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3004卯时二刻,安静的官道上,十一匹乌珠穆沁马正在飞驰,马背上的人身穿的都是寻常百姓的衣服,这未免让人感觉到奇怪,寻常的百姓谁会骑着如此之好的战马在官道上面飞驰。
远处侦查的大顺军斥候,已经发现了这飞驰的十一人。
大顺军已经从通州城出发,正在朝着京城的方向急行军,这些斥候是留下来关注通州以及顺义等城池情况的,主要还是侦查是不是有朝廷大军前往京城来驰援。
“迅速前往通州去禀报,有人离开京城,可能是往蓟州的方向而去”
这十一人能够前往的地方,唯有蓟州,南面的良乡、涿州,北面的顺义,东面的通州,悉数被大顺军占据,如此大顺军完全掌控了大明京城东西南北四面,不过大明京城东面的永平府,大顺军尚未涉足,而顺义和通州之间地域广阔,大顺军尚未完全掌控,所以这十一人有可能通过中间的空白地带,前往蓟州而去。
为首的斥候,对于这些疾驰而去的可疑之人,倒不是特别的重视,这些人明显是从京城出来的,也许是往外传递京城的消息,也许是到南方去搬救兵,更有可能是觉得留在京城没有什么出路,所以选择逃出京城去。
另外一名斥候神色颇为凝重,看着为首的斥候开口了。
“头儿,您看这些人会不会是去搬救兵了”
为首的斥候楞了一下,看了看刚刚开口的斥候,若有所思的开口了。
“牛军师专门说过,山海关驻扎有大明的登莱新军,难道说这些人是到山海关去的吗。”
神色凝重的斥候跟着开口了。
“头儿,我看还是严密监视这些人,迅速将情况禀报给通州”
为首的斥候略微的思索,点了点头。
“好,我这就去通州禀报,你们一定要盯住这十一人,看看他们究竟到什么地方去,哼,他们人不多,要是通州下命令了,我们能够轻而易举的抓住他们。”
冷风扑面,初春的季节,气候还是有些寒冷的。
陈新甲甩了甩有些麻木的肩膀,咬着牙坚持,他们早已经进入了最为危险的地段,这段路足足六十里地,他们已经奔袭了近四十里地,现如今天已经蒙蒙亮,他们不能够有丝毫的停留,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如果通过了这段最为危险的官道,接下来就要安全很多了。
四周肯定有流寇派遣的斥候,陈新甲相信,他们可能已经被发现了,现在他们抢的就是时间,胯下的乌珠穆沁马有着足够的耐力,能够长途奔袭,再说他们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耳边是呼呼的风声,身为兵部尚书的陈新甲,从未如此劳累过,他的眼睛有些红,长途奔袭加上迎面吹来的风,让他的眼睛几乎难以睁开,一夜未眠,整个人看上去颇为困顿。
“大人,周围有流寇派遣的斥候,我们可能被发现了”
一名锦衣卫疾驰在陈新甲的身边,压低声音开口了。
陈新甲费力的点点头,用力的张嘴开口了。
“不管他,我们继续前进,辰时之前必须抵达兴州后屯,要是有流寇进攻我们,我们不要停留,以最快的速度赶路”
陈新甲以身作则,与其他的锦衣卫一样骑马,一样赶路,而且丝毫不落下风,这本就让诸多的锦衣卫佩服,所以他的命令,诸多的锦衣卫绝对执行。
“明白了,大人,我们如果遭遇到流寇的进攻,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您都不要停留,如果遇见麻烦,我们会处理好的。”
陈新甲没有继续开口说话,他知道这一幕很有可能出现,这十名锦衣卫,个人能力是无话可说的,要说单打独斗,一个对付四五个也没有问题,不过真的遇见了规模浩大的军队,也是无济于事,根本不可能有多大的反抗能力。
驻守通州的是王国宁。
王国宁名号改世王,曾经也是流寇的掌盘子,投奔李自成之后,表现的颇为忠心,加之其以前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在义军之中也没有多大的威望,不可能形成什么威胁,所以勉强得到了李自成的信任。
不过王国宁并非是李自成信得过的兄弟,所以在大顺军中的地位一般。
好在王国宁想得开,只要能够活下去,能够继续吃肉喝酒就不错了。
当然,王国宁内心不可能没有丝毫的想法,但他能够将所有的不满深埋在肚子里。
李自成亲率大军前往京城而去,王国宁奉命留守通州,防止有明军驰援京城。
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王国宁的脸上带着笑容,看不出丝毫的不满意,不过李自成率领大军离开通州之后,王国宁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面,摔碎了好几个酒杯。
辰时,王国宁走上了城墙,开始例行的巡逻。
城外几个黑点在快速的移动,王国宁瞪大了眼睛。
“那不是斥候吗,这么快回来,难道发现了什么情况吗”
