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小事啊,这些事中的其中一件,轻则入狱,重则秋后问斩,甚至牵连家人。郭思谨迫不及待地问:“大事呢?”
“这些事只是引子。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这其中一项若是拿出来治罪,众人就会觉得圣上是要抛弃荣国公,就会同他撇清关系,甚至落井下石,站出来指证他的其他的罪,以证自己的清白。
最终会把他当年在战场上带兵逃跑的事牵连出来。如此一来,事情就大了,死他一个人,就是加上他的三个儿子,也不足以平息众愤。”
郭思谨听得心惊胆战。她以为顶多是罢了荣国公兵权,削爵。做了坏事就得承担后果,这是他应得的。刘木兰说的没夸张啊,赔不了三族,全家以及牵连到的人是跑不掉了。
她立即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殿,殿,殿下做过的事,也不经查吗?”
张伯没有明确答复,而是说:“现在没人敢想着去查殿下。”
“什么时候会有人想着查他?”这句话,郭思谨是没有思考的脱口而出。答案她是知道的,如果确定了皇太子,而且是赵渠的话。既使赵渠没有对这个大哥生出恶念,但这不代表,他身边的人就没有恶念。
两个月前,在同里镇说给慕容叶青的话,那只是说说而已。
历史上祸起萧墙的事,还少吗?亲兄弟还不行呢,何况这还不是亲兄弟。
张伯退下后,郭思谨独自呆了小半个时辰,翻来覆去的想赵瑗的事。她都能明白的道理,他自然比自己明白的更透彻。以目前的状态来看,他好像不对那个位置报希望了。
自己还为此窃喜。
做个普通的王爷,就可以不用纳妃,就可以两个人一起到老。
这怎么能行!
郭思谨又想到了册封皇子时发生的意外,和宫中悄悄流传大皇子与皇帝命相不合的传说。
她再也坐不住了。
“徐先生,圣上晕倒是怎么回事?”
郭思谨去到春园里问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刚睡午觉醒来,正为梦中的事烦心。自己烦心的时候,别人也别想顺心,他没好气地说:“你此时来问我,就表明你已经知道答案了。既然知道了,干嘛还明知故问。后宫不得干政,娘娘还是去绣绣花,看看有趣的话本子吧。保持好心情,以后生的孩子漂亮。”
有些人,就是不能跟他好好说话啊。郭思谨平静地说:“我听殿下说,你儿子准备明年参加科考,已经来京城了,住在我朋友的茶楼。需不需要我关照一下?”
第288章:危险的地方。
郭思谨在算命先生那里没问出来特别的东西。
这日赵瑗回府的稍早,赶上了在府里用晚饭。他吃饭比较挑剔,由于灶上没提前得到他要回的消息,就没特别准备。赵瑗喝了半碗粥后,耐心的看着郭思谨用完饭,然后一起出了饭厅。
后园子里摆了果盘和清茶,赵瑗切着果梨,漫不经心似地问:“听说今日刘木兰来了,她来做什么?”
没有主动告诉她的事,就是不想让她知道。那自己也不能给他添麻烦。郭思谨笑道:“闺中密话殿下也想探听?她来问秦观在南粤府的情况。问南粤府有没有什么好玩儿的,她准备也去。”
还不说实话呢。这时候刘木兰来,只有一种可能。赵瑗把切成薄片的果梨放到了她面前,“荣国公年纪大了,圣上想让他好好歇息,昨日收了他的兵符。”不能让她知道,这事跟她有关系。
郭思谨装着不在意似的,随口一问:“兵权交给谁了?”
“想接的人很多,圣上还没拿定主意,暂时由他自己保管。”
两日后,郭思谨以还书为由,又去了太师府。王夫人告诉她,王嗣同的案子已经查清,是一场误会,但暂时他是不能在京城里呆了。他自己申请从军,准备去往南岸。
南岸是个特称,指的是淮河南岸。金国和赵氏朝廷是以淮河为界的,淮河以北属金国。
是以,南岸驻扎皆是精兵强将。领兵的是从二品的上将军刘贵,是荣国公的族人。
郭思谨刚听到王嗣同从军时,心里惊了一下。吴茉莉的父亲是大将军啊,该不会是把王嗣同送到军队里,寻机弄死他栽赃给外人的吧。听到是南岸,放下心来。
接下来,王夫人又对她说,圣上有意促成赵渠和王昭雪的亲事,现在就差一个楔机,等有人在适当的时候提出来。
郭思谨愉快地笑着应话,说是门好亲事,二殿下的性格好,如何如何。
其实她心里不安极了。
秦太师若是支持赵渠,那赵渠坐上那个位置的可能太大了。
甚至不是可能,那是一定。
次日郭思谨去了慈安宫,聊到赵渠时,她问:“二哥的婚事,定下来了吗?”
