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郑芝龙嘴中支唔,一旁的郑芝凤脸色亦是为之一变。
“那依李大人之见,这台湾之地,贵军却愿出多少收购价”郑芝凤轻声问道。
“银子一百万两,不能再多了。”李啸答道。
郑芝凤与郑芝龙脸上,顿时都难看起来。
“李大人,虽说台湾之地,荒凉偏僻,但我军近年来,投入甚多,这银子却也不好全打水漂不是。大人你压得恁般低价,我等亦是颇有苦衷啊。”郑芝龙一脸难色地说道。
李啸笑而不语。
“李大人,咱们也别摆攻守擂台了,我军也出个实价,二百万两,便将台湾之地转卖贵军,如此可好“眼见得会谈陷于尴尬,郑芝凤插话道。
见郑芝凤这般自行压价,陈子龙与许秀清二人,不觉脸上隐现笑意。
“这样吧,本兵也再与二位算个优惠价,就请二位再于此事上,与本兵扯皮了。”李啸放下茶杯,直视着郑芝凤的眼神说道:“以本兵之见,不如把台湾的接收费用,与我军的运送费用一起来算。这次往运台湾,我军打算先行运送2万流民,3000军兵,50万石粮食,还有各类流民生活衣物用具,以及军兵武器盔甲马匹之类。这样的话,接收台湾的费用,与租用船只的运费,算在一起,总价150万两。”
听了李啸的话语,郑芝凤还想再多争些,却被郑芝龙用眼神止住。
郑芝龙干笑两声,朗声道:“李大人,大家以后是要做长久生意的合作伙伴,就不计较这一时了。郑某同意了,就按李大人所说的,包括转让台湾的费用与运送军兵流民的费用,150万两银子成交。”
李啸笑道:“好,那本兵就与郑副将说定了。这150两银子,我军就以等值货物做抵押,我军先预付一半,待我军全部的流民与军兵,以及粮食与生活用具皆平安到达台湾后,郑大人再派人到我赤凤卫来,我军再付另一半银钱。”
“好,李大人,郑某就当交你这个朋友了,就此定事!”郑芝龙摆出一副心胸大度的模样,一口同意。
这两件重要的事情谈妥后,那李啸从郑芝龙的船厂中招收工匠一事,也就顺理成章的谈成了。
知道郑芝龙已将200名造船工匠顺利带至赤凤卫,李啸十分高兴。
对于这郑芝龙提供的200名工匠,李啸毫不犹豫地答应先前承诺的条件,给郑芝龙1万两银子的酬金,并向他们保证,自已会让这些工匠及其家属好生安顿,并付给他们相当于在福建造船厂时,五倍的工钱。
不过,李啸也以半开玩笑的语气,对郑芝龙说道:“郑副将,如果发现二位提供的工匠,有糊弄本兵的话,将来的商品价格,可就不会给你们优惠啰。”
郑芝龙脸色一窘,急道:“李大人,你放心吧,这些工匠中,我给李大人挑了许多熟手,定能顺利帮李大人将造船厂建成。”
郑芝龙说完此话,心下颇为庆幸,幸亏自已当初没听弟弟郑芝豹的,而是在这些工匠们,配备了20多名老练的熟手匠人,有这些熟练船匠在,以后才不会轻易露馅。
至此,李啸与郑芝龙达成协议,房间中,充满了一种轻松的气氛。
随后,李啸让陈子龙写了具体的协议内容,一式两分,分别有李啸与郑芝龙签名确认。
 
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台湾
十天后,李啸军的台湾拓殖集团,正式准备完毕。
其中,派往台湾的3千兵马,被李啸命名为台湾先遣军,由1000盾兵,1000名枪兵,300名骑兵,700名辅兵组成。
另外,李啸给他们配了60架投石机,五百枚远程投抛震天雷,以及三千多枚步兵手掷震天雷。
这些兵马,军官队伍及骨干力量,由老赤凤卫军兵组成,其他的兵员组成,一半是投降的流寇,一半是新从流民中收纳的军兵。
