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吧,少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雁九
霍五幼年失父,被长房堂兄、堂嫂抚养了几年,看着霍顺从出生到牙牙学语。
后来霍五被人带走十几年,再回来时与霍顺这个堂侄也没有疏远。
这个侄儿本就命运多蹇,又因滁州军的任务生死不知,霍五每每想起也是难安。
如今终于得了消息,如何能不欢喜?
过来送信的是金陵水师的手下。
这次“东征”军回师,松江那边留了一万水师,防止台州白衫与泰州白衫异动,也防止海匪作乱。
“前天到松江了?那不是快到金陵?”
霍五亲自见了传讯兵,激动的站起来。
松江到金陵水路六百里,逆水行船,也就是三、四天的功夫。
霍五又仔细问了几句,就立时往隔壁寻霍大伯去了。
霍大伯年前想要续弦,闹了一场,最后虽改了主意,可还是搬出太尉府。
只是霍五也不放心他在别处,就安置在太尉府后街。
霍五去时,霍石头也在,正听霍大伯与他絮叨“东征”之事。
这两年经历家破人亡,霍大伯也是怕了,要不是石头身上有着父母孝期,霍大伯早就将孙媳妇娶进门,开枝散叶。
可再急,也没有孝中娶亲的道理。
不能开枝散叶,霍大伯就不想要让石头去战场上。
之前石头跟在于老元帅身边,也只是熟悉水师事。
二月里“东征”,霍大伯私下里就拦过一回。
还是石头不想落霍虎、霍豹等堂侄太远,再三保证会注意安危,才征求了跟着出征的机会。
可他不晓得,大军开拔前,霍大伯找借口见了于老元帅一面,说起对长孙的担忧。
霍家长房,小辈就石头这个独苗儿,实在受不得闪失。
于老元帅心中不喜,既是从武,哪里有不上战场厮杀的?
要是真舍不得让儿孙冒险,就当转了文职,谁还能勉强不成?
如今霍大伯舍不得让孙子转文职,不过是晓得如今滁州军中,军功最重。
可是不想厮杀冒险,那军功何处来?
难道就凭借是霍太尉的堂侄孙,是他的孙女婿,就可以过来蹭资历?
只是看着霍大伯花甲之年,霍磊身上又是好几重的孝,于老元帅也只有感叹。
经历了生死离别,才会越发畏惧生死离别。
等到“东征”路上,于老元帅就没有给石头什么任务。
只是也不会因石头是未来孙女婿,就夺了旁人的功劳给他,因此走了一圈,石头还是曲长,没有什么功绩。
石头心中不无遗憾,可到底老实厚道,当爷爷的面说不出抱怨的话。
饶是如此,在霍大伯看来,战场上走了一遭,也是让人悬心。
“下次可不能跟着去了……等两年,待你成了家,有了儿女,爷爷就不拦你……”
霍大伯叹气道:“不用老想着与老虎、豹子比,安安稳稳、太太平平过日子比什么都好……”
石头带了无奈。
即便之前只是山村少年,经过这一年见识的多了,也晓得霍五以及霍家眼下没有退路。
滁州军胜,霍家鸡犬升天;滁州军败,霍家说不得就是的灭族之忧。
霍虎、霍豹建功立业,挣的不仅仅是前程,还是性命。
他也是霍家子弟,却是一事无成,只凭借着一门亲事在滁州军内立足。
可是在武事上,他本就不出众;又接触陌生的水师,更是摸不着头脑。
于老元帅没有当面说什么,可石头有自知之明,知晓这位太岳父并不喜欢自己。
霍五站在门外,也听了霍大伯这一句,倒是没有想太多。
霍顺之前生死为知,石头要传承长房血脉,可不是平安为要。
”大哥,大哥,好消息,顺子有消息了,前天到的松江,估摸着的明后天就到金陵……”
霍五推门进来,声音大带了轻快。
霍大伯“腾”的起身,身上带了颤栗::“顺子?我家老二?这……真有消息了?”
