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苏醒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花静开
145、神秘行踪
“纳乌尔,你这是见了鬼吗有什么事值得你这样大惊小怪的”
大呼小叫那位,是金钟泰手下,一位性格闷骚的西班牙籍助手,平日里要那小子张口说句话都难,就不知现在怎么能在这么多重量级人物的面前失态。
金钟泰嘴里在责怪他,心里却也料到一定是有大事发生,赶紧把脑袋凑了过去。
仔细一看,他那张银盘似的,大多数时候都能处变不惊的脸就变了颜色,舌头也好像给猫咬了,两只手死死捂紧嘴和鼻子,只留出一对极度受惊的眼睛。
老约翰和中年女人莫名其妙,一起恼火地瞪着他,专等他冷静下来解释清楚发生何事。
金钟泰与纳乌尔大眼瞪小眼地发了会呆,然后齐声说出了令其他人也目瞪口呆的一句话:小行星带的三号空间站,消失了。
“这……这怎么可能那个光化空间站,占地近100公顷,自从被电子间谍发现后,我们的侦查飞行器已多次前往摸底,它千真万确就是具实际形态的光建筑群!为隐蔽它在宇宙中的投影,防止被其他星球发现,质子人专门依据日凌点的变化周期建立了移动轨道,他们以为对我们的监控是万无一失,却不料我们早就用反侦测太空眼雷达跟踪了他们,无论空间站怎么挪移,都移不出太空眼的视界范围,又怎么可能在一秒钟内,就像被拧灭的电灯,说消失就消失你们……你们是不是看错了”老约翰啥都顾不上了,边说就边把烟斗扔去一边,脸几乎贴在光屏上使劲瞅。
金钟泰连连摇头:“没有了,是真的没有了!就在五分钟前,我和你们谈话的时候,那个红色坐标还清清楚楚地标在那儿,可现在就像是给捏碎的肥皂泡,什么都没有了!”
纳乌尔的笔又指向银河系外,那片正漂移进来的尘埃,“各位请看,那东西在变大,尾迹的根数也在减少,我认为它根本就不是一群,而是一个或一艘,那应该是一艘大得可怕的宇宙飞船!不仅体积巨大,移动的速度还快得惊人,按照它现在显示出来的形态,以及已经靠近奥尔特星云的位置,启航时间根本就没有百年或十年,或许仅有一个月…不,甚至更短!”
那些科学行者,究竟是如何带领“千军万马”在宇宙中移动的他们又究竟具备怎样的实力光大陆的作战专家与科学家们,自信心忽然遭受到沉重打击,对眼前的现象有些看不懂了。
猛然间,金钟泰拍起了手掌,并用乐天派的兴奋嚷道:“我明白了!”
“明白了明白了什么”沮丧的时刻有人发出鼓励的声音,房间里所有的目光顿时在他身上聚集,目光里充满了期待。
金钟泰说:“我认为,这些无耻的家伙是太自信了,以为地球就是糖果盘里的一粒巧克力球,只要胃口来了,他们就可以信手拈起来放进嘴里大嚼特嚼。或许他们的战斗力不过如此,耀武扬威地利用复活者向地球炫耀那样久,到头来就只出动了一支单薄的军队,体量就只有三号空间站那么大!”
