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赵为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熙檬父

    &n




第96章 上郡战报至
    赵何看着信期,突然有种微妙的感觉。

    信期是御史。

    赵国的御史和后世的御史并不同。

    信期这个御史,大致相当于是“赵国国务秘书长”这么一个职位。

    更确切的说,就是主父在宫外的大管家。

    主父道:“御史有何话说”

    信期手持芴板,正色道:“主父,臣以为,或许应该直接发大兵入河东,阻止秦军!”

    主父问道:“为何”

    信期道:“魏冉此人,心思深沉,又有司马错为副将辅佐。乐毅将军虽然多智,但对上此二人,未必占得了便宜。为保险起见,应当再出一军入河东郡。如此,即便乐毅将军出了意外,那么也可保魏国河东不失,让秦国不得东进!”

    信期话音落下,赵何眉头顿时皱起。

    果然,又来了。

    乐毅,虽然打了胜仗,但是资历还是不够啊。

    如果是牛翦领军,想必信期就不会如此质疑了。

    说起来,乐毅的这个不足,何尝又不是赵何的缩影

    试想,如果赵何如今是二十六岁的话,那么在之前种种情况之下,还会遭受那么多质疑吗

    资历这种东西,有时候一文不值,但有时候,又偏偏很有用。

    主父听了信期的话,沉默不语。

    此时,肥义突然开口,道:“御史此言,未免有些过于担心了。既然主父选择了乐毅将军为将,那么就代表着主父对乐毅将军的信任!难道,信御史认为,主父是识人不明不成”

    赵何有些惊奇,看了肥义一眼。

    肥义还以赵何一个微笑。

    信期愣了一下,显然并未想到肥义会突然开口,但他反应也很快,立刻道:“肥相说笑了,信期怎么会质疑主父的决定信期只不过认为,乐毅将军所率之部队并非我大赵精锐,却要面对魏冉、司马错所率领的秦国强军,实在是有些过于吃力了。”

    就在此时,牛翦突然开口道:“主父,老臣愿意领兵前往河东,帮助魏国和那白起抗衡!”

    牛翦开口,气氛顿时又是一变。

    牛翦,毕竟是大将军,说话的时候还是很有分量的。

    赵何眯着眼睛,轻轻的敲了敲桌子,道:“信期御史不必担心,乐毅将军的实力寡人还是很了解的,即便不能取胜,大赵也不会遭到多少损失。”

    说到这里,赵何又看了一眼牛翦,不紧不慢的说道:“至于大将军所言出兵协助河东,寡人觉得那就大可不必了。白起所率领的,才是秦国真正意义上的强军。若是为了守卫魏国河东而让大赵强军去和秦人博个生死,即便胜利了,又对大赵有何好处呢”

    归根结底,赵国现在要做的是拖住秦国东出的脚步,让赵国有时间来消化上党和中山两个地方。

    等到赵国完全将这两个地方给吃下去,彻底让其成为赵国领土之后,才是赵国下一步扩张的最佳良机。

    一场足够激烈,但是并不会让赵国伤筋动骨、同时又能够拖住秦国人脚步的战争,是赵何希望看到的。

    这样的战争,正是如今的上郡之战!

    赵何话音落下,大殿之中陷入沉默。

    牛翦犹豫片刻,还是坐了下来,没有再开口。

    如今,已经很少有人敢正面质疑赵何的判断了。

    总之,意思表达出来,就足够。

    接下啦,就交给主父去决定。

    主父坐在上首,略有迟疑。

    一方面来说,信期和牛翦都是老臣,忠诚而且有才干。

    但另外一方面来说,赵何是主父的继承人,并且展现出来的才能甚至更加夺目。

    于是,主父也是有了计较,开口道:“寡父觉得,此事还是以王儿……”

    就在此事,一声急促的禀报声打断了主父的话。

    “主父,上郡战报已至!”

    这句话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主父猛然抬头,喝道:“快,快送上来!”

