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第一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比目鱼
而且在陈崇山前来大定府的时候,女真人便已经定下了今年主要的作战目标,是攻取辽国的西京大同府,
析津府那边,则可以暂时缓上一缓。
因为那大同府其实是辽国掌控草原的地方,攻下了大同府后,就可以完全切断辽国与万里草原疆域的控制,从而对析津府来个瓮中之鳖,彻底的覆灭这大辽国!
此外,析津府乃辽国疆域中的菁华地带,而且现在还由那素来宽厚的耶律淳为帝,实在是不太好打。
此前,完颜阿骨打一直都有派使者前去东京,商议与武周共同伐辽之事,
甚至完颜阿骨打都已想好了诱饵,打算假意答应灭辽之后,便将燕云十六州归还给武周朝,
在阿骨打的预料中,这个条件绝对是对武周朝有着极大的诱惑力,
数百年来,中原王朝哪代皇帝不想收复燕云十六州的
可惜的是,这些年来,武周朝内乱不息,征战不休,根本无力进行北伐。
但现在李庆即将一统河北,倒是有那个实力出兵北上南京析津府,故而完颜阿骨打立即转而派使者前去与之交好。
其实以金国现在的国力,自是足以独立攻下析津府来,
但李庆若能与他们来个南北夹击,令辽国左右不能兼顾,便能大大的加快灭亡辽国的速度,
若无李庆的出兵,女真人要想攻灭契丹大辽,或许还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但若是有李庆相助的话,半年之内,女真人便能灭掉这大辽国。
因此,金国对此次出使河北,还是颇为重视的,派出了一支三百人是使节团渡海而行,绕过了析津府在沧州上岸,然后直往大名府而去……
却说陈崇山失意的离开了大定城后,天空轰雷阵阵,却是下起了雨来,
他二月末离开河间城,恍惚间现在已是快四月了,正是雨水较多的时节。
陈崇山长叹了一声,只好带着无尽的苦闷,往河间城赶去,
虽然此番毫无收获,但他却仍想要回去,与河间城共存亡!
只是当陈崇山即将走到霸州地界的收获,却猛然听闻河间城已被齐军攻破,孙祖德出城逃亡时被流矢射中,悲惨的死去,
陈崇山听闻这消息后,吐出了几口鲜血,晕倒在地。
原来,在陈崇山去到析津府不久,韩世忠便剪除了河间城四周的城池,与徐宁、杨志合兵一处,每天轮番攻打河间城。
如此猛攻一个半月后,河间外城终被齐军所攻破,孙祖德领残兵退入内城。
其时,真定府、沧州等地,已主动归降了李庆,孙祖德不过是在苟延残喘罢了。
因这孙祖德并无暴虐之举,李庆也打算给他一个存活的机会,于是派了使者进入内城,想要孙祖德倒戈卸甲,出城投降,可饶他一命,
可惜孙祖德却誓死不降,齐军只好继续攻城,又用了十日,终是一举攻破了河间内城,将孙祖德杀了……
第488章 内斗内行
第488章内斗内行
陈崇山听闻河间城被齐军攻破,孙祖德已身死人灭后,顿时心灰意冷,
他因厌倦了尘世,又不愿为李庆效力,后来便归隐了山林,不再过问这些俗事,名声倒是越来越大。
又因陈崇山隐居的地方名曰剑湖林,故而人称剑湖先生。
这陈崇山还擅长些志怪传奇小说,隐居后编了不少小说来黑李庆,几乎每一部书里,都有一个叫李庆的大反派。
有官员为此想缉捕这陈崇山,李庆得知此事却是一笑置之,完全没有放在心上,这些却都是后话了……
五月己丑,初三。
现在已经正式进入夏天了,河堤上的垂柳变得翠绿,像两条绿带捧着清澈的永济渠一路流向大名府的治所元城。
李庆抬步走下了城墙,向萧让道:
“孙祖德也是位豪杰,虽然最后冥顽不化,但既然已死,便厚葬了他吧。”
萧让听后,连忙应承了下来。
从即日起,萧让这位追随李庆多年的“老臣”,便是河间府的太守了,
此外李庆还调了郭盛为霸州都指挥使,领兵八千进驻这座战略位置颇为重要的边防军州,严防契丹人与女真人。
这时,有个文官小声问道:
“却不知对于郑抚的尸首,又该如何处理”
花荣、呼延灼领兵攻了洺州的永年城月余时间,便攻破了城门,杀入城中,
那位郑国公、永静军节度使郑抚见大势已去后,便于州衙内焚火而亡,寻到他的尸首时已是烧得跟炭火一样。
古往今来,都是成王败寇,
李庆若是在争霸的过程中败亡了,下场一定不会比张霸道、孙祖德和郑抚好多少。
总之,现在李庆已是横扫河北群雄,将这二十余州的地盘收入了囊中,实力再次暴涨。
如今李庆的地盘,北至武周与辽国的边境白沟河,西又太行山,东抵大海,南接淮泗,辖三四十个州府,百姓数百万,已是当世数一数二的庞大势力。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李庆打算今年秋收之后,便会将常备军的人数扩充到八万人!
