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我为纨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袁大为
掷弹筒这种武器,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国人称为日本唯一合格的武器。
一直以来,日本的轻武器都以步枪为主,在与中国交战时,日本军队的素质优良,所以在轻武器上对于装备和人员素质更差的中**队形成了压制。
而这也让日本人更加坚信,节省子弹的步枪比冲锋枪更加实用,所以,日本这么多年来,只研究了一款百式冲锋枪,生产了极少的数量,大部分的军人都使用单发的步枪。
然而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着美国人的速射武器,日本鬼子一片片的倒下,在美国人看来,这种单发的步枪对上冲锋枪,根本就是两个时代的产物,冲锋枪强大的火力完全可以压制日本鬼子的步枪。
至于子弹,美国佬财大气粗,根本不在乎,不似日本人那么小家子气,什么都要算计到骨头里。
当然,美国人很怕日本鬼子的掷弹筒,因为掷弹筒使用灵活,携带方便,可以加强小部队的火力,更重要的是,日本鬼子的掷弹筒打得极准,往往可以给美国人带来巨大的杀伤。
与美国人一样,中国人也很害怕日本鬼子的掷弹筒,因为小鬼子的掷弹筒打得太准了,在淞沪会战的时候,国民革命军某部队有四十挺德造马克沁重机枪,结果大多数被日本鬼子的掷弹筒摧毁。
中**队的重机枪往往只开了几枪就要换地方,否则,日本鬼子从掷弹筒发射的榴弹就会像是长了眼睛一样击中重机枪阵地。
而掷弹筒是日军小队的标配,每个小队都要配上那么几具掷弹筒,以作为火力输出的重要补充。
此时,鬼子就把两具掷弹筒又支了起来,然而对面的两个响箭战士立即将手中的文正式突击步枪调成了单发模式,几个精准的点射之后,几个操控掷弹筒的鬼子纷纷被击中毙命。
鬼子当时就懵逼了,前后明明只有四个八路军,而且使用的都是“冲锋枪”,怎么这时又可以精准射击,用冲锋枪打出步枪的节奏来
八路军手里到底使用的是什么武器
难道不是冲锋枪吗
否则为什么即可以单发,又可以连射
不过,小鬼子很快就不用去想了,因为一个战士竟然在文正式突击步枪上挂上了枪榴弹,随着两枚枪榴弹在鬼子中间爆炸,一切都安静了下来,四十多个鬼子,竟然被四个响箭特战队员生生干掉,连一个都没有逃掉。
惨烈的巷战在整个归绥城中不断的进行着,此时的韩文正,早在几天之前就让响箭特战大队潜入了归绥城中。
这几天,响箭大队的特战队员们将归绥城的情况摸了个遍,为即将到来的巷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而今天,所有的布置终于都派上了用场,巷战一展开,立即迅速向着有利于八路军独立团的方向倾斜。
虽然响箭特战队员现在不过只有六、七十个,但是他们在城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不断大量蚕食着鬼子的有生力量,巷战进行了不到三个小时,两千鬼子竟然损失了五、六百人,损失之惨烈极为罕见。
与此同时,那三个反正的伪蒙师也从这场巷战中看出了日本鬼子日薄西山,怕是真的不行了,于是,这三个伪蒙师也加入了战斗中,以期分一杯羹,上万人的伪蒙军加入战斗,立即让归绥城中的巷战出现了一面倒的情况,鬼子的形势愈发严峻。
战斗到午夜,八路军与三十五军的大部队开始入城,丹羽信长手下的兵力已损失了三分之二。
丹羽信长知道,归绥城已到了最后时刻。
如果再不撤退的话,他的部队将真的全部被歼灭在归绥城中。
此时,丹羽信长接到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自发来的电报,冈村宁次的电报只有两个字——焚城!
显然,冈村宁次已然意识到,救兵远水不解近火,已然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来到归绥城。
归绥城的陷落已是必然,然而,日本人不想把一个完整的归绥城就这样交给中国人,于是,他下令了焚城,就算是中国人占领了归绥城,得到的也只是一片焦土。
丹羽信长在接到这个命令之后,他已然知道,自己的使命到了最后时刻,冈村宁次的命令并没有让自己撤退,也就是说,上峰的意思,是让丹羽信长的部队与归绥城共存亡,在这场大火中与中**队同归于尽。
丹羽信长手拿着电报,良久无语,事已至此,多说无宜,丹羽信长当即下达了与归绥城共存亡,火烧归绥的命令。
午夜,归绥城升起了一片片的火焰,由于归绥城中的很多建筑都是木制建筑,现在又正值秋末,天干物燥之时,所以,大火烧得很快,越烧越大,渐渐的,大半个归绥城都处于大火之中。
归绥城的某处,前方是一片火海,丹羽信长脱掉了上衣,口中大叫道:“勇士们,为天皇陛下尽忠的时候到了,天皇陛下板载!”
