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熙檬父
田法章正色道:“上柱国说笑了,寡人乃是大齐之王,若是不能够光复大齐国土,又有何颜面去面对大齐列祖列宗”
昭雎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严肃的表情,他再次朝着田法章行礼:“大王教训的是,是外臣唐突了。”
就在田法章的心情刚刚因为昭雎这个识进退的举动而稍微变得好了一些的时候,昭雎的下一句话却又彻底的破坏了田法章的好心情:“但即便如此,外臣还是有一句话要告诉大王——忘记北上之事吧,至少在明年春季到来之前,此事绝无可能。”
田法章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他的脸色瞬间涨红,笼在袖子之中的双手更是紧紧握拳,恨不得一拳打在面前这个该死的楚国人脸上。
但田法章终究还是忍住了,用了很大的毅力。
田法章沉声道:“为何不能出征”
非常简短的一句话,因为田法章怕自己要是再多说点,心中那一片好不容易压制下去的怒火就要瞬间爆发出来。
昭雎看着田法章的脸,略带同情的摇了摇头:“大王,不是大楚不愿意帮助齐国,只是一来如今冬天将至……”
田法章打断了昭雎的话:“只要上柱国愿意出兵帮助寡人,那么寡人可以再多割让琅琊以及周围七座城邑,作为上柱国的封地!”
琅琊曾经是越国的领土,后来越国被楚国灭亡琅琊归入楚国,垂沙之战后又被齐国从楚国手中夺取,如今则为赵国所控制。
昭雎依旧摇头,道:“大王,赵军并没有撤退多远。”
“什么”田法章惊住了。
昭雎道:“根据大楚的探子汇报,赵军的目标应该是——诸邑,那里是赵军往莒城前线输送粮草的大本营,赵国人到了那里之后应该就会驻扎下来过冬,不会再继续向北撤退了。”
&nbs
第234章 大朝议,统一宣言(第一更)
十一月初一,赵王何十年,元旦。
信宫正殿之中,数百位赵国大臣一个个都穿着最能够体验自己身份的衣着,昂首挺胸分列两排,满满当当,人头耸动。
只有十几个人能够在这样的场合能够和国君一起拥有座位,并且坐在最靠近国君的位置,他们要么已经告老要么大权在握,但无一例外都是卿以上的爵位,是不折不扣的赵国大人物。
有礼官高声道:“主父、大王到!”
话音落下,大殿的内侧侧门被打开,主父和赵何父子走了进来。
所有人一同起立行礼:“见过主父、大王!”
声音热烈洪亮,在大殿之中回荡。
主父和赵何向众臣还了一礼,然后有座位的各自落座,没座位的继续站着。
主父看了赵何一眼,道:“王儿,宣读名单吧。”
虽然是一场大捷,但是不少亲近主父的大臣都能够察觉得出来,主父似乎有些兴致缺缺的意味。
赵何点了点头,朝着一旁的繆贤看了一眼。
繆贤会意,立刻上前,拿起了一张……黄纸,慢慢展开。
这张纸大约三尺见方,一拿出来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因为他们能够看得出来,这并非是通常所用的绢纸。
作为一个穿越者,造纸术几乎属于基础操作,就算是之前对此一无所知之人,在起点看了几本历史穿越小说之后不说是烂熟于心吧,懂个七七八八还是没问题的。
在赵何下达命令并且提供了大致的配方和思路之后,经过几年的探索,赵国已经生产出了成本足够低廉、质量也可堪使用的纸张。
今日,就是纸张即将正式问世并投入日常使用的一个标志性日期。
大殿之中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等待着繆贤接下来的宣读。
论功行赏,这绝对是每一个人最为期待的时刻。
繆贤用力的清了清嗓子,开始念道:
“仰赵氏列祖列宗庇护,今大赵得胜齐国,拓地数千里,今寡人特封赏有功将士如下:
肥义,四十年如一日,辅佐先肃候、主父、寡人。外连诸侯,内治国政,更襄助变法使大赵得今日之强盛,当为首功之臣。今封肥义为高唐君,封地高唐城,食邑万户!”
肥义身体一震,原本有些老花的眼睛瞬间爆发出了光芒,整个人被巨大的喜悦所淹没,站了起来朝着主父和赵何深深行礼:“老臣多谢主父,多谢大王!”
