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华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苏四公子
“阿期,你好端端地朝表兄发什么火”众人各自散去,程明远才偷偷扯着程明期问道,“你又不是不知道祖母挺看重这两人的,好端端得罪他们做什么”
程明期哼了一声,将自己的衣袖从程明远手中扯了回来,冷着脸不搭理她。
“嘿,你这回又冲我发火了什么火气这么大”程明远龇着牙看着他,“我晓得了,定是你觉得表兄的学问比你好,妒忌他了,是不是他要同你一块儿参加秋闱呢。”
程明期忍无可忍地扭过头来,“你怎的如此驽钝你没发现他看五姐的眼神,像钩子似的直勾勾的!”
程明远愣了一下,他之前就没把力大如牛的程锦当女人看待,如今被程明期一说,才明白过来,“草!这个温如勤敢打这种主意!老子这就去挖了他这双眼!”
“你这时候去算什么事儿”程明期一把扯住他,“白白坏了五姐的名声。”
“那你说怎么办他娘的,看我不把这个畜生赶出侯府!敢对我五姐起这种龌龊心思!”程明远
第四十七章 表兄
红绡只是个好打听的小丫头,但毕竟那所谓“表兄”刚来,她所知道的也有限,程锦多问两句,她便答不出来了。
那个被程明清唤作“表兄”的少年不过十五六岁光景,一身儒衫虽算不上多么富贵,但也整洁得体,容貌气度皆是不凡,刚才还侃侃而谈的他,此刻竟有些愣怔,满脑子都是方才那位黑发红唇的少女。
“表兄”程明清脾气极好,见少年不说话,也只是一脸疑问地轻声提醒。
“方才那位是府上的五妹妹”少年魂不守舍地问道。
程明期一听,脸色就沉了下来。
“正是五姐,她每日下晌都会去练武场习武,因此方才不曾与表兄相见。”程明清笑道。
“五妹妹习武么”少年有些惊讶,程锦看上去娇弱柔软,并没有习武之人的粗鲁之气。
“我五姐能文能武,不仅书读得好,武艺也好。”程明远跳出来得意地炫耀道。
此言一出,好几个孩子都暗暗撇嘴,他怎么不说程锦傻了十几年呢
好脾气的程明清也点头附和道,“五姐的学问也是极好,范先生都赞不绝口呢。”
“五妹妹能文能武,真不愧是名门闺秀,改日一定要好好向五妹妹请教。”少年显然对程锦很感兴趣,待程明远的态度都比之前亲切了许多。
程明期勾了勾唇角,脸色极冷,“表兄言重了,我五姐不过是个闺阁女流,怕是没什么可以教你的。”
他这话说得刺耳,脸上的表情更是挑衅,便是程明远这等混不吝的都觉得他有些无礼,更遑论这个清高的少年了,一脸屈辱地涨红了脸。
场面顿时尴尬了起来,程明清有心想要打圆场,可对上原本木讷,如今却突然锋芒毕露的程明期,再看看自尊心极强的远房表兄,一时竟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一丛桃花便是十公子所说的临水桃花
花吧果真是好景致。”方才一直沉默着的瘦高少年突然开口,他其貌不扬,话也不多,在人群中丝毫不起眼,却和程明期投契,他一开口,程明期倒不好继续犟着了,便扭过头去。
程明清连忙顺着他的话附和了几句,方才难堪的气氛才总算得以缓解。
“阿期,你好端端地朝表兄发什么火”众人各自散去,程明远才偷偷扯着程明期问道,“你又不是不知道祖母挺看重这两人的,好端端得罪他们做什么”
程明期哼了一声,将自己的衣袖从程明远手中扯了回来,冷着脸不搭理她。
“嘿,你这回又冲我发火了什么火气这么大”程明远龇着牙看着他,“我晓得了,定是你觉得表兄的学问比你好,妒忌他了,是不是他要同你一块儿参加秋闱呢。”
程明期忍无可忍地扭过头来,“你怎的如此驽钝你没发现他看五姐的眼神,像钩子似的直勾勾的!”
