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吧,少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雁九
另一人振振有词道。
袁二、善明等来使坐在马上,随着滁州军进城,正听着这几句。
袁二抽了抽嘴角。
才没有,才不是。
又没死爹死娘,有几个这样穿的
就算是比甲,一人也得几尺布,不够败家的。
白衫军之所以号称“白衫军”,是童教主发动起义时,大家将袄子翻过来穿,露出里头土黄色衬布,好在暗中分辨敌我。
夜里昏暗,看着就像是着了白衫。
一来二去的,“白衫军”就传开了。
实际上没有几支义军是真的着白衫,最多是一人发一条带子,做白巾装扮。
饶是如此,大家也觉得晦气。
别看大家接着弥勒教起义,可真正的教徒并不多。
滁州军这样装扮,也是独一份了。
胜者为王。
滁州军实力强,落在百姓眼中,就处处都是好的。
这白衫也就成了正统的标志。
……
一行人到了太尉府。
马驹子被霍六婶接走了。
马寨主
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喜
太尉府,后院绣楼。
马驹子瞪着眼睛,看着眼前金灿灿的一切。
凤冠霞帔不用说,用的是九钗九凤的的凤冠,鎏金的霞帔。
还有各色金玉首饰,如,事事如意的八宝璎珞,年年平安的组佩压裙,一寸宽的累丝龙凤金手镯,累丝抱珠红宝耳坠,还有装了金鸳鸯的荷包,镶嵌着羊脂玉的腰带。
这些还只是上轿时穿的穿戴。
旁边还预备了两套,一套绣了百子图的缂丝大红袄,配着葱绿色百褶裙,是次日认亲时穿的;一套的绣着百合花的缂丝大红袄,配着水红色八面裙的,是“三日回门”穿的。
因马寨主招婿,不能叫“三日回门”,就是三日谢宾时穿的。
还有两套配套的金玉首饰,都是镶嵌了各色宝石,流光溢彩。
莲子米大小的珍珠串,正红的珊瑚手钏,随便拿出一种,都是压箱底的好东西,不少都是之前九爷给的。
滁州军进了金陵后,马寨主寻了最后的银楼为马驹子加紧镶嵌的饰品。
这些嫁衣,是霍五早就托邓老爷在金陵这边寻了绣庄定制。
马驹子的嫁妆,除了马寨主自己攒的那些,还有霍五与九爷预备的。
就是薛彪与杜老八,两个做叔叔的,也没有干看着的道理。
薛彪这里,为了化解昔日那桩恩怨,答应马驹子要厚厚添妆,自然不敢懈怠。
他又是以海货发家,这次从杭州回来,就拉了半船的洋货。
等身高的玻璃镜子,镶嵌着西洋画的八宝玻璃炕屏,八角琉璃灯,还有珐琅器物若干。另有各色西洋料子,都是市面上见不着,专供皇家之物。
到了杜老八这里,饶是再粗心,也知晓当初的不恰当,存了补偿之心。
他虽是战绩不如其他将军显赫,可和州、庐州、太平府三地战事都亲历,缴获破丰。
他也没有弄这些精细的,直接兑了一万两金子,给马驹子压箱。
另有邓健、冯和尚、水进、林师爷、与都统、宋知府、王都尉等人,按照远近亲疏,早有预备添妆。
马寨主的几个手下,也是各有敬奉。
还有徒三、袁二、善明等人带来的贺礼,也多是给马驹子添妆。
“就是皇帝老爷嫁公主,也就这样气派了吧!”
这样说的,是看着眼前金玉首饰啧啧称道的宋二太太。
给马驹子绞脸的是于夫人。
太尉府也好,将军府也好,都没有正经女眷。
霍六婶是寡妇,还带着重孝,帮马驹子理会些杂事还好,正经日子反而要避开。
只是马寨主未许,这倒不是单为霍六婶一人。
南山村诸霍,除了虎豹兄弟,身上都有孝,包括霍宝。
霍五收了马驹子为义女,马驹子与霍宝为姐弟。
马驹子成亲,是从太尉府发嫁,抬回马家。
霍宝这个兄弟当背上花轿。
难道让霍宝也避开
还有这些孝啊什么的不好细论,否则马驹子既拜霍五为义父,徒氏就是义母,这孝服不服
……
即便马寨主说不在意这些,霍六婶还是心中有避讳,这姐弟是自家人不用回避,自己这族亲到底隔了一重。
万一冲撞了,日后小两口有个磕绊,她不是得愧死
她与霍五说了此事,就请了儿女双全的于夫人与宋二太太过来主持。
就是妞妞也避开。
倒是秀秀与薛金,孝期已过,无需避讳,笑嘻嘻的看着马驹子装扮。
马驹子被笑得面上发红,倒是有些新娘的羞涩。
于夫人与宋二太太对视一眼,都松了一口气。
幸好嫁妆丰厚,又是招婿,要不然凭着马驹子这模样,搁谁家都叫人犯愁。
即便请了金陵城里最好的妆娘过来,这样的底子,也画不出天仙模样来,只能说终于有了些女孩儿模样。
马驹子却是忍不住龇牙咧嘴,在脸上摸了一把。
还别说,绞了汗毛,用鸡蛋滚过,还真是滑溜溜的。
只是成亲……想着霍虎的憨样……
马驹子一时也是无语。
……