王国宁一下子紧张起来,留守通州的大顺军军士只有一万人,而且并非是主力的军士,通州留下的粮食也不多,如果真的有朝廷大军驰援,这一万人不可能支撑多长的时间。
黑点慢慢变得清晰,果然是派遣出去的斥候。
看着匆匆忙忙的斥候,王国宁的心一下子悬起来了。
军士带着喘着气的斥候,上了城墙。
“禀报王总管,官道上发现十一名骑马的人,估计他们是从大明的京城出发,往蓟州的方向而去的”
王国宁眨了眨眼睛,松了一口气。
“哦,你们能够肯定吗。”
“能够肯定,我们怀疑他们是前往山海关去搬救兵的”
王国宁看着斥候,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屑的笑容。
大顺军的斥候,由李自成和刘宗敏直接指挥,大顺军进入北直隶之后,牛金星和宋献策也开始关注斥候,时常告知斥候必须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这也导致大顺军的斥候,有了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就算是面对王国宁这样的总管,也不大在乎。
王国宁好歹也是掌盘子,曾经领军作战,不管是不是取得什么战绩,对于作战的基本理念还是清楚的。
“原来是这样啊,那我问你,京城距离山海关多远啊。”
斥候楞了一下,马上开口回答了。
“禀报王总管,大明京城距离山海关六百里地左右。”
王国宁满意的点点头。
“那你认为,这十一人前往山海关,需要多长的时间啊。”
“这个,我认为至少需要四天到五天的时间。”
王国宁的脸上再次露出了不屑的笑容,看着斥候开口了。
“通州距离大明京城不足百里地,闯王率领的大军,明日就可以展开对大明京城的进攻,你来告诉我,大明京城派遣了十一人到山海关去搬救兵,而且是刚刚从京城出发,来回至少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你不会认为我大顺军十天时间都不能够攻陷大明的京城吧。”
斥候愣住了,王国宁的分析明显没有问题。
“这个,王总管,我只是觉得那十一人有些可疑,所以专门来禀报的。”
王国宁不耐烦的挥挥手,对着斥候开口了。
“我知道了,你再去侦查,如果这十一人不逗留,不必去理睬他们,你主要侦查的是有没有明军驰援大明的京城,如果发现明军的踪迹,马上禀报,不得有丝毫的耽误。”
斥候对着王国宁抱拳之后离开了。
王国宁在城墙上面转悠了一圈,慢悠悠的下了城墙,朝着府邸的方向而去。
辰时二刻,天已经大亮。
陈新甲终于看见了前方的兴州后屯。
一路上没有发现流寇的追兵。
胯下的乌珠穆沁马,已经累得在吐泡沫了,如果还奔袭一段时间,这些乌珠穆沁马肯定无法支撑。
陈新甲拉了拉缰绳,胯下的战马速度慢了下来。
一名锦衣卫上前来了。
“禀报大人,前方就是兴州后屯,流寇还没有对这里发起进攻,大人是不是在兴州后屯歇息半天时间,养足精神之后出发。”
陈新甲摇了摇头。
“不能歇息,进入兴州后屯之后,我们马上找寻战马,至少要保证一人双马,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山海关,京城已经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我们不能够耽误时间”
“大人,这样长途奔袭,您的身体承受不住啊。”
“不要说这些话,都这个时候了,我的身体算什么啊,我想过了,我们必须在三天以内抵达山海关,调遣驻扎山海关的登莱新军驰援京城,如果我们耽误了时间,导致流寇攻陷了京城,那我就是大明朝廷的千古罪人”
嘴上这样说,其实陈新甲的内心,已经有了巨大的阴影,他们从京城出发,一路奔袭,流寇不可能没有发现,可一直到兴州后屯,都没有流寇追击,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流寇的主要力量都开赴京城了,当下围攻京城才是流寇最为关注的事情,其余的事情人家根本就不在乎,陈新甲不明白,京城都处于如此危险的境地了,皇上为什么迟迟不愿意给登莱新军下旨,现在给登莱新军下旨,是不是太晚了一些。
第九百零一章大明悲歌4
ca3004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卯时,京城。お看書閣免費連載小説閲讀網cge
骑在马背上的李自成,看着眼前的永定门,眼睛里面带着蔑视的神情。
大顺军昨日抵达京城之后,李自成随即做出了安排,百万大军将要对京城所谓的九门发起全面的进攻,包括了永定门、右安门、左安门、广宁门、广渠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和朝阳门,一个都不会漏过,通过全面的进攻,最大限度压迫驻守城内的数万明军。