李啸任命台湾先遣军总指挥官,是赤凤营副营长李定国;副总指挥,则是赤凤卫甲总副总长罗正。
得到任命后,李定国与罗正二人,心下皆十分激动。
李定国今年只有十九岁,原为张献忠四大义子之一的他,自去年三月被李啸劝降后,李啸便刻意栽培他,一路从副总长升到副营长,现在又被任命为台湾先遣军总指挥,足见其殷殷信任。
而罗正,此人从流民起步,最早在辽东不归墩时,只是一名小小辅兵。他随着李啸南征北战,现已升为赤凤营甲总副总长,现在被任命为台湾先遣军副总指挥,一步步凭自已的奋斗,在李啸军崭露头角,成为深受李啸信任的将领。
而这批台湾拓殖集团的移民,则是这段时间内,从河南、南直隶以及山东当地,李啸军收罗的,家口较少的健壮流民两万人。
这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流民,没有任何抛家别业的顾虑,也无甚故土难离的情绪,在听了李啸军所提出的,去了台湾后,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的诱人条件后,人人心下欢喜,皆愿乘船前往。
这些移民,全部由台湾拓殖集团团长丁佑负责,丁佑原任赤凤卫农牧司司长,因为人忠厚本份,体恤百姓,特被李啸任命为台湾仔拓殖集团团长,另委派原赤凤卫钱粮司副司长马华兴为副团长。
另外,李啸还各个政府部门抽调了一批吏员,准备到了台湾后,也和赤凤卫一样,组建民政司,农牧司,钱粮司,商业司,监抚司,安全司等部门,让整个移民社会能顺利运转。
除了兵员与移民外,李啸军还从赤凤卫医馆中,让主医官陈麻子,亲自选拔了20名医术不错的徒弟,派往台湾开办医馆,以保证军民生病可以及时得到救治。
另外,李啸还让建筑匠长常大利,选了约100名无甚家口负担,愿意前往台湾的建筑工匠,以便到时给流民们,建造简易房屋和简单的水利措施。
人员安排完后,李啸给台湾拓殖集团,配备了50万石粮食,50万两银子,大批的生活用品和农具等物品,以保证拓殖集团,可以在台湾这荒僻之地,顺利地生产生活。
在拓殖集团登船出发前,李啸把台湾先遣军总指挥李定国,副总指挥罗正,以及拓殖集团团长丁佑,副团长马华兴四人,作了最后的郑重叮嘱。
李啸安排,李定国与罗正二人,皆受拓殖团团长丁佑与副团长马华兴节制,对于这条命令,李定国与罗正二人,皆无异议。
“李大人,我军只有兵马三千,若敌军来势太大,我军会不会难于固守“生性谨慎的李定国,提出了自已的一点忧虑。
“不会,因为,北部的西班牙人,不过千余兵马,南部的荷兰人,也只有二千兵马,而台东的土著,更是零零碎碎,不足为虑。我军有三千兵马,足以固守。”李啸回答道。
在李定国等人惊愕的眼神中,李啸只是淡淡一笑。
这便是李啸这个穿越者的先知先觉的优势,才能顺利得知台湾各股势力的大致情况,当然,这些事情,李啸无法对李定国等人直说,他只是含糊地告诉他们,是郑芝龙他们提供的一点情报。
不过,接下来,李啸着重强调了一点,那就是,因为先遣军力量薄弱,且千里迢迢难于补充,李啸要求他们,绝对不能主动对北部的西班牙人,南部的荷兰人,东部的台湾土著进行主动进攻,万一真有敌袭过来,只可就地防守,击退敌军便可,以防止先遣军兵力损失过大。
随后李啸对丁佑等人安排,让他们到了台湾,接收郑芝龙部的土地后,可按每户移民授田5亩的规格,进行分派。
李啸这样安排,是有其仔细考虑的。
