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永恒之火
那青年大学士却说:那《岁暮并非是县试的甲等诗词,下月上恐怕不好。更何况他如此年轻,一个月同时有两首一句上《圣道,未免太过惊世骇俗。既然本月可选诗词极多,《岁暮延后一月为好。
第二十六章 三诗同辉
中年大学士笑道:万一他下月又有新诗词,那怎么办?月月延后?
老年大学士也看向青年大学士,青年大学士是庆国人,方运是景国人,而景国跟庆国交战多年,要说他没私心,没人相信。
若他下个月又有新的诗词,自然有多少上多少。青年大学士平静地说。
两位大学士相视一眼,都有无奈之色,青年大学士名为屈正祥,是半圣弟子,不能为了这件小事得罪。
两人正要答应,外面传来喧哗声。
老年大学士本来不悦,不耐烦地一挥袖,审阅堂的大门被无形的力量撞开。
何人喧哗!巨大的声音在圣道编审院中回荡。
就见一个文员举着一页纸兴奋地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喊叫:镇国!出镇国诗了!加急的举荐!
三位大学士全都面露喜色,刚才的不快一扫而空。
任何一首镇国诗都非常难得,若是这等诗人潜心作边塞诗,很有可能作出传世战诗词,对人族大大有利。
如今秀才可以使用的战诗词就那么几首,每增加一首,人族的力量就增强一份。
屈正祥更加高兴,有了这首镇国诗,就没人会在乎那首《岁暮什么时候上,他的压力会大大减少。
天佑人族!老年大学士说完,对准报信的文员遥遥一抓,那页纸就嗖地一声犹如箭矢飞到他面前,他张口就读出那首诗。
等读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时候,三个然的眼神齐齐一变。
三人都是满腹经纶的大学士,只一遍就看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的字字列锦之妙,于是下意识把自己写过的列锦诗词比较,发现不是对仗不如,就是景致不如,或者层次不足。
三人又用那些著名诗词比较,这一比同样明显,文字是不差,但那意境却又差了许多。而意境不差的,却达不到字字列锦之绝。
那中年大学士满面兴奋,道:好!此乃前所未有的绝诗!当得上诗出镇国,用字之妙,当世罕见!
屈正祥赞叹道:此诗才情,依稀可见陶渊明,我远远不如。不知是哪国名家之作?
老年大学士继续往下看,看到最后,突然放下诗页,表情略显古怪,不回答屈正祥的话。
中年大学士疑惑地让那诗页飞过来,仔细一看,同样沉默不语,面色一样的古怪。
屈正祥迟疑片刻,也取过那诗,仔细一看,面红耳赤。
景国,济县方运,这六个字无比醒目。
镇国诗必须刊登在下月的《圣道,而县试诗词第一的《春晓也必须上,别说一个屈正祥阻挠,就算他的半圣老师亲来,都改变不了方运的双诗上《圣道。
屈正祥再也坐不住,起身道:我身有不适,辞掉下月《圣道编审之职,还请及时换人,两位告辞。说完离开。
等屈正祥走远了,那老年大学士轻叹道:屈正祥少年得意,一路青云,又是连中三元,未满三十已经是大学士,仅次于四大才子。现在有个少年奇才当头棒喝,对他或许是好事。
可那方运偏偏是景国人,对他未必是好事。
哼!已经位居大学士,竟然还在一件小事上为难一个后生,眼中只有庆国没有人族,对他不是好事,对人族就是天大的好事!不过他倒也聪明,若是继续为难方运,文胆动摇,难成大儒。
中年大学士苦笑一声,道:不说他了,说说那个方运,那他《岁暮也在下月上吧。三诗同辉,前所未有啊。哪怕是田园圣手陶渊明陶圣当年也不过是双诗同在,最疯狂时期是六诗连环,连续六期《圣道都有他的田园诗,堪称诗中无敌手,可这个方运不过区区童生,竟然丝毫不弱于陶圣,简直是个小怪物。
此子太过不凡,我反倒怕他锋芒太盛,对他以后成长不利。
中年大学士却道:我这里还有一页你没看,上面写着方运在县试前受伤,却因祸得福遇到一位神秘名师,得到指点,第二天带着伤病考童生,当地县令还为他做了一首诗,他为答谢县令也写了一首诗。两首诗不关键,关键的是那位名师的身份。
那我就放心了,能教出这等学生的,至少是一位大儒,就算是陈观海陈圣都不足为怪。
可惜方运年纪还小,只是童生,若是进士,恐怕足以把四大才子中的那位‘诗君’挤下去。
现在还言之过早,诗词不惊圣,文章达天听。自古以来无人靠诗词封圣,哪怕是陶圣也靠其散文和经策。不过,此子若是沉下心,忘却虚名,成就必然在你我之上。
无论怎么说,我都想见见他。
谁不想见?