程明远愣了一下,他之前就没把力大如牛的程锦当女人看待,如今被程明期一说,才明白过来,“草!这个温如勤敢打这种主意!老子这就去挖了他这双眼!”
“你这时候去算什么事儿”程明期一把扯住他,“白白坏了五姐的名声。”
“那你说怎么办他娘的,看我不把这个畜生赶出侯府!敢对我五姐起这种龌龊心思!”程明远
第四十八章 漏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阿娘,我瞧那两位表兄年纪不大,不过十五六岁年纪便已中举了么”程锦见程夫人唠叨够了,这才问出心中的疑问。
虽说那位炙手可热的状元郎文绍安也不过是十六岁,可那样的人这么多年来也就这么一个,普通读书人十五六岁中举都已十分难得,程家要有这样的读书种子亲戚,还不成天挂在嘴边大吹大擂
“进京赶考也不是这个时候啊,”程夫人轻蔑地笑了笑,“就老夫人把他们当成宝似的,他们俩哪里是那种读书种子秀才都还未考上呢。”
程夫人是书香门第出身,眼界自然比乡野出身的程老夫人高上许多,压根就瞧不上朱家这两位十五六岁还未考中秀才的读书郎,程老夫人也知道这个儿媳看不起自己,平时虽不费心管事,但对自己娘家出的读书人,还是乐于给面子抬举他们的。
程钤也奇怪,“那他们不在汝阳安心准备秋闱,到京城做什么”
“汝阳县是科举大县,出了不少才子,他们俩不敢在汝阳应考,便让我们把他们的户籍改到京城,在京城参加秋闱。”程夫人嗤笑一声。
程钤和程锦都乐了,“京城人才济济,别的不说,单论国子监里的监生们就都是世家大族出身,不说他们这些年所受的名师教导,便是自幼眼界见识,都岂是一个小县城的书生所能比的,他们俩连汝阳县都考不出来,还想着同京城才子一决高下”
“就是,去岁的状元郎也是咱们京城的。”
“京城虽然人才济济,可取的秀才也比汝阳县多,他们这回把户籍挂在京郊的应县,那一带人口虽多,但多是农户和商户,读书人极少,取的名额却不少,他们在应县应考,中个秀才倒不是什么难事。”程夫人一哂,“于他们而言,中个秀才回乡便能向父老交待了,说不定运气好,还能连着中个举人,那便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朝廷取士,却让这种人钻了空子……”程钤摇头叹道,她也在暗中准备今年的秋闱,却从未动过这样的心思,既然要考便堂堂正正去考,考不取便自认才疏学浅,对得起天地,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科举是入仕的敲门砖,第一步走歪了,再往下走怕是都不会正到哪儿去。
“听阿娘的话,改户籍似不是难事”程锦感兴趣地问道。
“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是朝县衙递张帖子的事儿。”程夫人一脸无所谓道,“莫说是我们承恩侯府了,京中其他权贵也没少做这种事儿,怕是就连县衙里的衙役们都有权私改户籍,应县今年的考生怕是一个本地都没有。”
其实这事儿着实不算大,虽然改了考生的户籍,可该应试还是得应试,进了考场便是要考校真功夫真本领了,改户籍不过是提高考中的概率而已,若是那无可救药的草包,便是改户籍也无济于事,做这种事儿的人其实也算不得太多。
程夫人没想太多,程钤也只是觉得这些人心术不正,连这样的空子都钻,着实太过分了。
“梁典中一早便定了更改户籍的条件,便是符合规定,要改户籍,也需由一县长官亲自首肯用印,哪里轮得到那些衙役们私改”程锦的面容渐渐严肃起来,“若是只需一
第四十九章 新
程钤肃容道,“我明日便去查一查府里的下人,但凡有可疑之人,先送出府再说。”
对程锦的话,她几乎是没有犹豫就相信了,因为她也一直都觉得府里有些不对劲,虽然这种怀疑还没有找到切实的根据,但程夫人那气急的毛病来得突然,看似没有任何疑点,实则最为可疑。