以他现在的实力,有能力负担得起这八万常备军的粮饷,再辅以一些较为精锐的民兵、辅兵,便足够应付现在的形势了。
李庆接连剪灭张霸道、孙祖德、郑抚,统一河北二十余州,本来是一件大事,注意将全天下的目光往他这边投去。
但这时却发生了另一件更为轰动的事情,这才少了许多关注。
宋江二月初出兵攻打东京,数天前也终于攻破了城池,将这座有着百万军民的武周朝心脏之地夺了去,
自唐末以来,这汴梁城便是最为要紧的地方,朱温当初便是以此城为中心,横扫中原群雄的。
而武周建立后,便一直定都于此,至今已将近两百年,全世界再没那个地方比得上这东京汴梁的繁华。
谁曾想到,堂堂一国之都,竟会为宋江这么一个烙面小吏、强盗贼首给领兵攻打了下来!
但这一切,都是朝廷自个作死,却是怨不得别人。
那两位宰相白时中、李邦彦在把李纲排挤出中枢外,两人又整天内斗起来,各种阴谋诡计层出不穷,搅得东京城片刻不得安宁。
这两人在去年敌军临城时,就跟两个龟孙一样,大气不敢多喘一下,话也不敢多说半句,从头到尾都没提出过任何有用的建议,
但当敌人离去后,白时中、李邦彦便立即活跃起来,不停的玩弄着各种权谋手段,
面对外敌时,他们的外行,但面对内部的敌人时,他们却都是内行。
东京城内,可不止宰相白时中、李邦彦在争权夺利,那位太上皇身边的一些老臣,也同样加入了其中。
比如蔡攸、高俅、杨戬,这些都是赵佶为帝时的权臣,现在全都失了势,又怎会甘心如此
所以在宋江撤兵的这两个多月里,东京城基本就是在内斗中渡过的,并未抓住这个最后的时机,来整顿内外事宜。
当宋江领兵再次攻打东京城时,城中瞬间一片慌乱,
只半月不到,宋江便领兵攻下了西墙的新曹门与通津门,
这东京城主要由内外城和皇城组成,其内又有河流经过,不少坊市街巷都修得甚是牢固,
所以如果组织得当的话,只丢了一两座城门,是根本不怎么碍事的,
像之前李纲为东京四壁防御使的时候,也曾丢失过城门,但最后都重新夺了回来。
可惜这时的东京城内,再也没人有这份从容不迫的气魄,
新曹门与通津门被攻破后,守军也重新构筑起了防御工事,却没法将那两处城门重新夺回去,
而那位太上皇赵佶,在听闻又两座城门被攻破的消息后,顿时被吓得不轻,第二天便点齐了人马,出城南逃,直往淮南而去。
这赵佶原本当初早就想要逃往淮南的,不然也不会自愿传位给太子赵桓了,
但传位给赵桓后,他为了出行又准备了许久,接着遇到了大雪,道路难以通行,再后来宋江便主动退兵了。
宋江退兵以后,赵佶心里又起了别的心思,
淮南虽好,又哪比得上这东京汴梁
但万万没料到,赵佶暗中夺权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行,宋江便又领兵来攻,
而且这一次,由于少了李纲为防御使,曹州兵攻得甚是凶猛,如此之快便打下了两座城门来。
赵佶这才抛下一切,决心要逃离这里。
这些天里,也有人劝赵佶与其前往淮南,不如前去关中,那里多有精兵,若是能赶跑李援,重新夺回长安,就能振兴赵家江山。
不过对于这样的建议,赵佶却一口拒绝了,
关中那地方,早已不复隋唐之时的盛况,赵佶又怎么可能肯去那地方吃苦
还是淮南好,扬州、杭州、苏州,皆是繁华都会,足以让他继续享乐下去。
赵佶这次逃离东京,带走了万余精兵,
城内守军本就不太充裕,被他这么一搅,就更加的捉襟见肘了。
而这位武周太上皇,也并没有能如愿以偿的去到淮南……
第489章 弑君
赵佶带着一大帮人逃离东京城后,宋江先是派了人领兵前去试图堵截,但发现赵佶随行的上万士兵,甚是精锐后,权衡了一番,便放了他们离开。
赵佶等人于是放下心来,急忙忙的往南边赶去,但当他们走到太康县附近,离淮南的豪州不远时,却突然遭到了敌人的埋伏,损失惨重,这伙敌人由流民、强盗和乱兵组成,战力颇为不俗,又是出其不意的伏击,瞬间杀得赵佶仓皇逃窜,慌不择路之下,竟被乱兵一路杀到了郑州地界,才终于缓过神来。
现在已不是几年前乱贼四起之时,这到底是从哪冒出来的这么一支敌人
