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熙檬父
两人目光相交,突然眼睛都是一亮。
“五百主(偏将军)”
乐乘不假思索,从腰间抽出长剑,挑衅一笑:“来,单人放对!”
对方狰狞一笑,挥舞着鲜血犹存的长刀,虎扑而至。
“当当当!”连续数声金铁交响,乐乘后退几步,气喘连连。
“好一个硬茬!”
乐乘不再犹豫,一挥手:“二三子,一起上,杀了他!”
对方:“!!!”
片刻之后,乐乘喜气洋洋的割下对方死不瞑目的脑袋,顺手弹了一下对方的脑门。
“还单人放对,我呸!敌人的话你也信合该你死于此地!”
突然,乐乘的心头猛的一紧,嗖的一声躲在了城垛之后。
“轰!”一块巨石从天而降,重重的落在了乐乘方才所在的位置之上,砸得乐乘脚下的大地都在颤抖,尘烟四溅。
乐乘有些后怕的揉了揉眼睛:“该死的齐国人!”
这时候,后方的人也上来了。
“乐乘将军,震天雷来了!”
乐乘眉头一扬,吼道:“知道了,看到那个冲车了没有,快,扔下去,炸了它!”
在乐乘的喝令下,他所率领的这支负责运送震天雷的小部队纷纷取出了火刀火石,十分熟练的点燃了引线,然后等到时间差不多之后,就将一个个装着震天雷的大陶罐子从城头扔了下来。
下一刻,猛烈的
第67章 齐国撤军
孟尝君反了,这对于齐国来说,绝对是一件大事。
一直以来,作为相邦的孟尝君都在和齐王进行着相权和王权之间的交锋,这一点作为大司马的匡章是十分清楚的。
孟尝君的父亲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在齐宣王时代出任齐国相邦,身份尊贵、权势庞大。
田婴死后,孟尝君田文接任其父亲相邦之位,同样显赫无比,贤名传于天下。
两代父子,两代权臣,心腹门客遍及齐国朝野。
对此,年轻的齐王地有些寝食难安。
所以,在数年之前,齐王顺水推舟,同意了秦王请孟尝君入秦为相的要求。
孟尝君离开之后,齐王抓紧时间集权,极大的削弱了孟尝君一脉在齐国之中的影响力。
但齐王没有想到的是,孟尝君同样十分果断,在察觉到齐王对自己一脉开始要痛下杀手之后,孟尝君立刻在鸡鸣狗盗等一干门客的帮助下逃出秦国,重返齐国。
限于之前的承诺以及孟尝君一脉依旧有着庞大势力的现实,齐王不得不将相邦之位重新归还给孟尝君。
在重归相邦之位后,孟尝君立刻策动了齐魏韩三国连横,并凭借着在秦国数年为相得到了大量情报,帮助三国联军最终攻破了函谷关,迫使秦国签订城下之盟。
函谷关一战之后,孟尝君声势大涨,甚至有了超出当年之势。
这无疑让齐王心中更加恼怒。
齐国之所以坐视韩魏两国在伊阙和秦军大战,并且在韩魏两国战败之后依旧显得无动于衷,正是齐王对孟尝君展开的反击。
作为齐国数十年来的头号大将,匡章一直以来都小心翼翼的把自己摘出来,尽可能的不涉及到齐王和孟尝君的争斗之中。
但匡章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才刚刚率军离开临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齐国之中就已经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故!
究竟是什么样的理由,才会让孟尝君和大王之间如此不死不休
匡章脸色阴晴不定,陷入沉思。
半个时辰之后,齐国众将被召集到帅帐之中。
匡章面沉似水,宣布了自己的最终决定。
“来人,将田罗、田奏、田背拿下!”
一群亲卫冲出,瞬间拿下三名齐国将军。
就在众多齐国将军还愕然不解的时候,匡章拿出了来自临淄的命令。
“孟尝君犯上作乱,田罗等人乃是其党羽,老夫今日将其人拿下,正是奉了大王之命!再传令下去,全军明日撤军,班师临淄!”
