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篇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雁九
因为这“狸猫换太子”的段子,也早就传下来。
仇威才会察觉在尤家人的各种动作下,得了这样一个推论。
仇威咬牙道:“‘抓奸抓双、抓贼抓脏’,如今无凭无据我本不该与宝爷说这些,可是真要等他们动作,幼儿娇嫩,有个万一,就是拿他们一家子抵命也晚了!”
尤家人能生出这个念头,不过是欲壑难填。
尤氏生男生女,对唐娘子来说,影响不到,有可以依靠的外甥养老。
对滁州军其他人来说,唐光的部下都归了仇威这个将成年的外甥,就算生
第二百九十章 时机到了
到了正月初六,军校这边再次开课。手机端>
邓健挂了副山长之名,也正式与众学员相见。
扬州那边有宋林总理政务,还有重兵镇守,邓健反悔的时间就定在元宵节后,如此就有一旬的时间“训导”众学员。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同吃同住,四个班众学员都差不多相熟了。
不管是日常操练,还是各班小课,也开始渐入佳境。
邓健素来沉默寡言,并不是马寨主那样精通世情、让人如沐春风,也不像林师爷那样让人知识渊博、让人心生仰慕,也不像冯和尚那样宝相庄严、让人心生敬畏,也不像水进那样平易近人、让人不由自主亲近。
一旬的时间,邓健只露面了三次。
一次是初六那日的小集合上,他跟在霍五身边,站在台上,与众生员相见;一次就是正月初十的“军演”,一次是正月十五生徒聚会。
对于邓健这位滁州军第一战将,众生员更多的是畏惧。
就这三次相处,也没有半点可亲的感觉。
当着邓健的面,无人敢上前亲近;私下各寝室学员凑到一起,少不得私下议论起滁州军这位二号人物,就有了争议。
“太尉气势已经迫人,邓元帅气势比太尉还凶悍!”
“那是杀气!不说别的地方,就说金陵,邓元帅杀了多少人”
“哼!那些地头蛇有几个好东西不杀的他们怕了,他们哪里会老实听话”
“到底杀戮太重,太尉大人就不曾枉杀……”
“太尉大人待人以诚,太仁厚了……”
对邓健看法有争议的,多是后勤班与参谋班的学员。
他们并不在征战的前线,又多是读书人出声,想的就多些。
文武殊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可对于战将班的学员来说,就算不是邓健麾下,可是在滁州军一路征伐中,也多有机会见识过邓健的勇武。
“邓元帅的兵器也是双锏,这一路下来也是逢战必胜,日后一定会成为不亚于第五帅那样的当世名将!”
“邓家与第五家同乡而居,世代联姻,祖上也有不少战将跟着第五帅征伐……”
“咱们滁州军能到今日,邓元帅不说当居首功,也是至关重要!”
“瞧参谋班那些孙子,在邓元帅面前跟小鸡崽子似的,大气都不敢喘,哈哈!”
“……”
实际上,不管是参谋班生员对邓健这位悍将若有似无的防备与审视,还是战将班日渐狂热的推崇,对邓健来说,都是处之泰然。
正月十六,邓健带了亲卫又去了扬州。
等到正月底,军校生员毕业,就会抽调合适的人过去扬州,邓健会回到金陵备战。
没错,就是备战。
就在年后几日,京城有消息传回来。
内阁在腊月十二封闭前一日下诏令,调山西兵南下平叛,目标是淮安府已经裂土称王的泰州白衫军;还调汉中军前往武昌府,随着之前的朝廷人马围剿称帝的蕲春白衫。
虽说朝廷这次主要目的不是金陵的滁州军,可谁也说不好平叛的后续如此。
蕲春军地盘最大,兵卒最多,可有杭州大败在前,一连失了几个州府,退回湖北才得以保全。
之前朝廷就由大军在武昌府,再调汉中人马过去,蕲春军日子就艰难。
要是蕲春军抵挡不住,被朝廷兵马剿灭,那面临大军压境的就是滁州军。
不过如今朝廷**,军备粮饷不足,所谓官兵,没有几个真正敢临阵杀敌,更多的是借着平叛旗号劫掠地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样的平叛军,面临士气正强的蕲春军,对峙的可能性更大,胜算并不多。
这样一来,朝廷对蕲春方向的增兵,就是滁州军的机会。
水进在庐州备战,一举拿下淮南道剩下的三个州府,就不用担心蕲春军会调兵阻拦。
