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带着系统开农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绿水珠

    唐平凑过来,看到那淡黄色的蜂蜜,不由舔了舔嘴唇:“看着就好好吃啊!”

    秦禹安看了唐平一眼,他是看到什么就




第十八章 苦恼
    秦禹安网页刷着刷着就分心了,开始云吸鹦鹉,别人家的鹦鹉,怎么看怎么可爱。

    查了一个晚上的资料,又做了笔记,秦禹安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很兴奋,梦里,他看到一只美丽的大鹦鹉飞到自己面前。

    秦禹安伸出手臂,紧张而兴奋地说:“快,叫爸爸。”

    然而鹦鹉瞅了他一眼,扇着翅膀飞到他的头顶,踩了踩那寸头,“嘎嘎,秃驴!”

    秦禹安瞬时如坠冰窟,天,这不是他理想中的鹦鹉!

    秦禹安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擦了一把汗,心想还好是做梦,小鹦鹉还没孵出来呢,只要他好好教,一定会是一只乖宝宝的。

    他摸了摸自己的寸头,本来是为了方便干活的,想到梦里的秃驴两字,他顿时心塞塞,算了,还是把头发留长一点吧。

    秦禹安起床后,喂了小鸡,开始找出盒子、棉花等物品,开始为孵化鹦鹉做准备。

    他哼着小曲,一直到吃早饭都非常高兴。

    黄玉香见了,就问他高兴什么,秦禹安直说是秘密,以后就知道了。

    吃过早饭,秦禹安把机器都从仓库里搬出来晒太阳,晚些时候清理一下。

    然后他就开着挖土机去修路,把坑坑洼洼的地方填平了,太过狭窄的地方扩宽一下。

    他有心想把去金钩湾那条路修一修,然而这种小型的挖土机是没法做到的,只能请专门的工程队来做。

    然而想到那价钱,秦禹安就心凉凉,难道就这样把金钩湾的这些水田放弃

    毕竟没有路,什么都要看人工挑,本就人手缺乏,根本就做不来。

    可是把地空着,没有一点产出就意味着没有一点收入,看着是异常糟心。

    花了不到一天的工夫,黄土岭到水库的这条土路就整得差不多了,本来就有底子再,主要是路面被雨水冲得坑坑洼洼的,填好就行。

    下午,他网上买的水果套袋到了,秦禹安就拿着袋子,架起梯子,尽可能地把两棵枇杷树上的枇杷给套起来。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对一个新手来说,加上枇杷树的枝叶非常茂盛,有些枇杷被遮掩住了,怎么都找不到。

    所以最后,树上还是有不少的“漏网之鱼”,而秦禹安已经没有力气再去折腾了。

    吃晚饭的时候,秦禹安问两位老人家,金钩湾的水田能种什么如果种水稻的话,临时还要育种,只能种一季。

    罗向阳说:“只种一季的话,可以种籼稻,这个品种不那么耐寒,收成时间刚好。”

    不想黄玉香有不同的意见:“不种籼稻了,种荸荠吧,这东西到年底就特别畅销。”

    “我觉得不好。”罗向阳摇着头,准备细数种荸荠的一系列麻烦点。

    黄玉香好不想让,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

    然后秦禹安就眼睁睁地看着两位老人当着自己的面吵起来,就为了金钩湾种水稻还是种荸荠的问题。

    秦禹安被吵得头痛,连忙说:“都种,都种,我觉得还能种莲藕、茭白啥的,争取不让一块地空着。”

    黄玉香听了,停下和罗向阳的争执,问秦禹安:“你种这么多,你忙得过来吗这已经三月上旬了,如果你有这个打算,那就赶紧忙活起来。”

    罗向阳点头:“贪多嚼不烂,量少了也卖不上价钱。”

    “外公,我也不打算批发价卖掉,我打算走网上销售的方式。”秦禹安并不想走低价批发的模式。

    内安村的海拔高,植被茂盛一些,相对的,污染也更小,种出来的蔬果味道跟山下的田地有差别。

    秦禹安还是很有信心的,现在的麻烦就是没人手。

    “网上销售倒是可以,村里卖



第十九章 别跟别人说
    按照秦禹安本来的计划,他是想把水库到三碗山那边的路也给弄出来的,可是现在一想,还是金钩湾的地重要。

    他得先把金钩湾的水田给翻好,再修一下田埂。

    金钩湾这边跟黄土坡那边不同,水田里长年都有水,有的田里甚至都有泉眼。

    所以金钩湾的水田好翻,但相对的,水草也多。

    可惜的是这机器没有碎草功能,要不然这些草被搅碎了翻入泥土里,可省了不少的工夫。

    春天水田里的水,那叫一个冰凉,秦禹安即使穿着专用水田塑胶鞋子,依然能感觉到那水温透过鞋,冷得他打了个寒颤。

    他站着好一会,适应了田里的温度之后,才启动机器。

    泥土翻出间,秦禹安看到一些小动物在泥水里扑腾,然后又钻入泥里不见了。

    他眼睛一亮,是泥鳅!

