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熙檬父
白起的嘴角微微扯动了一下,道:“据说赵王喜欢自称为‘龙的传人’,这龙骧军的军旗大抵也是因此而来。”
秦王笑道:“龙啊,从未见过,却又令人向往。你说,寡人若是真有一条龙为坐骑,那么今日是不是就能获胜?”
白起十分肯定的说道:“大王若乘龙而战,我军必胜无疑!”
秦王哈哈大笑,道:“得武安君此言,寡人甚慰!”
白起微笑道:“龙骧军已至,此战已无胜理,臣作为主将难辞其咎,请大王速速撤退,臣为大王殿后。”
秦王沉默片刻,道:“不行。”
白起正色道:“大王,请——”
秦王打断了白起的话:“武安君,寡人有命令给你。”
白起脸部的肌肉明显颤动了一下,道:“臣听命。”
秦王吐出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寡人今日命你为秦国大将军,总领大秦一应军务,负责巴蜀、黔中三郡防务,即刻前往成都上任!”
白起脸颊的肌肉颤动得更加厉害了,砰的一声跪了下来,就连声音都有些颤抖:“大王——”
秦王洒然一笑,道:“寡人登基之时满怀雄心壮志,一心只想着将大秦的霸业发扬光大,却不想成了如今这般光景。唉!”
白起叩首道:“大王,我军此战虽败,但局势未尝没有转机,还请大王即刻随老臣撤回巴蜀,重整旗鼓!”
秦王从怀中拿出了一个小小的布包,珍而重之的放在白起的手中:“这是大秦传国王玺,你拿回去给太后和穰侯,让他们扶立寡人仲弟泾阳君出任新王吧。至于寡人——”
秦王说着说着,脸上的笑意越发的重了:“寡人已经逃过两次,不想再逃了。”
白起砰砰磕头,泪流满面:“不!天下岂有臣弃君而求生之理!臣虽不才,亦愿随大王死于此地!”
“不。”秦王双手扶在了白起肩膀上,温和的说道:“你不能死。你若是死了,大秦之中再无领兵之将,又如何去抵挡今后赵国的进攻呢?去吧,好好的活着。寡人先行一步,先去向秦国的列祖列宗请罪。”
白起嚎啕大哭,叩首不止,无论如何也不愿离去。
秦王终于勃然变色,怒喝道:“白起,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尔还要抗命吗?滚,快给寡人滚!”
秦王用力一脚踢在了白起的肩膀上,直接将白起踢出去好几步:“滚啊”
蹄声如雷,已经近在眼前。
白起泪眼模糊的抬起头来,最后看了秦王一眼,一咬牙,沉声道:“大王且先去,臣日后便来!”
说完,白起起身上了旁边亲卫早迁来的马,在数百亲卫的护卫下策马南去。
身后传来了秦王的大笑声:“寡人情愿永远都不和你在地下相逢!”
看着白起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之中,秦王微微松了一口气。
龙骧军席卷而至,将秦王和秦国帅旗团团包围。
秦王抬起了袖子,吹了吹袖子上的烟尘,对着面前的龙骧军将军不紧不慢的说道:“赵王何在?让他来见寡人。”
秦楚联军彻底溃败了。
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联军士兵被追杀的身影,许多人就从秦王的身边不远处逃窜而过。
五千龙骧军静静的守着秦王,没有任何理会其他败兵的意思。
秦王左顾右盼,突然叹了一口气:“倘若寡人有这么一支铁蹄之师,何愁天下不定!”
一个带笑的声音传进了秦王的耳中:“秦王开玩笑了,龙骧军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建成的。”
龙骧军让开了一条道路,一辆马车缓缓驶到了秦王的面前。
赵何到了。
秦王脸色微微一僵,笑道:“确实是寡人想多了,龙骧军这般兵种,确实也只有赵国才能够创造出来。”
赵何笑道:“其实寡人也就是拾前人之牙慧罢了,秦王既然已经兵败,为何不走?”
秦王脸色重新变得平静,道:“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了。”
赵何看着秦王,似乎明白了什么,道:“坦白说,能够看到秦王在这里,寡人很高兴。”
秦王问道:“为何?”
