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寂寞一刀

    蒙生们吃惊地望着郭致远,虽然郭致远的话对于他们这个年纪来说还有些似懂非懂,但是他们却被郭致远的豪情和气势所感染,郭致远的话就像一颗种子,悄悄地播撒在他们心里,现在自然还看不出什么,但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最后长成参天大树!

    平复了一下心情,郭致远开始准备正式授课了,对于自己的第一堂课讲什么郭致远其实也头疼了好久,讲四书五经他不擅长,他能讲的自然只有一些现代知识,但是太过超前的东西他又不能讲,因为那样很容易被人攻击传播歪理邪说,给他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他只能讲些浅显的现代知识,但哪怕只讲浅显的现代知识,他也得有个名头,否则同样容易被人诟病,他首先转身在身后的木板上写下两个字“格物”,然后朗声道:“圣人云:格物致知,何谓格物天地万物皆有道理,格物就是推究天地万物,从中得出道理,鸟为何会飞鱼为何能长居水中而不死……当然只明白道理还不够,我们还要知行合一,比如我




第一百五十章 红薯之父
    郭致远的这次授课再次在古田县引起了热议,老百姓虽然觉得郭致远有些另类,授课的内容和方式和私塾的那些先生完全不一样,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郭致远的爱戴,反而更加印证郭致远是星宿转世的传言,要不然哪能知道那么多千奇百怪的知识呢

    当然,自然也有人说郭致远这是传授歪理学说,是胡闹,其中尤以教谕顾之谦等腐儒反对得最厉害,郭致远扩建县学之后等于把顾之谦这个教谕彻底架空了,他自然是一肚子怨气,不过有王德民的前车之鉴,他又不敢跟郭致远公然对抗,只能私底下到处散布诋毁郭致远的言论。

    对此郭致远只是一笑置之,他知道他不可能改变这个时代的人已经根深蒂固的观念,尤其是像顾之谦这样的腐儒,去和这样的人争执,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培养那些还是一张白纸的蒙生身上,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不管大人们怎么想,蒙生们的感受却是最直观的,他们现在最喜欢上的就是郭致远的“格物”课,学到的东西多不说,还非常有趣,唯一有点不好的后遗症就是蒙生们现在都爱上了做实验,这些天古田城的天空中经常飞舞着大大小小的孔明灯,古田城里有不少木屋,未燃烧完的孔明灯落下来,差点把一家的木屋烧着了,郭致远不得不下令让这些蒙生做这种危险的实验必须避开人群居住的地方,而且一定要有大人陪同。

    除了蒙生们,还有一个人也很喜欢听郭致远授课,这个人就是毒王蜂!像徐光启他们虽然也喜欢听郭致远授课,但是他们本身也要授课,公务又很繁重,所以没办法做到每次上课都来旁听,只有毒王蜂是每次必到,开始她还是拉着楚婉儿一起来,但后来因为楚婉儿要带团练乡兵训练,没法陪她,她就一个人来。

    郭致远当然乐意看到这种情况,他当然是希望能把毒王蜂招揽过来的,他手下现在没有真正的军事人才,所以只能让楚婉儿赶鸭子上架担任团练乡兵的指挥,毒王蜂深通兵法,对阵法也非常有研究,如果能招揽过来,就把他最大的这块短板补上了。

    为此他还特意在一次授课后试探了一下毒王蜂,邀请她来担任新学堂的教授,专门教授蒙生们兵法,没想到毒王蜂却冷冷地道:“我想你弄错了,我来听你授课只是想更多的了解你这个人,将来光明正大地打败你!”说完就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郭致远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看来要收服这个骄傲而偏执的女人还真是任重道远啊!这时王喜跑来禀报,说张承带着两个人回来了,郭致远一听就大喜过望,他之前派张承去长乐救陈振龙,一直没有消息,现在回来了,那多半是任务完成了,他带来的两个人多半就是陈振龙和他的儿子陈经纶了!