“板载!”城中仅存的二百鬼子残兵齐声高呼。
“啊!”
丹羽信长大吼一声,一头冲入了前方的火海之中。
“天皇陛下板载!”
火光中,残存的二百鬼子纷纷在头上绑上了武士巾,投入火海之中,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诺言,与归绥城共存亡。
呼呼……
狂风怒吼,火焰愈发的大了,整个空所职弥漫着一股焦臭的烤肉味道……
第744章 大火
第744章 大火
“天皇陛下板载!”
火光中,残存的二百鬼子纷纷在头上绑上了武士巾,投入火海之中,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诺言,与归绥城共存亡。
呼呼……
狂风怒吼,火焰愈发的大了,整个空所职弥漫着一股焦臭的烤肉味道。
黑暗终将过去,黎明总会到来。
当黎明的第一丝曙光到来之时,韩文正终于来到了归绥城下,他看到的却是整个归绥烧起的熊熊大火。
这场大火直烧了一天一夜,这才渐渐平熄下去,整个归绥城中,大半的建筑物被烧毁,好在城中的八路军、三十五军早就撤退到了安全地带,所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而这场大火,也意味着归绥之战的终结,整个绥远,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绥远大捷!
三十五军与八路军独立团光复绥远,歼敌无数!
全国各大城市都沸腾了起来,绥远大捷,是抗战以来,中**队第一次以一己之力收复了一个省,虽说这个省的人口少了点儿,也偏僻了点儿,但终归是一个省,绥远在经过了鬼子几年的蹂躏之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绥远的光复,点燃了全民族的抗日热情,重庆、成都、昆明、贵阳、西安、西宁、兰州、迪化、银川,各大城市成为了沸腾的海洋,无数的人走上街道,载歌载舞,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大捷。
在抗日战争中,虽不乏一些大捷,比如万家岭大捷、比如台儿庄大捷,然而,所有的大捷大多只是歼灭了一些鬼子,而没有收复失地,绥远大捷,是中国抗日战场上第一次收复失地,而且一下子收复了一个省的地盘,这简直如平地一声雷,将沉闷的中国抗日战争一下子变得沸腾起来。
重庆,蒋委员长官邸,蒋委员长也得到了绥远大捷的消息,如果说之前的河套大捷,因为是八路军打的,所以蒋委员长有些不屑一顾的话,那么五原大捷则让蒋委员长很是是兴奋,因为五原大捷不但消灭了大量的鬼子,而且其中三十五军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现在,一下子又打了一个绥远大捷,夺回了包头和归绥,这让蒋委员长心中的兴奋之情到达了顶点。
曾几何时,中**队在战场上难求一胜,得到的消息多半是丢城失地,或者人地两失,然而,现在绥远竟然打了一场大胜仗,光复了整个绥远省,这简直太出乎蒋委员长的意料之外。
蒋委员长兴奋的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放声大笑,时而不断的振臂,看得蒋夫人有些愣神,以为蒋委员长得了失心疯。
“达令,你到底是怎么了”
“哈哈哈……夫人,绥远大捷,缓远大捷!我们中国人夺回了绥远,那可是整整一个省的地盘啊!”蒋委员长放声大笑。
“达令,这真是大好事,不过你还是要注意一下行为,你是领袖,国家的表率啊。”蒋夫人说道。
“是滴,是滴。”
蒋委员长好不容易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后说道:“夫人,我十一月就要到开罗去参加开罗会议,本来我的心中底气不足,因为我们中国这些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战绩,美国人虽然提携我们,但英国人却很瞧不起我们,可是现在绥远大捷一打,我就有了底气。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我们打了个绥远大捷,不光英国人不敢再小瞧我们,连美国人也会对我们另眼相看,这仗打得实在是太好了,这会极大的增加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是啊,达令,傅宜生与韩文正一定要重奖才是,否则不足以彰显其功绩。”蒋夫人说。
“傅宜生还是要重奖的,我决定,将他的三十五军再进行扩编,给他七个军的番号,军委会也会按时将军费下拔给傅宜生,让傅宜生与阎老西平起平坐,至于韩文正嘛……他毕竟是八路军,还是不要宣传的好,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口头上的嘉奖也就是了。”
“好吧,达令,我是一个女人,军事和政治上的事还是由你来决定,我会全力支持你。”蒋夫人说。
虽然蒋夫人觉得薄待韩文正有些不妥,但政治就是政治,如果宣传和大肆奖励韩文正,让无异于承认了八路军在抗战中的作用,灭了国民革命军自己的威风,所以,也只好委屈韩文正了。
蒋夫人是个很智慧的女性,他自然知道这层厉害。
蒋委员长很是兴奋,很想赋诗一首,但是他对诗不是很精通,一时之间无从出口,于是他就写了一幅字,字的内容是——驱尽倭寇!
