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水浒第一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比目鱼

    至此一着,便彻底的颠覆了宝玉在众女心中的印象。

    宝玉也没做过多的解释,吃过晚饭后,因不想太早入睡,便往潇湘馆走去。

    今天还未去看他那林妹妹呢!

    ……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蛾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刚走进潇湘馆,便听得里头有人在吟诗,接着黛玉便点评了一句:

    “香菱,你这首不但作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再坚持下去,只怕咱诗社里也得让你来拔头筹了。”

    宝玉走进去一看,见屋内人还挺多了。

    除了香菱和林黛玉外,还有他那二姐贾迎春、四妹妹贾惜春。

    迎春的容貌也是极为出众,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令人观之可亲。

    惜春则是身材娇小,脸上仍有婴儿肥,显得颇为可爱,只可惜的是偶然间眼神里又会不自觉的流露出些许漠然之态来……

    除了迎春、惜春两姊妹外,还另有两个模样与气质皆十分出众的女子,

    一个是薛宝钗的堂妹薛宝琴,一个是邢夫人之兄的女儿邢岫(xiu)烟。

    薛宝琴刚来贾府时,贾母便欢喜非常,连园也不命住,晚上便跟着她一处安寝了,还让王夫人认了她作干女儿,又送了一领金翠辉煌的斗篷给她。

    那斗篷是孔雀毛织就的,就那么一件,连贾宝玉都没能得到。

    而且在某次宴席上,贾母还半开玩笑的向薛姨妈提了一句,想要贾宝玉娶薛宝琴。

    可惜的是,薛宝琴早一许配给了都城梅翰林的儿子为婚,现在进京来就是为了待嫁的。

    贾母得知这个情况后,这才打消了念头,但她对薛宝琴的喜爱,却是毋庸置疑的。

    又因宝琴年轻心热,且本性聪敏,自幼读书识字,故而大观园内,人皆喜爱她。

    相比之下,邢岫烟虽然也同样十分美貌,

    但因她是邢夫人侄女的缘故,“恨屋及屋”之下,几乎大部分人都下意识的与她保持距离。

    但细观之下,方才发现岫烟也是知书达理,既不因为身份相对卑微,而以美色去取娱男人,也不象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样粗鄙愚蠢,却是个温厚可疼的人。

    因此,大观园内的众人也渐渐的接纳了她,也如对待宝琴一般亲密。

    贾母也同样喜欢岫烟的性格,便和邢夫人说:

    “你侄女儿也不必归家去住了,在大观园里住几天,逛逛再去。”

    邢夫人兄嫂家原艰难,这一上京,原仗的是邢夫人与他们治房舍,帮盘缠,听如此说,岂不愿意。

    邢夫人便做了个甩手掌柜,将岫烟交与了王熙凤。

    凤姐儿那时筹算得园姊妹多,性情不一,且又不便另设一处,莫若送到迎春一处去,

    迎春是贾赦的庶女,倘日后邢岫烟有些不遂意的事,纵然邢夫人知道了,与她王熙凤也毫无干系了。

    此后若邢岫烟家去住的日期不算,在大观园住到一个月往上,凤姐儿亦照迎春的分例送一分与岫烟。

    再后来,凤姐儿又怜岫烟家贫命苦,比别的姊妹多疼他些,邢夫人那边反倒是不大理会了。

    如今,岫烟也许给了薛宝钗的堂兄,宝琴的亲哥哥薛蝌,

    那薛蝌是个老实本分的人,性格与薛蟠相比不知好了多少百倍,倒也是桩良缘。

    ……

    宝玉进来后,与一众莺莺燕燕见礼毕,才知她们是在品诗,

    其中,学诗不久是香菱还作了首水平很高的赋月诗,令众人惊奇万分。

    要知道,香菱几个月前还是识字不多的,这么短的时间内,能作出符合平仄的诗词便已经很不错了。

    除了佩服香菱的天赋外,众人已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又继续轮流品诗作对了一番,宝玉亦兴致勃勃的参与其中,只是没有佳句作出而已。

