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水浒第一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比目鱼

    特别是杨志,更是激动得站起身来,他先祖杨老令公,便是死在了对抗契丹人的战阵之上,而且他杨家将满门忠烈,与契丹人可谓有着血海深仇。

    可惜,后来本朝与契丹人签订了盟约,近百年来边境再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战事,这仇已就没法报了。

    从满朝文武,到江湖草莽,杨志从未有人说过想北伐契丹,李庆算是唯一的一个。

    杨志心想,就算李庆没有名声,没有势力,就冲着他刚才那句话,也值得他追随了众人又畅饮了一会,鲁智深沉吟着道“朝廷如今败仗连连,李统制你想提兵北伐,恐怕是难之又难。”

    李庆凛然道“杨兄弟,智深师傅,这天下只怕已是快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若天子能回心转意,亲贤臣,远小人,咱自然可以继续为他效力,但若他执迷不悟,致使神州沉沦,我等若还愚忠于他,当年五胡乱华、契丹入中原的事,恐怕又会重演,这才是我等的炎黄子孙的罪过。”

    五代之时,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曾纵兵南下,灭掉了儿皇帝石敬瑭建立的晋国,并入主中原大半载,造成的祸害极大。

    杨志皱眉道“契丹人的大辽国如今也走向了衰败,应该无法再纵马南下了吧”

    不仅杨志如此怀疑,就连縻貹、秦明、唐斌等人,也都觉得李庆是否太过看重北边的胡虏了。

    契丹当年确实是强盛之极,但由于久无战事,皇帝昏庸,境内其实跟如今的武周一样,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国力日薄西山。

    李庆叹道“那草原之上,自古以来都不缺凶悍的胡虏,匈奴倒下了,却来了鲜卑人,鲜卑没于历史的长河后,契丹人又强盛崛起,如今契丹辽国确实已经走向衰落,但另一支异族却是锋芒正盛”众人听后,先是一阵迷茫,接着郝思文试探着问道“统制说的这支异族,可是那数年前才立国为大金的女真人”

    李庆道“不错,正是这女真一族。”

    众人听后,眼神更加的迷茫了,虽然此时的中原,也偶有女真人的消息,但都十分零散,只知他们好像大败过数次契丹的大军,具体的情况却不甚清楚。

    李庆道“在北方,有句话叫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此族长于黑山白水间,全族老小都十分好斗,士兵最是悍勇,十多年前,女真酋长完颜阿骨打以十八具盔甲起兵反辽,大小百余战,每战皆胜,已攻占了辽东等地”李庆侃侃而谈,将这女真人的情况简略的给众人说了一遍。

    杨志听后,顿时脸色大变,“这女真人竟是如此厉害,若让他取契丹而代之,肯定会来图谋我中原的大好河山,若那时我朝还是如此暗弱,如何能抵挡他们的铁骑”

    李庆只这么一介绍,杨志便有了这担忧,这份眼光确实是不错,不枉李庆千里迢迢的前来招募他。

    但其实不管怎么说,女真人暂时对在座的都是挺遥远的事情,大伙虽然都默默记在了心里,但也很快扯开了话题去。

    直到夜一直畅聊到夜深雾重之时,李庆才向杨志与鲁智深道“我心中虽有抱负,却也得有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前来相助才行,不知二位是否有意随我施展拳脚”

    杨志立即单膝拜道“今晚听李统制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若不弃,杨某愿为你执鞭坠镫,效力左右”

    鲁智深也豪爽的起身道“洒家虽不好在人后说别人的坏话,但还是觉得与李兄弟你比宋江要畅快爽朗得多,洒家也愿意与杨兄弟一起去新平寨”

    李庆听后,大喜过望,忙将二人扶入座中,添上酒肉大肆庆贺了一番。

    这一次,梁山虽然新得了武松、周通等八人入伙,但除了武松外,其余的七个都不足为虑,白送给李庆都不收。

    他只得杨志与鲁智深效力,便已是心满意足了。

    李庆向来挑选人加入麾下,向来贵在精而不在多,可不像梁山那样,无论本事、人品,皆来者不拒。

    现如今,那梁山上似乎已经有五六十号头领了,滥竽充数者多不胜数第二天清晨,杨志与鲁智深返回了桃花山,向武松与林冲等人道别。

    武松、林冲等人听了杨志跟鲁智深竟要选择与他们分道扬镳后,心情都是复杂之极,有的吃惊,又的失神,有的震怒,上前相劝的也不在少数,但杨志与鲁智深都是果决之人,既已做出决定,便断无改变心意的可能。