两人相视大笑。
大源府城中,方运与大夫人商量好五日后去方家族学中教学。
下午,方运召集梁远和雇来的伙计员工等,商议书铺的发展方向。
梁远等人的建议都中规中矩,方运没有否定他们,而是在他们建议的基础上做出改善,并且说的非常具体,比如怎么打广告,比如营销,怎么选择目标客户等等。
梁远等人听得一愣一愣的,不过他们都是有经验的人,立刻意识到方运说的可行性极大,甚至可以说有颠覆性,认真记下来,然后根据现有的条件照做。
最后,方运制定的书铺的发展方向,经营通俗小说。
只是现在通俗小说式微,专营通俗小说的书铺大都赚不了太多钱,其他人虽然有顾虑,可都不好反驳这位东家,只能听着。
方运让他们马上赶制一批硬纸书签,至少要五万片,在书签上写上三味书屋,并设计一个商标,还要在书签上写上警句格言经策名句,将来随新书附赠。
这一个明明很普通的设计,却让那梁远和店员目瞪口呆。
东家,您不会是七巧玲珑心吧?诗做的那么好,经商也这么厉害,您要是不走文位来经商,别的商人非得被您玩死不可。
是啊,您说的什么营销,简直太厉害了,仔细一想不是很出奇,可我们就是想不出来。
方运笑道:你们先进一些通俗小说,五天内我会拿出一本小说原稿,然后交付印刷,先印一万本。
一个老先生急忙道:东家,您没做过这行不知道,出书不可能这么顺利。天下只有一《文报和一《圣刊,为什么别人不去做报刊?因为圣院不允许。圣院倒是允许出书,但必须要经过文院的审核。您的书要在江州卖,就要经过江州文院的审核,要在景国卖,就得得到景国学宫的允许,要在十国卖,必须经圣院同意。五天时间远远不够,至少要十五天,印书也需要等,没有一个月,店里拿不到书。
这种事应该归州文院的‘文汇院’负责吧?
对。
那就没问题了。我写完书后就去拜会一下州文院的周主簿,把文稿给他看看,请他写个序,想必五天内应该可以印书。
啊?您认识周主簿?还能让他写序?那就没问题了。他正好管文汇院,一点问题都没有了。那老伙计羡慕地说着,不知不觉挺直了腰板。
其他人双眼发亮,好像看到了希望,既然新东家认识周主簿,那三味书屋没准真能做大。
我回家写书,明天晚饭前应该写完,然后去拜会周主簿。
方运站起来要走,梁远吃惊地伸手拦住他:你说什么?你的书还没写完?你别告诉我你还没动笔。
我写中篇通俗小说,大概两三万字左右,五天应该可以写完,大不了今晚不睡了。
两天写成的小说?所有人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方运。
我有腹稿,内容都在心里,好了,你们快去忙。
方运和杨玉环一起离开,在路上买了一些纸张香烛,又特意买了一本介绍小说家的书籍,回到家里。
这时候江婆子和方大牛已经先把方运的东厢房收拾好,以后方运和方大牛就住在这里,杨玉环和江婆子就住在西厢房。
方运看了一眼小狐狸,它被安置在一个竹筐里,里面铺了被子,还昏迷着。
屋里弥漫着淡淡的异香,让人心旷神怡,精神饱满。
难道香狐的香气能让人头脑清醒?