    发现了一条,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开关一样,秦禹安见到了许多,可惜的是这些小家伙的速度特别快,一下子就不见了。

    看来金钩湾这篇水田里藏着不好好东西呢。

    秦禹安忙活着田里的活,每天累得不想说话,就晚上睡觉前刷一下消息,回复一下信息,以前的所有娱乐活动都取消了。

    曾经固定刷本子的队友们很快就找到了替补的,秦禹安只能看着他们讨论剧情讨论得欢快,羡慕得不行。

    我好怕怕这个家伙还唯恐天下不乱,每次都要故意发语音过来刺激他。

    秦禹安调整了一下枕头,很快就回了一条信息过去。

    安然无恙:再这样,我们绝交!【刀子滴血】

    安然无恙:再过半个多月,我农场的枇杷就能吃了,到时你就眼馋着吧。

    赵讯一看,这怎么行,他媳妇已经看上那枇杷了,他就等着清明的时候带媳妇过去秦禹安的农场散散心呢。

    我好怕怕:别别,大哥,老哥,别我知道错了,你大人有大量,原谅小的吧,我再不发游戏去刺激你了。

    秦禹安当然不会真生气,他直接发了一条语音:“累得连打字的力气都没有了,你要是再刺激我,我就把你抓来帮我干活。”

    赵讯也跟着回语音:“我就一宅男,做不来这么高大上的活。老秦,我和我媳妇打算清明去你那农场看看,你方便吗”

    “你向来也不是不行,不过清明正是农场忙碌的时候,我怕是招待不周。”

    “那没什么关系,有吃有住的就行,其他的我们自理。”

    秦禹安自然是没什么意见:“那行,你们自己看着办,我睡了。”

    他关掉腕表,关掉灯躺下,琢磨着清明的事儿,迷迷糊糊间,他好像忘了什么事情。

    到第二天,秦禹安爬起来后继续到田里干活,脑子都是空的,什么都不记得了。

    话说唐平带着香蕉回家后,先是藏在储物间里,然后再偷偷摸摸地运到自己的房间里。

    趁着没人的时候,自己偷偷地吃两根。

    这自然熟的,天生天长的香蕉,味道就是跟水果店里买的不一样,关键还是他自己摘的,那滋味更不一般了。

    唐平吃过的东西多了,他的感觉也比其他人灵敏,要说秦禹安家的多好多好,倒也不是,而是感觉。

    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让唐平对安内村另眼相待,肯定是地理环境的原因。

    以前他最爱国外以及西南部的三个农场的产品,最合他的心意,而现在,新宠是秦禹安家的东西。

    唐平以为自己偷偷在房间里吃香蕉没人知道,却不晓得这香蕉的香味早就散开了。

    他小侄女的鼻子灵得很,一直跟她妈妈说要吃香蕉,然而拿了香蕉给她,她却说不是这个味道。

    &



第二十章 小可爱
    到了傍晚,唐平就发现,全家人全都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他不由吓了一大跳。

    “平平,听说你亲自摘了不少香蕉回来,怎么没请我们吃”唐妈妈笑眯眯地说,小儿子摘的香蕉,那味道一定是最好的。

    唐平一下子就傻眼了,看向躲在唐爸爸怀中的小侄女,就见她朝自己嘻嘻地笑着,看来丝毫就没把他的交代放在眼里。

    “平平”唐妈妈又疑惑地叫了一声。

    唐平看着大家期待的表情,慢吞吞地挪到房间,把香蕉提下来,挑挑拣拣,一人分了一根,而唐爷爷唐奶奶的那份,则单独留下来。

    他的香蕉啊,好心疼!