    对于这位被后世称为“红薯之父”的陈振龙郭致远还是很想一见的,正史上对陈振龙的记载很少,即便有也是一笔带过,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对于红薯到底是何时是谁带入中国的都存在争议,直到郭沫若在他的作品中明确提出红薯是由陈振龙在1593年带入中国的观点,陈振龙的历史贡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爱红薯
    加上郭致远扩建县学,让普通百姓的子女也能读书的举措让这些富裕人家很是排斥,因为威胁到了他们的阶级优越感,所以这些人不仅不会给红薯什么好评价,还给郭致远推广红薯种植设置障碍,比如陈怀礼就对他的佃农宣布,你们要种红薯我不管,但是我收租只收黍米,不收红薯!

    这样一来普通老百姓就有顾虑了,虽然他们对郭致远印象不错,但是这是关系到他们吃饭问题的大事啊,要是因为种红薯耽误了他们种主粮,交不上租怎么办啊而且这里面还有风险,要是他们领了红薯苗,却什么都没种出来,到哪里去找红薯种赔给县衙呢

    所以郭致远的布告贴出以后却几乎无人响应,也没有人到里长和县衙处去登记,徐光启对此事最为上心,一看这种情况就有些急了,郭致远却是不慌不忙道:“先生莫急,我只有办法!”

    郭致远贴出推广红薯种植布告一周后,老百姓突然听到县衙的衙役敲着锣沿街扯开嗓子喊:“明日午时县官大老爷在城外举办美食节,请乡亲父老准时参加,到时可以免费品尝美食,千万不要错过啊!……”,同时古田县城所属的各里镇也都有衙役去传告。

    “美食节”是个什么鬼老百姓自然是第一听说这个新名词,不过大致意思还是明白的,有免费的好吃的品尝自然是不去白不去,而且他们对郭致远这位县官大老爷时不时搞出的新花样也挺好奇,所以第二天县城和四里八乡的百姓就纷纷地跑来看热闹了。

    美食节举办的场地就在上次郭致远搞过“勇士大闯关”活动的空地上,此时空地上已经搭好一个台子,台子前十几口临时垒起的土灶一字排开,灶上放了十几口大锅,有几口锅上盖了盖子,看不到里面是什么,但是却有一股股扑鼻的香气正从锅里飘出来,有几口锅倒是没盖盖子,但是里面除了油什么都没有。百姓们都被这一股股香气勾得直咽口水,如果不是四周都站着彪悍的团练乡兵维持秩序,他们真想揭开盖子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

    郭致远看到台下已经围满了老百姓,黑压压的人头已经数都数不清了,就站起来走到台子正中,大声道:“诸位乡亲,本官现在宣布古田县第一届红薯美食节正式开始!……”

    什么红薯台下的老百姓一听这个名字都愣住了,县官大老爷这是忽悠我们吗这锅里盖着的东西就是红薯吗不是说这玩意不能吃吗可为什么闻起来这么香呢老百姓们纷纷低声地交头接耳起来。

    台下嗡嗡的议论声一片,郭致远却是自顾自地继续道:“在品尝美食前,本官先请诸位乡亲欣赏一个节目,诗歌朗诵,《我爱红薯》!”

    然后他大手一挥,上百名蒙生就排着整齐上台了,开始大声齐诵:“我爱红薯,亩产数十石,一季收,可抵半年粮,超黍稷;我爱红薯,味道好,甜又香,生熟皆可食,营养又健康;我爱红薯,全身都是宝,根茎叶皆可食,可酿酒,叶喂豕,长得快,天天长膘肥又大;我爱红薯,春夏下种,初冬收入,枝叶极盛,草秽不容,勿用耘锄,无妨农耕,省事又省心,种它最划算……我爱红薯,根在深土,食苗至尽,尚能复生,虫蝗奈不何,不怕天灾不怕旱,从此我命由我不由天!”(注:豕即猪,因猪与朱谐音,为了避讳,又不影响百姓生计,朱元璋曾特意颁



