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赵为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熙檬父

    榆关之上,廉颇注视着这一幕,嘴角微微的扯动了一下,道:“嘿……这个秦国将军倒是有点意思,还知道他的战车在平原之上跑不过本将军的精骑。对了,你来说说,对面是谁在领兵?”

    廉颇好像提着小鸡仔一般将赢趞提了起来,瞪着一双如铜铃般的大眼睛恶狠狠的质问着,手中染血的刀面不停的拍着赢趞的脸颊,大有一言不合就要砍人的态势。

    赢趞被廉颇这一番作态唬得魂飞天外,当即忙不迭的说道:“将军,将军,先放我下来,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赢趞心中也是叫苦不迭,自己明明都已经意识到了赵国人的震天雷并且及时跑路,怎么就还被这个杀神给追上了呢?

    你说这五千兵马有什么用嘛,挡都挡不住赵军一时半刻,一下子就被赵国人给打进来了!

    赢趞倒是不想想,之所以被赵军瞬间就砍瓜切菜一般的占领了榆关,自己身为秦军主将临阵逃跑的行为对于士气的打击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廉颇显然没有那个耐心,不但没有放手,反而还将提着赢趞脖子的手用力一紧:“快说!”

    赢趞满脸通红,用双手用力的掰着廉颇的手:“将军,别这样,我说,外面的秦国将军应该、应该是,咳咳,白、白起!”

    廉颇神色微微一动,手劲顿时放松了一些:“白起?你说的就是那个你们秦国的副将?”

    赢趞连连点头。

    廉颇瞬间变脸,重重哼了一声:“少在这里胡说八道了!白起是秦军副将,怎么可能会出现在榆关这种大后方?”

    赢趞好不容易才喘了一口气,又被廉颇这一下子给捏得差点闭过气去,吓得是魂飞天外,忙道:“真的是白起,他、他前阵子派人过来通知我,说启封城那边可能会有赵军突袭,还让我这边做好准备,说不定启封那边会有漏网之鱼。将军,我说的都是真的,绝无虚言啊!”

    廉颇盯着赢趞看了一会,突然手一松,将赢趞扔到了地上。

    “原来如此,启封城那边的突袭计划已经被秦国人察觉了吗?”

    廉颇一转头,对着正在地上咳嗽不已的赢趞喝道:“启封城那边有多少兵马埋伏?”

    赢趞已经被廉颇吓得魂不附体,也是直接全部招来:“三万,至少三万人!”

    “三万人?”廉颇吃了一惊,忙追问道:“启封那边的结果如何,你可知道?”

    启封那边的地形是什么样子,廉颇早就已经通过沙盘知道得清清楚楚。在那边用三万步兵伏击一万骑兵,只要秦国人准备得当的话,赵奢方面完全没有任何胜算。

    面对着廉颇的追问,赢趞无奈的摇头,道:“这个是真的不知道,就是昨日白起派来信使,让我严加守备,说榆关可能会遭遇来自北方的攻击。”

    说到这里,赢趞心中无比悔恨。早知道来的是这种硬骨头,自己当时还不如干脆直接撤退,让新郑那边派兵过来之后再集合大军反扑榆关。

    廉颇又吓唬了几句,确定赢趞不是说话之后,直接将这位秦国将军一脚踢开,盯着远处山口的白起所部,面沉似水。

    既然这白起都已经出现在了这里,难道说,自己的老搭档赵奢真的已经栽在了白起手中?

    廉颇长出了一口气,眯起了眼睛,思考了一会之后沉声道:“来人啊,留下一千人看守俘虏,其余的关中将士通通都出去随本将军列阵。本将军倒要看一看,这白起究竟有什么样的本事!”

    隆隆的蹄声中,众多赵军骑兵自榆关之中奔驰而出,他们不少人的身上都还带着战斗的痕迹。

    一万多赵军骑兵调转马头,在平原上列出了一个锋矢阵,直指谷口秦军!