哪怕她真的查错了,也宁可错杀,不能放过。
尽管程夫人和程钤在调教下人也算是有一套,这些下人们看着也挺规矩的,但承恩侯府毕竟不比百年传承的世家大族,下人们的来路太杂,不能让人完全放心。
承恩侯府是京城里有名的暴发户,因着程太后的关系地位甚高,换位而处,若她是蛮人细作,定也愿意钻这么一个明晃晃的大漏洞。
尤其是程夫人这身她也诊不出来的病,和三房嫡女程钰身上的古怪,都让她百思不得其解,程钤既有心,便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整肃一番府内,不管今后这京城要出什么乱子,也绝不能从承恩侯府这里出。
“大姐明日查出来可疑的人,暂且先别动他们,找个由头寻人盯住他们就是了,以免打草惊蛇。”程锦想了想道,“府里人多,若一下子少了几个下人,还要去牙人那里补,谁知道新进的下人又是什么来头,倒不如将错就错,先留心他们,不让他们使坏,说不定还能引蛇出洞。”
“说到底还是人手太少,万一明日查出来府里有一大半下人同蛮人有勾连,我们的日子还过不过了”程钤苦笑。
程锦乐了,“大姐,探子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培养出一个探子细作不知要花多少精力,若蛮人有那个能力渗透大半个侯府,怕是已经打入京城了。”
“你倒是清楚得很,”程钤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嘛,”程锦笑道,“当年文相手里的间谋司专事情报刺探、用间策反,二十年间不知道挫败多少次前朝余孽的阴谋,若不是间谋司,南蛮不会那么快平定,北蛮也不会安分那么多年,可就是这样一个间谋司手下的探子细作也不过三百人。”
程钤一脸古怪地看着她,“你话本子读多了,还真把话本子里的事儿当真了”
“话本子里的事儿也未必都是假的啊,我觉得那个写间谋司的就挺真切的。”程锦一脸无辜地摊摊手。
“那为何我们从未听过间谋司”程钤摇摇头,朝廷根本就没设这么个机构,就算这部门是在暗处的,摄政多年的程太后的娘家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部门存在,话本子里却写得言之凿凿,不是胡编乱造的是什么
“话本子里说文相死后,间谋司就解散了啊。”
间谋司是赵齐还在的时候草创的,后来在文定年手里发扬光大,虽然赵华也能调动间谋司的力量,但核心还是在文定年手中,除了明面上的那几个人,萧晟根本就插不进手,身为一个帝王,心胸再怎么宽广,也不会容忍这样一个秘密机构的存在,何况他本就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人,文定年一死,间谋司就散得一干二净了。
“你不准再读话本子了
第五十章 人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过了半晌,程钤才缓缓说道,“殿试是皇上主持的,州试和省试怕还是把持在那几位老大人手里,当年庄敬皇后遗训,政出中书,权归陛下,那些老大人不会那么放权的,皇上想要‘新’,那几个老大人定是要抬出祖宗家法的。”
太祖萧晟是要成为一代明君的人,对文臣始终都算敬重,何况他也自知以他一个人的才智不足以治理好大梁的方方面面,反正文臣们手无寸铁,不过是靠嘴皮子笔杆子,颠覆不了他的江山,所以对赵华之前关于“政出中书,权归陛下”的提议还算认可,文定年死后,朝政也一直都把持在文官们手里。