赵何道:“秦王若不死,寡人终究是无法安心。只有秦王死了,寡人这一统天下之路才算是走到了胜利的尽头。”
秦王目光闪动,脸上露出了一丝惊奇之色:“原来寡人在赵王心目之中的地位竟然如此之重,倒是让寡人有些意外。”
赵何笑道:“秦王何必自谦?战国虽有七个,但天下英雄,唯秦王、主父与寡人耳!”
秦王含笑道:“齐王田地若是未曾失败,难道便不算英雄了?”
赵何摇头道:“齐王田地志大才疏,远不如其父祖多矣。所谓才不配位必有灾祸,说的便是齐王田地了。”
秦王道:“楚国地大物博,多年来称霸南方,楚王难道也算不得英雄?”
赵何笑道:“楚怀王不过是草包一个,刚刚死去的楚灵王熊横更是连其父都不如,国中又有昭景屈三氏相互倾轧,也就一个屈原算得上是忠心之臣,其余皆是碌碌之辈,何来英雄之说?”
秦王点了点头,道:“不知赵王对韩、魏、燕三国又是如何看法?”
赵何道:“韩王好权术之道,只知以权术御下而不知民心不通军事,若太平时期堪为一守成中兴之君,但在这大争之世不过一亡国之君罢了。”
“魏王,平平无奇庸庸碌碌,用人不当识人不明,以至有田文之流窃取quán bing,使魏国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燕王,乃是这三国之君中最为出色的一位,内建黄金台招揽贤臣,外修军事大破东胡朝鲜,文治武功皆是历代燕王之首。若非是寡人和赵国的话,燕国倒也不是没有一争霸主的机会,只不过他碰上了寡人,也就只能到此为止了。”
秦王静静的听完了赵何的这番话,突然道:“那么赵王对寡人的评语呢?”
赵何失笑道:“寡人方才不是已经说过了吗?”
秦王道:“寡人还想听听更具体一些的话。”
赵何笑了起来,过了好一会才道:“若无寡人,则百年内,必然是秦国一统天下矣!”
秦王眉头一抬,道:“此话当真?”
赵何正色道:“不能再真。”
秦王叹息一声,道:“不瞒赵王说,寡人心中其实也是这般想的。”
赵何道:“这便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秦王哈哈大笑:“知寡人者,赵王也!”
赵何微笑道:“既然如此,不如请秦王随寡人回到邯郸,也好闲时畅谈一二,岂不美哉?”
秦王摇了摇头,道:“这便免了。寡人虽然无能,但也不至于向他国屈膝投降,不然日后九泉之下如何去面对列祖列宗?”
赵何道:“秦氏本出赵氏,既然是同源之国,那便是同祖同宗,如何不能面对?秦王此言寡人不能苟同。”
秦王失笑:“赵王不必多说,寡人已然下了决心,赵王不会连这点机会都不给寡人吧?”
两人对视片刻。
赵何叹了一口气,朝着秦王拱了拱手:“既如此,那寡人便在此送秦王一程。请吧。”
秦王点了点头,道:“多谢赵王。还请赵王回转邯郸之时,向主父转陈寡人之敬意。”
赵何郑重道:“一定带到。”
秦王拔出腰间御剑,注视着森森剑锋,突然大笑:“本想有朝一日持剑而一统天下,却不想用来行此自刭之事,倒真是误了名剑一把!”