第一百五十三章 花式推广
    其他百姓都瞪大着眼睛看着这光棍汉,纷纷问道:“味道咋样”,那光棍汉却只知道狼吞虎咽,根本顾不上回答,有认识他的百姓就忍不住骂道:“二狗子,你特么是饿死鬼投胎啊!好不好吃你倒是说句话啊!……”

    那光棍汉嘴里塞满了烤薯肉,含糊不清地道:“好…好吃!太…太好吃了!”,其他百姓看他的样子不像讲假话,也都动心了,纷纷道:“大老爷,我也要!”

    眨眼间,几锅烤红薯就被百姓们抢着分食完了,吃到了的百姓都有些意欲未尽地直舔嘴唇道:“太好吃了!又香又甜!”,这么多百姓,能分到烤红薯的自然只有站在前面的极少数,后面挤不过来没吃到的百姓看他们这副模样都有些心痒痒,纷纷鼓噪起来:“我们也要!”

    郭致远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大声道:“诸位乡亲不要急,后面还有更多的红薯美食,排着队来,我保证你们都能品尝到,也请已经品尝过红薯美食的乡亲让一让,让后面没有尝到的乡亲也能尝一下……”

    如今郭致远在古田县的威望还是很高的,他这么一喊,后面的百姓都不敢鼓噪了,前面已经吃过烤红薯的百姓也有些不好意思地把位子让了出来,不过却并没有离开,依然留在人群中看接下来郭致远还能鼓捣出什么样的美食。

    这回郭致远推荐的是蒸红薯,蒸红薯虽然没有烤红薯那么香,但是却比烤红薯甜,而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甜味是非常敏感的,因为糖对于他们来说属于奢侈品,不是寻常百姓能吃得到的,所以也是大受百姓的欢迎,赞不绝口。

    今天来的百姓着实不少,只怕有上千人,所以哪怕每人只分一小口,还是有许多人没有吃到红薯美食,眼见揭开的盖子越来越多,剩下的没揭开盖子的锅子越来越少,所以后面没吃到的人都有些急了,不过看到下一个揭开盖子的锅子以后他们眼睛又亮了,因为那是满满一锅子红薯饭!白白的米饭上面点缀着金黄的红薯,煞是好看,这些还没有吃到红薯的百姓虽然还不知道红薯到底什么味道,但是只看到这红薯饭就觉得今天赚到了!

    红薯饭之后是红薯粥,大米和红薯都已经熬得稀烂完全混合在一起,口感远比百姓们平时喝的粥要好得多,而且加入了红薯的粥了喝了更容易产生饱腹感,更抗饿,因为来的人太多,所以他们只能用碗传递着抿上一小口,但是又甜又糯的口感却让他们舌尖上的味蕾都炸开了,好在这个时代人卫生观念还不强,不会因为和别人共用一个碗而感到恶心,如果不是顾忌面子,他们真恨不得用舌头把碗都舔干净!

    红薯粥之后就是压轴戏了---油炸薯片!这也是郭致远为了保证来的百姓每一个人都尝到红薯做的美味特别准备的,专门请的刀工最好的厨师,能将一个红薯切成上百块薄薄的薯片,这样现场的每一个人都能分到好几片,油炸薯片的口感自不用说,又香又脆,许多老百姓都觉得这绝对是他们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性急的自然是几片一起丢进嘴里三下两下全吃完了,会过日子的百姓则只



