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玩家在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俩菜一汤
走走拐拐,眼前豁然开朗,露出一处雅致的园林,曲水流觞,春天还未到,但这里却有了春天的气息。
“鄙人陕西潼关周岳周高仁……”高仁递上了帖子,门童引进。
这些天,他也参加了几场文会,不动声色的便将周兴亡之名打了出去。
然后又做了几首不上不下的诗词,聚会的等级自然也越来越高。
要搬运诗词,不是随便抄两首,然后满大街张贴。
而是要参加文会,应景而作,众人相互拍马屁,即便做不出千古名作,名声也是能慢慢积累的。
若是写出佳作,那么更是如虎添翼,
第一百一十一章 读书人的事能叫抄吗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东京城一隅,一间闺阁暖屋里,窗沿下一朵海棠花开的正艳。
隔着珠帘,里屋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抹婀娜的身影,提笔,落笔,读一句写一句然后品一句,过了许久,这首《雁丘词》才写完。
“怀古可以知兴亡,怜雁亦能入真情。世间竟然尚有此第一等人物……妙哉!妙哉!”
“夫人,老爷若是听到了,会吃醋的……”卷帘人嬉笑一声。
“老爷虽然不善于作词,但于金石却是极有研究,术业有专攻罢了,有何吃醋”
纵观闺阁,竟然不似一般女儿的香闺,而是摆放着许多的金石、字画和古玩,亦有一大堆稿纸……
皇宫里,周邦彦已经等了多时,站的脚都酸痛难耐,嘴也干涸了。
他已经快六十岁,已经老了。
这时候,一个老太监终于从幽深的宫门里出现,手里拿着一柄拂尘,用尖细的嗓子说道:“官家招你入内……”
没有多余的话,转身便走。
周邦彦小碎步跟上。
伴君如伴虎,不敢有任何的大意。恭恭敬敬将高仁写好的《雁丘词》呈上,老太监接过来,细细查看有无毒,然后这才送到了周邦彦不敢抬头打量的身穿明黄色龙袍的官家手里。
赵佶,北宋第八位皇帝,亡国之君,后世人称之为宋徽宗。
一个被皇位耽搁了的艺术家。
“字倒是不错,可惜力有不足,柔弱不堪……”先品字,再观词,果然不同于常人。
“咦,问世间,情为何物……”
听语气,倒是颇为欢喜,周邦彦暗自松了一口气,自己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而周高仁,也上达天听,今次春闱,即便落第,也并非一无所获。
“倒是个妙人,此词何人所作”
等赵佶问话,周邦彦这才开口道:“回官家,是潼关举人周岳所作。”
“哦,春闱将近了啊!他还有何词,一并呈上来,朕来看看。”
周邦彦微微停顿了一下,终究还是开口,周兴亡那首词早已经传开,落入官家耳里只是时间的问题,何必现在欺君,说道:“周岳还做过一首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念完,眼皮微微上抬,偷偷打量官家的神色。
“哼,我朝虽然不以言论罪,但这样借古讽今,也想东华门外唱名”
赵佶说完,他旁边那位老太监顿时便露出阴鸷的目光,霎时间,周邦彦的脚便有些软了,心脏“扑腾扑腾”的急跳,汗毛都倒立起来。
“完了,完了!”
大宋的官员,长着一张大嘴巴,什么样的糊涂话都会从那张嘴里喷出来,不过,在大宋不以言罪人,是被太祖皇帝刻在石碑上的戒条。
但苏轼的乌台诗案之后,这太祖皇帝刻在石碑上的戒条也就成了废话了。
周邦彦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皇宫里走出来的,只觉得自己干了一件极其糊涂的事,抬头望天,此时夕阳已经落下了山岗。
“周高仁!非我之罪啊!”
……
此时,高仁正在搬运文字,在享受了经验点增长的快感之后,准备将文抄公的事业发展到极致。
左右不过是抄……哦,不,文人的事能叫做抄袭吗
我们只是文字的搬运工,哪里缺少便搬到哪里。
运营,是一门学问。
自我包装很重要。
在距离春闱的这几天里,高仁所干的便是做个勤劳的搬运工。
大势已成!