太后笑道:“是你表妹。”屏退了众人后,接着这个话题说,“看来官家是中意二哥,想让二哥坐他的位置。昨日官家来跟我聊了一阵子,我听他的话,像是有退位之心。最近很多事都交给二哥办了。”又说,“这是好事。”
这哪里是好事了?我家小瑗瑗七岁入宫,朝着那个位置努力了十二年。德才兼备,才貌双全。赵渠哪一点比得上他?你们就这样轻易的把他排除掉了?太不公平了吧。
郭思谨剥了瓣橘子递向太后,温声说:“不知到了那时,二哥会怎么安置我们。”
“做个闲散的王爷。”太后亲切地看着她笑道:“这下你娘也不用担心,大哥万一做了皇帝,需要广纳后宫的事。”
九月二十九日,晴。
慕容谨和祝东风到了杭州。
郭思谨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宋小宝飞快地跑来告诉她时,她正趴在揽月阁的窗台上想心事。
窗台是前不久改造的,加宽加大了不少。
赵瑗说天越来越凉,让她以后少往后园子跑。闲了,倚着窗台看话本子;闷了,趴在窗台上朝外看风景;再冷一点,在窗台上铺层棉褥,坐在上面晒太阳。风刮不住,雨淋不住。
把她安置得挺好,就是对她的态度不好。不太想跟她说话,也不像以前那样看见她就想亲亲抱抱。
近几日,郭思谨没事就琢磨赵瑗这个人,分析他是不是因为她有了身孕,才对她照顾的这么周到。那等她生过娃娃呢?难道就不对她好了?
越想越担心,一个人的时候愁容满面。
宋小宝对她说国师和夫人来了,她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是谁。丢了手里的话本子,就往外跑,与将将入揽月阁大门的祝东风撞了个满怀。
不是误撞啊,是祝东风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屋内蹿出来,抱着了她。
武功高的人么,反应快。
“有了身孕不能这么跑。”祝东风抱着她,一面为见面激动,一面为这个冒失的女儿担心。
“我”郭思谨哽咽的说不出话来,接着便是大哭。
“那死小子欺负你了?”慕容谨背手站在一边,皱着眉说。
郭思谨从祝东风的肩头,扬起满是泪的脸:“没有,就是想娘了。”
慕容谨:没想我?哼,不过想不想都无所谓。
才两个多月,郭思谨像是几年没见到祝东风似的,叙叙叨叨说个没完。直到赵瑗回府,话题才被打断。
赵瑗同祝东风寒喧问候了几句,就被慕容谨单独叫了去。这是慕容谨第一次正视他这个女婿,第一次跟他好好说话。
话题聊的是荣国公。
荣国公在收了兵权的次日,朝臣们的奏呈,接二连三的进入了御书房,内容十有**是弹劾他的。
此种情形虽然是在赵瑗的意料之内,但未料到他做的坏事会有如此之多,真是死一百次也不足惜啊。
慕容谨对赵瑗说了小半个时辰的话,总结起来两个意思:一,荣国公曾有大功于国家。二,放他一条生路。
赵瑗说:“当下这个局面,不是我一个皇子能控制得了的。”
慕容谨说:“你只要想救他,就会有办法。”
想救?我是想他死。
赵瑗问:“我救他,我能得到什么好处?”
慕容谨想把这个死小子踩死。一个女婿半个儿。你是老子的儿子。老子向了你开口,你还来谈条件?
可是毕竟有求于人。慕容谨只得忍着气问:“你想要什么好处?”
赵瑗面色平静的说:“你们在杭州呆一年,等我娘子生了娃,再走。”
又说,“两个人的一年时间,换一个人甚至多个人的性命,这笔买卖很划算。荣国公若是判了死刑,至少有十个人跟着他一起死。他的族弟从二品的上将军也要撤职查办。”
慕容谨乜斜了他一眼说:“你会后悔现在说的话。”
后悔什么?我只是想要荣国公一个人的命。用一个人的命,换我娘子一年的开心,再加上梁夫人的秋水剑,值的很。
赵瑗回到揽月阁,郭思谨兴奋地对他说:“娘说这次不走了,以后也不走了,一直跟我们在一起。”
赵瑗:“”
两个人的时候,郭思谨悄声问祝东风:“娘怀弟弟的时候,父亲有什么变化吗?”
