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一代圣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阿极要变白
任谁也不想得罪下一任太子殿下。
明宣对外边那些纷纷扰扰并不太了解,他此时正关注的是求知学院众学子们的成绩。
经过夫子们的批改,以及明宣从自家父王手里借调了一些人后,紧赶慢赶的,十日之后,众学子的成绩终于汇总好,并可以公布了。
这份成绩表明宣还尚未出来的时候,就有无数人来打听消息了。
连太子都不堪其扰,召明宣过来询问情况。
这些打听消息的都是大佬,谁让他们各家都有子弟在求知学院读书呢!
明宣为了安抚人心,特意将众学子成绩早早地在学院门口张榜公布,令众人观看。
且不说那些成绩好的,经过严密的计算,学院里除了那四个被开除的人以外,还有将近二十多个学子的成绩在末尾公布,专门圈了起来。
有些不知内情的人还询问,“这几人为何单独被圈起来啊”
“呵,成绩不好,留级了呗!听说这几人成绩太差了,太孙要求他们与下一届新学子们再读一年书!”
“诶呦,那这二十多个人可就丢大人了!”
“可不是吗你们没听说吗据说啊,某某家的嫡次子也被留级了,成绩一出来,就被家里的长辈狠狠揍了一顿,还被关着读书。”
“那也是他们活该,学院这么多人,怎么就他们要留级能和太孙殿下一起读书是多大的福分啊,他们不珍惜怪谁
不过这求知学院来年招生考试要什么时候开始啊我也想让我家那小子努把力,能考进去就是天大的福气啊!”
“诶,兄弟,这你可问对人了,我家姑妈的小姨子的舅舅家的表侄儿就在这学院里当差呢,听说来年可要严格不少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蠢蠢欲动
随着建元帝禅位之事定下来以后,慢慢地传遍天下。
而天子脚下的京城百姓们,对此也议论纷纷。
也有些有心人似乎想浑水摸鱼,但都被五城兵马司的人盯上抓走了,这让京城浮躁的风气很快平定下来。
而不同于平民百姓们事不关己的议论,京城里有一部分人却十分躁动兴奋。
这群人不是勋贵,也不是文臣,而是宗室。
说来大周朝宗室存在感并不高,这与历代帝王故意防范有关。
本朝最德高望重的宗室乃是太子妃的外祖勇王,是建元帝的堂叔,宗人府的宗人令。
就是他,也并不掌握实权,只是因着有襄阳侯这个姻亲,外孙女又是太子妃,才因此在宗室独树一帜。
至于太子的几个兄弟,因为建元帝还没退位或者驾崩,他们还不算是宗室。
但是一旦建元帝禅位以后,他们的地位也要一落千丈。
别看朝廷众人称呼建元帝的几个儿子为几王,其实他们还真不是真正的王爷,顶多是个皇子身份的意思。
也唯独前太子,如今的义忠亲王是正儿八经的被封的亲王。
当然他们虽然未必没有争夺皇位的想法,但是如今大势已定,他们也只能想办法给自己挣得更多的权势。
其中以甄妃两个儿子为主,八王和十二王爷两人,他们心知大势已去,但经过身边有心人提醒,也有心给太子添堵。
但奈何建元帝跟吃了**药一样,对太子十分信任,全然不似对前任废太子,如今的义忠亲王那样防备。
所以他们便想着起码哄着建元帝给他们一些优待啊,不然从天之骄子,有望争夺皇位的王爷,变成一个普通的宗室换谁也受不了啊!