都说“天下白衫是一家”,可有巢湖大战在前,蕲春军与滁州军非友即敌,早晚一战。
滁州军就此征伐,也不算是趁火打劫。
反倒是淮安、泰州那边,滁州军却不好真的闹什么动静。
否则泰州军顾此失彼,抵御不住平叛军,对滁州军来说确实弊大于利。
毕竟泰州军与滁州军如今有往来,也算友军,且唇齿相依。
泰州军能抵抗住朝廷平叛军还罢,要是抵抗不住,说不得滁州军还要助一臂之力。
按照之前滁州军设想,挂名在亳州军旗下,以亳州军为北面藩璋,可谁让众白衫军中亳州军名头最弱,如今并不是。
有蕲春白衫与泰州白衫在前,朝廷也知晓亳州军底细,知晓他们是弥勒教主余孽,占领一、两州之地,与其他白衫比起来只剩下个虚名,自然不被朝廷放在眼中,连带亳州军旗下的滁州部,也没有引起重视。
不过就算是重视,朝廷暂时也没有办法在江南道平叛。
毕竟河南道、淮南道糜烂,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大部分州府不是在滁州军治下,就是在蕲春军治下,朝廷驻守兵马能保住杭州府、苏州府不失已经容易,哪里还有兵力调兵平叛
至于闽地与广东驻军,一时路途遥远,北上不容易;而是南边各地本就是诸苗混居,地方不太平,朝廷驻军也无暇他顾。
如今滁州军面临最大的机遇,泰州军与蕲春军将完全被牵制。
先泰州军一步拿下苏州府,拿下江南东道守军,滁州军才真正的高枕无忧。
邓健二月初回来,就是为了“东征”备战。
等到正月末,军校的训导课上的差不多,就剩下各种考核评级。
 
第二百九十一章 剑指五州
“左右去长长见识没有坏处,再说除了你表叔,还有你九叔在那边……”
霍五说着,面上带了怀念之色。
霍宝带了几分好奇:“听说海外有不少无主之地,九叔就没想到占领一块大地方……”
霍五没有仔细说过早年生活,可按照霍宝已经知晓的消息,那个“老头子”一共收留教导了九人,霍五霍栋行五、马寨主马魁行六、杜老八杜肥行八,薛彪行七,豪气大方的“九爷”行九。
薛彪这个老七也惨了水份,不是最早的老七,而是老头子手下老账房的孙子,在第一代老七位置出缺后补的老七,因此即便与众人叙了排行,可感情差许多。
前面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好像是因为第一代老七的背叛,结局惨烈,所以最后留守海岛的是最小的“九爷”。
早在霍五等人没有离岛前,九爷为了给前面的几位义兄报仇,亲手处置了叛徒老七。
那次变故,应该也是霍五几个把兄弟离开海上,回乡隐居的前因。
算一下时间,霍五等人分开的时间,应该是在马驹子记事后,霍五回乡成亲前,大概就是前十五、六年前的时候。
霍五的几位把兄弟中,霍五、马寨主、薛彪年岁相仿,都是四十出头,杜老八要小七、八岁,三十几岁,“九爷”的排行更靠后,只会比杜老八更年岁。
根据霍五与马寨主之前的说法,他们当初认识的时候与霍宝年岁相仿,就是十三、四岁的年纪,次年襁褓中的“九爷”上了海岛,过了三、四年,八、九岁的杜老八才最后一个登岛。
如此推算,“九爷”的年纪比霍五、马寨主小十三、四岁,比杜老八小五、六岁,就是三十来岁,与邓健差不多年岁。
那十五、六年前,“九爷”剐了仇人的时候还是少年,没有成丁。
报得了血仇,执掌得了家业,霍宝对这个“九爷”甚是好奇。
之前霍宝猜测“九爷”的老巢是舟山群岛附近,可是想起去年杜老八、朱强带回来十几车的见面礼,还有给马驹子的添箱,又觉得“九爷”所在之地,不会是只有天险的偏僻地界,倒像是哪处富贵乡,海商汇集之地,才能置办下那些稀罕物件。
霍五撇撇嘴,不以为然道:“地方在大有何什么用,不过是蛮夷之地,土人们说着蛮夷话,叽里咕噜的,叫人听不明白,拘来做奴仆都不好使唤,不过是做个海上中转之处罢了……”
霍宝听了,没有继续追问,可也将弯弯与琉球排除去。
按照他所知,这两处早就有国人前往,有了儒家教化。
那剩下的就是北面或是东南的海岛。
北面气候恶劣,再往北海路也不同;倒是南边,是往西洋诸国的中转。
具体的位置,应该就是泉州南边,远离大陆的地方。
至于朱强去年跟着去的松江府附近的海岛,应该也是一个中转小岛,否则不会轻易带外人登岛。
……
二月初,童兵开始备战,霍宝少不得往童兵大营走一遭。
“宝爷!”
