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世子傲娇我作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羽且

    这是赵瑗第二趟来看郭俭,第一趟是在昨日,由徐县令陪着,站了一会儿,说一些安抚的话。

    当时走出牢门后,赵瑗就后悔了,觉得身为一个好女婿,做的远远不够。

    你们都觉得我该避嫌

    你们觉得我看不起这个从八品的县丞

    你们认为我会在此时,同他撇清关系,独善其身

    呵,我的心思,岂是你们能猜到的

    是以,就安排了这顿酒菜。

    原本计划着,半个时辰,就是两顿饭也该吃完了。谁知,看着挺利索的郭俭,提起女儿小时候的事,就叙叙叨叨的讲个没完。

    说她自小就比别人聪明;

    说她学什么都很快;

    说她九岁时,下棋就能赢自己,十二岁,德清县就没人能赢过她;

    说她的刺绣手艺,比宫里的绣娘都好;

    说她做的饭,比沁园春的厨子都好;

    赵瑗听着听着,忘了他们谈论的是谁了,他觉得郭俭讲的这个人,他不认识。仔细一想,唔,是他的世子妃。

    话说,那个叫郭思谨的,难道最大的优点,难道不是长的好看吗好看,听话就行了,其他的都无所谓。

    还要赶时间呢,赵瑗听的有些着急。话题打断了三四次,才终于打彻底打断。赶忙让着喝酒吃菜,又忙不迭的往郭俭碗里夹菜,才终于把这顿饭结束了。

    走出牢门,赵瑗拍了一下张烈的肩膀说:“里面的是我岳丈,拜托你多照顾了,想吃什么就给他备,需要什么就给他找。一切花销记在我头上。”说着对身边的侍卫秦八递了个眼色。

    秦八拿了张银票就递了上去。

    张烈急摆着双手说:“饭菜都是我媳妇烧的,不花钱。郭大人一向不喜欢麻烦别人,什么都没要求。住进来后,一分钱没花过呢。”

    “我个人的一点心意,晚上交了差,和这里的小兄弟们一起吃酒,大家平日里为国为民的做事,都挺辛苦的。”

    县衙内,刘侍郎眨着小眼睛问徐县令:“世子和郭大人关系挺好的”




第100章:议亲。
    五月二十六日,中午,德清县。

    年轻的牢头张烈刚走出县牢门,准备去吃午饭,看到肥胖的徐县令,满头大汗的,一路急急的奔来。

    远远的就冲他招手:“先别走,开门,开门。”

    “开哪个门呀大人。”

    说话间里,徐县令已经奔到了他身边,在他打理得溜光水滑的脑袋上打了一巴掌:“你说哪个门,除了县丞大人,还有谁值得我大热天的跑你个臭地方。”

    张烈急忙凑上来说:“听大人安排,给他单独关了间房,还特意打扫得干干净净,好饭好菜好水的伺候着,除了没酒,啥都有。”

    徐县令又打了他一巴掌:“谁让你伺候那么好了干净能吃饱晚上不让蚊子咬就行了,众目睽睽的时候,还敢搞特殊。”

    张烈小声说:“杀人偿命啊,这可是出了人命,我们有心帮他翻身也翻不了啊。现在是吃一顿少一顿。还不趁着现在尚能吃饭,吃好点。”

    徐县令抓住张烈的胳膊就拧了上去:“你这个乌鸦嘴,你没本领翻,不等于别人没本领。”

    “哎哟,哎哟,姨父,姨父,你轻点。”

    徐县令手下加重了力道:“再叫一句,听听,胳膊上的肉不想要了”

    哎哟,哎哟,大人,大人,小的记着了。“

    徐县令松了手,压低了声音说:“知道为啥那么多清闲的差事,没让你做,把你安排到这里了吧

    这里是雪中送碳的地方,万一哪个贵人落了难,你帮上一把,捕头,县尉那都是个屁,县令也是个屁。

    徐县令的声音更低了:“刚刚杭州那边来消息了,大人物要出面管这事了。你的机会来了,好好表现。”

    张烈嘿嘿一笑:“大人,您这水平当县令屈才,这都十多年了吧,也没往上爬一步。”

    徐县令又拧住了他的胳膊:“你要是像我这样,大字没识几个,穷苦出身,亲戚里面扒三遍,也扒不出来一个九品芝麻官,不要说是县令,亭尉你也当不上。”

    张烈挠挠头:“你这辈子就这样了”

    “谁说都这样了”徐县令的声音猛的一抬高,立马又压低了声音:“之前,没往上升,是我不想升。在德清这里呆着安稳,不会出纰漏,再往上升,上面没人保的话,一件事做错,乌纱帽就丢了,晚节不保。”

