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世子傲娇我作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羽且

    在一个地方办完了事,郭思谨通常会在城里四处走四处看。

    宋小宝问她,究竟在看些什么。

    郭思谨说:看他们的城市管理,风土人情,顺便验证一下得来的消息。等这地方收回来了,资料是现成的,便于快速的上手管理。

    这些暗线的主要目的,难道不是为了赚钱,赚更多的钱,子子孙孙都有钱吗宋小宝不明白了。

    但他不纠结这个问题,姐姐去哪里,他就跟到哪;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汴梁城比郭思谨想象中的繁华很多,宫城的修建,从外观上来看,已近尾声。

    最新的一条消息说,金国会在年底迁都。

    找了客栈住下来后,郭思谨对宋小宝说:“想办法往大将军府里递消息,告诉将军夫人我来看她了。”又对张新弦说:“这次也许会见到大将军,为免他起疑,我们暂时分开,你在下一个城市等。”

    在慕容谨离开杭州前的两个月,郭思谨常跟他聊天。得到的消息中,最令她震惊的要数是唐哲是他们的其中一个暗人,完颜宗烈是他们的人杀的。在准备杀完颜宗烈之前,唐哲让慕容小花把完颜滚带去了千里之外。

    郭思谨此行向北,还有一个目的是,就是要见见慕容小花和唐哲。

    尤其是唐哲。

    郭思谨曾自豪于自己的所做所为,但跟唐哲一比,实在不经一提。一个温文尔雅、才华横溢的人,忍着世人的责骂,只身潜伏在敌国。在他的有生之年,若是北方未能收回,他怕是要呆在那里直至终老了。

    收回北方的这件事,郭思谨第一次感到了迫切。

    十八日后,郭思谨在金国的京城中都府顺利的见到了唐哲。

    她有完颜滚的手令,在中都府,除了皇帝之外,见某个人还是很容易的。不用预约,直接登门。

    郭思谨跟完颜滚说的理由是,因为新科状元的事,受了皇帝的责怪,她觉得那不是她要的生活,所以离开了。她要像完颜贞那样四处行走,看看天下的壮丽河山,见见老朋友,再认识一些新朋友。

    这个理由,完颜滚不是很信。但也没深究,一个女子而已,闹不出来什么水花。再说了,需要他操心的事很多,也没那闲时间去琢磨一个外人。

    郭思谨在唐哲的府上呆了三天,在第二日的见到了陈正献。陈正献被金国皇帝封了从二品的太子少保,并赐了府邸美人护卫。

    陈正献的到来,改变了唐哲的状况。

    因为正义的江湖人士们发现,唐哲这个汉奸还不算很可恶,虽然被金皇帝尊为师长,但从未接受官职,一直是布衣草民。

    普通百姓也不知道有他这号人。

    陈正献这个无耻透顶的汉奸,才是最该死的人。关心国事的人,都知道新科状元跑金国做官了。

    大家会怎么想难道金国比赵氏朝廷更好




第322章:准备。
    七月十五日,郭思谨离开杭州后的第九十天,她渡过淮水,回到了南方。

    又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南方的各个暗桩。

    她去过建康,但未做停留。

    完颜滚并未把完颜贞从皇宫里救出来,而是亲手杀了她,然后和金皇帝大吵了一架,并扬言永不回中都府。

    郭思谨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难过了半天。

    到最后,她不知道是为完颜贞难过,还是为自己难过,还是为这天下所有不能如意的黎民苍生难过。

    她离开杭州的初衷是为了成全赵瑗,接手慕容谨的势力,也是为了助他早日的达成心愿。随着这一路走来,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了解越来越多的事,她的目标越来越明确,思想也越来越坚定,她要为收复北方大业去做更大的努力。

    这不仅是为了赵瑗;也不仅是为了那些为了收复北方,所有正在努力着的人们;更不仅是为了在金国统治下的汉人们。

    就像她对陈正献说的那样,那是为了自己。

    因为收复北方这个念头,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她自己的心愿。她想实现自己这个愿望。

