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登基吧,少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雁九

    霍豹看着霍宝,面上有些不舍,不过又坚定道:“就算不在宝叔麾下,我也是宝叔侄儿……这事除了侄儿,还能交给谁呢……”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就是清大叔、牛二叔那里,许是能抽出功夫来,可侄儿也不放心……这般杀器,只能掌握在咱们霍家人手中……”最后一句,却是压低了音量。

    霍宝道:“那你如今差事,打算交给谁接手”

    童兵战兵三分,侯晓明领左翼,霍豹中军,仇威右翼。

    关于霍五留着的征兵任务,霍宝打算让侯晓明负责金陵府境内,仇威负责太平府境内,霍豹这里负责还没有打下来的镇江府。

    不过按照计划,滁州军十日之内差不多攻下扬州,去打镇江。

    中军这里比其他两部晚,也晚不了多久。

    霍豹想了想道:“邬远、石三都不错,倒是梁壮,到底差了些……还不能独当一面,可资历还在这里,就让他随我去火器营吧!”

    如此,才能给中军腾地方,否则梁壮资历在这里,邬远、石三过来也是在他后头。

    霍宝赞同霍豹的说法,却也在邬远、石三之中难以定夺。

    “到时候都领副指挥吧!分头带人去镇江征兵,成绩好的那人领代指挥




第二百三十八章 母债子偿
    甄家门口。

    贾老爷拄着拐杖,翘首以望,脸上满是急切。

    一大早金陵知府衙役就拘了贾三过去,贾老爷无法,就去寻了亲近些的王家、史家。

    这两家怎么敢参合这些,当家老爷都是托病不出,没有见客。

    贾老爷无法,只能厚着面皮来到姻亲甄家。

    只是两家所谓的姻亲关系,随着三月里贾老爷将长子、次子除名,甄家强硬为女儿做主讨要嫁妆,弄得彻底撕破脸,也早就断亲。

    要知道那次除名,不仅是贾演、贾源兄弟成了无根浮萍,贾演之妻甄氏护着丈夫,还小产了一个男婴。

    那可是甄家的亲外甥,甄家人如何能不恨

    就是门房这里,也知晓两家恩怨,当成是生客,让贾老爷在外头等着,而不是让到院子里。

    甄大舅慢悠悠地出来,看着贾老爷带了诧异:“这不是贾老爷吗这是日头打西边出来了”说着,还望了望西边。

    他原以为这死老头会倚老卖老,借着父亲身份重新让贾演、贾源兄弟归族,没想到老头子猪油蒙了心,一条胡同走到黑,不肯放下架子与儿子和解。

    甄家却是巴不得如此。

    贾家兄弟不回贾家,那依靠扶持的就是甄家。

    甄家一时没有攀上太尉府,可贾家兄弟却是直接成了太尉麾下将军。

    如今衙门动了后娘养的贾三,这贾老爷才晓得心疼,还真是印证了那句话,有了后娘就有后爹。

    “亲家侄儿……那两个小畜生……”

    贾老爷只当没听到甄大舅的讥讽,道。

    甄大舅的脸立时就拉下来:“贾老爷莫不是认错认了甄某人可不知何时与贾家结亲至于你们贾家是丢了骡子、还是丢了马,也没有往甄家来寻畜生的道理!”

    说罢,他也不理睬贾老爷,转身进门,还不往吩咐门房:“用清水泼地,省的门口晦气!”

    贾老爷气的浑身直哆嗦,却是没有法子可想,只能佝偻着身子上了马车。

    “老爷,还往哪家去”车夫小心翼翼问道。

    一大早出来,走了三家,却是一家门也没进去,这车夫也察觉出不对劲来。

    贾老爷茫然四顾,竟是无处可去,无人可求。

    “去金陵知府衙门!”