    在这桃花山上,还有一些他们两个从二龙山带来的人,喊了一嗓子后,最终选择离开的也有三四十个,一起大步走下了这桃花山。

    王矮虎看着杨志与鲁智深离去的背影,脸色极为难看,向宋江道“哥哥,这二人既已投靠李庆,来日必为我梁山劲敌,切不可让他离去”宋江摆了摆手,木然道“鲁智深与林教头交情过命,杨志也与武兄弟关系莫逆,若杀了他们,寒了兄弟们的心,实在得不偿失。”

    宋江是绝不会做出那种因小失大的事情的,此时若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杀掉杨志与鲁智深,他绝对不会手软,可惜这并没有可能,宋江也只能强忍着心中的不快。




第344章方向
    第344章方向

    杨志与鲁智深还返回了二龙山一趟,搬走了两三万贯的金银器皿,作为献礼给了李庆。

    这二龙山的山寨原是座寺庙,唤做宝珠寺,地形也是十分的险峻,只有一条路上得去。

    宝珠寺的住持后来还了俗,养了头发,余者和尚都随顺了,接着聚集起四五百人,打家劫舍,无恶不作,但被杨志与鲁智深一起将这里夺了下来。

    杨志与鲁智深此时献上的钱财,大都是那个前任寨主搜集来的,李庆也欣然的接受了。

    物资都装上船后,船只便逆流而上,往平阴县而去。

    自从陶宗旺梳清了平阴县与齐州之间的河道后,这济水便能一直畅通无阻的抵达淄州,

    在淄州地界,也有几处无法通船的河道,那节度使慕容彦达如今只顾争权夺利,哪会做疏通河汊的事情

    幸好河附近有纤夫拉船为生,虽不免多耗费些时日,但总体上还是比走陆路快多了。

    当李庆与杨志、鲁智深等人离开青州时,宋江也召集好众人,准备返回梁山。

    就在这时,忽有喽啰来报:“山下来了个叫施恩的人,说是武头领的相熟。”

    宋江道:“既是武兄弟的熟人,想必也是条好汉,快快有请!”

    这施恩绰号叫“金眼彪”,是当初武松刺配孟州时认识的,

    他是孟州城掌管牢房的管营之子,在武松到了那地方后,多有款待。

    不过施恩对武松这么好,却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他的目的是为了收武松为打手,帮他收复日进斗金的快活林,故而发生了“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戏码。

    这事之后武松也得罪了蒋门神跟张团练,被人算计,因此大开杀戒,“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然后逃到了二龙山。

    但施恩也因此受到了连累,连夜逃走在江湖上,后来父母俱亡,打听得武松在二龙山,便匆忙赶来。

    谁知刚到二龙山,却见杨志与鲁智深搬运金银,一副要散伙的模样,询问过后才知武松在桃花山,于是又跑来相见。

    宋江满心欢喜,也邀请施恩前往梁山聚义,施恩如今一穷二白,梁山又比二龙山还要强大,自是没有拒绝的道理。

    如此一来,宋江来青州走了一遭,竟招揽了九位“好汉”,又得了兵马近两千人,金银无数,收获可谓丰厚。

    可惜,若是能再得杨志与鲁智深这两员猛将,此行就完美了,

    要不是有李庆横插一杆子,这两人必然已是他瓮中之人!

    想到这里时,宋江对李庆的恨意又拔到了一个高度。

    原本按照他的设想,是要从朝廷那里获得知府之位后,再对李庆下手的。

    但在这一刻,宋江恨不得回去后立马领兵杀向新平寨。

    宋江明白,时至今日,当初的土财主李庆,名声已完全可以跟他相提并论,

    一山不容二虎,有李庆在山东一日,他宋江的威望与名声便会被分走许多!