祝东风想到那段日子,不禁笑出了声:“天天生暗气,生怕有了孩子,我只顾管孩子,不管他了。”
郭思谨追问:“娘有没有担心过,哪一天父亲会冷落你。”
祝东风笑道:“我盼着哪一天他能冷落我。这样我就自由了。等你生了孩子,我们去远处玩。”
郭思谨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她觉得赵瑗的变化,跟她父亲是不一样的。但因为在白天的时候,有祝东风陪着她,二人去逛街或是在家里一起绣花看书指点她剑法;或是去郭俭的院子里,照看他种的菜;或是一起接待来看望她的夫人们。过的挺充实,也没有多余的心思再去乱想。
其间梁夫人来过两次,均是说了一会儿话就走了。得知了祝东风要长期的留下来,一幅很高兴的模样,可惜没提她在茶宴上说的奖赏。
郭思谨把这个小郁闷告诉了赵瑗。
赵瑗说:“她不说,你可以主动提出来,最好当着娘面提,她不想给也得给。”
“她万一找理由不给呢?”郭思谨挺想要那把秋水剑,她准备等生了娃娃以后,好好学武功。赵瑗没时间,她的时间多,她会武功也是一样的。
“你可以跟她理论。”
“这不太好吧?其他人还行。她和安国公不是一直对你挺照顾的吗?”
“你不想要秋水剑吗?”
“想。”
“做你想做的事,不用考虑我。”赵瑗怕刚说的这样的说法,不能坚定郭思谨的心思,又说道,“她若是没有爽快的给你,那就是没把你放在眼里,你也不必把她放眼里。”
“唔,也是。”
十日后的晚上,也就是十月初九。夜风稍凉。赵瑗一改近期的冷淡的态度,热烈地搂着郭思谨,带有几分艰难地低声说:“我要离开杭州一段时间,你自己多保重,有空我就会写信给你。”
郭思谨惊声问:“去哪儿?”
“南岸。”
“要多久?”
“快则两三月,慢则半年。若是超过三个月,我会回来看你,也就一千多里,快马三四日的路程。”
一千五百多里的路,三四日是每半天换马的速度,还是单程时间,一来一回,至少要十日。那是去军队,每天都会有变数的地方,哪里能离开十日的。郭思谨没有去说这个。而是问:“准备什么时候启程?”
“后日。”
“要打仗了吗?”
“没有,但要时刻做好准备。”赵瑗迟疑了一下,又说:“荣国公的事,牵扯出了南岸存在的诸多问题。”
郭思谨平静了一会儿心情,拍了拍他的后背,轻快地笑道:“你去吧,不用担心我。我娘在这里,会把我照顾的很好,她武功那么高,也没谁敢打我的主意。何况还有太后照着。”
半天后,赵瑗问:“你们要不要住慈安宫?”
郭思谨呵呵笑道:“不去。你不在,我要在府里,好好看家。”
次日,赵瑗没去上早朝。早饭后,他向慕容谨和祝东风说了这个计划后,祝东风没有接话,而是快速地瞟了慕容谨一眼。
慕容谨慢悠悠的喝着茶问:“半年够吗?不行就一年。”接着说:“一直不回来也行,只要别死掉。”解释道,“你死了,这宅子可能会被你们的皇帝收回去。”又说,“这地方住着挺好。”
娘子有孕的时候,自己不在她身边,面对岳父岳母,赵瑗原是有些心虚。慕容谨的这一番话说得心是不虚了,就是沉甸甸的。
十月十一日,阴风微冷。
北城门送行的家人里,只有赵瑗的两位岳丈郭俭和慕容谨。郭俭再三叮嘱跟在他身边的夜飞,要保护殿下安全,殿下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别的都是小事。
不知道的人,看他依依不舍而又担心忧虑的样子,还以为他是在送亲生儿子上战场。
慕容谨对赵瑗说了一句话:“要拿到兵权,这样在未来的几年内,你们才能有安稳的生活。”另外送他了一个人。
自称“军师”的江湖人。
军师最早是“杀手联盟”的军师,后来是慕容谨的军师,再后来是荣国公的军师,也是黄天荡之战,少有的幸存者。
赵瑗看到他时,冷着脸说:“你就当你自己已经死了,以后做的事,是在争取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