    在收到的诸多的消息中,郭思谨最想看的,也是最怕看到的是杭州的消息。

    她离开杭州的第四日皇世子满月,皇帝大赦天下,并赏了两名宫女给大皇子做了侧妃。

    杭州知府换成了李秋萍的父亲李临江;于允文调去宫里做了四品的中书舍人,掌传宣诏命;宋羿去了南粤府;王嗣同升迁的速度最快,调兵部封了正三品的侍郎。

    秦观接了陈正献父亲的位置做了御史中丞。

    秦太师和林侍郞闹翻了脸。当他再次建议皇帝立赵渠为太子时,林侍郎当堂反对。

    还有一个奇怪的封命,她的爹爹郭俭封了正四品的江都军承宣使。

    承宣使是个虚职,在军中担任职务,却无职守。

    郭思谨在地图上找到江都府,结合其它信息,她得出了一个结论:朝廷在为打仗做准备,战事一起,就会放弃淮水防线,把重点放在长江。

    为什么这样呢

    为什么把她爹爹一介文人调到那个极为重要关隘上去

    为什么要在南粤府造那么多的大船主战场若是放在长江,那么多的船应该摆不下的吧

    难不成要出海

    时光在奔波和思考中流逝。

    腊月初八,晴。

    南方的冬天,虽然没有北方那么寒冷,却也一样是寒风凛冽。

    郭俭从江都府里出来,年轻的随从迎上去满面喜色地说:“大人,您朋友给您送了一份大礼。”

    “什么”

    “一千两百名壮士,还有二十车猪肉。”

    郭俭在原地呆怔了一会儿,急问:“是男是女”

    “押送东西的是男人,说您朋友没来。”随从赶快去掏袖袋,“有一封信。”

    冬日的阳光明亮却不热烈,散散地照着一千多个形色各异壮士们。人群里的宋小宝缩了缩脖子,低声对郭思谨说:“郭将军咋还没来呀再晚中午就赶不上吃肉了。”

    这一千多人是郭思谨近几个月收的山寨草莽。

    暗线走了一遍之后,她把目标瞄上了那些占山为王的匪寇们,游说他们,让他们去从军。

    有饭吃的谁愿意去为匪为寇

    当然,只耍嘴皮子肯定是不行的,还要让他们得到实惠的好处。

    有钱啊!啥事都好办。

    郭思谨对着宋小宝嘿嘿一笑,“你应该说是郭大人,是承宣使不是将军。”

    “差不多的,我打听了,是跟将军一样的级别,只不过不管军务。”

    承宣使是虚职,可以不用去赴任。郭俭平日仍在书阁当值,但自他担了这个职务,每隔两个月都会来一趟,尤其是在节日里。

    信上只有一句话:郭大人,辛苦了。

    没有称呼,没有落款。

    郭俭知道这秀丽的簪花小楷出自谁的手。

    呵呵,称他大人呢,这丫头。

    &nbs



第323章:七公子的计谋。
    信是郭俭写的。

    大致意思是,有位江湖人士建议,想办法让驻扎在应天府的完颜滚回到中都府。金国出兵时,由金皇帝领兵南下。我方在淮水一线阻挡他三日,然后死守长江。

    精锐军入海向北从海州府登岸,直往汴梁。

    完颜滚在中都府称帝。

    派使者出使大理,许以钱帛,借兵五万,驻守吐蕃边界,吐蕃边界驻军撤回用以抵挡金军。

    派使者出使蒙古和夏国,游说他们,让他们同时进攻中都府的完颜滚。

    派刺客杀掉金皇帝。金皇帝死后,南下的军队群龙无首,再由暗线游说主要将领,返回北方救援已经称帝的完颜滚。我方让道给他们,让金军和蒙古与夏国打。等三方各有损伤,再支持金国。

    信的末尾说,从长远来看,金国不足惧,兵强马壮的蒙古才是最可怕的,若是置之不理会将会下一个金国。要借此机会削弱蒙古的势力。所以金国不能灭,完颜滚不能死,将来还要用他去牵扯蒙古。

    江湖人士称,他会着人制住从海州府到汴梁这条道上的城门值守,精锐军登岸后,可以畅通无阻直往汴梁。会在汴梁城被占的消息传到金皇帝的那一天,杀到金皇帝。

    皇帝把信看了三遍后,对书房里的其他人挥了个手。他从龙椅上站起身,走到正在低头疾书的于允文案前,把信递给了他:“最难的一个地方,有人自荐去做。”

    于允文快速的扫视而过,激动地问:“此人是谁”

    他的计谋并未公开,虽然在一步一步的安排,但目前为止,除了皇帝和两位皇子之外,只有兵部尚书周洪他们五个人全盘知晓。

    皇帝没答他的话,而是沉默了一会儿,冷不丁的问:“大皇子妃被谁掳去了”