    张烈兴奋了,声音压的更低了:“姨父,你也有机会了”

    “你这个木头脑袋。”

    二人一路悄悄说着话,便来到了关押郭俭的地方。

    开了牢门,徐县令一挥手,嗓门哄亮地说:“张牢头,你到门口看着,我给兄弟说几句话。”

    张烈伺候的确实不错,地面干净,墙壁干净,崭新的苇席,崭新的被褥。

    郭俭听到有人来,睁开了眼。

    “徐大人,你怎么又来了”

    徐县令没顾得理郭俭。把大脑袋探了出去,高喊:“张牢头,张牢头。”

    张烈一路小跑而回。

    “啥事大人。”

    “把苇席,被褥换旧的,只要干净就行。”又了一挥手:“别的没事了,你走吧。”

    待张烈的身影远了,徐县令缩回牢里,对着郭俭一摇头:“年轻人呢,不会办事。”

    郭俭无心跟着他感叹,急问道:“徐大人今日来,有事”

    徐县令坐在了牢房内唯一的一条长凳好,伸着头,对坐在地铺上靠着墙的郭俭悄声说:“我把消息递到杭州了,你猜怎么着”

    郭俭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略有些惊慌地说:“不是说,先不让你告诉小谨,我们自己想办法吗”

    徐县令的胖脑袋又朝着郭俭伸了伸:“怕你担心外面的情况,我没告诉你实情,那个李老三当晚就死了。幸亏我当机立断,事情一出,就把你关牢里了,不然他们那一大家子无赖,非得堵着衙门闹事不可。”

    郭俭清瘦的脸,瞬间腊白了,嘴唇动了几下,才把话说出来:“你,你刚才说杭州那边怎么了”

    “把你关进来的当晚,我就派了李捕头快马加鞭的去了杭州,我还以为王府的大门不好进呢,门前守卫一听是从德清来的,当即上报了管家。”

    郭俭紧张地催促道:“别绕圈子,直接说。”

    “管家说世子和世子妃去了平江府。”徐县令一拍腿,接着说:“李捕头回来,就给我了这一句话,我心里凉啊。”

    郭俭闭了闭眼。

    徐县令又急忙说:”我还没说完呢。今早,杭州那边来人了,说是世子得了府中送给他的消息,把皇帝交给他的事扔在一边,快马连夜赶回,现在小谨还在回杭州的路上呢。“

    郭俭颤声问:“杭州那边的人,还说什么了吗”

    “说让我们稳住,不要乱来,世子会派人过来协助我们。”徐县令把声音压得二人将将能听见:“还说,让我们不要担心,一定会让你一根汗毛都不少的出去。”

    郭俭肯定说:“最后一句,是你说的。”

    “就这个意思。我走了,一会儿张烈给你送饭时,顺便带笔墨进来,你把当时的情况,详详细细的写下来。

    说着这话,徐县令站起了身,“你先回想着,我去找当时在场的人一个一个的再问一遍。“

    郭俭说:“就我告诉你那些,分粮时,李老三欺负一个女子,我上前说了他几句,他就说我难听话。我一气之下,拔了身边一个侍卫的配刀吓唬他,想让他闭嘴。哪里知道,他没站稳,直接扑在了刀上“

    徐县令走到郭俭面前,弯下腰说:“这是杭州那边的意思,你写的东西,是让自己人看的,不管对你有利没利的,都写上去,如实写,从你那日清早,穿衣服起床开始写。包括在哪里吃饭,在哪里喝水,在哪里小解出恭,都遇到了谁,跟谁说了什么话,都写上去。“

    郭俭仰着脸,和徐县令对望着问:“这有用吗“

    徐县令没理会他的问题,而是说道:“我分析了,杭州那边不是想帮你减轻罪责,是想让你无罪释放。你想啊,皇后的父亲曾经犯过罪,坐过牢,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种事是不允许发生的。“

    ……

    关于皇帝和太后的关系,原来有两种说法:

    一,皇帝是太后的亲儿子;

    二、皇帝不是太后的亲儿子。

    这要从十九年前说起,当年金军掳走的皇室成员中,包括贤妃,就是现在的太后。

    后来,皇帝与金国的议和,所求其中之一就是赎回贤妃。

    金国提出,贤妃赎金50万两银子,加绢1万匹。

    皇帝允。

    上万人中,只赎了回了太后,还在国库空虚情况下的重金赎回,不是亲娘,谁会这么做

    若不是亲娘,如此行事,那不是脑袋进水,就是另有所图。危机时刻,力挽狂澜的人,脑袋指定不会这么水;一个没有娘家支撑的半老徐娘,也图不了她什么。

    所以,坚持第一种说法的人,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头脑有逻辑思维的人。十分鄙视第二种说法的人。