剑光在空中闪过,鲜血喷溅,秦王的尸体倒在了地上。
秦国自建国以来第二十八任国君嬴稷,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享年三十九岁。
,
战国赵为帝 第490章 战后清点,三路进军(第一更)
秦王的死为整个宛城之战的战事画下了休止符,而真正的战事完全结束则要等到第二天的正午时分,出去追击的赵军陆续归营之时。
在事后的统计之中,赵国在这一战里斩首和俘虏了大约九万到十万的秦楚联军士兵,只有三万左右的残兵败将最终逃出生天避免了当阶下囚的结局。
秦国武安君白起和楚国令尹景阳都没有出现在被杀死或者被俘虏的名单上。
但赵何对此其实并不在意,因为那对于现在的他来说都已经完全是小事了。
在击溃了秦楚联军的当天晚上,赵何就率军进入了宛城之中。
这座战国时代最大的铁矿储藏地、手工业冶炼基地正式落入了赵国手中。
由于在决战之前秦国一直在全力恢复着宛城的冶铁业,因此赵军还俘虏了大量的秦、楚工匠,属于意外之喜。
宛城的陷落基本上也宣告着这片楚国人称为方城,秦国人称为南阳郡的土地正式易主,在短短三十年内被第四个国家赵国所掌控。
如果说之前秦国和楚国的疆域连起来大约是一个长方形的“口”,那么现在就变成了“凹”的形状,这中间空缺出来的一块就是刚刚被赵国拿下的南阳郡。
赵何只需要再往南进入到江汉平原,也就是楚国旧郢都所在地,便能够将秦楚两国完全切割开来,变成两支孤军。
在找来了一名被俘的秦国公族将军,命他和三百名秦军俘虏带着秦王遗体回归成都之后,赵何就召开了一次新的作战会议。
大局已定,但整个天下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领土尚未被赵国拿下,收尾的工作还长着呢。
宛城令官邸大堂之中,安心了睡了一个大觉的赵何精神奕奕,环视一圈在场众将。
几乎所有人都是喜气洋洋,也有一些人眉宇之中带着几分悲伤神情,想来是有同袍或者亲人战死沙场,但整个的气氛还是非常不错的。
赵何笑道:“二三子昨日杀够了吗?”
廉颇立刻叫了起来:“大王,杀不够,再让臣领兵去寿春或者巴蜀,好好的杀他一通吧!”
廉颇一开口,其他众将也是不甘示弱,一时间大堂之中充斥着请战之声。
赵何笑着做了一个下压的手势,先让大堂安静下来,然后道:“好了好了,不用吵了,一个个都有份。”
赵何走到地图面前,指了韩国的位置道:“这里是阳翟城,也是韩国人最后的根据地。乐乘已经带着五万兵马围攻阳翟了,不过还不算太保险。沈敬何在?”
将军沈敬应声出列:“大王,臣在此!”
赵何道:“寡人给你三万兵马,你率兵去和乐乘会合。抵达之后乐乘为主将你为副将,负责攻灭韩国!”
沈敬高声应诺。
其他将军看着沈敬的目光之中不免有几分羡慕,这可是灭亡一个诸侯国的副将啊,平时都是廉颇赵奢这种级别的将军才能出任的,沈敬这小子也算是捞着大好处了。
赵何稍微停了一下,将手指移动到了东南方向:“这里是寿春。如今楚国虽然已经败了,但是楚国绝大部分的地盘都尚未被寡人掌控,所以寡人准备率领十二万兵马进攻楚国东部,先把寿春打下来,然后再逐一平定吴越等地。赵奢,你来给寡人当副将。”
赵奢同样出列领命。
廉颇有些坐不住了,但却又不敢贸然开口,捉耳挠腮的很是不好过。
赵何看了廉颇一眼,笑道:“廉颇,寡人给你五万兵马,你负责向南继续进攻江汉平原。先把旧郢都给寡人拿下来,然后视情况要么南下直接进攻黔中郡,要么逆流而上进入巴蜀之中,由你廉颇自行见机行事!”
廉颇大喜过望,立刻站了起来,高声道:“请大王放心,臣一定保证完成任务!”
赵何笑道:“寡人在这里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根据被俘虏的秦国宛城令的口供,乐毅大将军已经击败了秦国相邦魏冉进入到了汉中,按照时间来推算的话,如今整个汉中应该也都已经在我大赵的掌控之中了。”
众将闻言顿时精神又是一振。
廉颇突然出声道:“大王,若是如此的话,说不定今年就有希望一举解决秦楚韩三个国家了。”
众人先是愕然,随后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秦国只剩下巴蜀和黔中,乐毅和廉颇两支兵马一南一北隐约已经形成合围。
韩国的阳翟都被乐乘包围了,沈敬也马上带去一支援兵。
楚国更是即将引来赵何的亲征。
如今只不过是夏天,距离冬天到来还有将近半年的时间。
这半年的时间若是利用得好的话,确实是有希望一举而荡平其他三国的。
赵何笑了笑,道:“如果可以的话自然是好的,但若是不行也不要紧。如今天下大势在我,寡人希望你们出兵的时候心里想的首先要是一个稳字。稳稳的拿下一座座城池,稳稳的把胜利和土地给寡人带回来就行了。寡人可以忍受一场漫长而无聊的胜利,但绝对不能允许因为轻敌而导致的小小失败,明白了吗?”