有的说是宋江提前布置下的兵马,有的说那是淮西王庆的人,也有人猜测那会不会是李庆从徐州派来的。
总之,对于那伙敌人的来历,一时间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唯独基本上没人会将这口黑锅,甩到淮南节度使赵构身上去,只因赵构此人向来已宽厚、服帖著称,当初朝廷首批册立的五大节度使中,其余四个很快便听调不听宣了,只有赵构仍在听从朝廷的号令。
平定江南方腊一役,若是没有赵构配合着筹集粮秣,童贯的十万大军恐怕早就崩坏了。
虽然近来赵构也没听从朝廷的诏令,领兵前来救援东京,但淮南毕竟刚被童贯祸害了一遭,伤了元气,暂时凑不出足够的粮饷来供应大军开拔,理由也说得过去……总之,经过这件突发变故,赵佶身边再无护卫的士兵,也不敢轻易再次启程前往淮南,而东京那边目前正烽烟四起,赵佶就更是不敢回了,只好带着残兵去了洛阳暂避。
如此又过了一两个月,到了四月末时,宋江终于攻破了内外城,杀入了皇宫之中,俘虏了满朝百官。
随后,宋江不知是发了什么疯,竟大肆城内的屠杀王公贵族,天子赵桓以及赵佶的另外十多位皇子以及众多赵氏宗亲,功绩数百人,全都斩首示众。
堂堂武周朝的皇帝,脑袋竟被挂在了东京城门三日之久,才被接连不断的文武大臣求情下取了下来,收殓入棺。
东京城的百姓,对此都是悲愤万分,只因这赵桓为太子时素有贤名,登基后虽然没什么大的作为,但毕竟罢免了高俅、杨戬、童贯等许多奸臣的官职,又承诺减免赋税,在民间还是很得民心的。
百姓恨的是赵佶,若是宋江此时杀的是他,东京城的百姓或许还会方炮仗庆贺,但他现在举起屠刀杀的数百人中,虽然也不乏皇家败类,但总体上并没有那种名声太坏的人,还将堂堂天子尸首悬挂城门,顿时人皆侧目而视。
宋江弑杀了皇帝赵桓等人后,堂而皇之的住进了皇宫之中,随后还在坐在了龙椅上,召开朝议,东京城内,但凡五品以上的官员敢有不来的,立即派人去杀了,毫不手软。
宋江召开朝政的目的,竟是为了披上龙袍、登基称帝!这过程只准备了七八天,便有人在城外搭起了高台,昭告天地,众臣子山呼万岁,定国号为“梁”,篡改年号,封赏群臣,以吴用为宰相,以卢俊义为枢密使、林冲为大将军,其余的雷横、李逵、戴宗等人,也个个都升官发财,就连那位不知逃到了哪里去的入云龙公孙胜,这时也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进献了“麒麟”、白鹿等祥瑞,因此受封为国师,掌天下道观僧侣。
而宋江之所以采取“梁”为国号,也是听从了公孙胜的建言,梁山乃当年梁王之地,宋江从梁山兴起,定国号为梁,正是暗合天意之举。
若不是公孙胜的建言,原本大部分人都是想宋江以姓为号,立国为“宋”的……一时间,东京城内的宋江风头真是无人能比,所有人都被他的这一连串的举动给惊呆了!此前不少人暗中观察过宋江的为人,都觉得他这人还算沉稳冷静,谁知此人一朝夺取了东京城后,竟做出杀天子、灭宗室、篡位登基的举动来。
宋江篡位后,因刚刚大封群臣,全军上下士气高涨,于是又挥兵四出,攻占了中原地区的郑州、颍昌府和陈州等地,实在再上了一个台阶。
不过当他派兵再次西进,去攻打西京洛阳时,却遭到了挫败,被那里的西京留守李纲给败了一场。
至此,宋江的地盘便暂时固定了下来,西边乃朝廷的河南府,北边隔着黄河分别与田虎、李庆势力相望,东边同样是李庆的地盘,南边则是淮西的王庆,西南乃康王赵构,可谓四处皆敌。
不过河南府自保有余,一般不会主动出击,田虎更是无意过河,只在北边与李援、李庆争锋,王庆只知在襄阳城内享乐,麾下的军队已多时没有与人交战了。
所以就目前来说,这身处四战之地的宋江,其实主要的敌人就两个,一是赵构,二是李庆。
其中,又以李庆对宋江的威胁最大,可从多个方向攻入梁军境内。
宋江于是开始图谋与李庆开战,只是最近东京城内却发生了数起暴乱,一些大臣上朝途中被暴民敲了闷棍,横尸街头,弄得宋江焦头烂额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