    第二种说法是说,皇帝原是明节皇后的儿子,明节皇后崩逝后,记养在了贤妃名下。

    第一种说法的人,这样反驳:皇帝本来就是贤妃所生,贤妃最初是明节皇后的大宫女,生下了孩子没有名份,曾在明节皇后名下养了一段时间。

    当年皇宫里的老人,大多掳去了金国,这种种说法,大都是道听途说。

    是是非非,也没人想着去弄清楚。

    是不是亲生不重要啊,重要的是皇帝对待太后的态度。皇帝对太后孝敬,是人人皆知。一日早晚两请安,风雨无阻。

    或许有人会说,这虚的,抬抬腿的事。那还有实的,其中之一就是,一个帝姬言语上冲撞了太后,皇帝便寻了个由头,把那帝姬给治了罪,罪是死罪。

    所以说,说皇帝不是太后亲生这一说法,那都是原来。这种声音,早在几年前就没了。

    爱议论是非的大都是一知半解的人,关于这件事,真正的知情人,从不拿出来议论。

    赵瑗是少有的知情人之一。

    皇帝是明节皇后的儿子,当年因为种种原因,自小养在望月宫,原名宫九。在十八岁时,才入了皇家玉碟,封了康王。

    结合五年前,皇帝给他看的东风录。赵瑗有个大胆的猜测,由皇帝亲笔记录在皇家秘录上的祝东风,很可能和皇帝是双生。

    太宗一脉的宗室成员,在十九年前那场浩劫中,几乎全部遇难。皇帝原来三十多名兄弟姐妹无一幸免。

    若此祝东风和荆小白口中的祝东风,真是一个人,那就是皇帝的同胞姐姐,或是妹妹。

    荆小白就是皇帝的亲外甥。

    再加上慕容家对国家诸多贡献,以及经界法推广中的难题,赵瑗思索着给荆小白封个爵位这个建议,皇帝应该会同意。

    为了预防万一,赵瑗准备了长长的一段话,包括利弊分析,以及封爵可能会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种种阻碍如果对应对,都想好了。

    他这番想法,却没有机会说出来。

    因为在他刚把情况禀明,并说出自己的建议时。皇帝当即答应了,立马着内侍去请秦太师。

    并对他说:“这事你等结果就行了,对付朝中反对的声音,让太师去周旋,他最擅长这个。”

    将近午时,赵瑗才走出皇宫,他心里轻松了许多。平江府的事,算是告一段落。

    后面的问题,皇帝另从户部、吏部以及刑部各调了一名官员组成了支督查队,督促经界法的实施进展。

    接下来,只等给荆小白封爵的旨意诏告天下,再由赵瑗去谈慕容家的问题。

    关于秀水茶楼事件,皇帝也听从了赵瑗的建议,既然是发生在同里镇,就由慕容叶青去处理,有了结果,让他写密折经李知府上呈皇帝。

    并把慕容叶青的处理方法也禀明了。

    慕容叶青的想法是,暂且把这件事情压下来,不再往外扩散,不走公文,不让官府参与。

    让赵瑗意外的是,皇帝对秀水茶楼的态度,他说什么,皇帝就听什么,一句话没问。

    一下子死六十多人,其中还牵扯到世子妃的事。皇帝听了表情淡淡,就跟听说谁家中死了几只鸡一样。

    总之,五月二十六日这天,除了郭俭的



第99章:永远不会生你的气。
    宋羿迟疑了一下说:“有点急。”

    就在此时,他先是听到了一句带着宠溺的低低的“别动”,又听到一句任性而又开心极了的话语:“今晚就是外面失火了,也别再来打扰我。”

    宋羿深吸了两口气,刚要再开口,听到了赵瑗吩咐:“你去订三张船票,明日你带着小鬼子和夫人一起坐船回杭州。那边出了点事,我骑马先行。”

    赵瑗听到门口离去的脚步声,对郭思谨低笑道:“扣子太难解了,你自己来吧。”

    “杭州出什么事了”

    这是郭思谨进屋以来,说的第一句完整的话,带着轻微的颤抖和隐隐的不安。

    赵瑗搂了她的脖子,把她带倒在床上,轻快地说:“睡了,别的事明日再说。”

    郭思谨试探地说道:“你不是还要再来的吗我在这里等你吧。”

    赵瑗呵呵笑道:“看到你只顾高兴,忘了告诉你,这边的事,基本办完了,收尾工作,让皇帝另派人过来。”
1...2526272829...1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