马寨主虽没有改口,依旧是招婿,可实际操办就含糊着。
依旧是晒妆,也有男方亲迎,只是新娘子闺房设在太尉府,新房设在马宅。
倒像是霍五嫁女,马寨主娶儿妇一般。
不管是男方宾客,还是女方宾客,就都在太尉府吃酒。
两家亲若一家,可见一斑。
马宅与太尉府后,在邓宅与林宅之间。
花轿从太尉府出发后,会绕城一周,送回马宅。
……
十月二十六日,酉初(下午五点)。
太尉府前,“噼里啪啦”,鞭炮齐响。
烟雾弥漫,满地碎红。
而后是锣鼓喧天,霍虎带人来接新娘子了。
随行六傧相,霍豹、霍磊、霍柏之外,还有牛清,另有两人是侯晓明、朱坚,被霍豹拉着凑数的。
守门的是霍宝带了薛孝、林瑾、林平安、安长生。
不管是武力,还是智力,只有碾压的。
只是大家都没有为难新郎的意思,意思意思就让开了大门。
霍宝这个弟弟,背着凤冠霞帔马驹子出来。
马驹子身量高,长手长脚,比眼下的霍宝还略高一个拳头。
落在不知道霍宝底细的人中,只觉得叫人心惊。
霍宝走的很稳,只是心情略纠结。
瞧着霍五与马寨主的架势,这各论各的要一直论下去了。
马驹子即便出门子,也不会是他的侄媳妇。
这辈分扭的,实在够乱的。
至于薛孝与林瑾,跟在霍宝身边,都是满脸笑容,却是心思各异。
&nb
第二百四十八章 滁州军的礼
金陵城码头。
霍五带了金陵众人,亲自到码头送客。
昨日马寨主办了“谢亲酒”,马驹子的婚事告一段落,今日三地来客就要离开金陵,返回各地。
要说这三地参加婚礼的客人,来时都带了贺仪。
徒三这里不用说,心中视马寨主为至交好友,预备的也都是实在好用之物,二十车布匹。
这是能当钱使的。
台州袁二则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财大气粗,送的贺仪是十匣珍珠、十匣珊瑚,折算成银钱的话,可得上千银钱。
倒是亳州善明这里,给的婚礼贺仪是两张“圣旨”,封公封将军的那一张外,另有一张是给新娘新娘的,新娘马驹子是“丹阳县主”,新郎霍虎是“虎贲校尉”。
虽说虚头巴脑不实惠,可听起来也算是添几分光彩。
众来客既是礼数周全,霍五自也不是小气人,预备了回礼。
一家奉送一份回礼。
只徒三这里,因有徒铁蛋的消息,多了一份礼,算是他这个姑父提前给内侄预备的表礼。
江面上,楼船已经待命,徒三与善明一行人辞别金陵诸人,登船过江。
看着巨大的楼船渐行渐远,看着江面上隐隐可见巡视的战船,袁二、谢贤等人都暗暗心惊不已。
亳州军不仅有步卒,还有水师,这般实力,盘踞在金陵要地。
金陵城那段崭新的城墙,他们也都亲眼所见。
城墙豁口一合拢,金陵就成了易守难攻的坚城。
要是滁州军只站着金陵还好,可是……
要是亳州军南下,台州军能挡住吗
带着忧心,台州军众人没有走水路,陆路离开,亦是就此作别。
等到看不见金陵诸人,袁五就迫不及待拿了礼盒:“咦这是甚么”
礼盒不算小,两尺长,一尺宽。
里面不是金银玉器,而是两个布口袋,与两张纸。
袁二、谢贤都望过去。
袁五已经打开一个口袋:“好香!”
袁二、谢贤对视一眼,脸色大变。
他们在金陵盘桓数日,除了贺喜,代台州军表达亲近结盟之意,更多的是在打探滁州军的实力。
等到打探一圈,也亲眼见证金陵上下站着接“圣旨”,他们就改了北上亳州的念头。
滁州军的战旗上写的是“滁”,只是名义上归于亳州名下。
滁州军自成体系。
之前他们是表达的“结盟”,可并没有多少诚心,更多的是探看。
这回却不敢不小心应对。
这滁州军的“军粮”,就是他们这几日打探到的成果之一。
方便粥、方便面,对于台州军来说,也是适用的军粮。
为了得到样品,他们还花了几百两银子出去。
结果,今日这“回礼”就是这个。
“这是警告”
袁二皱眉道。
谢贤摸着胡子沉吟不语。
滁州军比想象的还要强硬,这样……
真要结盟,倒是不知是好是坏……
这样想着,谢贤拿起那两张纸,却是一顿。
薄薄的两张纸上,是两种军粮的做法。
谢贤神色复杂。
滁州军什么意思
警告之后又示好
……
楼船上,船头舱。
善明打开礼盒,查看了里头的两个口袋与两张纸,半响无语。
这是军粮的配方。
滁州军的兵卒已经吃上稻米与面
这几日他们所见所闻,都是滁州军的强大富庶,却没有想到会富裕到这个样子。
亳州先是经历旱灾绝收,又经历朝廷平叛军扫荡,百姓逃散,农田荒废了不少,如今兵卒粗粮都只能五分饱。
之前亳州还从楚军购粮,可如今……
只能说聪明人想多了。
如今这年景,粮食金贵,哪里有那么多的稻米与麦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