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吧,少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雁九
在京味楼时,两个护卫随侍在雅间,其他十人放出去探听消息。
这些消息,有的是宋林打探出来的,有的是从几个人的话中推论出来:“即便是听闻扬州大捷,这几人也没有当回事,还惦记撇开滁州军,直接与亳州小教主联系,想要为袁国真求王爵……”
马寨主与霍宝对视一眼。
叔侄两人刚才还提及舟山,这里台州来使就走的是海路。
海路入杭州湾,要过舟山群岛。
台州与舟山诸匪的关系,不管内里如何,都是可以安心借道的关系。
还有台州的海船走的是杭州湾,而不是松江口,那是不是说明台州方便与杭州方面也有勾连。
否则,怎么敢从杭州上岸。
杭州可有杭州水师。
这个世道,能割据一方的豪强,都不容小觑。
马寨主不由发愁:“看来之前的策略没错,有小教主顶着,各方势力只会将滁州军当成是亳州附庸……可是如今蕲春那头风头正盛,别将咱们当成软柿子捏了!”
滁州军不想打白衫军内耗,可蕲春军估计还想着早点报仇呢。
&nbs
第二百四十五章 班师
善明自己这样僧人装扮,带的随从也是四个小沙弥。
这僧徒五人装扮,都是半新不旧的僧衣,手中托着钵,身后背着蓑衣。
瞧着脚下磨损的草鞋,竟像是徒步而来。
今上崇佛,民间弥勒教也盛行,寺庙香火旺盛,这样出来行走天下的僧人不知几多。
怪不得滁州没有消息过来,显然是被一行人借道而未知。
善明僧徒等人安置,依旧在太尉府客院这边。
与台州诸人的院子相邻。
台州这边,十二护卫随侍,很是警醒。
听到隔壁动静的动静,少不得探看一二,见是几个僧徒,就没有放在心上。
……
等到晚宴,四方人马就在宴席上初见。
“善明师父!”
“徒三爷!”
徒三之前就在亳州,自是与善明相识。
两人一个是还俗的沙弥,一个是出家的和尚,之前说起经书佛法也是投机,因此关系正经不错。
这次意外相见,两人就都是执了稽首礼,寒暄起来。
袁国华与谢贤则很是吃惊了。
之前两人才算计着撇开滁州军与亳州联系,亳州使者就到了。
还是安置在他们隔壁的几个僧徒
想想也就不难明白。
弥勒教主传教,打的还是佛家弟子的名号,白衫军中有佛门弟子也就不奇怪。
滁州军虽依附亳州,可如今的势头,可是比黄淮那边动静还大。
还有这徒三爷,介绍说是“霍五爷至亲”、“楚州军元帅”
这是怎么回事
亳州军不是分了只亳州军与滁州军,怎么还出来个楚州
只能说徒三得楚州晚,动静又小,还不为外人所知。
待寒暄完毕,善明对徒三道:“柳元帅西行消息,师父知晓的晚了,很是懊恼不能亲往陵水吊祭!”
当时陵水派了人马往亳州报丧,只是柳二要谋陵水,怕节外生枝,叫人拦截了消息。
一直到柳元帅出殡,闹得动静大了,亳州方面才知晓一代豪杰柳盛已经谢世。
左护法与柳盛私交不错,还正经难受了两日。
徒三道:“岳父亦惦记丞相,生前念念不忘亳州……”
所以过后大家回亳州,亦是师出有名。
两人这一番对话,倒是叫袁国华等人知晓了徒三的另外一重身份。
淮南道教首柳盛的女婿。
还想还是柳盛的继承人
柳盛死了
柳盛是去年弥勒教主起义后,最早烧香呼应的白衫元帅之一,名头甚响。
这就死了
只能说台州地处浙东,远离中原。
他们能打探到金陵的消息,可对于黄淮那边就鞭长莫及。
对于黄淮消息,都有滞后延迟。
否则他们就会晓得所谓亳州小朝廷就是个闹剧,并没有什么真正权利。
眼下不说别的,就说马寨主、霍宝等人对善明的客气恭敬,就看出滁州军暂时还有没贰心。
袁国华与谢贤两人心中就有了定夺,要趁着做客这几日功夫,交好善明,打通亳州关系。
倒是袁五十几岁年纪,七情上面,看了善明装扮,带了嫌弃。
他们做海匪的,少不得杀生,这几年反复造反又接连杀了几茬官兵,见了和尚,想起那些因因果果的,就带了不自在。
……
晚宴依旧是单席。
善明这个“大鸿胪”兼“天使”坐了首位,下头是袁国华、徒三,在后才是袁五、谢贤、陈毅等人。
滁州军陪客这里,则是马寨主、杜老八、霍宝、宋林、于大海等人。
人多眼杂,大家说话就带了克制。
善明看着眼前素席,少不得对马寨主稽首作谢。
马寨主亲切道:“不当什么,应该的,应该的!”