赵何的目光在众人之中晃了一圈,最后落在了廉颇身上。
廉颇一个激灵,立刻站了起来,高声吼道:“臣明白了!”
都安排完毕之后,赵何也不急于进军,而是先让全军休整五天时间。
这个时候乐毅的战报也已经送到,如同赵何之前所料那般,整个汉中已经完全被乐毅所占领了。
但乐毅率军追击魏冉之时,于葭萌关之中遭遇了秦军的阻击,由于葭萌关易守难攻一时间急切难下,如今还处于战事的僵局之中。
赵何写了一封回信,表扬了一番乐毅攻取汉中的功绩,并且将自己的安排也在心中告知了乐毅,希望乐毅能够再接再厉突破葭萌关,为赵国拿下巴蜀。
五天后休整正式宣告结束,三路兵马同时从宛城出发,朝着不同的方向进军。
统一的脚步,在华夏的大地上越发急促的行进了起来。24
战国赵为帝 第491章 失败的消息传到了大家的耳中(第二更)
.,
成都。
宫殿之中十分安静,如果不是宫人走来走去的声音,甚至会让人以为这里已经无人居住。
秦国太后芈氏坐在宫殿的上首,面无表情的看着跪在地上的秦国相邦魏冉。
“终究还是守住了……守住就行了。至于如何问罪,那是大王的事,老妇是不会参合的。在这之前,就好好的给守住蜀地门户,也算是赎罪了。起来罢。”
魏冉应了一声喏,起身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太后问道:“宛城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秦王决战的时候已经让人通知了成都方面,算算时间,现在也应该是决战结果传回来的时候了。
魏冉摇了摇头,道:“眼下暂时还没有什么消息。”
太后已经不再年轻的鬓角出现了更多的皱纹,道:“如今大秦内忧外患,老妇却听说城中有好些公族借着娶妾的名义欺男霸女,可有此事?”
魏冉的脸上闪过一丝为难的表情,道:“太后,这些人都是大秦公族,和大王也是五服之内的血亲——”
太后冷冷的打断了魏冉的话:“什么狗屁血亲,公子壮难道和大王就不是血亲了?他想要杀我们的时候可没有任何的留情!既然是相邦,那就把该负的责任给老妇负起来,该杀的杀该抓的抓,给国人一个交待。大秦自商君起便以法为先,若是大秦的子民们连法律都不足为依靠,那大秦就真的要亡了!”
那个冷酷无情,曾经摄政数年的威严太后又重新回来了。
魏冉继续恭敬应是。
两人又说了一阵,公事也就说完了。
两人毕竟是同一个母亲所生,说完公事之后私下里说话还是比较亲近,也能说一些和别人不会说起来的话题。
太后缓缓说道:“和老妇说实话,这蜀地——还能不能守住?”
魏冉神色郑重,道:“还是要看宛城的战局,如果宛城赢了尚有机会,宛城若是——”
太后再一次打断了魏冉的话:“老妇明白了,去做的事情吧。”
魏冉没有再说话,站起来朝着太后行礼告辞。
走到宫殿门口的时候,一名太后的亲近寺人突然冲入了大殿之中:“太后,宛城,宛城那边有消息来了!”
魏冉瞬间站住了脚步。
太后的呼吸显然也有些急促,从寺人手中接过这份战报,打开。
看着看着,太后的脸变得一片煞白,整个人摇摇欲坠,看上去似乎连坐着的力气都失去了。
魏冉心知不妙,快步走到太后面前,也顾不得什么礼仪,沉声问道:“太后,宛城战事究竟如何了?”