霍五“哈哈”笑道:“还能扯谎骗大哥不成?安将军在松江,打发人回来说的……顺子不仅回来了,还立了大功,带了林清文回来,还带了战马回来……”
就这两个功劳,就够霍顺升两级。
霍大伯眼睛含泪:“回来好,回来就好……”
至于功劳什么的,他还真不放在心中。
霍五身份在这里,霍顺这个堂侄子就算什么不干也没有人会小瞧。
“大哥可以安心了,日后就让顺子在金陵……”
霍五见霍大伯模样,亦是心酸,想了想道。
霍大伯也是花甲之年,想要拢着儿孙在身边就拢。
滁州军如今并不缺人使唤,霍五也没有任人唯亲的习惯,去留并不勉强大家。
霍虎、霍豹有上进心,霍五会提挈;石头这样想要安稳的,霍五也不反对。
因还要往林师爷那边报喜,霍五没有多留,说好了会派人去码头盯着,就往林宅去了。
*
林宅。
除了林师爷,林瑾、林平安都在。
林瑾在杜老八麾下,如今在金陵守军中任职。
林平安之前在林师爷身边打理庶务,后被马寨主看上,过去在马寨主身边打下手。
之前的军校,这兄弟两个都选为学员,前程可期。
林师爷叫两人过来,说的就是两人的婚姻大事。
林瑾十九岁,林平安十七,兄弟两个都成丁。
两人不是战将,一个是参谋,一个是后勤,比战将要安全许多,可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
之前不好提及,是因为林瑾毕竟早年与马驹子有婚约,说亲事说不得提及往事,容易引人诟病。
如今马驹子已经另嫁他人,也有了身孕,之前的婚约也可以翻篇。
林师爷看着林瑾:“上次定亲,是我代你做主,你不乐意闹得悔婚,如今这次就和你心意吧!”
林瑾面上带了羞愧:“祖父,是孙儿不懂事,这自然是祖父做主……”
之前他觉得自己与马驹子能做兄弟,不能做夫妻,那婚约太可笑,退婚也退的理直气壮。
谁让他自诩高才,打心底嫌弃马驹子粗鄙。
可是一年下来,经历这么多,他也反省了许多。
婚姻本就结两姓之好,马寨主高义,早年收留了他们爷孙两个,待他如子侄;马驹子与他相伴长大,做不到情投意合,也是情逾骨肉。
他却浆糊迷了心,背弃两人,实是无义之极。
他早后悔了。
只是覆水难收,过去的终于就过去。
林师爷见了孙子沮丧模样,皱眉:“我舍了老脸陪你折腾一回,再也折腾不起第二回了……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实在想不到就再等等,得你明白了选择与担当再自己定……”
林瑾神色讪讪,终是点点头。
林师爷又望向林平安:“平安你呢?”
林平安看了林瑾一眼,道:“祖父,长幼有序,还是等大哥定亲后再说……”
林师爷摇头道:“无需如此,这林宅也需要个女主人……”
第三百零九章 患难情分
霍五去霍大伯处,能不经通报,登堂入室,到了林宅,则是贵客。
前面一露面,立时有人往里传信。
林师爷带了林瑾、林给平安两人迎了出来。
眼见霍五喜形于色,林师爷心中纳罕。
滁州军春天兵分两路得了五个州府,眼下又准备“西征”,难道就有什么好消息传回来?
朝廷各位大佬又犯蠢了?
还是蕲春军那边内讧的苗头越发明显?
蕲春军倒成了滁州军的前车之鉴。
就是滁州军这边,随着势力扩张,也该进一步集权,防止有什么分裂的苗头。
霍五并不卖关子,直接道:“先生,霍顺带了大公子回来,前日从松江入江,明后日就到金陵了!”