    他深吸了一口气后,才好不容易把这口恶气压了下去。

    小不忍则乱大谋,新平寨还是要暂且放下,待攻破了大名府再说。

    宋江将马鞭向前一指,领着众人离开了桃花山,分批次望梁山泊而去……

    走了一遭青州,再次返回时,已差不多九月,

    当三艘大船从济水抵达平阴县时,放眼望去,数万亩稻田,金黄金黄的稻谷紧密的挨在一起,

    秋风吹过,稻田里的稻谷此起彼伏像一片金色的海,随处能够看到丰收的景象。

    杨志与鲁智深见了这般景象后,都呆立在了那里。

    无论是青州还是淄州、齐州,哪里不是流民遍地的,几曾见过这番喜人的丰收情形

    只见了此等与众不同的风物,杨志与鲁智深便已觉得自己这次的选择,或许是最为明智的。

    回到独龙城后,李庆又让人摆下宴席,庆贺杨志与鲁智深的到来,接着为他们安排了职司,

    鲁智深当年便在西军当过步兵提辖,选择便被李庆任命为步兵校尉。

    杨志则做过殿司制使官,统率过骑兵,李庆则让他做了马军校尉,与秦明一起统领李庆麾下最为精锐的五百骑兵。

    接下来的时间,李庆便一直忙着秋收事宜,

    待秋收过后,粮食充裕、兵强马壮之时,蛰伏了大半年的他便考虑再次出兵,扩充地盘。

    具体往哪里扩充,却是个大问题,

    有人主张蚕食本府的东阿县或中都县,有人则建议进兵力量薄弱的齐州,还有人建言出兵兖州,

    一时间,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

    不过谈论到后面时,众人都觉得现在不是蚕食东阿县等地的时机,于东平府内,暂时还是继续以宣扬李庆的美名、获取民心为主。

    故而目标便只有两个了,兖州或是齐州。

    蒋敬主张出兵兖州的:

    “那杜恭近些月一直在两地边境调动频繁,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与其坐等他准备充裕后来犯,不如先下手为强,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蒋敬的提议,顿时得到了许多好战分子的赞同,秦明与縻貹,甚至已自请为先锋官。

    许贯中对此却不赞同,

    “杜恭虽是怀有异心,毕竟归入了节度使旗下,我等若主动攻他,必会提前恶了那慕容彦达,

    相反,齐州如今几乎快成了无主之地,且灾情稍减,又无人觊觎,正可不费吹灰之力取来。

    齐州耕地众多,乃山东菁华所在,治所历城有着‘文学之国’、‘富甲之地’的称号,若能图谋到手,更是可以奠定王霸之基!”

    李庆听后,陷入了沉思之中,

    那齐州治所历城,位于济水之南,便是后世的山东省会济南,确实是块好地方。

    若不是齐州今年闹了许多灾害,又有王复纵兵肆虐,成了个烂摊子,此地肯定早已为各方势力所争夺。

    沉思良久后,李庆最终决定:秋收后兵进齐州!

    不过兖州那边,李庆也有筹算,加强了兵力,

    若杜龚果真主动来犯,李庆再与之交战,甚至杀进兖州去,慕容彦达也不能说他什么。



第345章 金剑先生
    第345章金剑先生

    这一日,李庆正在校场上与众将观看士卒演武。

    虽然李庆麾下这些士兵,已经将近大半年没有参与大规模战时,但一刻都不曾放松,每天的训练安排得十分紧凑。

    “演武”其实就是军事演习,分为两方对抗,兵器都是去掉枪头的枪杆,

    此时的战场上,縻貹正率着红方士兵左冲右突,栾廷玉则率着蓝方层层抵抗,不动如山。

    虽说是演习,但双方的交锋却一点都不客气,拳拳到肉,打得异常激烈。

    最终,这场演武却是栾廷玉这方取得了胜利,

    在縻貹所部久攻不下,体力稍为下降了一些时,栾廷玉悍然出击,一举取得了扭转了形势。

    縻貹所部虽败了一场,退下来后却没有颓然之色,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些日子以来,大家多次交锋,可谓各有胜负,这次败了,下次再赢回来就是。

    众人收了兵,正往大厅走去准备总结演武的情况时,忽有士兵来报:

    “外边来了个文士,说是糜牙将的旧识。”

    縻貹听后,一脸迷惑,向李庆道:“统制,我去去就来。”

    李庆颌首答应了,

    走到军寨门外看时,来者却是个道士打扮的人,縻貹只觉得甚是眼熟,一时却又想不起他是谁。

    这道士哈哈笑道:

    “縻兄弟,你发迹了却不认得房州故人了”

    縻貹听后,才恍然想起,大为诧异的道:“金剑先生,您怎么来这山东了”

    这道士姓李名助,颇有文韬武略,又擅长使一把金剑,故而人都称他为“金剑先生”,在縻貹家乡房州一带名声甚响。

    縻貹当初还在房州厮混时,与李助结交过,交情不浅,但分别后至今已有七八年未见了,也不怪他一开始没把人认出来。

    李助道:“我近来云游山东,刚好路过这里,听说了縻兄弟的一些事迹,便来相见,未曾想到果然是你!”

    他乡遇故人,縻貹也很高兴,立即兴致昂然的道:

    “金剑先生,咱到酒楼去,边喝酒边谈。”

    李助却往军寨张望了一下,

    “我听闻兄弟你如今是这里的四大牙将之一,在帐中也有好酒吧何必去酒店聒噪”

    縻貹摇了摇头,
1...9495969798...2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