    片刻之后,繆贤拿着战报快步而至,呈上主父案头。

    主父迅速摊开,仔细。

    大殿之中,其他众人的目光都注视着主父,唯恐从他脸上看到什么悲伤、愤怒、沮丧之类的负面情绪。

    &nb



第97章 齐王:赵国,今非昔比了
    临淄。

    齐王坐在上首,听着下首的大臣们汇报战局。

    “大王,触子如今已经率军占领了半个方与郡,宋军节节败退,几乎没有什么还手之力。”

    齐王一听这番话,眼睛顿时就舒服的眯了起来。

    但齐王转念一想,寡人的大齐可是天下霸主,打个小小宋国,那不是手到擒来

    于是,齐王脸色再度变得严肃,面无表情的淡淡点头,瞬间又恢复了威严。

    “楚国方面,可有何动向”

    对于齐王来说,这是除了齐宋战场之外要关注的头等大事。

    眼下,秦赵魏正在大打出手,燕国越国鲁国这些又全是渣渣,只有楚国才有实力在这时候掺上一脚,搅黄齐国伐宋的好事。

    大司马匡章道:“回大王,根据楚国之中的探子来报,楚军在陈城方面似乎已经开始聚集兵马了。”

    齐王一听,眉头立刻皱起:“好个楚王,这是要和寡人做对啊。”

    不过也很正常,楚国人嘛,打不死的小强,什么都不硬,就是骨头硬。

    虽然说因为上任国君楚怀王胡搞瞎搞的缘故,楚国已经从霸主的地位跌落下来,但纵观华夏,除了齐秦赵之外,现在也就是楚国最强了。

    齐楚交战,齐军当然优势,但楚军也没有到完全不能打的地步。

    齐王沉默片刻,道:“吕相啊,你说这该如何是好”

    齐国相邦吕礼迟疑了一下,道:“大王,老臣以为如今应该派出使者,前往燕、越、鲁等国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要让楚国再获得更多的盟友。”

    “那楚国如何解决”

    “只能看触子将军了。”

    齐王叹了一口气,有些糟心。

    大齐都是天下霸主了,怎么打个宋国,谋划了这么些年,感觉还是挺艰难的

    看看隔壁赵国,顺顺溜溜的就把中山国和上党郡打下来了,好像都没使劲啊。

    这人比人,气死人啊。

    齐王十分不爽的哼了一声,道:“秦赵两国那边的战事,现在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秦国其实是双线作战,不过齐王对秦魏两国之间的战事并不关注。

    因为没悬念。

    大司马匡章答道:“秦军以魏冉为主将、司马错为副将,率军十万,和七万赵军在上郡对垒。”

    齐王咦了一声,稍微有些惊讶:“魏冉和司马错一起领兵看来,秦国还是颇为重视这一战的。对了,赵军主将是谁”

    匡章道:“赵军主将,乃是赵国郎中令乐毅。”

    “乐毅”齐王有些困惑的皱起眉头:“寡人可没听说过此人,郎中令……所以,是赵王的心腹了”

    匡章道:“乐毅乃是中山降臣,在沙丘宫变之中表现优异,率军击败并杀死了叛乱的安阳君赵章。”

    “原来如此。”齐王笑着向匡章点头。

    果然不愧是当世名将,这知己知彼的本领就是高啊。

    齐王又问道:“那这乐毅可曾有过什么战绩”

    匡章道:“沙丘宫变后,乐毅去年以副将的身份随赵国大将军牛翦出征秦国上郡,并击败魏冉。”

    齐王点了点头,随后忍不住笑了起来:“看来,这小赵王推心腹上位的心思很急啊。怎么,那赵主父真就无动于衷”

    匡章闭上嘴巴,这个问题就不是他能够回答的了。

    吕礼笑道:“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赵主父居然盛年禅让,却又把国君之权牢牢掌控,倒也是颇为奇葩了。不过想来在沙丘宫变之后,赵王应当也是受了刺激,想要拿下一些权力,算是理所当然。”

    齐王哈哈大笑,道:“吕相啊,你还别说,自沙丘宫变以来,赵国倒是真的捡了不少便宜,让寡人都心动了啊。”

    说着,齐王摇了摇头,道:“但寡人总觉得,赵王此举



第98章 勾心斗角的秦国政坛
    咸阳。

    砰的一声,秦王摔了桌子。

    “无能,简直是大秦之耻!”