    他坐在林黛玉的身边,看着眼前热闹欢乐的情形,心神颇有些恍惚。

    眼前这些女子,虽然聪慧程度不同,但其实都是些这个时代极为传统的女人,乃温室中的花朵,

    她们肯定不会想到贾府这座大厦将会有倒塌的一日,更没有做好任何面对突变的心里准备。

    她们,都是一帮没有太大心机的人儿。

    就拿香菱来说,后来薛蟠将会娶个比王熙凤还有狠辣十倍,却又远没有王熙凤聪明的女人做正房,

    那时的香菱,总觉得这个真诚待人,便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当又人劝着她多些提防时,她还不太高兴。

    谁知最后的结果,却是被妒妇百般虐待,以致“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此时宝玉看着众女的笑容有多甜美,心中的感慨与压力便有多重……

    林黛玉身体毕竟没有大好,此时夜色又已不晚,众人见她兴头不太足后,便纷纷告辞离开了。

    潇湘馆内,顿时清净了下来。

    林黛玉瞧着宝玉,说道:“你怎么还不归去”

    宝玉笑道:“人若是一下子都散光了,我怕你又得独自伤心一阵子。”




第554章 王一贴
    这一日,宝玉再次寻了个由头,骑上马后茗烟、锄药两个小厮出了大观园,往城外而去。

    在得知宝玉要出城后,茗烟、锄药都大不乐意,叫苦道

    “二爷,走这么远,要是老太太、老爷传唤起来,咱们赶不回去,那可就遭了”

    “是啊、是啊,要是老爷知道咱们与你骑马出城了,定少不得连咱们也一起受罚。”

    宝玉听后便哼声道“你们若是担心受怕,就自个滚回去,到时就算有个三长两短,也与你们无关。”

    茗烟、锄药再不敢多言了,

    有他们在身边,至少有个照应,若贾宝玉孤身一人出了城,却发生了什么三长两短,那他们这两个时常跟随左右的小厮非得被扒去一层皮不可

    七月末的金陵石头城,天气晴朗,路上商贩熙熙攘攘,十分的热闹繁华。

    这大夏朝的太祖起于淮泗之间,最终定都于这金陵城,历经几代皇帝的统治,此间气象自是非同一般。

    宝玉与茗烟、锄药出了城后,走不多时,便来到了一个叫铁槛寺的地方。

    这铁槛寺原来是宁、荣二公当日修造,现今还是靠着贾府的香火地亩布施,以备京城里老了的人口,在此便宜寄放。

    而离铁槛寺不远的地方,还另有一个叫馒头庵的尼姑庙,

    馒头庵其实原叫水月庵,因他庙里做的馒头好吃,就渐渐的起了这个浑号,

    南宋诗人范成大有诗云“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

    此时说起王公贵族的家世,一般都会称“门槛高”,而且越有权势的人家,家宅的门槛还要包裹一层铁皮,希望自家的铁门槛能存在一千年。

    但人终究是会死去的,到时就算你家的铁门槛再高,也是徒然留下一个“土馒头”坟墓而已。

    当年的宁、荣二公为贾家建了这铁槛寺与馒头庵,除了实际功用外,应该还有一层告诫后世子孙的心思在这里边,可谓是用心良苦了。

    但是他们的这份良苦用心,贾家的子孙们又能有多少人能领会得了

    另外,由于铁门槛离贾家的祖坟不远,因此贾府中但凡有人死了,通常会把灵柩停放在这里做法事。

    秦可卿、贾敬死的时候,都曾寄灵于此。

    宝玉此时站立在铁槛寺的小山上,往四周眺望了一会,见这附近阡陌交通的,河流交叉纵横,多的是良田。

    因而宝玉便向身旁的一个道士问

    “这里附近的田产中,有多少是我贾家的”

    铁槛寺虽是和尚庙,但往来这里的却是三教九流都有,

    眼前这个道士,乃铁槛寺住持的好友,是西城门外天齐庙的当家,姓王。

    这老王道士专意在江湖上卖药,弄些海上方治人得利,

    在天齐庙与铁槛寺等庙宇道观的外边,都现挂着他的招牌,丸散膏丹,色色俱备,亦长在宁、荣两宅走动熟惯,

    不过这王道士却不是什么江湖骗子,他的膏药是确确实实有用的,医治了许多人,附近的人于是与他起了个浑号,唤他作“王一贴”,言他的膏药灵验,只一贴百病皆除之意。

    铁槛寺住持年纪大了,不便待客,但这王一贴得知宝玉来了后,却立即屁颠屁颠的迎了过来,主动带他四处走动。

    王一贴笑道“这附近属于贾府的良田,不过百余亩而已,产出基本都用来供养铁槛寺与馒头庵了。”