“宝爷!”
“宝爷……”
童兵众人得了消息,都赶过来迎候。
霍宝环视众人,前面的侯晓明、仇威、李远、石三、朱强等人,旁边是邬远、宋谦之等为首的中层头目,后一排是安长生、李裕两个伴当,贾代化、贾代善兄弟两个童兵新人。
这其中侯晓明、朱强等人是童兵第一批老人,李远与石三加入时间上虽比他们晚些,可也晚不到哪里去;邬远、宋谦之是霍宝滁州时的伴读,仇威加入童兵的过程略复杂,却也是被霍宝收服了的;安长生与李裕是他到金陵后提上来的伴当,贾代化、贾代善兄弟则是金陵子弟中的代表。
整个童兵体系,确定了霍宝独一无二的地位。
之前霍豹在时,他是霍宝的族侄,与侯晓明两个是霍宝的左膀右臂。
霍宝不在时,两人都能代霍宝执掌整个童兵。
随着霍豹离去,仇威与石三的崛起,童兵战兵三分,格局又变了。
侯晓明依旧受霍宝重用,却不是独一无二。
这样的局面……
霍五抽调霍豹去火器营,不单单是因为火器重器需要信得着的坐镇,更主要是将霍豹调出童兵,进一步确定霍宝在童兵中无可代替的地位。
霍宝之前没想到这里,后来也琢磨过来。
说起来,他调梁壮给霍豹为副手,目的大同小异。
就是因梁壮资格太老,是童兵第一批五个什长之一,是枪兵队长,与霍豹、侯晓明、朱强、朱刚四个平起平坐。
只是资质有限,随着童兵扩兵,众人各自管了一摊,石三、李远这些人后来居上,梁壮就有些不足。
可梁壮资历在这里,归在旁人手下,也不好管理。
霍宝将他调出来,就是为了让石三、仇威等战将不掣肘。
……
大家都得了消息,知晓即日开始备战,等待军令。
&
第二百九十二章 定编
石三、仇威关注的是跟着那路主帅征伐,侯晓明最关注的是霍宝随不随着出征,确定霍宝会亲自带兵,就再无二话。
李远则是想的多了,很是惦记从太平府、金陵府、镇江府征的十万新兵。
那次征兵是按照各地户籍册子征召,年纪下限是十六岁。
如今三个月过去,这一批新兵也操练出来。
之前童兵与其他几个元帅人马就有差距。
经过几次扩军,这差距少了许多,童兵兵卒也过万。
其他几位元帅麾下人马,少的小两万人,多的三、四万人。
可要是这十万新卒分下去,其他各部人马就要翻倍,童兵还是一万来人,就显得单薄,日后出征只能做偏军,难做主力战队。
如今是乱世,在滁州军势力中,军功最重。
要不是如此,邓健的地位也不会越过马寨主、杜老职一千百人,监察队与执法队五百人,亲兵营一千……”
“定编”
李远不喜反忧:“那以后就不加人了”
他不是嫌弃参谋部人数少,而是被“定编”的“定”惊住。
要知道滁州军自黑蟒山成军,就一直在迅速扩张。
最初在山上的蟒头寨、蟒蛇寨、青蛇寨三个寨子合兵,战兵与杂役兵加起来两千多人。
等到众人下山,邓健率曲阳兵来投,滁州军就一下子扩成两万多人。
而后攻下滁州、滨江,总兵力就过了三万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