蒋委员长的字很的很是不错,将这幅字让人送给傅宜生,以示对其的鼓励。
陕北,八路军总部,一号首长听说绥远光复的消息之后,也是兴奋异常,向韩文正去了贺电,大大表扬了八路军绥远独立团在此战中做出的贡献。
归绥收复了,日本人的势力也被驱逐出了绥远省,整个绥远成为了中国人的地盘,但新的问题又随之产生,那就是地盘的划分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韩文正一点也不让步,说起来,整个缓远的光复,韩文正是最大的功臣,虽然三十五军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远远没有八路军独立团所起到的作用大,所以,接下来韩文正在与傅司令的谈判中腰板很硬,底气很足。
因为韩文正知道,谈判是需要实力做后盾的,现在的绥远省,虽然三十五军有几万人之众,但真正有战斗力的不过是101师而已,而且101师经过一系列的大战,损失很大。
而八路军则不一样,大青山游击队在这次大战中收编了三个伪蒙师,人数扩充到了上万人,更重要的是,八路军有绥远独立团这样的拳头部队,只绥远独立团的真实战斗力,就绝不逊于三十五军的101师。
也就是说,现在的绥远,八路军的战斗力已经超出了国民革命军的力量。
这个道理韩文正明白,傅司令那么精明的一个人,自然也是明白的。
第745章 战役结束
第745章 战役结束
也就是说,现在的绥远,八路军的战斗力已经超出了国民革命军的力量。
这个道理韩文正明白,傅司令那么精明的一个人,自然也是明白的。所以,韩文正要的价码很高,那就是要绥远的省会归绥城成为八路军的根据地。
归绥城是绥远的省会,谁占据了归绥城,就意味着占据了绥远的政治中心,确立了在绥远省的主导地位,傅司令自然不会答应这个条件。
傅司令提出的条件更为苛刻,让八路军将归绥、包头、河套地区都移交给三十五军,八路军撤出绥远省。
然而,韩文正却毫不相让,他对傅司令说:“归绥是我们八路军为主打下来的,理应交给八路军,国民革命军应该立即退出归绥。”
傅司令的代表叶副军官就说:“归绥本就归我国民革命军三十五军管辖,收复之后怎么能交给八路军呢这绝不可能!”
“大不了我打一仗,谁打赢了,归绥就是谁的。”韩文正朗声说道。
叶军长一听韩文正这话傻了眼,说起来,三十五军虽然厉害,但还真不敢与八路军打,一来引起摩擦对双方都不好,二来,三十五军在经过几番大战之后元气大伤,反观八路军,独立团气势如虎,大青山根据地有上万的士兵,三十五军还真不敢和八路军叫板。
想到这儿,叶军长的态度软化了下来。
“韩团长,我们都是中国的国防力量,不能自己搞摩擦,归绥我们是一定不会让的,但在别的地方,我们可以有所让步,比如,可以将河套地区的一半儿交给八路军。”
韩文正一听这话,就是哈哈一笑,口中说道:“河套本来就已被我军从鬼子手中夺了回来,还需要你们移交吗河套地区我军已进驻了部队,这个不用谈了。”
叶副军长脸一黑,河套沃野千里,是产粮之处,他自然不甘心这样就交给八路军,可是现在河套已经控制在八路军的手中,八路军的军力又占优,三十五军根本无法将河套地区收回,这事也只能这样了。
想到这儿,叶副军长刚要开口说话,韩文正却接着说道:“归绥我可以让给你们,这是我们八路军做出的最大让步,也是最有诚意的让步,不过……”
叶副军长刚刚听到韩文正同意将归绥让给三十五军,松了一口气,但韩文正的不过两字,把他的心又提了起来,韩文正要干什么呢
韩文正就说:“归绥交给了三十五军,作为补偿,包头就应该交给我们八路军,包头是我们八路军最先打下来的,交给我们八路军也无可厚非,我想,叶副军长没有意见吧。”
一听韩文正这话,叶副军长的眼睛当时就红了,包头是绥远地区重要的城市,如果交给八路军,那岂不等于自断一臂,整个绥远地区,八路军完全可以和三十五军平起平坐了
叶副军长当却连连摇头,不同意韩文正的意见,韩文正却说:“叶副军长,这包头和归绥都是以我八路军为主打下来的,把归绥让给你们三十五军,已是我最大的让步,包头绝不能让,实话和你说了吧,我的人早就进驻了包头,包头现在已是八路军的根据地,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这事情只能如此,我只是通知你,而不是和你商量。”
听了韩文正这么强硬的话,叶副军长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时之间无话可说。
这个世界,说白了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八路军在绥远的力量占优,自然在谈判中处于上风,如果三十五军不服,大不了兵戎相见,以八路军的实力,再加上韩文正的指挥,八路军获胜,将三十五军驱逐出绥远是大概率的事情。
叶副军长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只有忍下了这口气,好在归绥还是收回来了,总算面子上有个交待,三十五军也没有白忙活一场,这绥远的行政中心,还是回到了三十五军的手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