    宝玉听后,不由的大为皱眉,

    贾府既在这里养了两处庙宇,祖陵又在附近,本应该是个广置产业的地方才对,却只买了了百多亩的农田而已,实在是有些令人难以理解。

    秦可卿死后,也曾向王熙凤托梦,告诫她“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和“登高必跌重”的道理,劝她在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并将家塾亦设于此,以作后路。

    可惜的是王熙凤梦醒后,却只当是一场虚幻,根本没有记在心上

    他于是又问王一贴

    “那这里附近的大部分田产,都是些什么人的,可有机会购买到手”

    王一贴道“这里乃京城近左,又都是上等的良田,每一亩都是有银子都不一定买得到的”

    王一贴接着如数家珍的随手指点道

    “西北那二百余亩,是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的,南边那三百亩,则是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爵柳芳的,那边是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品威镇将军陈瑞的,那里是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品威远将军马尚的”

    经王一贴这么一说,宝玉顿时惊了,

    他万没料到在这片小小的区域里,竟全是国公、将军后世子孙的田产。

    当然了,有些的人的家世比宁、荣二府衰落得更严重,但也有几家声势丝毫不减。

    要想从这里再置办田产,那可真是千难万难。

    原本他的计划,是打算重走水浒位面时的路子,在这里建个庄院,然后训练出几十个庄客来,初步建立属于他的班底来的。

    如此一来,说话也能稍微硬气一些,也能叫人帮忙办些事情,有利而无害。

    可惜现实却很骨感,他这个计划现在尚未开始实行,便已胎死腹中。

    他这时眺望着远处,不由的吐出了一口浊气,稍稍有些小小的挫败只感,但很快又恢复如常。

    王一贴觑了他几眼,笑道“哥儿要是想为家里置办田产,何必一定要在这处众目睽睽的地方”

    宝玉听到这里时,忽地眼前一亮,觉得自己确实是有些走进思维误区了,

    这里离城不远,又是贾家祖茔所在,一开始便以为这里是最佳的地方。

    谁知这里也同样是寸土寸金之地,被许多人盯着。

    既是如此,换一处地方来实行计划,或许便更加的妥当。

    因此宝玉便定下心来,转而向王一贴笑道

    “老师父,你那膏药生意最近可卖得好”

    王一贴道“托哥儿的福,小老道的生意倒是愈发的兴隆了,你可要些膏药保准药到病除”



第555章 掌掴李嬷嬷
    这世上哪有什么药到病除的膏药

    宝玉知道这王道士的生意之所以这么好,还得了个“王一贴”的名号,便是因为他的膏药对小病有奇效,对大病虽是无益却也无害。

    总之,用了这王老道的膏药,治好了便是他的功劳,治不好也赖不到他的头上

    所以宝玉并未从王道士这里买走一副膏药,眼见着天色不早,便辞别了他后入城去了。

    正往贾府赶时,只见前边有大轿鸣锣张伞而来,应该是什么大人物出行,宝玉遂避到了一边去。

    但那轿子来到他附近时,却突然停了下来,

    有个家仆打扮的走到了宝玉身边“公子,北静王有请。”

    宝玉心里顿时大为诧异,没想到上个街竟能遇到那位大名鼎鼎的北静王

    他下马走了过去,见一个年刚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情性谦和的人坐在轿内,好个仪表人材

    此人,便是北静郡王水溶了。

    当日开国时,大夏朝的太祖共封了四大异姓郡王,分别是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和北静郡王。

    只不过无论是郡王还是国公,基本没有“铁帽子”,后世子孙袭爵时都是要减一等的。

    比如宁、荣二府,虽然仍是大门匾额上还是国公府,但家族内已经没有继承国公的爵位,

    宁国府那边,贾代化世袭的是一等神威将军,到了贾珍时,便只袭了个三品爵威烈将军,

    荣国府这边也是如此,现在袭爵的是贾赦,也非国公而是二品爵武威将军。

1...187188189190191...2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