    在秦王的怒火面前,众多秦国大臣纷纷低头,没有任何人敢大喘气的。

    新城君芈戎坐在最靠近秦王的位置上,脸色难看,心中也是暗暗叫苦。

    伯兄啊伯兄,你怎么打个名不见经传的乐毅,还打成这个样子呢

    虽然不是同一个爹,但芈戎和魏冉是同一个妈,而且两人还是政治同盟。

    所以当魏冉打了败仗之后,芈戎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芈戎悄悄抬头看了一眼上首怒火熊熊的秦王,心中一声暗叹。

    大王……这是在借题发挥啊。

    现在的大王,是越好越不好控制了。

    是的,控制。

    秦国的政治局势,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当年,秦武王嬴荡相当装逼的去洛邑举象征周王朝运气的大鼎,然后被大鼎哐一下压断了胫骨,死了。

    随后,秦武王的亲生母亲、也是当时的秦国太后想立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秦武王的亲生兄弟,当时的秦国左庶长赢壮继位。

    但是,在秦武王之时被打压得透不过气的楚国派,这时候也发起了反击。

    他们支持的是“自己人”,来自楚国的芈八子所生的儿子,秦武王同父异母的兄弟嬴稷。

    赢壮和嬴稷,各有优劣。

    赢壮胜在自己兄长是大王,母亲是太后,属于“正统”,得到了大部分秦国本地派,以及太后娘家魏国的支持。

    但支持嬴稷的楚国派虽然势弱,却又有芈八子娘家楚国、以及赵国和嬴稷出质的燕国三大强国支持。

    赵主父甚至派出大臣赵固,率军到燕国武力护送嬴稷回咸阳争夺王位。

    嬴稷、赢壮各自称王,秦国出现了双王并立的奇景。

    总的来说,支持嬴稷的势力更强,赢壮一方渐渐不敌。

    接着,芈八子又利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武器,争取到了义渠王的支持。

    终于,嬴稷在对峙一年之后,成功的杀死了自己的异母兄弟赢壮,上位为王。

    由于上位完全借助外力,所以嬴稷刚登基的时候,相当尴尬。

    他的母亲芈八子,也就是宣太后在嬴稷刚登基的时候临朝听政,嬴稷基本上是个牵线木偶。

    后来宣太后被能干的义渠王把肚子搞大了,于是就甩手不管政务,跑去和义渠王你侬我侬,顺便养胎,后来还给嬴稷生了两个弟弟。

    没了宣太后,嬴稷这权力依旧没有到手。

    接下来,魏冉、芈戎这两个宣太后的弟弟再加上甘茂,三大楚国派的头头把持了朝政。

    很长一段时间内,穰侯魏冉、新城君芈戎、泾阳君嬴芾(秦王二弟)、高陵君嬴悝(秦王三弟),人称“秦国四贵”。

    外国的使者若是前来秦国,没有四贵点头,那是什么事都干不成的。

    秦王嬴稷,事实上等于是被架空了。

    如果换一个人来,可能这辈子就这么被架空下去,甚至过几年被废掉,杀掉都有可能。

    但,嬴稷不同。

    他毕竟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昭襄王,一手将秦国从强国带到霸主,打赢了长平之战,奠定了秦国大一统局面的不世明君。

    这位精明的大王,为了夺回权力,不动声色的做出了自己的反击。

    怎么反击

    首先,秦王第一时间借助赵燕两国的力量,保下了樗里疾这个在争位的时候名为中立,实际倾向于赢壮的秦国本地派大臣领袖,和夺位之时站在自己对立面的秦国本地派握手言和。

    在樗里疾的帮助下,时任秦国右相的楚国派重臣甘茂当年就被逐出秦国,楚国派的势力受到不小损失。

    这还只是开始。

    你宣太后、魏冉、芈戎这些人不都是楚国派吗不是有楚国作为外援吗

    那寡人就打你楚国!

    在几年的合纵连横之后,秦王抓住机会,联合齐韩魏三国,在垂沙之战中大败楚国。

    借助垂沙之战的余威,秦王命令新城君芈戎率军进攻楚国,杀死了楚国三大家族之中景氏一族的族长景缺,使得四贵和楚国开始全面交恶。
1...3233343536...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