    于允文:“臣不知。”

    皇帝又问:“在指定某一日,杀掉那个狗皇帝需要什么条件”

    这个问题,于允文思考过很多次,他脱口而出:“最关键的条件是需要一个他信任的人,而且武功高强,又要随军在他身边。”顿了一下又说:“金皇帝有武功。”

    皇帝叹了口气,话里有几分的伤感:“去哪儿找这样的人呢我安排的是一个武功高强的人,在暗线的掩护下,接近狗皇帝,拼上自身的性命去刺杀。后手是找个美人儿寻机让狗皇帝看上,给他的饭食里下药。可特别的美人不好找,普通美人入不了眼,所以至今尚未找到合适的。”

    于允文听的心惊胆颤,该不会是想打大皇子妃的主意吧史书上记载的皇室,是本本的血泪史,没有父子情,没有兄弟情,更何况是个妃子。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他还以为当今的皇帝与众不同呢,也不过如此。怎一个心凉形容。急忙说:“臣不赞同使用美人计,这是下下策,会被后人所不齿。”

    皇帝瞄了他一眼,“我还以为你的关注点,会在郭大人所指的江湖人士是谁这上面。你不好奇怪谁会有这样的思想谁会对我们和周边国家这么了解谁有能力杀了狗皇帝”

    没等于允文答话,皇帝又转了话题,“大皇子有消息吗”

    “还是昨日的消息,蒙古国已经谈妥,正准备回来。按时间推算,现在应该在回来的路上了。”

    “荆春秋是少见的人才,目光长远。在这个时候,大理国不但对我们没有威胁,还能帮忙。这样算来,他一个人至少顶了十万大军,多年的时光,荒废在大理,还是非常值得的。”

    皇帝用了荒废这个词。在他的心里,一直认为慕容谨一身的本领用在大理国,是荒废了。

    于允文只知道荆春秋是汉人。他虚心地问:“为什么是十万呢”

    “我们在吐蕃边界驻了三万兵马;大理边界驻了两万。一旦开



第324章:不许放人。
    马县令这几天春风得意。

    大皇子交给他的任务,他非常漂亮的完成了,一半。

    不就是三十多个江湖草莽吗想捉住你们还不容易,提前在水里下药,一碗水下去,让你们拿不起筷子,更甭提刀剑了。

    接下来就等着收千斤锁。

    你们的人在我手里,不怕你们不交出来。

    大皇子为什么要选在淮安让他收了货,再让他找镖局往杭州送

    当然是看上他的办事能力。

    马县令正开心地哼着小曲,他的亲随阿伦走了进来。

    “大人,来人了。”

    “嗯”

    “来了五个人,为首的是个叫七公子的小白脸。”

    “东西带来了吗”

    “没说。七公子说他们的主子明日才能到,他想先见见他们的人是否平安。”

    管你是七公子,还是八公子。本大人只在意千斤锁,马县令对着阿伦一挥手,“就说我没在,把他们领到待客室喝茶,一杯茶收十两银子。”

    阿伦为难地说:“是不是太高了以前我们茶水费最高收到二两。”

    “你是县令,还是我是县令”

    郭思谨跟着阿伦到了待客厅,她四处看了一眼后,问:“不是带我们去牢里吗”

    “我什么时候说了我刚只说是跟我来。”阿伦温和的笑道:“见犯人要有我们大人手令的。几位先坐在这里喝会儿茶,歇歇脚。今年的新茶,上好的龙井。”

    宋小宝“扑哧”笑了,“不会是收费的吧”

    “小兄弟有见识。衙门里整日人来人往,茶要免费喝的话,我们的薪俸都要往里面贴了。”阿伦很热情,“每盏茶十两银子,茶点另算。要茶点吗”

    郭思谨接话:“马大人什么时候回来”

    “说不准,也许今晚就回,也许要明日。我们这里提供住宿,每晚每人五十两,早饭免费赠送。”

    “我们改时间再来。”

    郭思谨转身要离开。

    阿伦急忙追着说:“付了茶水钱再走。”

    郭思谨扭回头,“我们来到这里,一口茶没喝。”

    “是你们没喝,不是我不让你们喝。”阿伦朝着桌面上一指,“你看,茶早就为你们准备好了。”

    郭思谨:“是不是床铺也准备好了”

    阿伦:“是的。”
1...163164165166167...1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