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卓牧闲
毕竟帮着省了两三千两银子,给个三四百两意思一下理所当然,而到底有没有给富贵谁也不晓得,这银子不赚白不赚。但眼前这位不是别人,而是真正的同乡,还是官做得最大的同乡。
韩秀峰一心巴结,自然不会赚这个银子,微笑着说:“不用。”
段大章沉吟道:“不意思一下不好吧,不然你以后咋求人家办事。”
“段老爷,真不用。”韩秀峰回头看了看身后,解释道:“一是他原本就欠我个人情,二来您刚才已经给过了两千两,您进京陛见的事只有他和刚才那几个税吏晓得,所以刚才那两千两他们也就不用跟总办委员的家人和另一个帮办委员分。”
段大章心想眼前这个小老乡还真是个实诚人,微微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
外官进京觐见要先去位于皇宫景运门内的外奏事处递请安折,禀报皇上他人已经到了京城,住在啥地方,等着皇上的召见,所以段大章让韩秀峰带坐在第二辆马车上的幕友先回会馆。
段大章做了十几年翰林官,对京城很熟悉,韩秀峰没啥好担心,更帮不上啥忙,干脆先回会馆安顿他的幕友和随行的衙役,并让潘二和大头赶紧准备酒席为他接风,让余有福赶紧去喊黄钟音、吉云飞和敖彤臣。其他在京同乡暂不喊,因为何恒他们要是全赶回来,一路鞍马劳顿已经很累的段大章会应接不暇。
当段大章递上请安折来到会馆时,黄钟音、吉云飞和敖彤贤已恭候多时,全站在门楼前恭迎。
段大章与黄钟音既是巴县同乡更是鲤石学舍的同窗,可以说是打小一起耍大的,久别重逢,好不亲热,以至于连吉云飞和敖彤贤都插不上话。人贵在自知之明,韩秀峰可不会傻到往前凑,见酒席还没弄好,给众人致了歉,然后去后院的厨房帮忙。
段大章一边跟黄钟音等人叙旧,一边在黄钟音、吉云飞陪同下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转了一圈,回到正厅坐下,端着茶笑道:“永洸,博文,我一直以为只是修缮一下,没想到你们竟大兴土木,把旧馆整个推到重建,还建得如此气派!”
黄钟音苦笑道:“说起来惭愧,会馆翻建我们真没啥费啥心,也没出啥力,可不敢居功,这一切全是志行操办的。”
“全是志行一个人操办的”
“骗你做啥。”黄钟音放下茶杯,指指吉云飞:“不信你问博文,博文最清楚。”
段大章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下意识问:“博文,志行接替费二没多久吧”【#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吉云飞微笑着确认道:“志行这个首事是没做多久,但正如永洸兄所说,会馆翻建扩建全是志行一手操办的。倬云兄,你别看他今年才
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局战局
小老乡是不错,不过对段大章而言只是一个小插曲。
他离京太久,虽说京信和冰敬炭敬也从来没断过,但汉中府离京城太远,消息并不灵通,相比韩秀峰这个无足轻重的小老乡,他更想知道朝堂上的事。
吉云飞早有准备,甚至带来了一份笔记,段大章一开口,便忧心忡忡地说:“倬云兄,以小弟之见你回来的真不是时候。广西湖南军务未平,丰北河工漫口未合,江苏山东连降暴雨,而京畿直隶自入春以来竟缺少雨泽,南边大涝,北边大旱,真是天灾**全赶一块了。皇上焦劳宵旰,多次特诏求言,前几日又谕内外臣工条奏,凡有可采取者,均已见诸施行,而内外诸务因循,未能振作。著各部院大臣、九卿科道等目击时艰,自当与国同其休戚。”
“杜大人就殒没在赈灾任上的吧”段大章低声问。
“嗯,”吉云飞点点头,轻叹道:“从六月初二开始,江苏山东连降大雨,滨州等三十余州县受灾,大水淹没庄稼,民宅倒塌,舟行陆道,鱼虾遍野,沿河百姓漂溺殆尽。山东是杜大人的老家,想到家乡水灾饥民,杜大人便痛裂肝肠,求向皇上让他去筹办赈务。
一求到恩旨,他便星夜赶赴山东,置暑湿于不顾,宵衣旰食,察民情,问疾苦,与山东官员核定施赈章程,安抚灾民。办完山东赈务又驰赴江南,冒暑遄征。不料由于昼夜劳顿,感受暑湿,触旧患肝症。
七月八日,将江南赈务情形奏报朝廷,在奏折中言不称病。不料病势陡转,医药无效,于七月九日殒没于江苏清江浦驿台。皇上万分悲痛,灵柩抵京,亲往杜宅祭奠,抚棺痛哭,赐陀罗经被一袭,赏银五千两治丧,追赠杜大人为太师大学士,谥号‘文正’!”