    贾老爷咬牙切齿道。

    新知府宋林,少年曾在金陵读书,与贾演、贾源的舅舅是远亲,还是同窗,也是同年举人,交情甚笃。

    只是后来一个进京为官,一个壮年早逝。

    两家既走动,宋林与贾家也不是全无往来。

    只是随着贾老爷发妻病故,后妻进门,远了前头的岳家,对着岳家的表亲也就没有什么走动。

    前些日子知府衙门清理之前的吏员,贾家上下一直提心吊胆。

    谁让贾三就是吏员,还是要紧的吏科小吏。

    后见没有动静,贾老爷就当成是两个儿子出面,抹平此事。

    他心中不是不触动,只是在妻子的嘀咕下,从领情变得不领情,只当两个逆子是怕担干系,才出面料理。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当儿子的不低头,还要他这个老子低头不成

    贾老爷就憋了一口气,走了王家门路,想要凭借着花容月貌的女儿,越过两个儿子,与太尉府攀上。

    可王家自己也有适龄的女孩儿,如何肯尽心尽力,不过是敷衍了事。

    贾老爷上蹿下跳,倒是将自己弄成了金陵城士绅之间的笑话。

    谁会想到,知府衙门如今又旧事重提。

    ……

    等到了知府衙门门口,贾老爷不敢托大,下车亲自递了拜帖。

    他也是捐了监生,身上带了功名的。

    门子收了“门敬”,胡乱指了门房里的长条凳,就不紧不慢往里报去。

    一个老监生,还入不得门子的眼。

    宋林接了拜帖,看了一眼,就丢在一边,道:“不见,透几句话,再告诉他三日后衙门开堂,审理贾渝为吏员期间之不法事!”

    门子应声下去。

    宋林嗤笑一声,开始看起别的公务。

    织厂要征用,却不能是官府求着士绅。

    作为士绅的一员,宋林最是知晓他们的劣根,惯会“蹬鼻子上脸”。

    借着贾源之案,正好可以拿下贾家两个大织厂。

    至于甄、史、王三家,就要看当家人聪明不聪明。

    这几家即是大族,真要清算起旧吏来,又哪里能完完全全脱得干系

    不过是因甄、史两家背后有贾家兄弟与史今,王家还有献城的王县尉,这边给面子罢了。

    眼下,杀鸡骇猴。

    不外如是。

    等到贾老爷回家,就带了绝望。

    贾太太眼睛肿成了核桃,正在那里掐小儿子:“快去,去找你大哥、二哥救命……真要看着你三哥送命么”

    贾四一边揉着胳膊,一边皱眉道:“娘好没道理,是三哥自己犯事,大哥、二哥还能插手衙门之事不成”

    “你不去,我去……我去给他们跪下,给他们磕头,有什么怨恨冲着我来,作甚冲着你三哥来你们虽不是一个娘生的,却是一个爹生的亲兄弟,残害手足兄弟,名声好听么”

    贾太太看到丈夫的影子,提高了音量,带了哭腔道。

    贾四嘀咕道:“娘真是的,又往大哥、二哥身上推……大哥、二哥如今都是副将,谁有功夫搭理三哥要是真的落井下石,月初清理旧吏时三哥就跑不了,还能等到眼下肯定是三哥做了什么坏事,才被人揪出来……”

    贾太太被小儿子顶得心口疼,指着儿子说不出话,“呼呼”直喘气。

    贾老爷耷拉着脸走进来,道:“别闹小四了,小四快读书去!”

    贾四却不肯走:“爹,到底咋回事”

    如今家里乱糟糟,他又不是没心没肺,哪里能读进去

    他只是不赞成亲娘凡事都往贾演兄弟身上推的做法。

    如今弄清楚罪名才是关键,而不是胡乱拖贾演兄弟下水。

    真要激怒两人,对贾家有害无益。

    贾老爷看着妻子,道:“凑银子吧,准备为那逆子缴罚银……”

    贾太太闻言,心却是松了下来,道:“原来是知府衙门趁机勒索,那咱们三儿是不是无大碍”说到这里,带了不忿道:“我就说与那两个脱不得干系,要不是他们捣鬼,好好的,知府衙门作甚盯上咱们家”

    “别胡咧咧了!”