这是因为,台湾西部平原那些荒地,因长期积累了腐殖质,土壤肥沃,又地处热带,一年可种两季稻。除了前期开发有一定困难外,其产量是相当可观的。
要知道,在永历年间,郑成功在台湾垦殖时,每亩稻田每次产稻可到2至3石,一年便是4至6石的高额产量。
因此,正是因为稻田产量有这般高,与北方那些亩产五六斗的旱地,可谓天壤之别,一户移民分派了5亩田土,便足够缴纳赋税以及养活一家老小了。
其实,李啸给移民安排的这个稻田亩数,是相当优惠的。要知道在当代中国,比如主要的农耕地带湖南,很多农家每户只有一亩多地,也是足以供应全家吃粮,并缴纳粮税了。
随后李啸规定,因为今年这第一年,早稻已过了农时,便只需交晚稻的税赋,每亩稻田今年只交税两斗便可,这样每家只交一石的粮税。
待明年可正常耕作后,每亩稻田一次交5斗,一年交二次,总计一石。这样每户移民一年共交5石粮税,另有15石至20石粮食,可以供自家食用,或转卖给粮商。
“李大人,这些流民,皆是北方人,不懂种植水稻,我军过去,可要再去福建请些老农来指导”丁佑问道。
李啸笑道:“不必。我军从郑芝龙部手中,接手了近五千的福建移民,他们已在台湾种植水稻多年,这可是现成的老师,到时指导下我军的移民们,种水稻当不会为甚难事。”
丁佑点头,又问道:“那这五千福建移民,收取赋税也如我军移民一般么‘
李啸叹道:“这些福建移民,因为郑芝龙部不甚重视,拓展土地有限,水利措施亦未跟上,故产量有限。现在他们既已纳入我军,便与我军移民一视同仁,同样每户指派5亩田土,今年也每亩只收2斗水稻,明年再按每亩5斗的粮税征收。”
丁佑笑道:“李大人真是一片仁心,在下记下了。”
崇祯九年五月十五日。
在拓殖集团一切都准备就绪后,李啸安排他们,乘船出发。
这一天清晨,阳光灿烂,海面风平浪静,实是出征的好日子。
2万名流民,平均每条船发派了2000人,总坐了八艘船只。三千名台湾先遣军和所派官员,分坐三条大船,以押运粮食,银两,盔甲、武器以及各类生活用具。
郑芝龙的其余船只,则大量采购了李啸军呢绒、铁器、生丝等物品,几乎将赤凤卫现有的商品存量,搬运一空,总采购额达到二百多万两。
李啸亲率赤凤卫一众官员,前往龙口港送行。
李啸看到,不少流民,在上船之前,还十分留恋地向远方眺望,很多人流出难过的眼泪。甚至还有些流民,在上船前,伏跪于地,向着家乡的方向,流着眼泪磕头作别。还有一些估计是山东当地的流民,则悄悄地从港口的空地上,挖一块家乡的泥土,揣入怀中带走。
他们知道,这一去,千里迢递
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汤城
李啸知道,经过近一年的扩充,现在金汤城中,金狼营的兵力有甲、乙二总兵马,每总分别下辖三哨兵马,其中每哨兵马为5队盾兵,10队枪兵。整个金狼营共计盾兵30队3060人,枪兵60队6120人,玄虎重骑400人,飞鹞子400人,辅兵1200人。总兵力为11180人。
另外,李啸还在前段时间,专门从铁龙城中,再给金汤城抽调了100架投石机,以及多达六千多颗的远投震天雷和步兵震天雷。
这样一来,金汤城中的投石机数量达了200架,各类震天雷的数量近万颗。
现在的金汤城,实为宣府镇内数一数二的雄壮大城,其据地周长16里,全城包砖,城墙高达15米,包括护城壕,千斤暗闸门,角楼,堡楼,吊桥等各类防护措施相当周全,与昔日前身金家庄堡相比,堪称天壤之别。