临近春试,高仁终于松手,就等着大肆搜刮经验点了。
出门放松放松,顺便看看自己的成果。
东京城里最好玩的是瓦市子,里面有玩蛇的,耍猴的,牵着大熊讨利市的,还有说书的,摔跤的,爬高杆的,天上掉死孩子的,最有趣的是抡大缸的,百十斤重的大缸在他手里就像是一根稻草,据说吃这碗饭不容易,要从小练起,先是小缸最后就是大瓮了。
而练到最高境界的家伙可以在大瓮里装水,抡着大缸一滴水都不洒出来。
功夫无处不在!
瓦市子里面最让雄性生物热血的还是相扑。
女相扑,听说仁宗皇帝最爱看。
嘉祐年间的一个上元日,官家偕后妃到宣德门广场与民同乐。
当时,广场上正进行热闹的百戏表演。官家东瞅瞅西看看都没兴趣,无意中发现了火爆进行中的女子相扑表演,一下来了兴致,很投入很着魔地观看起来。
&nb
第一百一十二章 乞丐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亲撰的《励学篇》,是每个读书人心中的信念所在。
贞观年间,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们从端门列队而出时,非常高兴的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吾彀中矣!”
而大宋,将科举上升到了极致。
“东华门唱名者方为好汉!”
这是韩琦因为一个小事情斩杀了军中猛将之后发出的振聋发聩的怒吼!
每四年一度的春闱,是东京城的盛况,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足以说明大宋臣民对科考的热爱。
考场外,考生在经过重重检查之后鱼贯而入,白发苍苍的老翁有之,身形彪形的大汉有之,垂髫未成年的童子有之,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身着士子衣装,虽然有豪奢穷困之分,但是他们表达的含义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说他们有资格参加大比。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手漂亮的瘦金体将“天净沙秋思”写在宣纸上,赵佶欣赏了一番,然后对一动不动犹如一根枯木的老太监说道:“大伴,今日《西游记》出新回目了吗”
“官家,还没有……而且,那个说书的郭先生说了些老奴不明白的话。”
“什么话”
“他说,应该是周岳说,《西游记》太监了!老奴是太监,但一本如何太监”
“太监”赵佶撂下笔,沉思了一番,脸色一变,刚刚对高仁升起的那点好感的心思顿时便随风而去,冷哼道:“他的意思是说,不写了,断了!岂能让此人金榜题名……且让他白衣卿相浅斟低唱去吧!”
赵佶说完,自己却是笑了,继续道:“让他落榜却是便宜了他,且让他做个弼马温……”
这是被当成乞丐了,皇帝施舍性的让他做个弼马温。
从考场走出来,高仁一身轻松,周岳还是很有些真才实学的,毕竟是凭真本事中得举,再加上高仁的这个大挂逼,进士科小意思,难不倒他。
当然,这要在公平的环境下。
“高仁,且去沐浴更衣,晚上歌楼酒肆纵情达旦,好好放松放松,东京汴梁城,哥带你潇洒……”
锁厅考试三天,吃喝拉撒都在三米见方的小单间里,普通人真的很难熬。
李纲胡子拉碴的走过来,虽然双眼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是亢奋的很,露出一抹男人都懂的表情,说道:“哥带你去见识见识李师师,以你的文才,一定能够成为入幕之宾……你周兴亡的名头,现在可是火遍了东京城……”
原来你是这样的李纲。
“好,那么晚上就等李兄安排了。”
“那晚上平安坊见,战斗到天明……”
舒舒服服洗了个澡,但却没有去补觉,高仁虽然**渣的很,但精神强度却是极高,可以深度睡眠,一天四个小时的睡眠可以保证全天不疲惫。
所以,他去的比较早,东京城最繁荣的平安坊,到处都是青楼画阁,绣户珠帘。
华丽至极的雕车争相停靠在大街旁,矫健名贵的宝马纵情奔驰在御街上,镶金叠翠耀人眼目,罗袖绮裳飘送芳香。
开封府乃是世界第一繁华地,调集了四海的珍品奇货,都到东京城的集市上进行贸易;荟萃齐九州的美味佳肴,都在京城的宴席上供人享受。
其实,等夜晚到来,东京城才是真正的活过来。
路过一处巨大的酒楼前,这里的丝竹之音震荡长空,空气中也弥漫着酒香肉香。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门里左右不过就是那么点的事儿,
第一百一十三章 老夫黄裳
“二十年前既然守规矩,那么现在为何又不守规矩了呢”
高仁心中已然知道答案,但还是问了出来。
二十几年前,正是乔峰执掌丐帮的时候,但他已经死了二十年了,丐帮已然不是那个为国为民的丐帮了。
一个顶级帮派的兴衰荣辱,就在这二十年间。
江湖再无北乔峰,甚至连名字都被遗忘。
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健忘了。
可悲,可叹,可惜。
呜呼哀哉!