“你的意思是......”中年女士狐疑地问:“三号空间站与质子人移动的飞船存在关联,其光构形象只是宇宙飞船的全息投
146、放手
结结实实受了曹方三拳,然后又和他恶战一场,瞿兆迪不是好勇斗狠之人,却因为打了一场架而恢复了内心的平静。此时的他脑袋肿成猪头,两只手也血迹斑斑,感觉上却像凯旋而归的勇士。
他也知道,不该像条疯狗似的咬沈韵,她好心来找自己谈话,却被无故刺伤,现在的痛苦可想而知。
但他必须尽可能地表现得绝情,否则不是她是否会放弃他的问题,而是他是否忍心对她放手。
说来说去,他也做了最最自私的人,要说燃烧在心里的怒火是因谁而起,又因谁而宣泄,就全是他自己。
不过最终的宣泄对象,是一团副团长曹方,这又是何等的畅快!与曹方交手后,想到沈韵的终生幸福将交到这样一个有情有义的铁汉手上,他竟觉得是一种安慰。
王鑫宇走得早,那家伙一开完会就像条蛇似的溜了,估计现在已经回到了司令部,就不知又在琢磨什么坏心事。瞿兆迪生怕与那人打照面,从胶囊电车上下来,就捡了条小路往前走。
虽然借打架缓解了痛苦,要有厌恶的人在这时跳出来挡道,难保他还是会失控,不受约束的张扬个性,还是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暴露出来。
连曹方都收到风声,跳江那事他已给自己惹上了大麻烦,光大陆看来是离不开了。目前他虽然还在行使着副团长的职务,明白人却一眼就能看出来,那是军委会做给旁人看的。
去地面执行任务的述职报告,已通过王鑫宇提交,恐怕军委会里一帮白发苍苍的老家伙,正在从中研究有价值的信息,然后搜集他违反《军管法则》证据,随时派人来逮捕他。
既来之,则安之,如果没来,他就照样能一如往常那般大摇大摆地过日子,总之他天不怕地不怕,只要拖垮了瞿氏集团,这辈子的任务大概就完结了,这条小命谁爱要就拿去吧,总之他已了无牵挂。
抱着这样的心态,身陷麻烦堆的瞿兆迪,反而比任何人都活得轻松。看上去他仍呆在三团里享受五星上将的待遇,其实已与囚徒无异,目前仅能在有限范围内自由活动。
大脑维度的研究,正进行到关键之处,眼看就要出新成果,却在这时收到通知,所有中将以上的人都得赶去一团开会,与其他军团领导讨论如何与地面人配合实施候鸟计划。
这是命令,不能推却,只要还没被囚禁就得执行,于是他只好勉为其难地暂放手头工作,随王鑫宇一起去了大凉山下的太空军一团。
会议连开两天,在那期间,他悄悄去过塔吉营地旁的军官宿舍,站在沈韵的楼下往上张望。那种感觉,令他回到了大学时代,每次激怒她后想向她道歉,都这么老实地站在她宿舍的楼下。
其实她一直知道他在等着,但总要捱到气全消了,才假装下楼办事,若无其事地从他面前走过去。
听说从联合国回来后,她一直在昏睡,应该是累坏了,他难免觉得心疼。
当然他也听说了,曹方是怎么送这位不辱使命的女英雄回来的。那事在一团军中传得沸沸扬扬,瞿兆迪心里是又苦又酸。从那时起,一团副团长不折不扣的就成了他的情敌,可既然已放弃追求沈韵,他又拿什么理由吃这酸醋,去妨碍那两人一辈子的幸福呢
于是乎,他想通了,能帮沈韵摆脱孤独,给她一个宁静的避风
147、宇宙与大脑矩阵模型
实验室里的全宇宙模拟图景虽然来自c场,与原程序相比,却已被更改得面目全非。士兵在c场中进行军训时,可以遵照上级命令触碰指定天体,或将其中某一处作为掩体进行狙击演练,却没有更改天体位置的权限。
事实上这套不可思议的软件自诞生以来,就没任何人敢于设想,要调换天体坐标,令它们背离在真实宇宙中所处的轨道。这种胆大包天的事,恐怕也只有瞿兆迪敢为之。
整套模拟软件,王鑫宇借职务之便帮瞿兆迪从c场拷贝出来后,他便根据在斯坦福里学到的编程知识,重新对程序进行编译,并将代码串改成了他真正需要的模拟系统,也就是能人为设定天体坐标的组合系统。