必须要撤军,否则的话,一旦没有大军镇住场面,临淄那边还不知道要出什么乱子!
……
邯郸城。
天刚刚亮,肥义就已经出现在了赵何的面前。
“已经是最后一天了,大王。必须要请主父撤军回援了!”
赵何这个头痛啊。
事实证明,老人都是十分固执的,即便是老好人也不例外。
赵何沉思片刻,道:“再等等吧,今天不是还没过去吗。”
肥义急了:“大王乃是一国之君,可不能说话不算话啊!”
赵何忍不住笑道:“这不是今天还没有过去吗”
肥义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道:“大王想多了,这连日来齐军猛攻邯郸不止,根本就没有要停止之意,难道今日就能够中止不成”
赵何揉了揉太阳穴,道:“肥相莫非忘了苏秦说过的话而且,寡人在临淄那边也有所安排。”
肥义道:“但眼下之情况来看,显然大王的安排是失败了。”
赵何被噎得好一会说不出话来,信手一指刚刚出现在大殿门口的高信,道:“说不定,高信将军现在就是来告诉我们,齐国人已经退兵了。”
肥义哑然失笑,正准备说些什么,只见高信一脸兴奋的说道:“大王果然英明,齐国人真的已经在拔营撤退了!”
肥义:“!!!”
这一刻,老相邦几乎要
第68章 来自大王的十六字真言
上郡,固阳城。
虽然此刻整个上郡都已经被拿下,但赵国大将军牛翦的心情并不是很好。
牛翦让人找来了乐毅。
“乐毅将军,刚刚收到的消息,秦国魏冉所率领的大军已经进入上郡境内了!”
经过了固阳城之战后,牛翦显然已经把乐毅当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副将,遇事第一时间就是找乐毅商量意见。
乐毅想了想,问道:“大将军怎么看”
牛翦摸着颌下长须,沉声道:“根据探子们的回报,魏冉麾下足有五万兵马,其中至少三万是守卫咸阳的精锐之师,看来这一次秦王是真的动怒了。”
乐毅眨了眨眼睛,笑道:“大将军,秦国出兵越多,不就代表着你我完成牵制任务的表现越好么。”
牛翦嘿了一声,道:“话的确是这么说了,但眼下,老夫觉得或许应该退兵了。”
对于牛翦来说,之前主父交待的任务确实是圆满完成了。
至于长久的占据上郡考虑到上郡和关中一步之遥,却距离邯郸足有一个太行山和一条黄河的地理位置,把这里拿下作为赵国领土短时间来说是不现实的。
乐毅问道:“莫非大将军觉得,我军不是魏冉所部的对手”
牛翦愕然:“两万骑兵,怎会是五万步兵的对手”
如果这句话放在五百年之后或者更晚一些的时代,恐怕是要让许多人笑出声来的。
所谓“小阵以一敌五,中阵以一敌十,大阵一敌二十。”
又有“宁要十万铁骑,不要百万步兵。”
凡此种种,虽说有些夸张,但从中不难观察出骑兵和步兵之间的优劣势。
毕竟,骑兵可是被誉为“冷兵器时代最强兵种”。
但现在,牛翦的这句话还真就是世人皆以为然的理论。
战国时代是一个大变革时代,不仅仅包括社会制度上的变法,官僚制度的改变,生产力的进步等等,军队的组织和架构也在随着战争而不停的进化着。
在最开始的时候,车兵是战国时代的主流,战车是战争的真正主角和定胜负的决定性力量。
在当时,战车的数量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实力,所谓“千乘之国”“五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便是由此而来。
但随着战争的规模扩大,战车的笨重、不适应复杂地形、易损毁等缺点纷纷表现出来。
于是,步兵成为了主角,魏武卒、技击之士先后登场,带领魏国、齐国成为中原霸主,并持续至今。
拥有强弓劲弩长枪短剑的步兵,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强的兵种。