文官们是赵华那句话的直接受益者,几十年来他们都拿着庄敬皇后的鸡毛当令箭,挖空心思从皇帝那里分权,朝中大小事务皆由朝臣们议定,这也是这些年无论话本子怎么写,朝廷的舆论风向始终将庄敬皇后捧为千古贤后的原因之一。
“庄敬皇后死了这么多年了,你觉得皇上表哥会在意她的话”程锦自嘲一笑,“我只远远见过皇上表哥一面,却觉得他同几位先帝不同。”
“何出此言”
“其一,他年轻,其二,他身子好,其三,他幼年登基,这些年所见所闻所学,皆是帝王心术,他自幼就知道权力是什么,也比谁都渴望将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程钤有些莫名其妙,“其三倒是有些道理,其一其二是怎么回事”
“最重要的就是其一其二,大梁历任帝王哪个不爱权哪个不想把权力抓在自己的手里但年轻的帝王有朝气有锐气,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才敢有同那些老大人们对抗的想法,若他如今是中年乃至暮年,考虑的就是江山的稳定和权力的平衡,就算再渴望权力,也绝不敢轻举妄动。几位先帝的身体都不好,几乎都是在位数年就没了,在位期间每日上朝都已是勉强,又如何有精力有能力处理纷繁复杂的朝政朝臣们把权力揽走还是为他们分忧呢。皇上表哥就不同了,他年少力强,打心眼里相信自己有办法处理好朝政。可那些老大人们却已经习惯了权力的滋味,不肯放手,他虽然亲政了,却处处被掣肘,他不会甘心的。”
“皇上表哥是苏相和崔相他们亲自教导出来的,还有太傅和几位先生都是再谦和不过的,我听过他们给皇帝表哥上课,虽然内容不一而足,但我想主旨只有一个——明君当垂拱而治。”程钤压低声音道。
文臣们绝不会愿意教出一个要和他们分权的皇帝,哪怕他是所谓的明君。
“我记得当年苏相是被崔相给参倒,这些年苏相一系一直都受到排挤打压吧”
“这种事你倒是记得清楚。”
“听你和阿娘说过的啊。”
程钤的脸色有些黯然,她的一个手帕交就是苏家的姑娘,如今早已随苏家回了老家,今生怕是没有再见之日了,当年苏相罢官回乡之时,她还同程夫人大哭了一场。
“无论是苏相一系,还是崔相一系,都有各自的立场,尤其是失势的那一方,为了争取皇上表哥的支持,总会有人愿意违背士大夫的原则,付出一点代价的。”
程钤不寒而栗,却又莫名地觉得兴奋,“皇上表哥想在这次的科举上选拔自己钟意的人才,不管苏相一系是不是会妥协,崔相一定会想办法阻
第五十一章 眼界
“阿娘,为这么点儿事生气不值得,蒋太医不是说过了吗您现在最忌讳的就是动肝火,平日里平心静气地细细调养着,身子才能好起来。”程钤柔声劝道。
胡嬷嬷又端了一碗药茶给程夫人,“钤姐儿说的是,为外头那些小人气坏身子多不值当,府里这些刁奴更不值得动气了。”
程夫人接过药茶,慢慢啜了几口,才捺下心头的火气,胡嬷嬷朝程钤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好好劝慰程夫人,便默默退下了。
“我还不是为了你!”程夫人没好气道,“你都十六了,这亲事可不能拖了,本想着给你好好挑挑,现在出了这档子事儿,便是人家明知道你和祁王世子没什么,那些门风清贵的人家也会碍于人言打退堂鼓的。”
程夫人便是从那样注重门风的书香门第出来的,当初成亲前,程平就闹出了风流韵事,心高气傲的她自是不愿意嫁进程家,可她的父母却觉得既是定了亲,她就是程家的人,像他们这种门风清正的家庭,推崇的是一女不二嫁,无论对方发生什么事,都绝无悔婚的可能,彻底断绝了她的心思。
这一部分顽固的士林中人虽算不得多,但这些年来在朝中越来越能说得上话,原本并不如何拘泥于这些规矩的人家,多多少少也会受些影响,愈加注重女子的名声,甚至以互相挑剔为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