经过改良后的c场,无论大小远近的天体,或固态物质与尘埃,都好像变成了能灵活对换位置的积木,只要需要,瞿兆迪伸手就能摘星揽月,按照由他设置的规律进行天体重组。
这种将宇宙掌控于鼓掌之中的霸气,宇宙里有多少生物体在跃跃欲试瞿兆迪却毫无兴趣当什么宇宙主宰,天体在他的指尖发生的每一项变动,都严格遵守事先定下的实验规则,他知道,唯有遵守实验纪律,实验才能真正顺利进行,无论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
实验室的模拟宇宙里,一些恒星进入生命末期时,内部温度不断升高,光子能量相互碰撞转化成正负电子对,于是作为超新星爆发。爆发时的耀眼光芒照亮超新星所在的整个星系,并以十分之一光速不断喷出物质。物质要不膨胀成新的星体,要不坍缩成黑洞,于是从诞生到兴旺再到衰亡的循环过程重新开始。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从宏观上看,宇宙的界限是无界,无界中的每一天,都在上演着相同的内容……
越来越多的星球出现,快速推进宇宙的演化过程,为实验室送来光明,却也令黑暗的部分更黑暗。
从瞿兆迪站立的角度看,整间实验室好像就是一片深不可测的黑色海洋,海洋里闪光的鱼群不断诞生又死亡,但总量明显在逐渐增多,以致海洋也跟着不断膨胀,难以说清它与鱼群,究竟是谁依赖着谁。
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宇宙,正处于精力旺盛的青年时期,天体不断增多,说明它具有极为蓬勃的生命力。
到目前为止,辉煌的全息宇宙大观投影依然处于三维状态,这种状态仍仅适用于太空军在c场的模拟训练,对瞿兆迪的实验还没发挥出真正作用,因为有用的操作,需要手动完成。
等宇宙进化到一定程度,天体也累积到了一定数目,瞿兆迪再次抬起两只手臂,真如堆建积木般,恣意挪移一团又一团星辰,或者将它们连成线,或者又铺成面,总之组成的图形皆具有几何效果,当每两部分相对接,就会呈现出强烈的立体空间透视感。
这种搭配看似随意,其实是极其困难的连线题,如果连线正确,形成的模型不会溃散,如果线条散开,就说明实验失败,试验者不得不从头开始。
一遍又一遍的,瞿兆迪不厌其烦地在天体间挑选比对,然后进行连接,一旦意识到不是他所期望的形状,就毫不犹豫地推翻重来。
其实自从监测仪发出人脑型黑母与沈韵的大脑比对成功的提示后,类似实验,他做
148、保密
如果在系统规定的时间内,大脑矩阵能坚持不散,实验就宣告成功,可前面有好几次,都是在他欣喜若狂地要庆祝胜利时,矩阵“哗啦”一下碎散成了光粒消散,完全不给他留任何情面。
所以这一次,他沉稳了不少,眼睛紧盯着矩阵默数时间,连呼吸都不敢用力,似乎不小心吹出口气,矩阵就会给吹散。
寂静中,他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于是就着规律的节奏计时。可数着数着,又数乱了,他不得不烦躁地从头再来。
“叮”一声提示音传来,提示建模结束。终极宣判的时刻到了,吓得他死死捂住眼睛,以为再睁开时,眼前就只剩了宇宙模型。
然而他错了,等系统设定的安全时间过去,沈韵大脑的矩阵模型,还完好无损地立在那里,与宇宙模型呈现出1:10的比例。
“难道……难道第二步试验也成功了”
手从眼睛上挪开,他傻站了很久,才一脸愕然地自问。
大脑矩阵跟随宇宙模型缓慢旋转,不管转向哪一个角度,都呈现出完整的闭合形态,他终于敢确认,依据宇宙结构推演出沈韵大脑模型的构想,是真实可行的!
