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赵为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熙檬父

    此刻,肥义正在慨然发言:“有大王如此之贤君,老臣放胆在此直言,赵国将来必定强绝于世,今日之齐秦,将来不过是大赵阵前败犬耳!”

    肥义话音刚落,大殿之中一连串的附和之声顿时响起。

    赵何默默的听着这一切,突然觉得……

    舒服了。

    赵何觉得自己的身体有点轻,好像要飘起来一样。

    也就是这个时候,主父咳嗽一声,让众人重新冷静了下来。

    主父环视一圈,最终将目光落在了赵何的身上。

    “二三子,事实证明了一点,那就是牛翦大将军,错了。王儿,才是这场兵事推演之中,真正胜利的一方。对此,二三子可有异议”

    众臣齐声道:“臣等皆无异议。”

     




第52章 正统和叛逆,两代人的交接
    赵何心中也很是激动。闪舞

    从现在开始,寡人……终于也是正式的迈入到魏国的权力中心之中,成为那个和主父共享赵国最高权力之人了。

    想到这里,赵何不由得看了正面带微笑注视着自己的主父一眼。

    即便是放眼整个历史,像主父这样的国君也是极为少见的。

    所谓天家无亲情,但其实在赵国之中,这个说法并不是特别成立。

    对自己的三个嫡子,安阳君赵章、国君赵何、平原君赵胜,主父其实都投入了大量的关爱。

    这样的父爱,曾经是支撑着主父将位置传给赵何的重要因素,也是驱使着安阳君发动叛乱的一大原因,可谓是功过参半。

    但今天,也正是这份父爱,让主父正式的将治理内政的权力交到了赵何的手里。

    其实,在沙丘宫变之时,赵何曾经很严肃的考虑过一个问题。

    自己到底要不要像历史上那样,杀死主父或者,架空主父

    这个念头仅仅一闪而过,就被赵何扔在一边。

    为何

    赵何不是李世民。

    沙丘宫变,某种程度上来说和玄武门之变有些类似。

    只不过,沙丘宫变之中身为大王的赵何笑到最后,而玄武门之中的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所杀。

    为什么都是胜利者,李世民架空了父皇李渊,而赵何作为穿越者,在明知玄武门事变的情况下没有这么做呢

    是因为赵何太蠢

    不。

    是因为没有必要。

    赵何,对应的是唐朝太子李建成。安阳君赵章,对应的才是秦王李世民。

    这个对应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赵何对应的不是李世民。

    假设,李建成在玄武门事变的时候反手一击干死了李世民,取得胜利的李建成会怎么做,接着架空李渊

    不会。

    李渊是正统皇帝,李建成是正统太子,正统太子李建成怎么可能会在剿灭叛逆李世民之后,再去和原本就跟自己一边的正统皇帝李渊做对呢

    李渊难道会因为李世民想要杀死李建成篡位,就剥夺李建成的继承者之位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不可能。

    李建成在杀死李世民之后,只需要安安静静的等着父皇李渊对自己大加封赏,然后等着接任唐朝皇帝就行了。

    和李建成对应的赵何,也是如此。

    赵何不是逆贼李世民。

    赵何,是赵国的正统大王!

    作为正统大王,赵何剿灭了安阳君这个叛逆。

    这件事情对于主父来说,虽然很痛心,但是他会因此而责怪赵何吗

    不会。

    安阳君造反想要杀死赵何篡位,那赵何诛杀叛逆安阳君,就是符合正统的、理所当然的事情。

    那么理所当然的,赵何也根本没有必要去架空主父,因为赵何跟主父在这件事情的立场上是完全一致的,都是“正统”。

    只有李世民和安阳君赵章这样的叛逆,才会在叛乱成功之后不得不架空父王们。如果不架空父王们,安阳君、李世民这些叛逆终究还是死路一条,因此他们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正统大王赵何根本不需要这么做。