第一百五十四章 惊动万历
    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不行,天底下的男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一定要报仇!毒王蜂用力甩了甩头,快步转身离开了,她决定以后不再去听郭致远授课,最好不要看到这个男人,这样她才能重拾找他报仇的信心,找机会把自己手下的那些女土匪救走,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接下来几天其实毒王蜂就算想见郭致远也见不到了,因为郭致远实在太忙了,红薯美食节大获成功之后,老百姓对红薯的认识大为转变,每天前往里长处登记要求领红薯苗回去种植的人络绎不绝,即便是没来参加红薯美食节的百姓听到街坊邻里介绍也都动心了,加上郭致远编的那首《我爱红薯》的打油诗朗朗上口又好记,好多老百姓都会背了,四里八乡的一传播,老百姓都知道种植红薯的好处了,虽然有些怀疑红薯是否真有这么好,但还是决定领几株回去试种一下,所以第一批几万株红薯苗很快就全部发放出去了!

    但是把红薯苗发放出去才仅仅是开始,郭致远得派人下去教老百姓种植才行,这可是个大工程,郭致远手下哪有那么多懂得红薯种植的人才啊所以他让徐光启把种植红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写出来编成了小册子,红薯本身比较好打理,不像稻谷那么娇贵,只要按照小册子上面介绍的方法种植基本上就问题不大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这个时代识字的人不多,普通老百姓大多不识字,郭致远把县衙里能识字的人全派出去都不够,最后连新学堂里的蒙生都被他派出去了,美其名曰:社会实践,不过这样对提高蒙生们的能力确实很有好处,不会变成读死书的书呆子。

    同时郭致远还通过孙传的车马行开始从外地大量采购猪崽,他这当然是准备在古田大力发展养殖业了,明朝的养殖业很不发达,原因很简单,人都吃不饱呢,哪有东西喂牲畜啊尤其是养猪,虽然朱元璋为了不影响百姓生计,很体贴地把猪更名为“豕”,但毕竟这只是掩耳盗铃之举,下面的官员为了避讳,肯定是不鼓励百姓养猪的。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时代猪的阉割技术不过关,猪在阉割之后就不会发情,不喜欢动,才会长得快,肉质也会更加鲜美,但是阉割技术却是个技术活,技术不过关的话就把猪给割死了。

    但现在这些问题对郭致远来说却都不是问题了,红薯叶用来喂猪再适合不过,猪粪又可以做为肥料来增加土地的肥力,等于形成一条闭合的生态链,而猪的阉割问题有沈令誉这位名医在也不是问题,沈令誉虽然不是兽医,但很多医理是相通的,而且沈令誉还能配制一种药粉,撒在猪阉割后的伤口上就能防止伤口化脓、恶化,大大提高猪阉割后的存活率,郭致远之前就让沈令誉从团练乡兵中选了几人收为徒弟,作为医护兵培养,后来组建自新军后又选了十几人交给沈令誉培养,所以人手方面也不是问题。

    郭致远推广养猪准备采用和推广红薯种植一样的办法,由县衙出资购买猪崽,然后老百姓按照户籍登记认养,等猪长大可以宰杀的时候,老百姓只要还给县衙一头同样大小重量的猪崽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争执不下
    沈一贯和沈鲤不和是满朝皆知的,以至于后来沈一贯卸任首辅的时候就提出要求沈鲤和他一起卸任,而万历居然真的同意了,因为沈鲤就是他用来制衡沈一贯的,沈一贯卸任了,沈鲤性格刚正本不受他喜欢,他自然没必要让沈鲤留任。

    由此可见沈一贯和沈鲤当时关系有多紧张,哪怕到了万历皇帝面前他们照样也是争执不休,万历早已见怪不怪,这也正是他想看到的,要是首辅和次辅抱成团他才担心呢,所以只是笑着看两人争执也不说话,不过他突然觉得郭致远这个名字有些耳熟,想了良久,终于想起来了,拍了一下额头对还在争执的沈一贯和沈鲤有些不确定地问道:“这个郭致远可是郭正域之子去年闯宫救父那个……”

