来到官署的门口,崔云辉停下了,吴宗睿也停下了。

    “崔大人,若是没有其他要紧的事情,进去坐坐。”

    “这个,下官不敢打扰大人。”

    “算不上打扰,我今日刚刚点卯,可谓是两眼一抹黑,尚需要慢慢熟悉情况,也做不了什么事情,若是崔大人愿意,可否帮忙介绍府衙相关的情况。”

    崔云辉的脸色略微发白,咬咬牙还是进入了官署。

    崔云辉的动作表情,吴宗睿看的很清楚,他内心略微的失望,想想崔云辉本就是举人出任官职的,多半是因为家境窘迫,无力支撑参加会试的费用,迫不得已才做官的。

    能够通过乡试,成为举人,本就不简单了,在社会上还是有地位的,如果家境优越,可以不断的参加会试,一直到金榜题名,何苦勉强进入朝中为官。

    “崔大人,府尹大人刚刚鼓励了我,让我好好做事情,大人如此关心,令我感激,可我对大人的基本情况都不知晓,这实在是失礼,崔大人可否为我介绍一二。”

    崔云辉楞了一下,不自觉的开口了。

    “下官对府尹大人的情况也不是很清楚,只是略微知晓一些。”

    “崔大人知道什么就说什么。”

    “下官知晓府尹大人名讳詹士龙,万历年间的进士,其余的就不是很清楚了。。。”

    崔云辉还没有说完,吴宗睿的脑子里划过了一道闪电。

    詹士龙,江西建昌府辖下广昌县人,本人的名气不是很大,可儿子詹兆恒算是明末小有名气之人,詹兆恒是崇祯四年的两榜进士,殿试高中年仅十九岁,大明灭亡之后,成为反清复明的勇士,拼死抵御清军的进攻,最终捐躯。

    有关詹兆恒的轶事,还有一个传说,



第八十四章 简单与复杂
    卯时到衙门点卯,开始署理政务,申时休沐回家,府衙免费提供一顿中饭,早饭与晚饭都是自己负责,府衙也有食堂,晚饭想要在府衙吃也可以,自己掏腰包,每月的一号到三号休沐,可以在家中歇息,春节期间有三十天的假期,从腊月二十到正月二十,其余时候都要老老实实上班。

    从赴任的那一天开始,吴宗睿就要开始遵循这样的生活规律,这让他想到了几百年之后,上班之人不也是如此吗,只不过假期多一些,管理方面更加的人性化一些。

    如果按照这样的规矩下去,那么吴宗睿将和大明王朝其他官吏一样,慢慢的等着提拔,慢慢的适应官场上的点点滴滴,最终的结局,就是被历史的洪流吞没。

    吴宗睿是穿越之人,知晓历史洪流的方向,可惜的是,现在的他,仅仅是历史洪流中的一粒尘埃,随波逐流,无法改变任何事宜。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八月二十二日,府尹大人安排部署工作的日子。

    卯时一刻,吴宗睿就来到了厢房外面等候。

    很快,府丞赵从荣来了,跟随在赵从荣身后的,分别是治中刘方胜和通判蔡思杰等人,其余的官员,按照品阶的高低,依次跟随在后面。

    队伍中的崔云辉抬头,看了看吴宗睿,很快低下头了。

    赵从荣看向吴宗睿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容,眼睛里没有丝毫的笑意。

    “吴大人如此早啊,本官真的是没有想到。。。”

    刹那间,吴宗睿知道自己无意间触犯了规矩,穿越的他,岂能不知道官场上的规矩,领导还没有到,你就巴巴的提前到了,岂不是打领导的脸。

    两天的时间,吴宗睿大致摸清楚了府衙官吏的情况,赵从荣、刘方胜和蔡思杰等人,都是两榜进士,不过悉数都是三甲进士,包括府尹詹士龙,也是三甲进士,应天府衙目前的官员,唯有他是二甲进士。

    从年龄上来说,最为年轻的刘方胜,也是三十五的年纪。

    在应天府诸多的官员面前,吴宗睿的确是小字辈,其余人都可以说是他的长辈。

    如此情况下,按照官场的规矩,吴宗睿应该是夹着尾巴做人,表现的圆滑一些,谦逊一些,这样至少不会引发其他官员同僚的嫉妒,毕竟十六岁的二甲进士,太过于惊艳了。

    一丝懊恼的情绪出现在脑海,但很快消失。

    吴宗睿本就不是遵循规矩之人,也没有打算熬资历,总有一天,他会表现出来震惊大明的气度,如果脑子里总是想着实力不够的时候就不要露头,也许一辈子就不要露头了。

    再说了,自己还年轻,十六岁的年纪,表现的过于的老成持重,也太没有意思了。

    抱拳向着赵从荣拱手之后,吴宗睿不紧不慢的开口了。

    “赵大人,下官卯时进入官署,收拾片刻就来到厢房等候,脑子里想到的是勾狱讼事宜,没有注意到其他的事宜,刚刚见到大人,才想起有些地方需要注意,日后下官一定会牢记,不知大人有何要求,指点一二,下官谨记在心。”

    赵从荣楞了一下,看了看吴宗睿,仿佛不认识。

    吏部发来的敕书,他看过了,吴宗睿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或者说没有丝毫的背景,唯一就是与府尹大人是同乡,两人之间年龄悬殊很大,没有丝毫的交集,要说吴宗睿刚刚来到府衙,就得到了府尹大人的支持与赞许,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吴宗睿表现出来的气度,不亢不卑的态度,说不通啊。

    “吴大人,这是说什么话,我等前来,都是要想着自身之职责,刘大人、蔡大人和诸位大人都是这等想法,吴大人刚刚上任,就表现出如此的敬业,值得我等学习。。。”

    “不敢,下官前日才上任,还要学习如何署理公务,大人是下官的榜样,日后下官还要向大人和诸位大人学习。”

    “好、好、好,不说了,我等都到厢房去,府尹大人怕是等急了。”

    话还没有说完,赵从荣抬脚朝着厢房走去。

    吴宗睿抬头看着,表现出来平静的态度。

    刘方胜和蔡思杰先后走过去,其余的官吏不动了,看着吴宗睿。

    吴宗睿漠然的看了看众人,抬脚朝着厢房走去。

    他的内心,还是有一丝的不安,毕竟违背了官场上的规矩,可事已至此,后悔无用。
1...3132333435...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