“文正”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谥号,而“太师大学士”更是人臣中最高的一种册封,自嘉庆朝以来汉臣被追封为“太师大学士”者唯杜受田一人而已。
想到这些,黄钟音禁不住说:“按例凡大臣应否予谥,应由礼部先行奏请,唯有杜大人不同,杜大人的谥号是皇上钦定的!本月初四,起柩归里,皇上不但赐祭酒一坛,赐金镐、玉锹,还命恭王奠送!”
“帝师啊……”段大章长叹口气,喃喃地说:“逝者已逝,逝者如斯。博文,还是说说最近的人事吧。”
“哦,”吉云飞反应过来,连忙道:“吏部以大学士讷尔经额应定何殿阁请,得旨,著为文渊阁大学士;皇上命成郡王载锐为内大臣,郑亲王端华为阅兵大臣,定郡王载铨为步军统领。命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禧恩管理藩院事;命大学士祁寯藻管户部事;命内阁侍读学士文清为大理寺卿,太仆寺卿廖鸿荃为太常寺卿。”
段大章追问道:“军机处呢”
“皇上命吏部左侍郎邵灿、户部右侍郎麟魁在军机大臣上行走……”聊起这些,吉云飞如数家珍。
在时,酒席准备了。
韩秀峰走进花厅,见他们正在说正事,不敢打扰,拿起水壶帮他们续上茶,然后静静地站在一边。
段大章问完中枢的人事变化,抬头看了韩秀峰一眼,又问起广西和湖南的战事。黄钟音刚从湖广办完差回来,聊起战事跟吉云飞刚才一样如数家珍。
“七月二十八日,太平逆匪由醴陵猝至长沙,偪近南门,占踞妙高峰、鳌山庙一带分扰。皇上谕令赛尚阿统领大兵,迅赴长沙应援,并谕令徐广缙星速赴楚督剿。然而赛尚阿贪生怕死,驻足不前。二十九等日,逆匪对城中开放枪炮,均被击退……”
前
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肃布政使!
众人谈兴正浓,移步临时改作饭厅的右花厅依然光顾着说话,没动几筷子菜,酒也是浅尝而止。尽管没怎么吃,段大章依然赞不绝口,说很久没吃到如此地道的家乡菜。
吃完捎午,送走黄钟音三人,段大章没急着回房歇息,先是打发那几个衙役回陕西,免得他们在天子脚下惹事,随即让家人王贵拿来五十两银子。
“段老爷,您这是干嘛”
“这是我的馆费和捐输,”段大章回头看看墙上的会馆规约,笑看着韩秀峰道:“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有规约就得照约规施行,不然这么大的会馆咋维持下去”
“谢段老爷厚赐。”韩秀峰反应过来,急忙起身致谢。
“都说了这是应该的,你这又是干啥。”段大章示意韩秀峰坐下,品了一小口香茗,笑道:“志行,你的事永洸和博文都跟我说了,现而今我虽不是京官,一年甚至几年也来不了京城一次,可一想到你补上缺之后就得领凭上任,总有些惋惜甚至担心。”
韩秀峰下意识问:“段老爷,您担心啥”
“担心会馆啊,”段大章抬头看看四周,感慨万千地说:“想当年我来京应试,来得太晚,不但省馆没有房,连大小客栈都住满了,只能和泸州的一个好友去租了一间,那房子又矮又小,屋顶还漏,一想到那段日子便不胜唏嘘。
直到顾老爷站出来倡建会馆,我重庆府十四州县散厅来京应试的考生和来京觐见及候补候选官员才有了个落脚地儿。光阴如梭,这一转眼就是十几年,顾老爷早致仕回乡了,新馆也变成了旧馆,真是物是人非。”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有时候都不敢相信我来京城都快一年了,要是把路上的时间算上已经一年多了。”