主父露出了笑容,道:“高唐君,不必多礼。”
赵何同样含笑答复:“以后还需要肥师多多费心。”
繆贤继续道:“牛翦,多年来为大**征北战,逐林胡定楼烦,灭中山破齐国,有大功于大赵。今封牛翦为武成君,封地中人城。”
牛翦大吃一惊,整个人一时间大脑轰然,变得一片空白。
要知道,封君列候,作为人臣极致,从来都不是极难获得的,甚至可以说是比登天还难。
别看自从三家分晋以后诸侯一直都在大力的招揽各国人才,甚至于什么分疆裂土以赏之的承诺都出来了,但实际上真到封君这个地步,那也是非常吝啬的。
在战国历史上,绝大部分的封君都是该国的公族(即王族)成员,公族之外的成员堪称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最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中,只有春申君黄歇不属于楚国公族,其他三位如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和信陵君魏无忌,要么是国君的堂兄弟,要么就干脆是亲兄弟。
秦国除了公族之外的封君,从商鞅变法算起只有一个商鞅本人。穰侯魏冉之所以能得到封君,一方面是因为他属于在内战中扶立秦王的首功之臣,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魏冉和宣太后同出一母,属于外戚,也算是半个公族成员。
齐国的成候邹忌,是因为一手主持了齐国的内政变革,帮助齐威王打败了魏国使齐威王最终称霸。
历史上的乐毅,也是帮助燕国吞灭了齐国绝大部分领土。
不难看出,想要得到这样的地位,就必须要做出一个杰出到让国君们都无可置疑的贡献。
其他的,像秦国的司马错甘罗,赵国的虞信,燕国的剧辛,齐国的孙膑等等,都算是历史上颇为有名的人物,但依旧无缘这人臣极点。
所以当得知肥义获封之后,牛翦一方面为了老友而欣喜,另外一方面也是悄悄的熄了自己心中的那点心思。
除了公族之外的异姓封君往往一百年都难出一个,现在都有了肥义了,还能想什么呢
然而让牛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下一刻,巨大的喜悦就从天而降,直接砸在了自己的头上。
这一刻,这位一直以来都以刚强勇猛而著称的赵国大将军竟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了起来,好不容易才在旁人的提示下站了起来,朝着主父、赵何大礼参拜:“臣,多谢主父,多谢大王!”
主父出言勉励,赵何含笑点头。
繆贤继续念道:“齐人田静,率齐地民众弃暗投明有功,着为临淄令,封上卿。列大赵顾问团,可参议国政。”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了起来,用带着明显齐地口音的腔调道:“臣多谢主父,大王。”
赵何的目光在这田静的脸上稍微停留了一下,同样微笑致意。
哪个时代都不缺少投降派,这位田静就是齐国投降派之中的领袖人物了。
依照赵何的想法,本来应该是苏秦来充当这个位置的。
说起来很有意思的一点在于,这位田静和当日那位在齐国大殿之中当众拒绝了主父劝降并自尽的田经,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司寇周袑,助主父、寡人治国有功,封上卿。”
“大行人仇液,外交诸侯有功,封中卿。”
“中尉赵文,封中卿。”
“乐毅,伐齐有功,封下卿。着领齐地兵事。”
接下来是一长串的人名,然后又是两个熟悉的名字跳了出来。
“廉颇,伐齐有功,封中大夫。”
“赵奢,伐齐有功,封下大夫。”
……
名单很长,繆贤整整念了半个时辰,才终于全部念完。
位于大殿之中的几乎绝大部分人都得到了封赏,虽然说各自的功劳有大小,封赏有高低,但无论如何这都是让人惊喜的一天。
在大殿之中,楼缓阴沉着脸,浑身上下都感觉到十分的不自在。
他转头过去,看到了站在自己身后不远处、同样是脸色漆黑如墨的信期,两人的眼神对了一下,都没有说话。
就在这个时候,赵何站了起来。
整座大殿迅速的安静了下来。
赵何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
“诸位,在过去的一年之中,大赵获得了一场极其盛大的胜利。
我们击败了不久之前还是当世第一、还在号令天下的霸主齐国。
匡章,所谓的天下第一名将,死了。
技击之士,所谓的天下第一强军,也同样败在了我们的手下。
齐国将近七成的土地和人口落入了大赵的手中。
放眼当世,大赵毫无疑问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这一切……不仅仅是主父的荣耀,寡人的荣耀,更是你们的荣耀,是整个大赵之中数百万军民共同的荣耀!”