虽说主父的改革带动了赵国骑兵的崛起,但是,在面对着步兵这个老牌霸主兵种之时,牛翦依旧是心中不安。
不敢打啊。
不单单是牛翦。
这个时代任何一位名将,如果要他在两万骑兵和五万步兵之中选择一个获胜方,那么这位名将一定不假思索,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五万步兵之上。
甚至于,即便是主导了胡服骑射的主父本人,也有可能会选择五万步兵。
短短十多年的改革,足以让赵国边骑军团成为赵界举足轻重的一股力量,却并不足以改变长久以来人们对骑兵的偏见。
但,凡事总有例外。
乐毅就是这个例外。
乐毅站在牛翦的面前,笑着对牛翦说出了一句话。
“大将军此言,谬矣。若是依照乐毅的看法,秦人在派出五万步兵之时,便已经注定了失败之结局了。”
牛翦瞪大一双牛眼,看着乐毅。
如果乐毅不是副将,如果乐毅不是在固阳城之战中表现得那么出色的话,牛翦现在已经一巴掌扇过去
第69章 敌驻我扰
辽阔的陇东高原之上,魏国相邦魏冉昂然立在战车之上,看着身前身后犹如一条长龙般不停北上的秦国大军,意气风发。
魏冉有足以喜悦的理由。
原本失去三年的秦相之位,刚刚重归魏冉之手。
同时,在魏冉的推荐下,秦国大将白起于伊阙达成了一次几乎不可能的胜利,以少胜多大破韩魏联军,一血三年之前被齐韩魏威逼关中的耻辱。
可谓是双喜临门。
但,那还不够。
魏冉是骄傲的,作为白起的伯乐,他也要做出一番功绩来,证明自己不弱于白起,证明秦王再度起用自己为相邦的决定是正确的。
赵国大将军牛翦所率领的两万赵国骑兵,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用来立功的目标。
“牛翦在听说本相率军前来之后,居然没有退兵”
魏冉一双剑眉皱起,长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难道他还真的以为可以击败本相不成”
在魏冉的身旁,一名秦国将军笑道:“三晋之间毕竟同气连枝,赵国既然听闻伊阙韩魏大败,想来也有牵制我军在此,不让大秦继续东进的意思。”
魏冉晒笑一声,道:“便是如此,区区两万骑兵,又济得甚事!”
那秦国将军道:“穰侯,听说赵人在攻克固阳之时用了一种有如神助般之武器,发作时似天雷炸响,随后固阳城门瞬间垮塌,还请穰侯注意才是。”
魏冉哈哈大笑,道:“无稽之谈!此等,只不过乃是那些败军以讹传讹罢了,不必当真!”
突然,一骑骏马载着斥候而至。
“穰侯,前方发现大量流民,说是我大秦上郡子民!”
魏冉心中一惊,抬头看去,果然在数里之外发现众多人影。
片刻之后,
,抵近的魏冉不由倒抽一口凉气。
出现在他面前的乃是一支长长的秦国流民队伍,这队伍也是一条长龙般望不到头,大部分人衣衫褴褛眼神呆滞,不时回头,脸上的神情明显可见恐惧。
粗粗一看,数目至少在万人以上!
魏冉的表情渐渐愤怒。
“这是怎么回事”魏冉厉声问道。
片刻之后,一位老者战战兢兢的来到了来到了魏冉的面前:“固阳仓令罗毅见过穰侯。”
魏冉盯着罗毅,问道:“发生了什么”
罗毅脸色一苦,顿时叫起屈来:“穰侯,你可要替我等做主啊。那赵军在占领了固阳城之后,不但将城中的粮食搜刮一空,还逼着我等离开固阳城,否则的话就要将我等全部斩杀!我等一路南下饥肠辘辘,如今已经是没有丝毫粮食,还请穰侯……”
魏冉一个激灵,猛然打断了罗毅的话:“等等,你刚才说,固阳城中所有人都被驱离了”
罗毅愣了一下,点头。
魏冉心中突然浮现出了一个很不好的想法。
“该死的赵国人……不会在其他城池也这么做吧”
远处的某处山丘上,一支赵国骑兵正在远远的注视着这一幕。
牛翦看着身边的乐毅,道:“驱离上郡军民,会让秦国和大赵结成大仇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