    贾老爷只觉得聒噪的不行,不由心烦意乱,口气也不好起来:“还不是你的好儿子,小小吏科小吏,连个文书也不是,就什么都敢沾手……”

    一宗是干涉人家“继绝”案的,一宗是干涉一宗水田买卖争议案。

    &nbs



第二百三十九章 性格决定命运
    金陵知府衙门的动静,多少双眼睛看着。

    待贾老爷递了拜帖,连大门都没进去,大家就心中有数,晓得贾家这回要凉了。

    ……

    甄家,书房。

    甄大舅只觉得十分快意,不是他小肚鸡肠,两家都是金陵老姓,几辈子的姻亲,要不然贾家也不会为嫡长子求取甄家嫡长女。

    甄家当初肯许嫁嫡长女,也是奔着贾家未来宗妇身边去的。

    贾老爷耳朵软,受了后妇怂恿,将嫡长子、嫡次子除名,却也连累甄家女跟着成为飘零之人,还断送了甄家外甥贾代化的名声与前程。

    甄家如何能不恨

    他与弟弟甄山长幸灾乐祸道:“真是老糊涂了,这个时候还端着架子……宋大人与妹夫他们舅家有亲,又不是与贾家有亲,他还有脸递帖子,倒真当自己这个监生有分量了,委实可笑!”

    甄山长却是沉吟道:“疏不间亲……无论如何,贾老爷到底是妹婿与贾二爷生身之父,如何应对,是不是还是问问那边”

    “哼!真是便宜他了!”

    甄大舅不忿,却也晓得弟弟说的是道理。

    君臣父子,是世上不可逆的纲常。

    世上无不是的父母。

    父母可以不慈,为人子女者,却不能不孝,否则就乱了规矩。

    就算贾演、贾源兄弟两人心中对贾老爷已无父子之情,可为了名声前途,最后还是得认下这个亲爹,否则德行容易为人诟病。

    自古忠臣出孝子,真要是无视纲常的“逆子”,又有什么忠心,上头人怎么敢放心使唤

    甄大舅不想再提这些不快,看着兄弟道:“你那学生霍柏如何”

    甄山长想了想,道:“真孝悌之人!”

    读书人看人,容易多思多想,不只看言行。

    毕竟这世上,除了求利的真小人,还有求名的伪君子。

    霍柏此人,却是言行如一,性子敦厚,不是虚伪作态。

    甄大舅皱眉道:“品格好又如何,若是能力不足,也只是庸才……”

    甄山长明白兄长的意思。

    滁州军诸将军,甄家攀附不上,也不好攀附。

    他们与贾氏兄弟同一立场,只能依附霍家这棵大树。

    若是反复,倒有墙头草之嫌,别说抱不抱得住其他大腿还两说,说不得先一步被霍家厌恶。

    “作为族人,这就足够了!况且,霍太尉身边族亲晚辈,都在军中……”

    甄山长提点道。

    甄大舅倒是听了进去。

    霍太尉如今的势头,日后能走到哪一步,还不好说。

    霍柏这一支与霍太尉是后续的亲,即便是在五服之内,也越不过霍太尉身边堂亲。

    要是从武,就算现下过去,更是比那些堂亲少了资历。

    反倒是从文,却是不晚,说不得会成为文官中的族亲第一人。

    甄大舅目光烁烁,望向弟弟。

    甄山长道:“大哥稍安勿躁,事缓则圆……过几日见了泽生,弟会探问此事。”

    泽生,霍柏父霍洪之字。

    甄山长与霍洪少年同窗,多年好友。

    之前霍家迁居金陵,也是受甄山长所邀请来金陵书院任教。

    甄大舅感叹道:“再没想到,霍泽生会有这样的运势!”

    霍太尉族叔!

    也就是霍洪行事低调,不为人所知,否则门槛早就叫人踏破。

    饶是如此,知晓他籍贯,猜测到他与太尉府有渊源的也不是一家两家。

    等到霍柏应吏员试,上了榜单,露了籍贯,更是有了实锤。

    甄家这个时候惦记与霍洪家联姻不算什么,有这样念头的只怕是不是一家两家。

    ……

    史家。

    史老爷年岁比甄大舅兄弟年岁大,看得也长远,与侄子念叨着:“贾三之案,不单单是贾家一家之事……”

    他的侄儿,就是逃亡半年的史从。

    如今回到金陵,也参加了十月初十的吏员试,榜上有名。

    按照他的本意,更愿意随堂兄一起从军。
1...118119120121122...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