“有些人碌碌无为,把时光全虚度了。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你韩志行的时光没虚度,要不是你殚心竭虑、苦心经营,哪会有这又大又气派的会馆”
“段老爷过誉了,要不有顾老爷等前辈打好了底子,要不是您等同乡官员和老家的士绅们慷慨解囊,我韩秀峰就算有三头六臂也翻建不起来。”
“志行,我没过誉,你也无需过歉,你的为人,你为会馆所做的一切全是有目共睹的。”段大章放下茶杯,惋惜地说:“永洸和博文他们舍不得你走,担心你走之后用不了几年好好的会馆又会荒废掉,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又不能因为会馆耽误你的前程,毕竟做一任官哪怕只是个九品巡检,直接关系着你韩家能否摆脱冷籍,你韩家子弟今后能否走正途。”
“让段老爷见笑了,秀峰捐这个官实属迫不得已。”
“这有啥好见笑的,年轻人就应该有上进之心。”段大章笑了笑,接着道:“永洸和博文刚才走时说了,缺你照补,补上之后官也照做,但你走之后会馆只有值事,除了你韩志行之外不会再有首事,这个首事给你留着。”
韩秀峰怎么也没想到黄钟音、吉云飞和敖彤臣等京官居然做出了这么个决定,想想竟有些感动,正不晓得该说点啥好,段大章又说道:“至于补缺的事,永洸和博文说你已经托省馆走了吏部的门路,省馆张馆长做事还是靠谱的,何况你身为府馆首事与他应该有些私交。”
“段老爷,我这点事还劳烦您挂在心上……”
“听我说完嘛。”段大章喝了一小口茶,笑看着他意味深长地说:“志行,如果你只是想做一任官让你韩家摆脱冷籍,过几日不妨去问问张馆长,补这个缺到底还要等多久。如果还要等上一年半载,不妨请他帮着想想办法,看吏部能不能把你外放去甘肃候
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银子如流水
段夫人的娘家侄子,段家的表少爷!
这只是段大人的一句戏言,韩秀峰可不敢当真。而从内阁散班(下班)回来的何恒却不这么认为,觉得段大人既然开了口,韩秀峰就应该拜认这个干亲,不然就成不识抬举了,何况这不只是好事也不丢人。
尽管何恒的话有道理,但韩秀峰还是不愿意因为人家的一句戏言就顺杆子往上爬,就这么当作什么也没发生一般尽心尽力地做事。
没从徐先生那里拿名册不晓得,拿过来一看大吃一惊,没想到段大人在京城的同年同僚和好友竟有那么多。
接下来四天,每天都要雇辆马车,带上段大人家人准备好的银票出去拜见,而在京城的四川同乡和一些消息灵通的甘肃官员也纷纷来会馆求见,潘二收门包收得手软,短短几天竟收了三百多两。
潘二现在不但精明而且谨慎,关上门问:“四哥,这些银钱咋办,要不要分点给王二”
“当然要分,至少要拿出一半。”
“没想到做段大人的家人这么赚钱,好吧,一半就一半。”潘二想想又说道:“剩下的一半我也不能吃独食,再拿出一番分给余叔、大头和小山东他们。”
韩秀峰放下笔,抬头笑道:“这就对了,有钱就应该大家一起赚。”
潘二咧嘴一笑,想想又禁不住问:“四哥,下午去省馆,补缺的事张馆长是咋说的”
“张馆长又不是吏部的官老爷,一时半会间他哪晓得,他说明儿一早就去帮我打听,说既然段大人已经发了花就没啥好担心的,实在不行就想办法把我外放去甘肃候补试用。”
“你不想去甘肃”
“甘肃太远了,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去陕西或者贵州,毕竟离家近点。”