“二十年前,出了个英雄,英雄死了,东京城的福寿窟就彻底乱了。”老书生说道,用手指沾了沾酒水,朝着四方弹了弹,然后洒了一杯酒。
“这样的英雄,该敬!”
高仁也朝着北方敬了一杯酒,可惜,晚生了几十年,那个风云岁月,没赶上。
“其实,福寿窟的出现也是因为朝廷没有解决好。没有人知道现在东京城究竟有多少人,连禁军都号称八十万,人多了,自然藏污纳垢。福寿窟那些人最早以前就是一群乞丐,无处藏身就只好下到地洞阴沟里面躲避寒冬,结果呢!他们竟然把地窟经营当成了自己的地盘,并不断的挖掘扩大,一百年间,竟然庞大到朝廷都不能铲除的地步。最近二十年来又无人约束,一些江洋大盗就以地窟为据点,女干淫掳掠无恶不作。哎!”
高仁点点头,上个世界“龙蛇”的香江,便也是这样的状态,任何时候,都缺不了在法律之外讨生活的匪徒。
“朝廷不管”
“并不是每个府尹都是包黑炭……”老书生感慨一句,仰头喝下一杯酒,说道:“几年前,发生地陷,开封府意外掘开了一个地道,结果,你猜怎么了”
“怎么了”
高仁配合着问了一句,有句俗语说得好:树老了根茎就多,人老了就变得唠叨。人老了,就容易絮絮叨叨,执着于回忆。
这个老书生“嘿嘿”一阵苦笑,抬眼从窗户口看向那几个手脚齐全,壮硕无比的乞丐,说道:“怎么了这事传的沸沸扬扬,连管家都震动了,就在那条地道里,你知道吗竟然发现了五百余具尸骸,很多都还是小孩,丧尽天良啊!还从地道里搜出几十名妇人,都是东京城失踪的妇人,时间最长的一个已经在地洞里不见天日的活了整整十六年……”
高仁皱着眉头,丐帮已经堕落到如此地步了吗
“这种大案,朝廷没有派兵清理福寿窟”
老书生叹了一口气道:“东京城地下的地洞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连通好几个坊,官府清剿了无数次都不能把这个毒瘤消除掉。而且,在清理期间,东京城里掳掠人口的事情更加的严重,其中不乏一些大家闺秀以及富贵人家的孩童。他们的能耐大着呢!小兄弟,我刚刚看你打量那几个乞丐,目露煞气,你一个读书人,还是不要招惹他们……”
“老先生教训的是。”
高仁神色不变,但心中却是大皱眉头,刚刚自己看向那几个乞丐的心思,竟然被眼前这个老书生给看破了,人情练达么
老书生看了看天色,站起身来,表情无奈的说道:“那和尚又爽约了,真是一点信誉都没有啊!……小兄弟,告辞了!”
“不知老先生高姓大名,感谢老先生指点!”
“老夫黄裳,只是看你是个读书人,不忍心你招惹是非……”
“啊”
高仁张大了嘴,黄裳
这就是黄裳
一个好心老爷爷
“你认识我”黄裳皱了皱眉,面露疑惑。
&nb
第一百一十四章 打破记录了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每每提到青楼,我们都会想到道德伦理,想到人性,想到莺莺燕燕,想到艳骨娇容等等。
但其实在古代,青楼本指豪华精致的雅舍,等到宋元时期便慢慢成了烟花之地,青楼里的女子在当时大部分都是卖艺不卖身的,除了娼卖身之外,一般来说,身为伎的她们,或者才华横溢,或者能歌善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