赵何顿了一顿,道:“但是,寡人在想,这样的胜利——就足够了吗
不。
&nb
第235章 叛变(第二更)
赵何的发言引起了极大的、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反响。
首先,就是主父私底下的谈话。
“王儿啊,你这个心思,寡父当然是理解的。不瞒你说,寡父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想法,甚至是其他的诸侯们大多数也都有这样的想法,只不过……你这样说出来,是不是有些过于直白了。”
主父的话虽然含蓄,但意思还是相当明显的。
七大战国都打到现在了,谁心里不想着把其他人搞死,好独占华夏呢
只不过这种话,其实是不太好说出来的,一方面是因为有周天子在,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在于——枪打出头鸟。
想是一回事,说出来,并且光明正大的公诸于世又是一回事。可以预想到赵何这一番话说出来之后,其他诸侯国对于赵国将会是如何的观感。
赵何对于回以一个微笑:“主父多虑了。以大赵如今的国势,难道寡人不说这番话,其他的诸侯就不会针对大赵了吗”
主父愣住了。
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
之前的赵国就是保底当世前三的强国,如今又吞并了齐国将近七成的领土和人口,而且都还是原先霸主齐国统治之下的核心区域。
这样的一个赵国,甚至要比之前的霸主齐国还要更加的恐怖!
齐国尚且引来了五国伐齐,那比之齐国还要更加强大的赵国呢
赵何看着默然的主父,又笑道:“而且主父,寡人这样说出去,其实某种程度而言……对大赵的好处只会更多!”
有一点赵何是没有说错的,那就是自从有了华夏族这个概念以来,华夏的族人们一直都生活在战争之中。
平时种田种地,缴纳税赋,战时跟随大军,要么上战场冲杀,要么就在后方搬运军粮物资。
华夏人的一辈子,倒有大半辈子的时间要和战争打交道,至于因为战争而死的,那更是数不胜数了。
这也就导致了一点,那就是华夏人的寿命普遍很短。
以至于,在三十岁的时候,这个时代的人们就可以自称老夫了。
因为能够活过三十岁的人,尤其是以平民阶层来说,真的不多。
和后世动辄六十、七十岁的平均寿命相比,如今的战国七雄之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平均寿命都不超过三十岁!
很多人,根本没到三十岁就没了,什么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那太遥远了。
对于这一点,高高在上的贵族卿大夫们或许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底层的士人以及普通庶民们,那感觉实在不要太深刻。
沉重的徭役和税赋,每年至少三个月的操练,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死在战场之上的经历,足够让再没有文化的人都意识得到,战争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浩劫!
人民从来都是最实际的,谁能够让他们生活得更好,那么他们就绝对会发自内心的支持这样的人。
当有一个君王终于站出来,向这个战乱频仍的世界宣布要彻底的终结战争,这番话对于被战争所荼毒的人们将会对产生多大的诱惑力
和平,永远是最可贵的东西。
……
夜色之中,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正在进行。
由于人数实在太多,所以这一次的庆功宴是在宫廷花园之中举行的。
虽然晚秋的夜晚已经相当寒冷了,但是发自内心的炙热和美酒所带来的热量足以完全抵消这一切。
乐曲和美貌的舞女是必须的,只不过这一次来自于齐国的舞女成为了主流。
舞女之中有许多是来自于那些没有投降、但又罪不至诛灭全族的官员们的家眷,而在场则同样有着数十名来自齐国的降臣,并且还邀请了就在邯郸城之中的其他几国使节观礼。
特地安排了这样一场舞蹈的肥义相信如果赵国将来还能够消灭其他国家的话,这场舞蹈的教育意义到时候应该就会体现出来了。
仇液等人甚至还进言希望能够让一些田氏公族的未嫁女子也作为舞姬们的一员,但赵何考虑到王后的感受,最终还是拒绝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