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赵为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熙檬父
    魏冉点头,冷笑道:“这个赵王还真是打的好主意啊,用魏国人来包抄我们的侧翼,若是成了,他自然大获全胜,若是不成也是魏国人去送死。暴鸢将军,你觉得本侯应该怎么做?”

    说完,魏冉眼含深意的看着暴鸢。

    暴鸢也是老江湖了,看着魏冉这副做派,哪里还不明白魏冉的意思?

    稍稍沉默了一会之后,暴鸢还是开口道:“穰侯,老夫对魏国也算是颇为了解,愿率领老夫麾下五万大韩军队前往阻截魏军,还请穰侯准许!”

    魏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正色道:“暴鸢将军老成持重领兵有方,本侯素来是极为钦佩的,既然将军能够主动请缨,那是最好不过了!事不宜迟,还请将军速速领兵前去,不要被魏国人给钻了空子!”

    暴鸢朝着魏冉拱了拱手,沉声道:“请穰侯放心,老夫绝对不会让魏国人的图谋得逞!”

    看着暴鸢远去的身影,魏冉也是出了一口气。

    在魏冉的心中,什么魏国韩国那都是渣渣,两个渣渣凑一块,不就正好?

    至于魏冉手中的秦国主力,自然是要用来和对面最为精锐的赵军对抗才是。

    上驷对上驷,下驷对下驷,没毛病!

    魏冉很快就将注意力收了回来,暴鸢也是个名将,魏冉并不担心暴鸢那边对魏国的阻击,他更加关注的是即将到来的赵军进攻。

    就在这个时候,又是一阵马蹄声疾,一名秦军信使狂奔而至。

    “君上,启封城白起将军紧急军情,白起将军说了,请君上务必第一时间参阅!”信使跳下马,双手捧着一封被火漆封住的军情,递到魏冉面前。

    魏冉有些意外,带着几分不耐烦的表情接过了这份军情,拆开。

    随后,他的脸色微微一变。

    “竟然真有赵军突袭启封?”

    虽然这其实早就已经在白起的意料之中,但魏冉一开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后来将白起派到启封城,一方面固然是信任白起的能力,另外一方面也未尝不是觉得白起这个家伙实在是太过聒噪,总有些喧宾夺主的味道。

    虽然知道你白起会打仗,但是本侯也不是事事都要你白起来教的,不然的话本侯干脆直接呆在咸阳好了,还来这里做什么?

    但眼下启封被突击,证明了白起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赵军的确有想要包抄秦军粮道的意图。

    好在,白起已经成功的挫败了赵国人的意图。

    虽然从军情之中白起也说了并没有完全消灭对方那支赵国骑兵,但白起手中有着三万兵马又有启封城这种易守难攻的地形,守住赵国的一万轻骑兵简直轻轻松松,甚至主动出击消灭对方也不是不行,前提是赵国人不会利用骑兵的高速机动性跑路而是选择正面迎战。

    看到这里,魏冉的心情又一次的变得愉快起来。

    他带着这种识破了赵何诡计的愉快感觉看下去,看到了军报之中的最后部分。

    下一刻,魏冉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消失得干干净净。

    因为白起在这份紧急军情之中赫然写着,启封城这边的这支赵军骑兵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吸引秦国方面的诱饵!

    白起判断,赵国人很有可能还有另外一支奇兵,从另外一个地方来对秦军发动突袭!

    当魏冉看到这个地名的时候,心中无比的复杂。

    因为,这正是白起的那个上策之中所提到的,渡河对赵军进行攻击的地方!

    ……

    另外一边,赵军的最高统帅赵何根本没有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面前的这片主战场之上。

    赵何对着身边的乐毅问道:“芒卯已经出发了?”

    乐毅答道:“回大王,魏军已经全军出击了。”

    赵何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乐毅将军,你觉得魏冉和白起会如何应对?”

    赵何并不知道白起此刻其实身在启封城。

    乐毅显然早有准备,当下立刻答道:“大王,以臣之见,魏冉很有可能会让暴鸢带着韩军出营,对魏军进行阻击。”

    赵何点头,又问道:“那你觉得魏军和韩军谁赢谁输?”

    乐毅陷入沉吟,一时间有些犹豫不决,显然还没有想好答案。

    就在此时,站在赵何身边的蔺相如开口道:“回大王,臣以为魏韩两军定然是不分胜负。”

    赵何饶有兴致的看了蔺相如,笑道:“为何?”