李啸相信,凭借这般坚城,且有金狼营的万余军兵,其实足以固守相当长的时间了。不过,因为金汤城为李啸军极为重要的分据点,是李啸控制蒙古诸部的经济命脉的绝对重镇,所以他决不允许金汤城出现大意丢失糟糕情况。故而,李啸决定,立刻带上赤凤营的600玄虎重骑,600飞鹞子轻骑,600横行哨重甲步兵,50名鲁密铳手,1000名辅兵,前往宣府镇金汤城支援。
有这近一万五千的精锐兵马守城,加上大量的投石机和震天雷,金汤城这座塞北雄城,应该足以固守了。
出发前,李啸又交待了一番,自已离开赤凤卫后,赤凤卫的各类重要人事安排。
他决定,由赞画陈子龙,全盘代管整个赤凤卫的具体运作和各类事项,由赤凤城总管许秀清协助。
另外,对于现在重点开发的海洋岛,李啸最关心的,便是海洋岛的太平湾造船厂的建设工作。
他安排郑芝龙送来的200名造船工匠中,那最有威望,资格最老的造船匠林大壮,担任造船厂厂长,全盘管理厂子运作与全部的造船工匠。同时,为了加快工作进度,李啸另拔了300名健壮流民给他当学徒,以期造船厂能早日投入生产。
见自已如此受李总兵重用,林大壮十分激动,他用夹杂着浓重闽南口音的官话,大声地感谢李啸的赏拔之恩,并向李啸表示,保证会尽快将船厂建好,然后为李啸军水师开造新船。
而海洋岛的驻守将领,李啸安排原先与李定国一齐投降过来的,原赤凤营乙总丙哨副哨长靳统武,担任海洋岛驻守军最高长官,其下分配了200名盾兵,400名枪兵与400名辅兵,总计一千兵马,派驻海洋岛。
得到任命的靳统武,十分激动。现在他终于与李定国一样,有了独挡一面机会了。他大声向李啸大表忠心,保证将这作为李啸军水师基地的海洋岛,牢牢守卫,万无一失。他的表态,让李啸十分满意。
当然,现在海洋岛上,李啸也设立了诸如民政司分所,商业司分所,工业司分所,钱粮司分所,农牧司分所等行政机构,让岛上生产生活,更有秩序。
北援金汤城的各项事务皆准备完成后,在出征的前夜,李啸专门前往郡主朱媺姵房中,看望心爱的妻子与长子李成。
此时,奶娘已给长子喂奶完毕,孩子嘴中发出依呀的满足声,被一名丫鬟抱在怀里,哄着入睡。
而犹在坐月子的郡主朱媺姵,半躺在床上,用一种十分关切与慈爱的目光,看着这个被丫鬟抱在怀里,正打着呵欠准备入睡的小东西。
李啸进入房来,从丫鬟怀里,接过这自已肉乎乎的长子,一脸疼爱地看着襁褓中的孩子,有如看一件极为珍贵的宝物一般。
“夫君,你们明天就要出发了么”朱媺姵轻声问道。
李啸将孩子交给丫鬟,走到朱媺姵床边,将她半搂在怀中道:“是啊,诸事已备,明天就出发,不过为夫此去,最是牵挂爱妻与孩子啊。”
朱媺姵微笑道:“夫君,你不必担心,孩子与家里诸事,为妻会料理好的。你此去,估计定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方可返回赤凤城,你自已在外面,亦是要多加保重才是。”
李啸轻吻了一下她柔软的发梢:“那家里诸事,就拜托给爱妻了,你们也要多加保重。”
朱媺喃喃地轻应了一声,便小声道:“夫君,那你今晚,再去婉儿与卓那希那边,告别一下吧,毕竟,她们都在这般牵挂你。”
听了朱媺姵的话,李啸内心深处,一阵莫名颤动。
自派出台湾拓殖集团后的第二天,那善解人意的朱媺姵,便同意了李啸迎娶卓那希为侍妾的要求,另一位平妻祖婉儿,亦是十分欢喜,没有任何反对的意见。
于是,卓那希正式以小妾的身份,被李啸收入房中。随后在李啸的府邸中,单独给她开了一间房,成为她这名李啸的小妾,那独自的居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