    赵何在消灭了安阳君这个叛逆之后,只需要静静的坐在那里享受着众人的欢呼,让史官给自己记上平叛的辉煌事迹,然后等待着原本就注定属于自己的权力落到自己手上的那一刻。

    那一刻就是现在。

    赵何站了起来,朝着主父跪下,行大礼,磕头。

    “儿,多谢主父。”

    从今天起,至少半个赵国的权力就落入了赵何的手中。

    凭空交出自己手中的一半权力,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对于任何一名官员来说都是无法做到的事情,更何况是一位至高无上的国君

    但,主父做到了。

    就冲这,磕个头算啥

    主父一脸的感慨,扶起了赵何,十分亲切的拍了拍赵何的肩膀。

    “王儿,从今以后,赵国……亦要交给你了。”

    赵何正色,无比认真而严肃的说道“儿,必定不会让主父和赵国万千臣民失望!”

    相邦肥义站在台阶之下,看着面前的这一刻,感慨万千。

    如果说四年前的那场禅位典礼让肥义看到了赵国两代国君交接的序幕,



第53章 如何应对秦国的胜利
    邯郸大殿之中,会议还在继续。

    主父道:“实话说,韩魏如此惨败,的确是出乎了寡父的意料之外。既然秦军如此之强,大赵接下来的策略需要改变一下。”

    赵国重臣连连点头。

    一开始,以为秦国是劣势方,就没当回事。

    可现在,秦国人以少胜多,反而把韩魏联军吊起来打,那又是另一种局面了。

    做什么决定,都是要从实际出发的。

    肥义沉吟半晌,道:“如今问题的关键其实就在于,韩魏究竟还有多少兵马可以抵挡秦军,而秦军又剩下多少兵马可以继续进攻韩魏!”

    战报上虽然写了斩首无算这四个字,但双方具体的战损却是没有写出来。

    毕竟赵国的探子们也不是神仙,涉及到几十万人的大型战争,哪里是几个探子就能够完全搞清楚的

    于是,众人期待的目光就又落到了赵何的身上。

    赵何准确的预测了伊阙之战的过程,这个时候自然就成为了大家的希望。

    主父道:“王儿,你觉得呢”

    赵何有些犹豫。

    史书上说,白起斩首二十四万。

    从现在的情报来看,韩魏联军的数量应该正好是这个数,就算有所出入,最多也不超过三十万。

    按照二十四万的斩首数而言,可以说是全军覆没了。

    非常夸张啊……

    赵何眨了眨眼睛,道:“主父,若是儿所料不假,韩魏联军死伤数目,应当在十五万人以上!”

    为了保险,还是打个折扣。

    但即便是这个折扣,在场的赵国大臣们也忍不住发出一阵惊讶之声。

    一战歼灭十五万人即便是如今各国参展规模动辄十万大军起步的现在,也是非常少见的。

    赵何又道:“秦军虽然得胜,但是想要迅速攻破魏军的营地,不付出大量死伤是不可能的。儿认为,秦军这一战的死伤也至少超过了五万人,可能还会更多一些。”

    “五万”赵国几名将军也是闻之动容。

    考虑到秦军的数量,这个伤亡数字也是让人非常吃惊的。

    超过三成!

    在这个时代,两成的战损就足以让一支军队溃败了,普通的军队甚至只需要一成左右。

    超过三成的战损却依旧能够取胜,一方面体现了秦人士兵的顽强,另外一方面也足以证明秦国领兵大将白起确实是治军有方。

    对于赵何的判断,这一次没有人提出质疑。

    大家已经开始慢慢习惯接受这位少年大王所表现出来的才能。

    主父微微皱眉,道:“若是以此来算的话,韩魏两国基本上是丧失了保卫都城以外其他地方的能力了。”

    韩国,七大战国之中可能是最弱的一个国家。

    魏国,几十年前的霸主,但被齐国崛起之后又被楚、秦连番打压,如今也是跟韩国难兄难弟了。

    所以,伊阙之战一打完,韩魏两国的家底也就赔得差不多干净了。

    主父又道:“但秦国伤亡也不小,寡父认为秦国人应该会在收复失地之后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整和补充,然后才会继续出兵。”