第268章 打还是不打?(第二更)
    


    小小的平原里,上万骑兵缓缓向前逼近,急促的马蹄声犹如密集的鼓点一般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上,让人的心跳不知不觉渐渐的加快,听久了会感觉到有丝丝的难受。

    白起眯起眼睛,注视着面前的赵军士兵,片刻之后才缓缓说道:“全军戒备,谨守阵地。”

    在白起的命令下,数百辆秦军战车摆成了一个车阵,宛如平地之中突然出现的一道小型垒壁,牢牢的护持出了这个从丘陵到平原的入口。

    车左们拿起了长弓,车右握住了戈戟,就连一直以来都以驾车为主要唯一任务的车御也拔出了长剑。

    气氛无比紧张。

    赵军骑兵还在步步逼近,上万骑兵犹如潮水一般缓缓压过来,站在秦军的角度四顾,好像眼前的整个世界都被赵军所布满。

    气势惊人。

    不少秦军将士心中慌乱,将目光下意识的投到了主将白起的身上。

    要知道这几百辆战车之中加起来也不过只有两千多甲士,和对面上万赵军骑兵比起来数量全面居于下风,这越发的加剧了秦军将士们的心理压力。

    白起面无表情,静静的站在那里,好像一尊雕塑。

    在白起的身后,一面黑色“秦”字大旗高高飘扬,迎风招展。

    将为军胆。

    白起的镇定自若给了周围的秦军士兵们极大的鼓舞,他们慢慢的变得平静下来,紧握着武器,准备着迎接对方的进攻。

    三里地、两里地、一里地……双方的距离慢慢的拉近。

    廉颇看着依旧没有任何变化的秦军,眉头不由皱起。

    如果再逼近一些的话,那么龙骧军骑兵的冲锋距离就不够了。

    作为重甲骑兵,必要的加速距离还是得有的,不然的话速度起不来,冲到敌人阵地里的冲击力就要大打折扣了。

    换句话说,究竟要不要开冲,这个时候就应该做决定了。

    廉颇有些犹豫。

    如今的秦军占住了谷口,同时又有大量的战车摆在最前方作为屏障拱卫,这给赵军铁骑的冲锋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而且由于秦军挡住谷口的缘故,廉颇并不知道在谷口后面那条道路之上有什么东西。

    如果廉颇强行要冲,付出一定代价之后拿下面前这支战车兵毫无问题。

    可是,根据刚才赢趞的招供来看,白起可是有三万兵马的。

    谁能保证白起摆出来的这几百战车不是诱饵?

    如果冲破了这几百战车之后,正好迎头撞进了白起三万大军的埋伏圈之中……

    试想,在狭小的丘陵道路之中,被数万步兵万箭齐发,这简直就是要把人扎成刺猬啊。

    廉颇拉住了马缰,众多赵军骑兵跟随着主将停下马蹄。

    风声,战马不耐烦的响鼻声,细细碎碎的马蹄徘徊声。

    气氛紧张得几乎要凝固。

    在这个距离,廉颇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对面秦军的战车之上那个身材矮小的秦国将军,并认出这个家伙的身份。

    白起。

    廉颇神情严肃,双目如电般盯着白起,白起面不改色,十分冷静的看着廉颇。

    廉颇心中越发迟疑。

    之所以突然压上,是廉颇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对白起进行试探。

    如果白起心很虚,害怕被廉颇全歼,那么白起就应该在这样的压迫之下后退,一旦白起后退,廉颇就会立刻追击。

    如果白起要和廉颇来一场硬仗,那么白起就应该前进。若是白起前进,廉颇更加能够马上开展。

    但是白起偏偏什么都没有做,既没有前进也没有后退,只是摆出了一副原地不动固守的姿态。

    这反而让廉颇有些拿捏不准白起的计划。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终于,廉颇长出一口气,沉声道:“传令下去,全军后撤五里地!”

    廉颇终究还是没有选择出击,即便在许多赵军骑士们看来,面前的这支秦军已经是砧板上的肉了。

    廉颇想得很明白,如果这是一次陷阱,那么自己出击就等于是葬送了这支部队,更是葬送了赵军在全局的胜利。

    如果这不是一次陷阱,那即便击溃了面前的这支秦军,也不过能够杀个一两千人,相较于秦军三万人的总数量,这根本就无关紧要。

    与其冒这个险,还不如牢牢的守住榆关。

    榆关,才是廉颇最重要的目标,也是这一次战争真正的胜负所在!

    潮水涌来,潮水退去。

    白起站在战车之上,能够清楚的听到周围不少如释重负的声音。

    这位泰山压顶而面不改色的秦国将军,这一刻同样也悄悄的长出一口气。

    看着渐渐后撤的赵国骑兵大阵,白起想了想,突然下令道:“全军出谷口,摆开阵型!”

    于是,很快的,秦军的战车就一辆辆的从丘陵谷道之中开了出来,在赵军刚刚占据的这片平原之上,分散摆出了迎战的阵型。

    廉颇转过头来,深深的看了白起一眼,轻轻的哼了一声。

    “无须理会!”