    “正是!这郭致远蒙圣上恩典,钦点为古田县令,却不思报效朝廷,仗着其父郭正域的权势在福建胡作非为,导致匪患猖獗,如今邻近几县的知县联名弹劾他,证据确凿,老臣拟让吏部将其撤职议罪论处,沈鲤却因其乃郭正域之子,想徇私回护他!……”沈一贯见万历主动提到郭正域,索性来个恶人先告状,随便把郭正域也拖下水。

    沈鲤自然不可能让他如意,义正辞严地反驳道:“荒谬!满朝大臣谁不知郭大人最是清正,从不徇私,岂会纵容其子胡作非为且这郭致远当年闯宫面圣,圣上也是见过的,岂是胡作非为之人……”

    万历对郭致远印象还是不错的,便点了点头道:“朕想起来了,这郭致远为救父不惜冒险闯宫,孝心可嘉,朝堂应对也颇有分寸,确不像胡作非为之人!……”

    沈一贯一听就急了,连忙道:“圣上当日只是匆匆见过这郭致远一面,自不知其真实性情,当日这郭致远不过一白身,便敢闯宫面圣,可见何其胆大,如今外放古田,掌管一县,无人制约,自然是越发胆大妄为,否则这邻近几县知县又岂会联名弹劾他!……”

    万历又点点头道:“沈爱卿所言也有道理,这郭致远胆子确实不小,既是邻近几县知县联名弹劾,那多半不假了!……”

    沈鲤一听心里就咯噔一下,听万历这口气明显已经倾向于支持沈一贯的意见了,连忙道:“圣上,虽是联名弹劾,但也可能是这邻近几县知县沆瀣一气陷害忠良,不可轻信,老臣建议还是派人去古田实地调查,看是否属实,再做处理不迟……”

    沈一贯见万历已经倾向于自己的意见,自然要趁热打铁,不等万历说话,就抢着反驳道:“我大明地大物博,知县不知凡几,若是处置一小小的九品县令,都需朝廷从京城派人去实地调查,便是将朝中所有大臣全部派出都不够,那朝中大事由何人来处理呢再说这邻近几县知县之前和这郭致远并无仇怨,为何不联合弹劾他人,独独弹劾这郭致远呢!……”

    万历听得连连点头,沈鲤一看要坏事,只得使出最后的杀手锏了,大声道:“圣上,老臣有证据证明这联名弹劾所奏不实!……”

    这回连沈一贯都听得一愣,这沈鲤在京城,郭致远在古田,沈鲤能有什么证据证明郭致远是被诬告的呢



第一百五十六章 疏忽
    沈鲤自然不可能让沈一贯如愿,连忙道:“不妥,这福州知府黄似华有故意针对郭致远之嫌疑,如何能保证其能公正地调查此事考察地方官员乃巡按御史之责,老臣举荐福建巡按御史刘光先前去调查此事!……”

    设立巡按御史之职是从明洪武年间开始的,其职责就是“代天子巡狩”,考察地方官员整饬吏治,是明朝维护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有点像现代中纪委派往各省的巡视组组长,权力很大,这福建巡按御史刘光先素以“铁面无情”著称,而且他既不属于东林党,也不属于浙党,让他去古田调查郭致远自是再合适不过。

    所以万历一听就点了点头道:“准奏!那便让刘光先前往古田彻查此事吧,让其将调查结果如实上奏……”

    沈一贯知道自己已经无法阻止此事了。好在这刘光先虽以“铁面无情”著称,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脾气比较急躁,做事比较冲动,曾经有一个知县被人举报贪污,刘光先前去调查,因为那举报之人消息灵通,事先得到了消息,就派人悄悄把一大包银子藏在那被举报的知县官邸之中,刘光先一去便令人搜查那知县官邸,结果就把那一大包银子搜出来了,那知县自然大呼冤枉,但刘光先却根本不听他分辩,认为既然搜到证据那这知县肯定是贪官没错了,就将那知县撤职下狱了,那知县有口莫辩,最后居然在狱中自杀了!
1...2627282930...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