人的思想天生带有叛逆性,当渴求已久的心愿实现,预想中的兴奋会悄悄溜走,就像渴望到达终点的旅行者,一路想象着旅途结束时的喜悦,可等终点真出现在前方,袭上心头的却是迷惘与伤感。
能借助太空军力量,建立起梦寐以求的宇宙情景实验室,是瞿兆迪来这儿的一大收获。闷头钻研多年,做了大量精密的试验,试验中也结合了诸多中外脑科学家的理论,却一直等到今天,才通过为沈韵的大脑建模,找出了存在于人脑中的十一个维度。这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来自于拥有暗质星科技水平的超级实验室,若非身在光大陆,恐怕穷尽一生,他也难以实现这个梦想。
十一维大脑的假设终于得到证实,瞿兆迪在犹豫,是不是该将这一发现公诸于众。他想象着科联的人得知这消息后会激动成什么样子。
从浅显信息的总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也就是说宏观事物之间具有自相似性。
那是全息宇宙理论,影射的正是他急于求证的概念,却不是终极构想。他深知,在证实了大脑与宇宙的自相似性后,将会有更大的秘密等着被揭示,那就是时空穿梭假设。所以深思熟虑一番后,他打消了公布研究成果的念头,决定继续扮演胸无大志的小痞子,将试验结果隐瞒到底。
既然十一维的宇宙理论为真,交叉的维度之间就应该存在对接点,不同对接点之间又连接出维线,维线形成的正是空间。假如时间也是十一条维线组成的空间之一,岂不意味打通空间,就可以自由自地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往返
这推理虽令人欣喜,理性判断却始终占据着上风。瞿兆迪明白,推理一经证实,或将对整个宇宙造成天翻地覆的影响,能量守恒学说将因此被打破,不说其他尚不可知的星际文明,就地球而言,任何利益集团都会将这项发现当成至宝,一经公布,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并引发出各种各样的事件,小到地球,大到宇宙,那时还会有安全之所吗
直到这时,瞿兆迪才理解了多年前,当与沈韵谈起大脑的十一维构想时,她为何会产生强烈甚至过激的反应。那时的他少不更事,如今懂得权衡各方利弊了,
149、闯入者
有一点,瞿兆迪能与沈韵达成共识,就是他也极度厌恶战争。他很愿意成为一名反战人士,渴望着有一天,地球能获得永久的和平。
但因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实际情况极有可能是事与愿违。当空间学说变成现实,不仅将惹得地球上战火再起,说不定连宇宙的纷争都要祸及来这里,那么人类将如何摆脱这可悲的命运
多维宇宙的发现,必须保密,假如能因此揭开沈韵身上的谜团,确信她将渡过平安的一生,他宁愿自己在事后也忘掉这一理论,做回思想简单的普通人。
然而现在,找出了大脑和宇宙的多维属性远远不够,唯有进一步确定二者之间的自相似性,空间之门才有可能出现。至今瞿兆迪还抱着希望,有一天能为沈韵找回父亲,把她从孤独的忧郁中解脱出来。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沈允鸿能够复活,那才算真正代瞿麦荣向沈家赎了罪!
好运气属于有限资源,多维宇宙与多维大脑的两项试验进行得太顺利,就把这资源用尽了。
回顾前期的试验。
在发现沈韵的大脑与众不同之前,瞿兆迪无论怎样作比对,大脑模型与宇宙模型呈现的几何形态都不相同,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有了那个意外发现--脑神经元坐标排序的相异性。
相异性的揭示是成功也是失败,首先证明了人与人之间思维的独立性,其次证明了宇宙结构与大脑结构相一致属于伪学说,永远也不可能被证实。如果每一副大脑都不一样,宇宙结构却早已定型,二者的相似性又从何而来
可世事变化无常,未来是何走向,谁又能预言
就算从平板电脑里抓取到了黑母那三维形状的脑结构,瞿兆迪也没想过要把它与宇宙相提并论,当时只一味地猜测,在人类中是否存在与这副大脑相类似的人脑,而他的灵感,其实来源于复活者。
万没料到的是,全球六十亿人口里,偏偏就弹出来沈韵的档案资料,计算机绝不可能出错,直到那时瞿兆迪才意识到,沈韵的大脑结构也应该拿来与宇宙结构做一番对比,既然发生过第一次奇迹,难保就有第二次出现……
奇迹真的出现了,宇宙的结构,与沈韵大脑的结构相同。不,应该说沈韵的大脑与宇宙结构相同!翻来覆去,他说不清谁先谁后,或谁主谁次,但紧接着,更加可怕的一点给推论出来:黑母也与宇宙的结构相同,那么这三者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在屏幕上转动的两个十一维模型摆脱显示器约束,融入宇宙环境后成为了虚拟情景中的一部分,并自动放大许多倍,以至每一条维线的坐标都清晰可辨。
两个构成物质不同,几何结构却一般无二的巨大模型悬在空中,发出的强光十分刺眼。
瞿兆迪既期待又惧怕,矛盾的心情令他微微发抖。强烈的光线也增加了他的不适感,他索性把自己也藏进宇宙的黑暗背景,仿佛这样就能变成一个旁观者,而不是试验者。
实验室被整体推入模拟宇宙的瞬间,人生头一回,他产生了后悔的感觉,后悔这些年来,一直执着地要做这种实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