方运把这个念头抛在脑后,然后仔新买的那本《石炉亭笔记。
这本书是百家之一的小说家的文人所做,不过小说家式微,从来没有出过半圣,也就渐渐没落。
方运先把这本书收入奇书天地里,然后开始,因为在奇书天地的速度是平常的几十倍。
在研读众圣经典的时候读得太快不好,但查资料还是奇书天地方便。
仅仅半刻钟,方运就理清了这个世界通俗小说的脉络,这里和地球的唐之前一样,目前只有志怪小说,还没出现小说中的第一座丰碑唐传奇小说。
后世的元曲宋明清小说受唐传奇影响极大,可以说唐传奇小说就是明清小说的鼻祖,其中《聊斋志异和《三言二拍几乎完全继承了唐传奇的风格形式。
第二十七章 奴奴
四大名着等明清小说影响力最大,最能增我文名也最赚钱,不过一是文字太多,二是需要培养市场,三则是里面有些东西我从没接触过,需要买些相关的书籍掩饰。所以,目前最适合出那些中短篇的唐传奇,在时代上属于无缝衔接。等唐传奇培养了一些读者,我再写那些长篇名着。等到以后,可以把后世的历史写成小说,这样用诗词典故就方便了许多。
方运思来想去,把目标对准唐传奇小说中影响最大的《莺莺传,而着名的元曲《西厢记就是根据这本小说改编的,这部小说的历史地位和文学地位都极高,一经现世必然在目前的圣元大陆引发轰动。
清朝着名的文学家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曾评出六才子书,把《西厢记跟《水浒传《史记和杜甫的律诗等相提并论。
不过《莺莺传原文太短,只有三千多字,不能成书,卖不出好价钱。这部短篇小说结局是悲剧的,故事也不符合现在圣元大陆的读者口味。
改编的《西厢记是最后大团圆收场,既然《西厢记影响最大,而且故事性强于《莺莺传,那就应该以《西厢记为主,不过,其中不适合圣元大陆的东西不能保留。方运心想。
于是,方运就开始在奇书天地中寻找跟《莺莺传和《西厢记有关的小说或元曲,然后自己慢慢拼凑新的小说。
《西厢记全文五万多字,但毕竟是元曲,写成小说就要删减很多。
这时候的书籍一面只有一百六十个字,一页不过三百二十个字,方运决定把数字压缩到三万字左右,凑一百页,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长篇小说。
经过一个小时的忙碌,方运取《莺莺传《西厢记等书中的精华,去掉或改变其中不符合圣元大陆的元素,于是写成了新的《西厢记。
这个故事和原《西厢记相似又有所不同,讲的是一个官宦女子崔莺莺为了保住父亲,被迫许给左相的儿子,但在结婚前,认识一个寒门穷书生,然后两个人相爱相恋,之后那个穷书生考中状元,跟左相之子以战诗比斗,最后胜利,迎娶崔莺莺。
废柴干掉高富帅推倒白富美的故事果然是古今中外永恒的主题啊。要不要写一部古装的《泰坦尼克号?还是算了。
方运忍不住轻笑。
一本新的《西厢记被收入奇书天地中,然后方运开始研墨写字。
方运把《西厢记中穷书生取名为方之云,崔莺莺名字不变,但左相的儿子改为柳子铮,一想到柳子诚看到这部书的表情,他就想笑。
这样,不用方运过多解释,众人就会推测:一定是方运受到柳子诚的欺压和羞辱,心中愤恨,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写下这本奇书。
整本书都在奇书天地中,方运根本不用思考,不断地在纸上写。
这时代的书籍都没有句读,方运在书中第一次加入了逗号句号和冒号,至于别的标点符号都没加。除此之外,还分了段落,让体验更好。
以故事情节动人,以标点符号惊人,不信这书火不了!这里的儒家可比古代地球开明的多,他们一旦发觉这种标点符号比句读方便,必然会快速应用,尤其是军方,因为标点符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误读和歧义,避免军令出问题。小说才气不多,但这本书至少也应该是达府!等流传久了,必然鸣州。不过,这次原稿我可要保存好。
方运急速书写,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匆匆吃了晚饭,让杨玉环给他留一份夜宵,然后继续写。
夜已黑,但他有明眸夜视,夜晚对他没有丝毫影响,依然奋笔疾书。
方大牛先他睡觉,小狐狸始终没有醒来。
到了深夜,方运吃完夜宵继续写,直到写到天亮,足足写了十二个小时,手臂酸痛,实在写不动了才睡觉。
仅仅睡了三个小时,他就起来,吃过早饭继续写。
临近中午的时候,屋里菜香弥漫,方运揉了揉酸胀的手腕,停下笔休息。
一直在写毛笔字非常累,要不是这些天不断有才气滋养身体,吃的很好,他能被累出病来。
嘤
方运循声望去,就见竹筐里的小狐狸已经醒来,正用乌溜溜的黑眼珠看着方运,露出一副无辜可爱的模样,傻乎乎的。
小狐狸抽了抽鼻子,不断地闻着,把头转向门的方向,有香味从外面飘进来。
方运微微一笑,道:你醒了?不会是饿醒的吧?
那小狐狸立刻露出害羞的神色,轻轻低下头,不好意思看方运。
方运心中惊奇,难道这只小狐狸能听懂人话?
走,我抱你吃饭。方运说着走过去。
哪知小狐狸却挣扎着要跑,可四肢像踩在棉花上一样,一点力气没有,最后只能蜷缩着身体,用惊恐且哀求的目光看着方运,好像在说不要伤害它。
方运慢慢伸出手,把手放在它面前,没有碰它。
小狐狸感到方运没有恶意,眼中的惊恐消失,仍然有哀求之色。
我要是伤害你,你早就死在城外,还能活到现在吗?方运道。
小狐狸立刻流露出思索的样子,哀求之色渐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