    而拿到香蕉的唐家人,不约而同地拍照发朋友圈、围脖等,“儿子/弟弟/孙子亲手摘的香蕉,味道真不是一般的好。”

    刷到这条信息的人,对此早就习以为常,唐家都把小儿子当宝宠着呢。

    晚上,秦禹安吃完晚饭躺在床上,就收到了唐平一大串各种各样大哭的表情。

    秦禹安一看他的朋友圈,发了张图片,米袋里的香蕉没剩几根了,原来都被他家里人分走了。

    他默默地关掉了聊天软件,继续在网上看鸟笼、小木屋。

    他买的孵蛋器已经到了城里的中转站,等送到村里还要拖延上两三天。

    可他天天在地里干活,累得不想动,自然是等着快递把货送到村里。

    秦禹安刷了半天,然后去看自己挂出去的招聘,发现浏览的人不少,却一个有意向的都没有。

    他不由叹气,这招人怎么就那么难呢

    又过了三天,快递终于送到村里了,秦禹安骑着摩托车去拿,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把小鹦鹉给孵出来了。

    在这机械的劳作中,未出壳的小鹦鹉已经成了他的动力。

    秦禹安把鹦鹉蛋从系统包裹里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入孵蛋器中,设定好温度、翻蛋频率,然后就能等着小鹦鹉出壳了。

    其实他是有一些紧张的,到底能不能成功呢秦禹安恨不得不干活,天天待屋里观察。

    然而现实由不得他,罗向阳找人联系了几车已经腐熟好的鸡粪,秦禹安得把它们撒到田里去。

    他不用化肥,用农家肥,这价格可不便宜,账户上又少一笔数字,秦禹安心疼极了。

    好在那一片百香果长得快,已经开始爬架子了,据说施鸡粪肥会长得更好。

    秦禹安这时候不由有些后悔,她怎么就没想着多种百香果,这东西当年种当年就能结果、果期还长,价格也适中。

    只能说,他当初的规划就不对,对农业生产的认知太局限。

    几车的鸡粪根本就不够,秦禹安不由头疼,压力大得不行,这根本就不是他理想中的农场主生活。

    谁家农场主招不到工人,什么都亲力亲为的

    不过很快的,秦禹安就没空想这些了,小鹦鹉出壳了,还好鹦鹉用的各种奶粉、针管等都送到了,要不然他还真的束手无策。

    这天,秦禹安起床,照例去鹦鹉蛋,发现壳已经破了一半,一只非常瘦小,没毛啊、全身粉嫩的小家伙趴在上头,看着奄奄一息的样子。

    秦禹安吓了一跳,赶紧按照网上查到的注意事项,忙活了半天才把小鹦鹉安顿好。

    他看网上说新手这种刚出壳的小鸟并不稳,很容易养死,所以他是有一点紧张的,时不时就要关注一番。

    有了小鹦鹉,秦禹安那是有鸟万事足,心情又乐观起来,其余的烦心事儿都丢到脑后去了。

    过了两天,小鹦鹉的身上长出了绒毛,叫的声音大声了一些,但是它只能趴着活动。

    又过了三天,小鸟身上的容貌又多了点,状态看着挺好的,秦禹安干脆就提上鸟笼,带到地里去干活。

    有了这只小鹦鹉,秦禹安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干劲,他要努力干活,才能养得起这只小可爱。

    秦禹安养了只鸟的事儿还是让罗向阳和黄玉香给知道了,两个人对鹦鹉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这小东西会学说人话。

    而此时,育苗地那



第二十一章 清明枇杷红
    黄玉香一起跳舞的一位奶奶就介绍了一对哑巴夫妇来干活。

    这对夫妇并不是内安村,而是半山腰的一个叫石盏的村子,从他们村子到农场骑摩托车只要二十分钟左右。

    那个村子村民少,几乎都搬迁走了,大部分人都把那个村子给忽略掉了。

    介绍人说这对哑巴夫妇非常的勤快,起早贪黑的,硬是供了两个大学生。

    但是哑巴夫妇之前的工作出了些问题,回村后就不想再进城打工,托人帮忙在附近找事做或是接些手工活。

    反正不用跟人多交流就行,做什么活不辛苦呢体面不体面那是别人看的,自己清楚就行。

    这对哑巴夫妇,男的姓杨,喊他老杨就行,女的跟外婆同姓黄,她戴着助听器,能听到一点声音。

    人是罗向阳面试的,秦禹安在一旁听着,老爷子问的都是些种地的事儿。

    这对夫妇见问的都是跟种地有关的,面上的紧张少了几分,点头的频率也高了不少。

    不过两人也有要求,那就是希望工作的时间能有弹性一些,比如偶尔提早回家、推迟来农场、请假之类的,当然,他们保证绝对不会耽误农场的活计。

    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现在招人那么难,罗向阳和秦禹安自然不会再挑起什么,就应下了。

    老杨和黄婶也确实如介绍人说的,干活是一把手,起苗、移栽、浇水,速度快得很,一个人能抵三个秦禹安。

    秦禹安是种田新手,他也不觉得自己做得慢有啥丢人的,他就怕耽误了时节。
1...45678...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