只是该怎么要好处,也是需要技巧的。宗室,便是他们两兄弟选的一把刀。
前头曾说过,宗室也想从明宣创办的学院分一杯羹,试图塞进一些宗室子弟,明宣和太子虽然觉得没什么,也给宗室子弟们留了一个口子,但建元帝却对宗室防范甚深。
他私下里曾叮嘱过太子,不许让宗室子弟在朝中为官,对此,明宣和太子自然只能遵从,不过针对宗室子弟的那一场考核竟是无人合格。
宗室子弟的不学无术出人意料,连太子都没料到这个结局,导致拖到现在求知学院中也没有一个宗室子弟。
外人却不知道是建元帝的要求,只以为这位太子对宗室颇有些偏见,考核才会如此严厉,所以这位太子在宗室中并不十分受欢迎。
要不是有太子妃的外祖勇王在,宗室早就闹翻天了。
可即使如此,勇王府里,除了老勇王,世子及其兄弟们都对太子颇有微词。
这次宗室串联,八王爷十二王爷知道这点以后,也想把勇王世子及其兄弟们拉上了船。
而老勇王听说最近身体旧疾犯了,无人劝阻的情况下,勇王的二子被八王给说动了。
老勇王前些日子就曾上书要请求让位给世子,然后将其他子嗣分出府去。
只是建元帝一直没有允许,后来老勇王身体不好,建元帝只是派太医给老勇王诊治。
到了现在,勇王府里,人丁兴旺是一方面,嫡庶子孙众多,摩擦也是不少,老勇王也算治家有方,但如今老勇王似乎随时都能去见列祖列宗,总有人坐不住。
如今勇王府是勇王世子当家,他对府中兄弟侄子们的心思了若指掌,但却只当做不知道。
他身为世子,将来定然能继承世袭的勇亲王,但其他弟弟侄子们,顶天了是个国公,连郡王都没可能。这是远枝宗室难以避免的。
而宗室又不能做官与世家大族联姻,像他的姐姐浔阳郡主能嫁给襄阳侯都是很少见的,宗室很难进入朝廷权力中心。
所以即使勇王世子知道底下的弟弟侄子们各有谋划,身为长兄,他也不能说什么。
若是他们能闯出一片天地,他再接手也不迟,毕竟同样是皇家子孙,却只能落到混吃等地的境况,就算是他,也是满腹怨气。
但若是不成,顶多治他一个治家不严的罪过,再说现在父王老勇王正在病榻上,他不相信皇上和太子会痛下杀手。
打定主意做两面派的勇王世子,也有意无意的把消息拦在老勇王门外,坐视嫡亲的二弟的动作。
只是勇王世子没料到,他的小儿子对此倒有不同的意见,勇王世子的小儿子名为徒显谆,只看名字就能瞧得出他与太子是一个辈分,不过辈分是辈分,他实际上与明宣差不多大小。
昔日明宣还仅仅是七王世子时,在宫中与众王孙公子读书时,与徒显谆也有一番交情。
只是后来明宣创办了求知学院,徒显谆又没有通过那一场祖父为宗室子弟求来的,关于求知学院的考核,所以准备再读一年书,来年就要报考。
这些日子徒显谆虽然一直闭门读书,但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
忽然听说圣上要禅位给太子,而昔日的小伙伴兼堂侄也要成为新任太子,落寞的同时,也有些兴奋。
徒显谆年龄虽然也不算大,起码还未成亲,但他也并非寻常同龄人一样无知。
他知道自己这样的宗室,未来也只有那么几条路走,以前与明宣交好,也是他觉得那时明宣是七王世子,七王乃当今嫡子,即使不能继承皇位,按照皇室通用的规则,七王将来必定是亲王之身。
而明宣身为七王独子,将来最差也是一个郡王,而徒显谆自己,只是父王勇王世子的小儿子,虽然比其他堂兄弟要好些,但也顶多是个国公,。
再加上他与大哥的年龄差距太大,关系并不亲厚,徒显谆觉得,自己应该多多结交宗室里的亲戚,将来若是有交情,就是自立门户,也不至于无所依靠。
只是徒显谆没料到,昔日看重的人不错的堂侄子,如今竟然要成为新任太子了。
落寞也就罢了,但徒显谆想起自己与这个堂侄子接触的那段时间,堂侄的言谈举动都让他觉得新奇且向往。
徒显谆心中直觉,若是堂侄登上太子之位后,或许他的未来会有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他暂且不知,但是想来并非坏事。
但是如今他的父亲勇王世子的作为,让徒显谆有些担心。
若是父亲放任二叔给太子添堵,他很难说太孙殿下会不会迁怒于他。
只是徒显谆很难说自己能劝得住父亲,毕竟他不是大哥。
所以徒显谆担忧之下,很快下了决定。
这几日一直躲在大明宫的明宣得了戴权的传话,说是他父王找他有事。
明宣想着自己也歇够了,便没有拒绝,乖乖的跟着戴权去了东宫。
看着明宣远去的身影,建元帝也不由擦了擦冷汗,说实话他从没见过明宣这样静极思动的孙子。
毕竟一般的小孩子到他面前,都是被教导的很好的,但明宣不同,明宣也知道分寸,但他太有分寸了,总是踩着底线的边缘走,说话也没有太多顾忌,这让建元帝屡屡觉得自己是不是太温和