林师爷闻言。打了个趔趄,差点跌倒。
林瑾、林平安忙上前扶住。
林师爷关心则乱,生出几分畏惧来:“清文……是生……是死……”
人回来了是回来……尸骸回来也是回来……
父子生离十数年,林师爷想过做糟糕的结果。
霍五一愣,随即摇头道:“自是好好的,先生就放心吧……若是有不妥当,安勇也不会打发人先一步回来报喜!”
林师爷这才站稳了身形,对霍五郑重作揖。
霍五忙一把扶住:“都不是外人,先生何须如此客套!”
林师爷却是明白,这不单单是顺手接人的情分,为了北上辽东卫,霍五差点折损了一个堂侄。
霍家五服之内的族人只有零星一个,堂侄辈分的更是只有霍顺一人,要是真的为接人折损在外,林师爷日后心中也难安。
这半年来,霍顺生死未卜,霍五却没有迁怒后悔之意,反而数次安慰林师爷。
林师爷心中如何能不感激?
如今总算有了好的结果,他更是对霍五感念之深。
霍五既扶他,他便也没有再做什么,却是对林瑾、林平安道:“你们父亲平安归来,全赖五爷大恩,你们需记得这份恩情!”
林瑾、林平安垂手听了,双双行了跪礼。
两人小辈,霍五不再拦了,只道:“码头那边已经叫人盯着,你们俩这两日腾出功夫来,好过去接人。”
林瑾、林平安郑重应了,都带了几分激动。
林清文以罪臣之身发配辽东卫十几年,骨肉分离,林家自然要亲迎的。
林平安还好,就是真心为林师爷高兴。
虽说还有林瑾这个独苗孙子在旁,可林师爷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远在辽东的长子。
林瑾心情则有些复杂,有些近乡情怯之意。
生身之父,弱冠之年就是中了三鼎甲,后在皇权变更中被连累成为罪臣,至今已经十几年。
林瑾不记事就随祖父逃亡,虽说后来林师爷画过儿子画像,可上面是文弱青年,与现下的林瑾面容有些相仿……
金陵码头,太尉府与林家都派人了盯着。
等到四月二十二这日,霍五父子、霍大伯爷孙、霍豹、牛清,还有林家爷孙三人,都早早的到了码头。
昨日传回消息,霍顺的船停驻在一百里外过夜,算算时间,今天中午前就能到金陵。
“并没有走大都那条路,而是直接从高丽过来……幸好托了你九叔,要不然什么时候能回来还真是不好说……”
霍五对儿子唏嘘道。
霍顺去年六月带了百十来号人北上,走的是陆路;如今水路回来,这坐船总不会是平白来的。
原来随着黄淮、江南不安稳,辽东也开始不安稳。
同黄淮、江南的白衫不同,辽东是有北蛮部落趁机作乱,地方卫所早已荒废,抵抗无力,就有些混乱。
朝廷则是掩耳盗铃,直接关闭了进出辽东的榆关。
为了防止消息闭关的消息泄露,引起百姓惶恐,朝廷假装严查出关手续,以“不合格”之名,将想要出关的民人商贾都驱除回来。
滁州军派了两次人手,也都是被各种理由驱逐回来,禁止出关。
霍五实没有办法,就给“九爷”去了信,请他帮忙往辽东打探霍顺消息。
这次霍顺回来,就是借了“九爷”的光。
又听到这位“九叔”,霍宝好奇极了:“九叔就没说什么来金陵转转?”
如今虽是乱世,可在淮南与江南这一亩三分地,滁州军也算是站稳了。
霍五摇头道:“老九选择了海上,就不会轻易上岸,等什么时候得空,爹带你去一趟松江……”
这位“九爷”神龙见首不见尾,比不得马寨主、薛彪、杜老八等人在霍五身边,陪着霍五打地盘,可说起来也没有少援手。
霍五念着这异姓兄弟的好。
在众人的翘首期盼中,两艘大船到了金陵码头。
甲板上,霍顺与一中年文士并肩站着,看到码头众人亦是带了激动之色。
待下了船,霍顺就快步几步下了船,对着霍大伯、霍五大踏步而来:“爹,五叔,我回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