“这倒是,我也有点想家。”想到有段大人关照,不管去哪个省都能找到靠山,潘二禁不住问:“四哥,段大人在忙啥刚才出去买菜,顺便买了点新鲜的瓜果,要不要送点过去”
段大人白天要去拜访王公大臣,晚上一样有应酬,每天吃酒都要吃到三更天才回来。回来之后还不能歇息,因为后天要进宫觐见。面圣奏对不是一件小事,如果君前失仪或奏对不当,别说能升迁调补,恐怕连知府都做不成。所以一回房就绑上厚棉絮做的护膝,练习下跪,免得在皇上面前失礼,引来言官弹劾。
韩秀峰晓得段大人这会儿正在房里练习下跪,沉吟道:“你就别去了,让大头洗好切好送给王二,王二晓得段大人啥时想吃,啥时候不想吃,让王二送进去。”
“好的。”
“对了,记得给徐先生和胡少爷送一份儿。”
“我早想到了,所以买了大半筐。”
潘二办事韩秀峰还是放心的,不过接下来有大事要办,干脆回头交代道:“长生,段大人跟那些要外放的知县不一样,按例要陛见好几次才能走马上任,也就是说至少要在京城呆一个月。这些天人家轮着给他接风洗尘,过几日一样要回请,所以段大人让我们帮着张罗酒席。”
“小事一桩,我们不就是做这些的嘛!”
“啥小事一桩,你以为跟我们平时摆的那些酒席一样”韩秀峰反问了一句,如数家珍第说:“段大人打算大后天晚上宴请在京的同年和在翰林院时的同僚,我们要帮着准备上等酒席五桌,燕窝、烤乳猪、鱼翅、海参、白鳝、鹿尾和活鱼全得有,还得请两个戏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是盐官的盐官!
段大人大摆筵席,韩秀峰忙得飞起。
段大人的幕友徐先生有功名在身,甚至打算参加来年的会试,不方便出面张罗。段大人的家人王贵字认得不多,用段大人的话说不大懂规矩不太会说话,所以刚帮着送完土特产和炭敬的韩秀峰,又得持段大人的名帖挨家去送徐先生帮段大人写的请帖。
请帖送到还不能算“请”,只能称之为“约”。
宴会当日上午得再跑一遍,跟要宴请的官老爷的家人再次确认宴会的时间和地点,回来之后得跟段大人一道在会馆门口恭迎,要把陆续而至的官老爷们迎进院子,安排好座次。
开席了要在边上伺候,而戏和酒宴竟持续到三更天。
好不容易等到散席,跟段大人一起把宾客们送上马车,依次作揖打拱道别,韩秀峰依然不能歇息,还得拿着段大人的名帖连夜去宾客们家道乏,感谢人家的光临。
段大人原打算只宴请两拨,然而计划不如变化,许多之前不走动的京官晓得他荣升甘肃布政使纷纷来会馆祝贺,不能只请那个不请这个,竟一连宴请了四个晚上,搞得像是摆流水席。好在潘二得力,酒菜和戏班这些不用他操心,不然不晓得会累成啥样。
该宴请的全宴请了,宾客们很高兴,段大人很满意,韩秀峰终于松下口气,正准备去问问张馆长补缺的事,张馆长竟带着一个之前从未见过的刘老爷兴冲冲赶到会馆。
昨晚剩了不少酒菜,韩秀峰急忙让潘二去弄一桌。
张馆长从小山东手里接过茶,笑看着他道:“志行,你我啥关系,刘老爷一样不是外人,别张罗了,坐下说正事。”
“好的,您说。刘老爷,请用茶。”想到补缺的事总算有了消息,韩秀峰真有些激动。
“等得心焦了吧,其实大前天就有了信。想着你这几天忙,我就没过来,反正段大人还要等几天才去甘肃上任,早一天晚一天不会耽误你的事。”
只要一说起正事张馆长就会卖关子,韩秀峰早习以为常,笑看着他洗耳恭听。
张馆长探头看看后院,带着几分得意地说:“补这个缺让你整整等了一年,等的是有点久,但俗话说好事多磨,要是没点耐性,哪能等到现而今这肥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