    蔺相如答道:“回大王,此战虽然是在魏韩两国领土之上开打,但是归根结底,真正利益攸关的乃是大赵和秦国,魏韩两国一方面既没有什么巨大的利益,另外一方面他们也自知不是能够改变战局胜负的决定性力量,再加上魏韩两国素来交好,因此两国很有可能会心照不宣,装模作样的拉锯一番,等待大赵和秦国这边的胜负结果。”

    赵何闻言眼睛一亮,忍不住赞道:“蔺卿果然大才!”

    另外一边的乐毅脸上露出了然神情,忍不住多看了蔺相如一眼。

    蔺相如注意到了乐毅的眼神,朝着乐毅微笑致意。

    赵何笑道:“其实这也是寡人想要看到的结果。韩国虽然助纣为虐,但毕竟和赵魏都是三晋,韩王又是个懦弱之徒,将来对秦作战说不定还能够好好的拉拢一番,起到一些作用呢。对了,廉颇这个时候也应该到了吧?”

    乐毅抬头看了一下天空,道:“以时间而论,廉颇应该到了。”

    赵何重重的点了点头,道:“现在,就看寡人这位爱将究竟得不得力了。”

    廉颇确实到了。

    距离双方战场西边大约四五十里之外的地方,有一座小城叫做中牟城(非赵国中牟)。

    中牟城虽然是一座小城,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这座小城往东,骑兵只需要两个时辰就能够见到秦军的大营的后侧,往西大约十里地就是以沼泽湖泊众多而著称的圃田泽,圃田泽再往西就是韩国的东长城。

    正是因为这座小城的重要性,所以魏冉特地在这里安排了一支一万五千人的兵马,由一位名叫斯离的将军进行驻守,虽然这支兵马之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秦国刚刚征服的河东郡,但考虑到这边远离前线的事实,也还是足够说明魏冉对此地的重视了。

    此刻,廉颇就在看着这座中牟城。

    在廉颇的身后,是整整一万五千名赵军骑兵。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但是,限于这个时代极其落后的侦查手段,想要完全查明对方的兵力配置,可以说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所以,秦军的两位最高主将魏冉和白起并不知道,赵何这一次西进大梁城,带来的可不是区区的一万骑兵,而是囊括了赵国北方六郡赫赫有名的边骑军团绝大部分精锐,再加上龙骧军在内,总计两万五千名骑兵!

    廉颇一拉马缰,停留在了渠水的北岸。

    此刻,南岸的中牟城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支赵国骑兵大军的存在,城头上的示警烟雾垂直向天,十几里之外都能看到。

    廉颇看着烟雾,嘿嘿的笑了几声:“示警?示警有什么用?一群蠢货!喂,兀那向导,究竟是不是此地?”

    最后的半句话,却是对着一旁的一名魏国向导说的。

    那魏国向导左右看了看,突然眼神一亮,指着对岸的一个小小的滩头道:“将军请看,这里就是中牟城外五里地的渡口了,那几块木板撑起来的小码头就是我等平时渡河的地方,我等平时都把这里叫做、叫做……”

    廉颇有些不耐烦的打断了向导的话:“大王说了,这个渡口叫做官渡!”

    向导忙赔笑道:“是是是,正是官渡。将军,官渡这一段河面往东一点……就是那里,将军请看,那里前后二三十丈的地方水是最浅的,现在正好是枯水期水位颇低,可以让大队骑兵渡河。”

    廉颇瞪了一眼向导:“你确定?若是误了军机,本将军回去告诉魏王,诛了你全族!”

    向导被廉颇的话吓得一哆嗦,但还是十分肯定的说道:“确定,绝对是这个地方,此地乃是我等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这些年若是年景不好稻米收获不足都要来这里捕鱼,绝对错不了!”

    廉颇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用力的拉了一下自己的裤子,大笑道:“既然如此,那么就传本将军的命令,全军渡河!”






第265章 过中牟(第一更)
    


    廉颇一声令下,众多骑兵纷纷策马渡河。

    果然如同向导所说,这一段的河水相对比较浅,即便是在没有桥梁的情况下,大队骑兵也可以快速泅渡。

    一匹匹的战马迅速的在骑兵的指令下步入河中,溅起水花无数。

    渠水在这一段的宽度出现了明显的收窄,大约只有五到六丈,很快的,最前面的廉颇就踏上了南岸的土地。

    廉颇长出一口气,用力一挥手:“传令下去,所有人速速渡河!”