    赵军慢慢的收缩,再一次的回到了榆关面前。

    白起清楚的观察到大部分的赵军骑兵进入了榆关之中,但还有大约四到五千骑兵就在榆关之外的平原上列阵,遥遥和白起的数百辆战车对峙。

    白起的眉头深深皱起。

    他非常清楚廉颇这么做的意思,廉颇并不希望放弃骑兵在野外的冲击力,他还是想要利用骑兵的这种优势和白起较量一番。

    无论双方较量的结果如何,都能够给榆关的守卫争取到时间。

    白起叹了一口气。

    “廉颇吗……原本还以为是个莽夫,没想到比起那个乐毅,这个似乎还要更加的有意思一些啊。”

    时间慢慢过去,太阳慢慢的从天空的最高点朝着西边落下。

    终于,密集的脚步声传到了白起的耳中,白起回头看向了自己来时的道路,终于看到了一条浩浩荡荡的长龙,和无数招展的黑色旗帜。

    秦军剩余的两万多主力到了。

    看着不停从谷口涌入平原之中的秦国大军,白起长出了一口气,道:“全军压上,列阵,准备和赵军开战!”

    如果说在榆关被攻克之前时间是在秦军一边的话,榆关被攻克之后,时间就已经站在了赵国这边。

    在出发之前白起曾经查阅过运粮队的出行规律,早则今天迟则明天,就会有一批从新郑而来的运粮队抵达榆关。

    白起必须要用最快的速度将粮道重新打通,否则的话秦军前线主力就会陷入缺少军粮的困境之中。

    除此之外,白起的内心中还隐约带着几分焦虑。

    那位赵王的计策是如此的出人意料天马行空,以至于自认为是出奇制胜大师的白起都漏算一着,被赵军在榆关抢得先机。

    而现在,率领着二十多万秦韩联军在前线和这位赵王对峙的却不是白起,而是那位在白起看来根本就没有多少军略可言的穰侯魏冉。

    诚然魏冉是白起的伯乐不假,但是以魏冉的这种水平去和赵王对阵,那不是茅厕里寻宝——找死么?

    白起此刻有一种十分迫切的感觉,如果自己不能够尽快的解决此地的问题回归前线主力大营,那么很有可能就要出大问题了!

    在白起的命令下,两万多秦军步兵浩浩荡荡的开进了平原之中,开始朝着榆关逼近。

    双方的形势在悄然间开始发生变化。

    廉颇站在榆关的关墙之上看着这一切,发出了一声冷笑。

    “看来,秦国人也是很着急的啊。”

    但吐槽归吐槽,廉颇脸上的表情依旧是慢慢的变得沉重起来。

    赢趞说的真的没有错,白起的手中真的有三万步兵。

    必须要说的是,这一点确实出乎了开战之前,以赵何为首的那些赵军高层的意料。

    赵何以及他的智囊们或许已经猜测到了秦军可能会在中牟、启封两个方向有所准备,但他们确实是没有想到启封城方向竟然有三万秦军之多,也没有想到这三万秦军的主将竟然是本该坐镇前线辅助魏冉的秦国最强将白起,更没有想到白起对榆关的驰援是如此的及时,在廉颇攻克了榆关不到半个时辰之后就已经抵达了榆关前线!

    要知道在事前的估计之中,秦韩联军即便有所准备,也至少得在榆关陷落之后的两三天后才能够进军到榆关城外才对。

    那样的话,廉颇就有足够的时间搜集情报,整顿城防,布置一条不算太好,但至少能够支撑个三四天的防线。

    然后,整个战争就能以赵军的胜利而告终了。

    但再怎么缜密和周全的计划,具体实施起来都是会出现变数的。

    白起就是这个最大的变数。

    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白起才察觉到不对之中所采取的种种无比及时而正确的行动,将廉颇长途奔袭成功对战争结果所造成的影响尽可能的抵消掉了。

    至少从现在的局面来说,赵军依旧不能说完全掌控了战场的主动。

    就因为白起早到了两天!

    如今,反而是廉颇感到十分棘手了。

    榆关的关前虽然是一片平原,但是这片小平原也就那么方圆几十里地,对于一万五千骑兵来说还是过于狭小了一些,很难完全展开。

    廉颇手下除了三千龙骧军之外,剩下的一万两千人全是轻骑兵,对于轻骑兵来说最佳的作战方式就是纵横来去,凭借着速度优势从各个方向不停的骚扰步兵,直到大量消耗了步兵的体力和箭矢之后才突然发动进攻,一锤定音。
1...9091929394...205
猜你喜欢