不得不说,马寨主虽脸长貌丑,可这待人周全的劲儿,还真是一般人比不得。
袁国华带了好奇,看着徒三道:“霍五爷征扬州,可是与楚州军合兵”
不说别的,瞧着马寨主将徒三座次安排在诸客之末,就知晓双方关系亲近。
否则的话,徒三先至,又接替岳父成为一方元帅,座次本该在袁国华之上。
可马寨主这般安排,徒三也安然就坐,显然也有下首陪客之意。
徒三摇头:“岳父新丧,十七日才入土为安,兵卒不好轻动……”
袁国华心中算了算日子,确实时间不富裕。
他很是好奇了。
滁州军竟是独立打下扬州府这个江北大镇,那岂不是说兵马倾巢而出
可是金陵城里熙熙攘攘,并没有临战戒严之举,不像是兵马尽出。
那滁州军的兵马到底有多少
马寨主眼见大家关注起扬州事,举起杯子,岔开话道:“小女出阁小事,竟劳动诸位豪杰亲临,老马感激不尽,这里敬诸位一杯,聊表心意!”说罢,仰脖,一口饮尽。
善明亦是举起桌子素酒,朗声道:“马将军客气!谁不知将军与霍五爷情逾骨肉,如今亲上加亲,亦是一桩嘉话!”
按照师父的意思,滁州军内部联姻,是霍五的算计在里头。
不仅加强与几个将军的关系,还杜绝了几位将军与外人联姻。
善明却觉得师父想多了。
如今乱世,唯有兵马是实的,其他都是虚的。
联姻实算不得什么,也约束不了什么。
袁国华也端了酒盅道:“是啊,是啊,我等远在台州,也听过马将军之名……”
&n
第二百四十六章 热乎乎的镇国公
十月二十五下午,大军归来。
滁州军是水路下的扬州,归来时却是陆路从镇江府回来。
马寨主带了杜老八、霍宝等人,少不得城门迎侯。
徒三得了消息,也跟着过来。
他这一动,袁二与善明便也没有落下。
徒三是顾念亲人,不想要失礼,另外两位则想要直面看一看滁州军的军势。
眼下看得,当是真正的滁州军。
是强是弱,或许能亲证。
滁州军主力开拔悄无声息,班师却是动静不小。
旌旗猎猎,数万兵卒,顺着官道,缓缓而来。
白衫战袍保留下来,看着齐整肃穆。
徒三眺望大军,看着旌旗下几个身影,带了几分激动。
虽说从滁州一别至今不到两月,却像是过了很久,可亲人到底是亲人。
袁二则是心惊。
这就是滁州军!
一样制式的衣裳,统一的军刀,看着比官兵还气派整齐。
自己的台州军跟这个比起来,像是儿戏。
善明则是眼中神采连连,握着佛珠的手不由自主的加快了速度。
这会儿功夫,旌旗下的几个将领已经发现城门下的迎客,几骑催马疾行。
霍宝站在马寨主身边,亦是难掩激动。
“哈哈,三儿来了!我还当看花了眼,还真是你!”
霍五翻身下马,对马寨主、杜老八点点头,看了儿子一眼,随后就望向徒三。
徒三迎上前笑道:“姐夫与马六哥的喜事,怎么能落下我!”
“好,好,来了就好!这两位是……”
霍五捶了徒三一拳,望向袁二与善明等人,带了好奇。
一个俊和尚与一个黑炭球
马寨主道:“五哥,这是善明师父,庞丞相弟子,如今任‘大鸿胪’……这一位是袁二将军,台州袁侯胞弟……”
袁国真之前被朝廷招降两次,第二次封“定海侯”。
如今他对外打着白衫军的旗号,可依是以侯爷自居。
霍五笑着抱拳道:“贵客下降,贵客下降,滁州上下不胜欢喜!”
袁二与善明立时回礼。
霍五这两月奔波之余,也不停进补,眼下满面红光,不见原来疲惫之态,倒是显得越发凶悍。
就算他和气,袁二与善明既不敢轻慢。
袁二不由自主的望了眼霍宝。
竟是“子不类父”!
这样的霍太尉,看着可不像善茬子。
想来也是,能用土匪做发家盘子的,能有善类
霍宝没有急着上前,而是看着老爹身后。
冯和尚在,水进在,马驹子在,霍虎在,牛清在,贾氏兄弟在,史今也在。
那镇江是谁留守
霍宝望向冯和尚。
镇江是冯和尚打下来的,冯和尚没有留守,那……
冯和尚身边,原本一直随侍四将,是他的四个师弟。
其中,金将军如今在和州新兵营操练佛兵。
按照之前的计划,三月乃成,还没有回金陵。
这次随他出征的是三将,眼下只剩下两人,银将军不在。
留守镇江的,当是此人了。
……
金陵城没有净街,不少士绅百姓都得了消息,晓得大军班师。
加上前日“扬州大捷”的捷报,士绅百姓都晓得滁州军的地盘又大了。
滁州军进城一月,士绅战战兢兢,小民百姓却是惬意。
没有了五花八门的加税,没有了一日三涨的物价,城里城外的治安也是为之一肃,日子似乎一下子太平了。
“滁州军是淮南道发的家,打下扬州,不会迁到扬州吧”
“千万别的,这好日子才过几天呢!”
“不会迁的,要不作甚忙着修城墙”
“是啊,是啊,扬州繁华,可也比不得咱们金陵!”
百姓们最关心的就是此事,议论纷纷的。
“好气派,我也要去当兵!”
这是市井少年,看着滁州兵簇新的战袍与长刀,有了野望。
“咋这个色儿呢看着叫人慎得慌!”
有年长的人摇头,小声嘀咕。
“这是救国救难的佛兵啊,自然是这个装扮!天下白衫都这么穿!不这么穿的,都是混乱充数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