    人喊马嘶声一时间大盛,并不是每匹马都对水无动于衷的,望水却步的也不在少数,偶尔有骑士控制不好坐骑,被惊恐的坐骑直接掀翻,手舞足蹈的从马背上栽倒入河水之中,变成**的落汤鸡。

    看着络绎不绝渡河的赵国骑兵大军,数里之外的中牟城头已经是一片慌乱。

    秦国将军斯离快步登上城头,看着面前的赵军骑兵,完全愣住了。

    “为什么赵国人会出现在这里?”斯离的脸色极度难看。

    要知道,这里可是距离前方的主战场好几十里地的后方啊。

    在斯离的旁边聚集着不少部下,当下便有人道:“将军,我们要不要主动出击?眼下赵军正在渡河,若是能够半渡而击之,赵军必然大败啊!”

    斯离闻言,顿时砰然心动。

    但马上,斯离就断然摇头,道:“不可!”

    虽然并不清楚赵军骑兵的真正数量,但是从眼下的观察来预估的话,至少要超过一万。

    斯离的手下虽然也有一万五千兵马,但这些兵马大部分都是河东郡之中的郡兵,不久之前都还是魏国人呢,能够发挥出多少战斗力实在难说。

    斯离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快,再派多一些人去向穰侯那边告急,就说赵军打算围攻中牟,请穰侯速速派兵前来救援!”

    旁边有人道:“将军,这些赵国人都是骑兵,应当不至于进攻中牟城吧?”

    众所周知,骑兵是最不适合攻城的兵种。

    斯离重重的哼了一声,道:“不攻城?不攻城的话赵国人还能够做什么?难道他们指望这一万五千骑兵去偷袭大营……”

    斯离的话突然顿住。

    因为他突然发现,好像……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啊。

    城外,官渡渡口。

    廉颇身边的赵国骑兵已经越来越多,差不多已经有五六千人的样子,这让廉颇长出了一口气。

    要知道廉颇还真是有些担心,如果中牟城之中的秦国将领出城突击的话,自己这边其实就很不好办了。

    现在的话,就算是中牟城中的秦军现在选择出击,廉颇也有信心在野战之中和对方来一次正面作战,只要其他部队稍微拖延一下让龙骧军能够换装完毕开始突击,胜负就可立决。

    想到这里,廉颇看向中牟城的目光之中甚至带上了几分渴望——要是这个时候城里的秦军出击,自己直接干净利落的将对方击溃然后顺便占领中牟城,那岂不是完美?

    然而,中牟城的城门一直都没有打开,只不过城头之上密密麻麻的秦军士兵证明了这座城池已经完全做好了防守的准备。

    廉颇有些失望的叹了一口气。

    城外的赵军正在渡河,城内的秦军则四门紧闭,双方一时间陷入了一种相当诡异的僵持之中。

    时间一分一秒慢慢流逝。

    斯离的视线一直放在北岸,当确定了赵国人的确只有这么一支骑兵而没有更多的其他部队之时,他也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随后又有些愤怒:“北岸的探子都是吃什么长大的,这么大的消息,怎么一点警报都没有?”

    一名斯离的部下答道:“将军,赵国骑兵的脚程太快了,探子们也根本来不及发回警报啊。”

    斯离哑然。

    的确,骑兵可不是步兵,大队步兵如果带着辎重的话一天也就能行进个三十里左右,可是像这种骑兵有了马鞍和马镫等马具配套之后日行百里不在话下,两者的速度根本就不是同一个量级的。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喊道:“动了,开始动了!”

    斯离吃了一惊,抬头看去,果然发现在渡口处一阵尘烟滚滚,赵军的大队骑兵开始朝着中牟城的方向冲了过来。

    “难道赵军真要攻城?”斯离心中半是吃惊,但一半又隐约窃喜。

    原本以为自己坐镇中牟基本上和战功无缘,但现在要是守住了赵国人对中牟城的进攻,那功劳不就来了吗?

    斯离脸色一正,沉声道:“传令下去,全军戒备!”

    一片肃杀气氛之中,赵军骑兵迅速南下,逼近城墙。

    斯离继续下令:“等赵军进入射程之后,弩兵立刻射击!”

    数百架劲弩被架在了城垛之上,弩手们纷纷瞄准了目标,等待着发射。

    城墙之上的气氛凝重而紧张,正是大战之前最为常有的气氛。

    下一刻,让斯离和所有秦军士兵们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赵军的大队骑兵竟然并没有朝着城墙冲过来,而是继续马不停蹄,顺着圃田泽和中牟城之间的这么一段数里地宽的缝隙,马不停蹄的继续朝着南边冲了下去。

    蹄声如雷,尘烟滚滚,斯离看着这一幕,目瞪口呆。
1...8788899091...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