太后抬起头来,双眼已经泛起泪花。
“稷儿,我的稷儿啊——”
凄厉的哭喊声远远的传出了大殿,在闷热的成都城中传出去很远,很远。
阳翟。
韩王静坐在大殿之中,一脸沉静。
空气之中远远的传来了喊杀声和其他交战的声音,然而这一切都并没有对韩王造成任何的影响。
他举止优雅,慢慢的喝着面前冰镇过的酸梅汤。
虽然是夏天,但由于这个年代大贵族们都有挖冰窖的好习惯,所以冰镇酸梅汤还是相当可口的。
唯一让韩王感觉有些不爽的是,明明已经喝了很多的冰镇酸梅汤,但是他却感觉自己内心之中的火焰没有任何下降的迹象,反而在慢慢的蔓延开来,就好像是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
突然,韩王吼叫了起来:“人呢,都死完了吗?”
一名寺人立刻出现在了宫殿门口,一溜烟的小跑过来,跪在地上:“不知大王有何吩咐?”
韩王伸手一指面前的汤碗,冷冷的说道:“没看到寡人的酸梅汤都喝完了吗?还不滚去再弄一份过来!”
寺人忙不迭的应是,躬身上前来正想捧起韩王面前的汤碗,却突然挨了韩王一个耳光,整个人登时头晕目眩,蹬蹬蹬倒退几步之后一屁股的坐在地上。
寺人惊惧不已,回过神来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跪地磕头不止。
韩王看着面前的寺人,目光中寒光闪烁,犹如一只随时都有可能暴起的恶狼。
片刻之后,韩王目中的寒光渐渐消失了。
他站了起来,一脚踢在了已经磕头磕得流血的寺人头上,冷冷的说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滚去拿酸梅汤!再慢点,寡人取了的狗命!”
寺人如蒙大赦,站起来捧起汤碗,一溜烟的离去了。
韩王眯着眼睛,坐在大殿之中静静出神。
他能够感觉到,自己似乎已经开始有些失控了。
这失控是因为今天早上刚刚收到的消息。
“秦王,白起——都是一群没用的东西!居然没打赢,没打赢——嘿!”
韩王忽而咬牙切齿,忽而一脸凝重,忽而冷笑不止,看上去似乎有几个不同的人格在他身上切换。
这是因为他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绝望了。
楚国,寿春。
“败了,景阳令尹败了?”
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楚国上柱国屈荡脸上的血色一下子褪得干干净净,在屈荡身边的几名楚国重臣也是相顾失色,各自无言。
景阳的失败意味着什么,在场众人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
大堂之中一片无言。
良久之后,屈荡强打精神,露出了一个极为勉强的笑容:“诸位,如今国势艰难——唉,老夫也不想说什么场面话了,何去何从,诸位且回府各自思量吧。”
几名大臣默然站起,很快离开了这座议事堂。
屈荡深吸了一口气,注视着面前来报信的景阳使者,缓缓说道:“还有什么更坏的消息,现在可以一起说出来了。”
使者躬身道:“回上柱国,赵王已经亲自率领十万大军东进,目标便是寿春,我家君上请上柱国早做准备,他过几日便到寿春和上柱国会合。”
饶是屈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还是不由怔然片刻,然后一声轻叹。
“赵国人——真是来得好快啊。”
说是准备,但如今局势糜烂如此,屈荡又如何再去做出什么准备呢?
这楚国的迷途,大抵是永远也见不到光亮了吧?23
战国赵为帝 第492章 廉颇定江汉(第一更)
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数日后,在成都城之中,泾阳君赢芾在秦国太后和相邦魏冉的支持下成为了新任秦王,并给自己死去的王兄嬴稷定下了谥号——秦襄王。
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也有人提议以“秦昭王”作为谥号,但最终被否决。
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依照秦襄王死前的意愿,白起被任命为秦国大将军,统领秦国所有兵马,负责整顿巴蜀防务。
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同时,新秦王还向整个天下发布通告,号召天下有识之士共同团结起来,抵抗赵国的入侵。
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但这份通告就好像是石头砸进了海面,甚至连一个浪花都没有溅起来。
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所有人都知道秦国已经是大难临头了,这种大难并不仅仅来自于北边的乐毅,同样也来自于东边的廉颇。
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廉颇策马眯着眼睛,注视着面前的那片废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