第一百八十四章 探望勇王
见到老勇王的第一眼,明宣直觉像是看到了昔日自己亲眼看到已经飞升了的玉真曾叔祖。
说起来,明宣想到,这位老勇王似乎与玉真仙人是一个辈分的堂兄弟,只是玉真曾叔祖看起来比老勇王年纪大不少。当然他们两人谁大谁小,明宣是不知道的。
也是因此,明宣才不怀疑这两人是同胞兄弟。
不过这都是明宣心里不着调的想法,在这种场合也不会宣之于口。
老勇王在床上昏睡着,勇王世子只能叫醒这位老勇王。
在老勇王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明宣心里更觉得奇怪,这么看怎么也更像玉真仙人了
难道说和他与伯父那个私生女秦氏一样,碰巧长相相似
脑子里那些胡思乱想,在老勇王开口那一刻,就被明宣停了下来。
只是明宣没有料到,老勇王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把他给弄蒙了。
“啊,老祖宗,您是来接我去天上的吗”
这话一出,勇王世子脸色大变,忙对明宣道歉,“还请太孙殿下见谅,臣的父亲老糊涂了,认错了人,还请殿下莫要怪罪。”
不只是勇王世子,勇王府其他人,包括因怨恨太子对宗室苛刻而与八王十二王合作的勇王世子的二弟,听到自己父亲的话,也是吓白了脸。
不满归不满,但他知道,这位太孙殿下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未来的太子,他就算是不满,也是搞些小动作,前头有人顶着才会出头,明面上一点也不敢得罪太子太孙。
终究国法大于家法,他们宗室的身份可能对外人好使,但对于眼前这位,那是生杀大权全掌握在眼前这位主儿的手里,他是脑子被吃了才会得罪这位太孙呢。
要不是知道自家父王一直对太子十分看重尊敬,勇王二子还以为自己父王对太孙不满呢!
可眼下这种情况,若是传出去,朝臣们怕是要炸锅了,整个勇王府都要倒霉。
明宣并不是傻子,他多年久病成医,对于脉象和从外观上看病情的办法了如指掌。
只看老勇王表面,似乎是沉浸在幻境之中,可从细微之处可以看出,老勇王其实并非老糊涂了,反而还似乎清醒着。
不过明宣并没有拆穿老勇王,他顺着勇王世子的话说了下去,轻声提醒道:“这不是什么好征兆,还是快让太医给老勇王看一看吧!”
勇王世子听到这话,也没觉得明宣是在故意咒自家父亲。
老话都说了,这人去世之前,总会看见一些常人看不见的东西,想来自家父亲也是快要大限将至,才会认错了人。
不然以自家父王的谨慎秉性,也不会在临走前得罪这位太孙殿下。
勇王世子也着急的把太医叫来给老勇王诊治。其他人见明宣没有怪罪的意思,也松了口气。
而勇王世子也下决心,定要封住在场人的口,最起码,这个风声不能从勇王府漏出去。
这种情况,明宣当然是呆不久的,他想到自己准备的东西,便让随身太监递到勇王世子眼前,道:“我听说谆堂叔想报考求知学院,便准备了一些资料。”
勇王世子见此心中着实松了口气,对明宣谢道:“多谢殿下惦记着小儿,显谆,快来拜谢太孙殿下。”
徒显谆同后头一众男丁中出来,恭敬说道:“谢太孙殿下记挂!”
说着徒显谆从太监手中接过这些资料,徒显谆明显感觉到自己身后如芒在刺的眼神,不由苦笑,但心里也有一丝窃喜,他虽不是父亲看重的继承人,但能和太孙殿下交好,将来再如何,前途也有了保证。
明宣见状就道:“还望小堂叔好生读书,将来能在学院内看到小堂叔的身影。”
徒显谆忙又谢过,而到了此刻,探望勇王的行程到这也就结束了。
明宣又听太医诊治说,病情还在控制当中,也就告辞离开了。
勇王世子带着人悲喜交加的送走明宣一行人,苦头丧脸的回到勇王榻前。
勇王府众人个个也都苦头丧脸的,他们知道,这次肯定有人会落井下石。别人不说,宗室里可有不少人惦记着勇王府的地位呢。
就算上头不怪罪,他们勇王府在老勇王去世以后,地位也只会一落千丈。
等众人来到了老勇王的病榻前,再多的牢骚也只能咽到肚子里。
不只是因为孝道,而是勇王府所有人都知道,老勇王在的一天,都无人敢真正对勇王府下手。包括最上头那位。
只是勇王世子没料到的是,自己才要查看一下自家父亲的情况,就瞧见父亲的眼睛睁着,只看眼神,可没有太多病意。
勇王世子吓了一跳,他心里浮现了以往听说的话,什么回光返照,什么病木回春,一下子都在脑海中迸发出来。
老勇王本来是有事情嘱咐勇王世子,却没料到自己这个儿子,直接眼圈就红了。
就这气的老勇王喘着粗气,差点喘不上来气。
勇王世子吓了一跳,眼泪都下来了,道:“父王啊,您不要丢下儿子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