    在这之前,由于函谷关之战的失败,秦国被迫归还魏之河外、封陵、韩之河外、武遂。

    这一次秦国出兵,就是为了收复这些失地。

    肥义点头,道:“主父所言极是。以如今之战局,应当会有一段缓冲的时间,大赵若是出兵的话,是完全来得及的。”

    司寇周袑皱眉道:“既然秦军大胜,那么是否要传令云中方向撤军牛翦大将军仅率两万人南下,似乎有些少了。”

    在这之前,都觉得秦国是劣势,所以派两万人去搞搞秦国是够的。

    可现在才发现,秦国也太猛了。

     



第54章 赵何的两个计策
    听完赵何的话,主父和在场的赵国群臣陷入思考。

    不得不说,赵何的这个计策,是相当吸引人的。

    上党郡地处太行山脉以南,而太行山脉又有“天下之脊”的称谓。

    这条山脉绵延上千里,北边接着草原,南边接着黄河,西边是河东、晋阳,东边是邯郸、中山,绝对的兵家必争之地。

    掌控太行山就等于掌控了中原争霸的主动权,这一点在数百年前春秋时代霸主晋国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今北太行已经尽在赵国之手,只要拿下上党郡,那么整个太行山脉就全都是赵国的了。

    有了上党,赵国在面对秦、韩、魏、燕四国之时,都处于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而对手除了秦国尚能够凭借纵深来反扑之外,其他三国都只能被动挨打。

    这个地方,太关键了。

    可是,并非只有赵国君臣知道这个地方的重要性。

    司寇周袑沉思片刻,道:“大王这一策取上党,确实让臣赞叹。但若是我军攻击上党之时,齐国发兵阻止,如之奈何”

    谁都想扩张,谁都想拿更多的土地,但谁都不愿意别人拿到更多的土地。

    齐国就在赵国东边,作为当今天下霸主,齐国是肯定不会坐视赵国轻轻松松拿到上党郡的。

    所以,想要拿下上党,就不可能绕开齐国。

    对此,赵何显然也是有了考虑的,只见他不急不忙的说道:“司寇不必担忧,齐国很快便会自顾不暇,不会在大赵征讨上党郡之时添乱的。”

    这句话,赵何说的相当肯定。

    这是因为,赵何刚刚想起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赵何在从相邦官署之中出来前,繆贤送来的那份临淄情报。

    在那份情报之中,提到了一个叫做田甲的名字,并且这个田甲还和苏秦过往甚密。

    苏秦是谁那可是历史上搞垮了齐国的家伙。

    所以当赵何在脑海之中想起“田甲劫王”这个典故的时候,他就知道齐国的内乱肯定要在苏秦的策划下发生了。

    何谓“田甲劫王”

    说的是齐国大夫田甲,图谋不轨劫持了齐王想要犯上作乱,但是最终没有成功。

    而齐国相邦孟尝君田文被认为是田甲的幕后主使者。

    于是,齐王和孟尝君之间彻底决裂,最终导致孟尝君离开了齐国并和齐王反目成仇。

    田甲劫王,正好是历史上记载发生于今年(公元前294年)的故事。

    只要这个事件一爆发,齐国人自己内讧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有心思来干涉赵国攻取上党

    周袑微微一愣,奇道:“大王为何如此肯定”

    赵何咳嗽一声,正色道:“是情报处那边的间谍得到的情报,不过具体的倒是不能多说。”

    周袑半信半疑的看了赵何一眼,没有直接反对。

    周袑也是学精了,前面几个跳出来和大王做对的家伙被打脸的情形都还历历在目呢。

    周袑道:“若是齐国当真不会插手,那么攻取上党确实是个好主意。”

    周袑坐了下来,将军赵文又站了起来,道:“大王,上党郡之中山地崎岖,易守难攻,又难以让大军通行。且我赵国之强乃在骑兵,骑兵是无法在上党之战中发挥作用的。”
1...1617181920...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