大顺军进攻的重点还是永定门,这是非常明确的,永定门是进出京城的主要城门,也是直接彰显京城威严的城门,李自成想到的是彻底表露大顺军强悍的实力,大顺军能够从永定门突破,攻破京城,那么天下哪里还有大顺军无法攻破的城池。
针对京城所有城门发起全面的进攻,好处显而易见,驻守京城的明军数量明显不足,而进攻京城的大顺军兵力充足,两相比较,驻守京城的明军顾此失彼,劣势马上体现出来。
城墙上方的高起潜,两只脚都是软的。
驻守外城的只有八万军士,以京营军士为主,重点需要守卫永定门、右安门、左安门、广宁门、广渠门、阜成门、西直门、东直门和朝阳门等九门,而主要由内城军士把手的德胜门和安定门若是遭遇到威胁,高起潜同样需要派遣军士前去协助。
这些年以来,京营的军士从未参与过作战,遭遇后金鞑子侵袭的时候,也是躲在京城里面,命其名曰驻守和护卫京城,其实是不敢出城去与后金鞑子作战厮杀。
高起潜知道其中的奥妙,朝中的太监,以他担任监军领兵作战的次数最多,有时候仅仅凭着第一眼的感官,就能够知晓军士的战斗力如何。
驻守永定门的军士足足两万人,亦是京营之中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军士,其余各门分布五千到一万左右的军士驻守,高起潜可不蠢,他料定李自成主攻的方向就是永定门。
永定门城墙上面数门红夷大炮,早就灌注了弹药,黑黝黝的炮口对着城外方向。
城外是黑压压的流寇军士。
皇上和朝廷依旧不死心,他们还在想着登莱新军迅速赶赴京城驰援,还在想着驻守外城的军士能够坚守,还在等待援军的到来。
这也是高起潜最为愤怒的地方,为什么朝中的大人早不提出这样的建议,如果强悍的登莱新军出动,北直隶的情形肯定不一样,现如今李自成麾下的大军已经包围了京城,兵部尚书陈新甲前往山海关向登莱新军求助,也不过两天左右的时间,驻守山海关的登莱新军,就算是马不停蹄的赶路,怕也来不及驰援京城了。
高起潜对吴宗睿的看法不一样,当年的登莱兵变,不到二十岁的吴宗睿,就展现出来不一般的能力,用高瞻远瞩形容都不为过,这样的人才,足以成为大明朝廷的中流砥柱,可惜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皇上和朝廷从未关注过登州和莱州,对于吴宗睿做出的诸多事宜,视而不见,当登莱新军逐渐强大起来的时候,皇上不仅对吴宗睿表示了不待见,而且一直怀疑吴宗睿会借助登莱新军造反,期间与吴宗睿关系不错的高起潜都差点受到牵连。
高起潜对吴宗睿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皇上怀疑吴宗睿的时候,他甚至想着自动请缨,前去说服吴宗睿,让吴宗睿服从皇上和朝廷的调遣。
“监军大人,流寇马上就要发起进攻了”
身边军官的提醒,让高起潜清醒过来了。
“咱家知道了,告诉所有的军士,一旦流寇发起进攻,就用红夷大炮狠狠的轰他们,咱家倒是要看看,这所谓的大顺军有多强悍。
高起潜横下了一条心,不论如何都要率领军士,拼死守卫京城,虽然流寇人多示众,不过战斗力未必那么强悍,高起潜数次与流寇交锋,认为流寇没有能力攻陷京城。
城外漫天的黄沙,那是大顺军在频繁的调动军士。
进攻和守城的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高起潜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虽然李自成也拥有少量的红夷大炮,不过与城墙上面的红夷大炮比较起来,差距还是巨大的,再说了,京城储存有足够的炮弹,足以对流寇形成致命的杀伤。
高起潜有那么一点点的信心,凭着外城的八万军士,抵御天的时间还是可能的,到时候若是登莱新军前来驰援,或许战局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李自成迟迟没有发起进攻的命令。
刘宗敏、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都有些着急了,本来进攻定于卯时开始,李自成推迟到卯时二刻,眼看着卯时二刻也要到了,可进攻的命令还没有下达。
他们不知道李自成是怎么想的。
刘宗敏负责率领大顺军军士进攻除永定门以外的其他城门,主要是辅助李自成发起对永定门的进攻,此刻的刘宗敏,焦急的看着永定门的方向。
牛金星骑马朝着永定门而去的时候,脸上的神情颇为忐忑,他不知道闯王是什么想法,不知道此番前去询问,是不是会引发闯王的不满,不过百万大军都在等候,若是耽误的时间太长,很有可能影响到军心。
“牛金星,你来了,是不是询问大军什么时候发起进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